摘 要: 朱熹毕生坚持调息静坐,借此来帮助自己进学强身。研究朱熹调息静坐相关内容,不仅有利于完善朱熹理学体系,还可为现代养生提供新思路。本文以文献收集的方式,对朱熹调息静坐养生法进行研究,从朱熹静坐观的探讨、调息静坐方法论研究、调息静坐感悟研究等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朱熹; 调息静坐; 养生;
朱熹是继孔孟之后又一儒圣,是众学者重点研究对象。近年来,学者们对朱熹的研究,大多体现在其哲学思想方面,对其调息静坐养生领域涉足甚少。调息静坐贯穿朱熹一生,不但是其学术方面的重要助力,且对其健康状况大有裨益。朱熹能取得如此成就,与坚持调息静坐密不可分。故重视朱熹调息静坐方面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完善朱熹理学思想体系;同时,从其儒学思想中挖掘中医养生的内容,对指导现代养生亦有重大意义。
1 、朱熹静坐观的探讨
近年来,部分学者对朱熹静坐观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刘刚认为“静中常用存养”是朱熹的静坐观,即克服了释老主张“虚静”而导致“心寂”的弊端,又规避了道南学派强调“心养”而在“身静”误入歧途的缺陷,并以“定-静-安-虑”建构朱熹静坐观的方法论,涉及身、心、神、思等各方面,强调全身心的静养;以涵养、穷理、笃行建构朱熹静坐观的价值论,此三者层层递进,涵养为前提,穷理为基础,笃行为关键[1]。朱熹静坐观强调身心同养,动静结合,汲众家所长,为指导后世养生具有重要意义。
李丕洋认为“静坐持敬”为朱熹的静坐观[2]。作者通过对宋代理学思想的研究,认为“静坐持敬”是儒家“体认天理”的最佳方式,同时认为朱熹提出的“存天理,去人欲”的主张亦是通过静坐持敬来实现。陈月对此持相同观点,认为静坐中可以培养敬畏之心,来达到“存天理,去人欲”的道德高度[3]。
余天泰认为“静心强身”是朱熹的静坐观[4]。朱熹强调虚心静虑为穷理之本,静坐是求学穷理的入门功夫。朱熹中年后身体欠佳,静坐能助其身体快速恢复,且现代研究表明,静坐确有消除疲劳,增强抵抗力的作用。王晶等亦持类似观点,认为强身健体是朱熹晚年的静坐观[5]。
崔海东认为“驱杂念,澈内心”是朱熹的静坐观[6]。崔海东通过对朱子遗留语录“静坐无闲杂思虑,则养得来便条畅”“盖静则心虚,道理方看得出”等进行参考,认为朱熹是通过静坐来驱除心中杂念、澄澈内心,在此基础上,来体悟圣贤道理。陈立胜亦认同此观点,同时其还指出静中可观天地气象,明天地万物之心[7]。
梁浩认为“闲暇时静坐”是朱熹的静坐观[8]。读书闲暇且静坐,来平心静气,则道理日见分晓。朱熹通过切身体悟,深知静坐重要性,故反复教导弟子——看文字罢,且静坐。
束景南认为,朱熹静坐观是随着他自身对静坐感悟的逐渐加深而不断发展的[9]。早期出入佛老时的“枯坐”观,到中期由佛转儒的“危坐”观,到后期“主静持敬”的静坐观,朱熹的静坐观随着其理学进展而不断完备。
综上所述,现代学者对朱熹静坐观的认识或有差别,但亦有共同点,即静坐可以帮助驱除杂念,明心见性,有助于体悟圣贤道理。从此亦可以看出,当代学者对朱熹静坐观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对于朱熹静坐观更加完备的认识仍待诸学者探索。
2、 朱熹调息静坐方法论研究
针于朱熹调息静坐方法的研究,是确定朱子及其门人调息静坐规范化的着手点。顾一凡认为宋儒静坐皆为“危坐”,即“挺直脊背,背不靠物”;同时指出危坐既可见学者恭敬之心,又不至于拘迫难久[10]。
朱人求指出儒家静坐分为止、定、静、安、虑、得六个层次;从朱熹言语“无事静坐,有事应酬,随自己身心运用”中得出:用“静坐无法”来概括朱熹静坐方法最为恰当[11]。对此,龚欣瑜持有相似观点,认为儒家静坐讲究“自然”二字[12]。史甄陶总结儒家静坐法:儒家学者践行静坐,注重静坐对内心的启发感悟,而对静坐的姿势、时间、环境等反不强求[13]。
胡勇基于杨儒宾对朱熹的研究,认为朱熹静坐方法有以下特色:一是不特别强调坐姿;二是不着重强调特殊时间地点;三是静坐目标是希望不要闲思量,收敛身心,但如有杂念起,暂且搁置,不要强硬断绝;四是支持静坐可以用正思量的方式;五是静坐是“格物穷理”的辅助工具[14]。
葛荣晋认为,朱熹所提倡的“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是其笃行的调息静坐方法[15]。同时指出静坐、读书缺一不可,此二者是进学的根基、明理的阶梯、见性的法门。
吴震考究朱熹静坐方法后指出,朱熹静坐与佛老的静坐迥然不同,同时认为朱熹十分反对佛道那种“枯坐”行为,认为那是“死坐”,心都死了,坐着有甚意义;并且从朱熹所着《调息箴》判断出朱熹静坐与调息是同时进行的,静中有动,动静相合,身心皆养,相比佛道那种枯坐高明甚多[16]。同时林书立认为《调息箴》是朱熹修习调息静坐方法的总结,是一种基于静坐基础上的呼吸静功,静坐调息本为一体,二者不可独立存在[17]。
黄柏翰指出,朱熹的静坐方法师承李侗,即默坐澄心,强调“夜气”的存养[18]。“夜气”说认为:入夜至平旦期间,未与外界接触,此时易产生清明纯净之气,良知最易呈现。故黄柏翰认为朱熹常在夜间静坐,以求体验未发是何气象。马寄通过对“杜鹃夜语”典故的研究,认为朱熹惯于夜间静坐,涵养夜气,体认天理[19]。
基于对朱熹调息静坐方法论的研究可以得出:静坐是进学穷理的一大助力,主要重视内心的涵养及感悟,对外界环境要求不高;调息静坐本就一体,静坐时要进行调息,调息在静坐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朱熹独特的调息静坐理念,始于儒学,助于名师,成于持敬的态度,悟于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3、 朱熹调息静坐感悟研究
感悟源于实践,朱熹调息静坐感悟是其实践的产物。调息静坐贯彻朱熹一生,朱熹对调息静坐感悟十分深刻。
文必方将朱熹所提及的“动容貌,整思虑”视为静坐时的基本要求,认为貌不恭敬,则怠慢之心生矣[20]。魏立明通过对朱熹着作《延平答问》的研究指出,静坐可以培养“夜气”,使人充塞浩然之气,助于涵养;又助于静心专一,利于体认天理[21]。兰宗荣指出,朱熹受李侗“洒落气象”的影响,通过静坐,可以体认心与理一[22]。韩国学者李承焕精研朱熹静坐后认为,未发是一种“思虑未萌而知觉不昧”的特殊状态[23]。
刘雪红等研究朱熹静坐实践后指出,纯粹静坐容易陷入佛老的误区,为区分儒家与佛老的静坐,用“敬”替代“静”则更为恰当,“敬”贯通动静,同时以“静”为主,强调在静坐时重视涵养,与佛老枯坐进行区分[24]。张俊详解朱熹言语“吾儒万理皆实,释氏万理皆虚”后指出,儒学乃学问正统,批判释氏为虚妄之学[25]。李尾咕从朱熹言语“‘静则察其敬与不敬’不敬之‘静坐’则会沦为‘坐如尸,立如齐’的境地”指出,静中是否持敬,是区分儒释两家静坐的关键[26]。彭朝政通过研究朱熹调息静坐,得出结论:儒家静坐讲究动静相融,有事即应事,并非弃事绝物以静,凭此将儒家静坐与道家虚静、佛家枯静划清界限[27]。
王爱红亦认同朱熹后期用“持敬”取缔“静坐”,同时认为,朱熹将“静坐”视为达到“无欲”境界的基本功夫[28]。钱穆对此亦有研究,认为“无欲故静”是朱熹通过调息静坐实践感悟而出,是对“灭人欲”主张的最好总结[29]。李月芳认为,主敬是实现存理灭欲的唯一途径,而静坐是实现主敬的最佳方式[30]。梁丽萍认为,静坐是实现朱熹“存理灭欲”主张的最佳方法,希望人们去切实静坐,克己私欲,皆达体认天理之境界[31]。
崔玉军通过研究陈荣捷眼中的朱熹,认为读书、静坐应视为一件事,且静坐涵养后即须躬身践行,此乃明辨儒家笃行之旨[32]。任淮南精研朱熹后认为,于静中操持涵养,是实现持敬与穷理统一的最佳方式[33]。李春蕾研究朱熹理气论发现,理就是太极,是静止的;气是运动的,然理气一体,故理也是相对运动的[34]。
刘蓉从朱熹话语“静坐非是要如坐禅入定,继绝思虑”“今说主静然亦非弃世物以求静”中指出:有事则须应事,不成只管静坐休,借此将儒家静坐与佛老静坐区分开来[35]。钱穆亦指出:朱熹以“白的虚静”来说明儒家之静,呈现“知觉炯然不昧”的状况;以“黑的虚静”来形容释老之静,是种“萌然皆无知觉”的状态[29]。
总而言之,对朱熹静坐感悟的研究,诸学者大多从朱熹着作、文字方面入手。在笔者看来,学者们还需通过自身实践,修习静坐,去用心感悟,求得与朱子感悟上的共鸣,才能对朱熹调息静坐感悟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由上可知,现代学者对朱熹调息静坐的研究,多从其理学、与佛老静坐相对比、存理灭欲等方面阐述,并未能系统化概述其调息静坐的养生理念。笔者认为,朱熹调息静坐养生内容十分丰富,要全面深入探索其调息静坐的养生理念,应从其调息静坐的方法、感悟等方面上升到理论层面,以为后来研究朱子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刘刚.“静中常用存养”——朱熹静养观论析[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15(4):92-97.
[2]李丕洋.静坐持敬──朱熹理学思想中之气功精蕴[J].中国气功科学, 1996, 12(7):36-37.
[3]陈月.朱熹“持敬”思想探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 2018.
[4]余天泰.朱熹养生思想探讨[J].中医药通报, 2016, 15(5):42-44.
[5]王晶,闫红卫.儒家“持静修养”理论的深度阐释[J].山东社会科学,2013, 12(12):59-63.
[6]崔海东.朱子静坐工夫略论[J].深圳大学学报, 2012, 29(5):45-49.
[7]陈立胜.静坐在儒家修身学中的意义[J].中国儒学, 2015, 36(4):1-25.
[8]梁浩.朱熹论气功[J].现代养生, 2012, 24(5):10-11.
[9] 束景南.朱子大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6:50-323.
[10]顾一凡.论佛教禅定与儒家静坐工夫之异同[J].贵州文史丛刊,2018, 4(1):45-53.
[11]朱人求.养得静气成圣贤——儒家的静坐养心法[J].中医健康养生,2016, 12(6):28-29.
[12]龚欣瑜.宋明理学静坐修习及其现代教育启示[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11.
[13] 史甄陶.东亚儒家静坐研究之概况[J].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2011, 2(2):347-374.
[14]胡勇.略论阳明心学视域中的静坐功夫——兼与朱熹的静坐论思想比较[J].孔子研究, 2012, 6(2):59-67.
[15]葛荣晋.朱熹“主静”思想的现代诠释[J].党政干部学刊, 2011,12(4):14-16.
[16]吴震.身心技法:静坐——试析朱子学的修养论[J].朱子学刊,2000, 11(1):206-224.
[17]林书立.朱熹《调息箴》诠释[J].武当, 2014, 12(7):54-55.
[18]黄柏翰.朱子的静心之道——从《延平答问》对“夜气”的讨论谈起[J].朱子学刊, 2013, 23(1):158-173.
[19]马寄.理一分殊——朱熹从佛转儒内在机理探微[J].朱子学刊,2013, 23(1):128-137.
[20]文必方.论程朱“主敬”的工夫和境界[J].嘉应大学学报, 1997,12(4):7-10.
[21]魏立明.朱熹“主敬”说过程研究——在修养工夫演进背景下的考查[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2(8):61-64.
[22]兰宗荣.论李侗的“洒落气象”及其对朱熹的影响[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4, 6(1):70-75.
[23]李承焕.朱熹未发概念之道德心理学含意探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 6(2):1-6.
[24]刘雪红,李静.朱熹“主敬”说探微[J].大众文艺, 2010,24(8):162-163.
[25]张俊.朱熹思想与佛教关系[J].船山学刊, 2007, 4(4):111-113.
[26]李尾咕.朱熹的养生思想与实践[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5(1):58-62.
[27]彭朝政.朱熹居敬的修养工夫[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 2017.
[28]王爱红.从“主敬”思想看朱熹的主体修养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6(3):21-22.
[29] 钱穆.钱宾四先生全集[M].台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405-473.
[30]李月芳.朱子“持敬”思想探析[D].保定:河北大学, 2010.
[31]梁丽萍.朱熹养生思想研究[J].长江丛刊, 2016, 36(21):82-84.
[32]崔玉军.陈荣捷和他的朱熹研究[J].中国哲学史, 2003, 4(3):100-110.
[33]任淮南.朱熹的涵养之方[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6(6):89-93.
[34]李春蕾.浅谈朱熹理气论[J].报刊荟萃, 2018, 10(7):281-282.
[35]刘蓉.静坐与理学家的为学修身[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5,6(5):51-53.
随着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医药养生理念不断地深入人心,。本文整理了8篇优秀的“中医药养生论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的论文写作与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通过少儿推拿调理可明显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为守护少儿身心健康,促进少儿生长发育提供有效的保健手段。...
中医养生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古人非常重视养生益寿,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经验,并创立了系统的、多流派的养生方法。将传统中医养生思想进行归纳、分析和整理,对指导当代人的养生实践意义重大。本文将...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生活方式及疾病谱的逐渐改变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衣食住行中越来越多的注重养生。《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更为我国养生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医在养生方面具有得天独厚...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其记载的养生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逐步发生改变,表现为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还有生活节奏以及思想与行为方式,健康意识与医疗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因而对养生也提出了...
2000多年来,我们的先辈就提倡治未病反对病已成而后药之,并在临床实践中摸索总结出许多养生保健的方法,逆灸督脉四穴(百会、大椎、身柱、命门)就是其中一种方法。督脉主要是循行于后背正中线及头部正中线上,管理全身阳气,有调理阳经气血和沟通脑髓和...
中医养生保健酒是基于中医食药养生理论与实践,践行中医治未病理念,结合中医体质学说思想,传承悠久的中医药酒文化,遵循国家保健食品产品管理规定,针对现代社会亚健康人群的基本证候而创制的一种新型酒剂产品。中医基本理论阴阳平和的生命学说和中医防...
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本文从阴阳交感角度浅谈头冷脚热八分饱的中医养生观点,此观点暗含泰卦之象:头冷为坤在上,阴气下降;脚热为乾在下,阳气升腾,因而阴阳交济互根而生命泉源不止.八分饱则脾胃真气流通,而助心肾坎离交媾.只有阴阳交感,才...
现代研究者一般认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中医认为还需考虑顺应自然,包括对天时、地理的适应。老子《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养生之道即是对自然法则的遵循。中国传统养生倡导积极养生保健观,认...
文章对中国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和楚地、吴地岁时饮食养生民俗作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由此反映了这些地域深厚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