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推动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 新的教育模式即将形成, 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理应随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变化。探究性学习是《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把学生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激活其创造欲望, 锻炼其实践能力, 培养其创新精神, 让学生去发现真理, 探索真理, 获得知识与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探究性学习; 问题意识;
一、树立学生的探究理念
新的时代呼唤教育创新, 传统教育理念严重阻碍着教育培养人才的发展, 束缚着人才选拔的质量, 出现了“高分低能”现象和“理论与实践完全脱离”的倾向。因此, 传统教育理念应摈弃, 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角色地位应发生较大的转变。
1. 探究性学习的目标理念
教师在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应树立下列教育目标理念:加强培养学生对问题怀疑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社会活动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合作能力。
2.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因为新课程标准较之以前有较大的变化, 在课程设置、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再加上探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周期短”的特征, 因此探究性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发生转变。即为过去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被动学习——改变为学生自主参与、动手动脑动嘴、积极创造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或学生讨论交流学习。无论是在课内, 还是在课外, 都要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有所创新, 就是要学生去想别人没有想过的问题, 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
3. 教师角色地位的变化
总之, 新时期教师的角色地位应转变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 课堂学习的导演, 学生心理和个性的发现者, 与学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思想交流者, 树立“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主体’”的思想。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新往往是从怀疑开始的, 怀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 从一定意义上讲, 学习的过程就是质疑、释疑的过程。学习就应该有敢于反驳的气概, 才能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特别是创造思维能力。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 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 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积极探索。持之以恒训练。教师在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方面, 不要急功近利, 而要整体规划, 从细处入手, 长期系统训练, 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以持续发展, 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探索发现, 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 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俗话说, “好教师教书育人, 坏教师误人子弟。”由此可见,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强调学生主动地学习, 亲自探索并发现事物,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真理。因此, 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探索的情境、探索的机会;要充分相信学生有能力自己学习, 相信学生有创新意识;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 鼓励学生敢于探索、敢于发现。对于学生出现的思维障碍, 教师要适时进行点拨引导, 激活学生思维。于是, 我在教学时打破教师和学生思维的定势, 抛开所提供的条件和思路导向, 鼓励学生进行反向思维。同学们根据我的引导, 激活了他们讨论的兴趣。
探究性学习更多的需要合作学习。因为探究学习往往是问题的解决, 学习者会面临着复杂的综合与分析, 需要学习伙伴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 需要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的有机结合。
比如, 教学《木兰诗》时, 学生讨论后提出的探究问题有:木兰为什么那样孝忠祖国?为什么木兰在出征前还要叹息呢?难道他不怕牺牲在战场上吗?然后让学生广泛收集相关资料, 如《花木兰》等书籍、电视、录相等都搬进了课堂;综合收集资料制定出“课内外结合”的探究方案;然后我指导学生分组共同探究, 学生相互启迪, 相互补充, 共同整理, 记录探究的结果, 学生积极主动, 争论不休;最后让学习小组展示探究成果并反思探究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学生在探究中广泛利用课外资料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加深了对花木兰的认识。
同时, 重视探究的体验, 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是探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创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直接经验的参与, 即与学生的个人体验密切相关。关注探究学习过程要重视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在学习的体验中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形成实事求是, 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 学会交流合作中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宽容, 培养大胆怀疑、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造就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总之, 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大力推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 树立全新理念, 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 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大胆创新。
在当前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加强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入分析有着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相关课堂的建设可以使得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更加顺畅和完善,同事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能力和水准的基础之上增强其学习的效益和质量。总的来讲...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之“新”不仅体现在选文、编写语言、习题题型上,还体现在“插图及装帧设计,都力图有所创新”。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与注释、附录、课后习题共同构成教材助读系统。...
初中语文是初中教学的基础,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新时期的初中语文要求学生应全面发展并赋有创新性.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改变原有的传统教育模式,紧密结合新时期的教学目标,对原有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情感教学法已经被纳入了教学要求中。这就要求初中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加入情感要素,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通过使用情感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逐步树立高尚的情操,进而让学...
目前,多媒体技术走进了各科的教学中,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以其特有的新鲜感,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具有鲜明的人机交互、图文、声像紧密结合的特点,为教师进行教学带来了...
摘要生命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其本身具有抽象性与复杂性。教育的精神内核理应指向个体生命,但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之下,教育的生命意义被削弱,个体生命的存在意义被曲解。学校教育遭遇生命意识的缺失和生命教育的缺位所带来的现实之痛,学生个体生命的现实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之外,还要全面地应用情感教育以优化教学课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运用情感教学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所以,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是教师必须要了解和掌...
何为学困生,初中语文教师又该如何转化学困生呢?一学困生的界定在生理学中,每个人的智商及其基本学习能力没有太大的差异,评价每一名学生时,都无所谓的优与差、困与不困之说。所以,对于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与能力的初中学生来说,完成基本的学习任...
语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学科,初中语文教学又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主动关爱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和尊重学生,以课堂为主阵地,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创造自主和谐...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所谓高效课堂是指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但这一目标和要求在现阶段并未能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整体情况不容乐观,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