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思想,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上》:"生生之谓易."唐朝经学家孔颖达疏":生生,不绝之辞.阴阳变转,后生次于前生,是万物恒生谓之易也.""生生"一词内涵丰富,其精神早于《系辞》存在,贯穿于整个中华文明之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吕氏春秋》将中医学阐释为"生生之道".《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曰:"方技者,皆生生之具."国医大师陆广莘将中医学的学术思想总结为:"究天人之际,通健病之变,循生生之道,凭生生之具,培生生之气,谋天人合德,收生生之效."都是强调了"生生"是中医学的基本理念,体现在中医的疾病观、治疗观、世界观之中.无论是"治未病",还是"治已病"",生生"都是重要的指导思想.《黄帝内经》的条文中阐述了大量的养生方法,是中医养生学的奠基之作,其思想也蕴含着深刻的"生生"之道.
1 "生生"的蕴意
1.1 运动变化 "生生"一词最基本的概念是:第一个"生"作名词,指生命,第二个"生"作动词,指生长、生发,就是说生命具有生育、生长的属性,也处于不断生长、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是生命的一种规律,比如人类的生、长、壮、老、已,作物的生、长、化、收、藏,无不在不断变化之中.我们的先人通过对自然、社会现象的直接观察,已经认识到这个规律:世界是运动的,事物也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
所以先哲们提出应当用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言行举止也应顺应这一规律.正如《礼记·大学》云"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即是鞭策人们若要每天除旧布新, 那就要每天坚持,且要不间断地更新.又如《易传·系辞下》曰"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 吉无不利";《易传·乾文言》曰"终日乾乾,与时偕行",都是告诫人们做事应谨慎,变通趋时,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1.2 生生不息 "生生"的意义远非仅仅对生命及其生存状态的描述,"生生"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双动词关系,"生"而接着又"生",强调的是"生"作为一种生命活动或生存活动的不间断性, 运动与运动之间永远是没有间隙的[1].生命正是处于孳生不绝,繁衍不已的状态之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这种生生不息的观念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人类历史上有四大古文明,分别是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前三种文明都断裂过,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从未间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每经历一场政治变革、朝代更迭之后,新的统治者无论是从统治阶级、还是从百姓的利益出发,都会进行休养生息,使得生产力得到恢复.在日常生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倡导着不破坏自然界生息繁衍规律的生产方式,如《孟子·梁惠王上》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可见"生生"的思想一直烙印在我国传统文化和人们的观念之中,与现代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观点吻合,但超前了几千年.
1.3 万物合一 "生生"一词还可用为动宾结构, 前一个"生"作使动用法, 意谓"使……生成", 后一个"生"作宾语, 指生命体",生生"亦便是"使生命生成"或"创生生命"的意思[2],表达了生命因活动而创生, 又因创生而不断延续其生命活动的流程.《系辞上》云"生生之谓易",宋·周敦颐《太极图说》曰"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可见万物因"生生"而存在,因"生生"而促进、发展,并且相互之间可以产生影响.《序卦》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同样认为天地万物是熔融于一体的.
《系辞下》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是化育万物的本原.生,既是天地自身的生命运动,同时又是天地的根本德能,《易经》思想中,"生生"的主体包括了三才天、地、人在内的万物,并强调人在天地的孕育下生息繁衍."生生之道"意指"援天道证人事"之道和"阴阳相生"之道,是生命生成、养育和生命力维持的原生道理.在"生生"体制中,人并未上升到"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高度;而是将宇宙万物的生成和生长置于自然规律(道)的生养关系之中[3].
2 "生生"在《内经》养生思想中的体现
2.1 动静相宜,辨证养生 《黄帝内经》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始终处在不停顿的运动之中,并且将这种运动规律的表现形式概括为"升降出入"[4].这与"生生"最基本的概念契合,既看到了事物的运动,也总结了运动的规律,在一动一静、一张一弛之中,辨证地进行养生,以符合人体规律和自然规律.这主要体现在《内经》的不妄作劳、体质养生两个观点之中:第一,静坐吐纳、体育锻炼、导引按摩是养生活动中十分常见的内容.《内经》认为,适当有度的活动对颐养生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不宜过度."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既要活动,也不能过度劳累.第二,正是因为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即便同为阴阳化生,但仍旧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通篇论述了不同类型人的体质差异,将人体禀赋不同的各种体质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每一类型,又以五音的阴阳属性及左右上下等各分出五类,合为二十五种人,如:
"火形之人……有气轻财少信多虑,见事明好颜,急心不寿暴死.能春夏不能秋冬,秋冬感而病生……质徵之人,比于左手太阳,太阳之上,肌肌然,少徵之人比于右手太阳,太阳之下慆慆然,右徵之人比于右手太阳,太阳之上鲛鲛然.质判之人,比于左手太阳,太阳之下支支颐颐然".所以,在进行养生活动时应当予以分辨,因人而异.
2.2 贵在质量,以人为本 "生生"的另一层含义是生生不息.生生不息不仅仅指生命的延续,更是指一种生机,一种旺盛的生命力.正如当代国学家楼宇烈所说":养生不是延长生命的时间,而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养生是使人尽其天年,无疾而终,而不是使人在病痛中苟延残喘地活着",所以我们在重视生命的长度时,也应注重生命的"宽度".另一方面",生生"强调生命的生生不已,对象是生命,然而现代医学对病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对人的重视,但只有生命保持着生机勃勃状态,而不是行尸走肉,才有可能久久不息.所以我们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正确合理地保养身体、防病治病.
《素问·上古天真论》是论述养生思想的纲领性篇章,其中极为推崇的"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状态就表达了《内经》养生理论对生命质量的重视:"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宝命全形论》),"病为本,工为标"(《素问·汤液醪醴论篇》)都说明了"人"的重要性,强调了"人本"思想,因此在防病、治病活动中,医者应当"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灵枢·师传》),以人为本,人的感受对于养生防病同样重要,所以在指导防病的过程中,重视人的感受,重视生命,才有可能达到良好的养生效果.
2.3 天人相应,顺应自然 "生生"是自然界的规律,是天地之道.人生天地之间,宇宙之中,一切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易经》提出"与天地合其德",倡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既指出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顺应自然法则、遵守自然规律, 又强调人类具有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一种人类生存的最高理想,当人类与自然界相处达到真正的合一时,必将生生不息,万物和谐.
《灵枢·邪客》曰"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即是指人体与大自然有相似的方面或相似的变化.四季变换,昼夜更替,人类生存于自然之中,与天地相应,所以《内经》养生思想十分重视顺应自然规律,强调起居有常,顺应四时,注重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就论述了顺应四时的变化规律而养生调神,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疾病,因此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素问·异法方宜论》曰"东方傍海而居之人易得痈疡,南方阳热潮湿之地易生挛痹".所以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群适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可以帮助驱除寒湿,预防疾病.
3 现代养生学启示
《黄帝内经》理论是中医养生学的基础,其"生生"的思想影响着后世养生学的发展,对现代养生有着重要的启示、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劳逸结合,因人而异.《礼记·杂记下》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治理国家如此,养生活动亦然.适度的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利于保养身体,但不可超越自己身体所能接受的范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问题也更加重视,各种养生书籍,电视养生节目层出不穷,其中介绍的养生方法应当有所辨别地学习,有选择地采纳,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养生方法,而不是盲目跟风,重蹈"绿豆治百病"的覆辙.
第二,修身养性,充实生活.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六然":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处事断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百岁名医罗明山在为《养生寿老集》一书作序时说:"古称彭祖养生有术,故寿高八百.八百虽无凭,养生却有道.欲得长生,必究养生.《黄帝内经》首论中医养生之道,其精髓在"恬淡虚无"四字,即去私欲"[5].在生活中淡泊名利,不被消极情绪所纠缠,学会自我开导,在开解心情的过程中,也是对人生的思考,这对身体有莫大的益处.同时可以用高雅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生活充实有意义,心情舒畅,对健康百益而无一害.
第三,社会和谐,环境健康.人类生存离不开社会与自然,只有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才能够保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的延续.
如果在战乱频繁、烟雾笼罩、沙尘弥漫的环境中生活,人类健康将无从谈起.因此一个稳定和睦、空气清新、食品健康、天人和谐的大环境才是人类得以幸福长寿的基本保障,而这样一个理想的健康社会、和谐自然要靠每一个人的努力去营造.
参考文献:
[1] 余治平".生态"概念的存在论诠释[J].江海学刊,2005(6):5-10.
[2] 陈伯海".生生之谓易"---一种生命哲学的存在本原观[J].社会科学战线, 2008(9):156-163.
[3] 彭兆荣".人文""、生态"、"生生"的跨文化阐释[J].社会科学家,2013(2):8-12.
[4] 徐月英,王喜涛《.黄帝内经》中的运动养生思想及方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2):23-25.
[5] 林乾良.养生寿老集[M].2 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罗序.
随着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医药养生理念不断地深入人心,。本文整理了8篇优秀的“中医药养生论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的论文写作与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通过少儿推拿调理可明显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为守护少儿身心健康,促进少儿生长发育提供有效的保健手段。...
中医养生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古人非常重视养生益寿,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经验,并创立了系统的、多流派的养生方法。将传统中医养生思想进行归纳、分析和整理,对指导当代人的养生实践意义重大。本文将...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生活方式及疾病谱的逐渐改变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衣食住行中越来越多的注重养生。《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更为我国养生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医在养生方面具有得天独厚...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其记载的养生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逐步发生改变,表现为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还有生活节奏以及思想与行为方式,健康意识与医疗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因而对养生也提出了...
2000多年来,我们的先辈就提倡治未病反对病已成而后药之,并在临床实践中摸索总结出许多养生保健的方法,逆灸督脉四穴(百会、大椎、身柱、命门)就是其中一种方法。督脉主要是循行于后背正中线及头部正中线上,管理全身阳气,有调理阳经气血和沟通脑髓和...
中医养生保健酒是基于中医食药养生理论与实践,践行中医治未病理念,结合中医体质学说思想,传承悠久的中医药酒文化,遵循国家保健食品产品管理规定,针对现代社会亚健康人群的基本证候而创制的一种新型酒剂产品。中医基本理论阴阳平和的生命学说和中医防...
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本文从阴阳交感角度浅谈头冷脚热八分饱的中医养生观点,此观点暗含泰卦之象:头冷为坤在上,阴气下降;脚热为乾在下,阳气升腾,因而阴阳交济互根而生命泉源不止.八分饱则脾胃真气流通,而助心肾坎离交媾.只有阴阳交感,才...
现代研究者一般认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中医认为还需考虑顺应自然,包括对天时、地理的适应。老子《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养生之道即是对自然法则的遵循。中国传统养生倡导积极养生保健观,认...
文章对中国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和楚地、吴地岁时饮食养生民俗作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由此反映了这些地域深厚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