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综合性学习”自2001年成为新课程改革重点推进的板块并入驻语文课程体系以来,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核心素养培育也进入了语文教学课堂,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在综合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当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 综合性学习;
作者简介: 杨晓梅(1981-),女,江苏盐城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一、当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层面
1. 教学理念落后
由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并没有明确定义,所以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理解上的模糊让很多教师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并不重要,起码应该为语文考试学习让步。就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一些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并不清晰,尚没有精准意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目标和要求,这自然会影响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效果。另外,虽然大多数学校会根据教学要求制订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计划,但是实际开展次数明显低于标准要求,而且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升学压力增加,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次数会越来越少。
2. 教学行为有待改进
一方面,一些教师在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会不同程度地省略掉一些环节,比如跳过主题确立环节或者学生活动环节,这一现象在即将升学的毕业班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另外,有些教师将语文综合性学习视为一种调剂,经常压缩学习时间。另一方面,语文综合性学习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和合作能力,但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据调查,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习惯于代包代办,自己提前安排活动,或者放任不管,完全由学生自由组织。无论是代包代办还是放任自由,都是教师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的表现。
(二)学生层面
一方面,学生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解过于片面,受应试教育影响,大部分学生认为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为了提升语文成绩、获得教师肯定、缓解学习压力,但这些过于功利性的理解明显违背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初衷。另一方面,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对综合性学习方式的选择上,很多初中生仅仅局限于写作、演讲、朗诵等语文性活动,而忽视了其他形式,如果教师不能有效引导,那么学生的思维必然会受到束缚。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质上是为了培养学生包括语文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在内的“真实性学力”.因此,基于核心素养培育进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其实就是通过开展“真实性学习”培养学生“真实性学力”的过程。因此,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既需要发挥教师的科学指导作用,又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一)改进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1. 提高师生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视程度
当前,初中学校师生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视程度都不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必须积极开展针对“核心素养”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培训工作,深入研究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教育界权威专家的意见,帮助教师仔细解读“核心素养”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含义,深入了解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并严格贯彻落实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相关标准要求,杜绝综合性学习课时被挤占的现象。另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专家讲座、名师交流会,邀请教育专家和语文名师就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培育开展综合性学习教学做演讲和经验分享。学校内部也要经常举办教研会,组织语文教师交流相关教学经验,并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观摩课,互评互学,共同提高。
教师也要做个有心人,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积极研读与语文核心素养、语文综合性学习相关的文章,同时,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掌握学情,并据此不断反思、优化自己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教学方案。此外,教师更要以自身为表率,引导学生重视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性学习,认真对待每一次学习活动,从而慢慢纠正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偏差。
2. 确立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连接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桥梁,它既是教学理念的直观呈现,又是教学行为的方向引领,因此,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是调整教师失当行为的关键。语文核心素养提出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就成了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目标。首先,语言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础,而思维、审美和文化都需要在语言学习中完成。初一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应侧重于语言整合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浅层次的审美能力;初二是学生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的想象力以及审美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初三时期,学生的情感发展逐渐稳定,综合性学习应该以培养更深层次的审美能力和文化接受力为主要教学目标。
(二)丰富教学资源,开展多元化教学
语文教学资源是语文教学开展的必要条件,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为基础,教师应从语文教材、学校生活以及地域文化中遴选合适的教学资源,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其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资源可以说无处不在,除了规定的语文教科书,教师还可以结合其他领域资源开展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依托学校,挖掘校园类课程资源。学校生活是初中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资源丰富多彩,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增加多学科、多领域的内容,比如关于爱国人士故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大部分学生就会积极搜索爱国文人的故事,但是政治、经济、军事、医学、音乐等领域也有很多爱国人士,所以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扩大搜集范围,如此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图书馆、博物馆、名胜古迹、科技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充分利用这些场所的语文资源开展活动,鼓励学生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表达他们从这些资源中获得的文化启示,从而发现文化的魅力。
(三)建立相对稳定又有弹性的实施机制
1.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备课是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因此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教学之前,教师一定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首先,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能力和兴趣爱好,据此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其次,教师要在把握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将教学目标、实施步骤、教学方法等一一设计好。另外,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过程中,教师还要做好学生的前期指导工作,逐渐训练学生全方位、多渠道地信息搜集、筛选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推动语文综合性学习顺利进行。
2. 学习过程中丰富问题“因子”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综合性学习教学过程中丰富问题“因子”,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而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教师设立的问题“因子”必须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符合他们的逻辑思维特点,以便于学生能够迅速进入他们熟知又感兴趣的问题场景中;其次,问题的设立必须是开放性的,教师应以语文学科为基础,融合多学科、多领域知识,实现语文综合性学习同多学科、多领域的有机融合;最后,问题“因子”不仅要有较强的理论学习价值,更要具备实践探究意义,能够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创造等实践活动最终解决。
(四)关注过程,建构立体化评价机制
“以评价促发展”,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是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理念。在该理念的支撑下,教师要对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进行革新,建构立体化评价机制。
1. 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过去的评价体系中,学生仅仅作为被评论者存在。学生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者,教师必须确保他们是能够评价自身、评价教师的人。学生要回忆自己参与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反思、总结自己的进步和缺陷,并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同学的表现一一点评。而教师除了要点评学生外,也要进行自我反思,积极自评。另外,教师也要积极为家长、专业人士创造评价机会,邀请他们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现场积极参与点评和交流。
2. 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科学化
每一种评价方式都有优点和缺点,因此,语文教师要综合利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全面评价和差异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扬长避短,借用不同评价方式的优点,回避其缺点。评价内容要涉及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以及两者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各项实践素养。教师要交织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兼顾多项评价内容,务必实现科学、全面、高效的评价,精准记录学生语文素养、精神品质的成长轨迹。
三、结语
语文综合性学习理念提出已经近二十年了,语文核心素养培育进入课堂也有几年的时间,两者的融合发展对语文教学来说不算陌生,相关方面的研究也日趋成熟。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效果却并不乐观。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加强对学生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方面的训练。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联合学校、家长以及相关教育部门改进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资源,开展多元化教学;推动建立相对稳定又有弹性的实施机制;关注实施过程,建构立体化评价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
参考文献
[1]吴媛媛.核心素养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几点体现---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为例[J].基础教育参考,2018(1).
[2]梁文.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本土化设计研究---以七年级和八年级教材为例[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10).
[3]丁涛.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研究[J].亚太教育,2019(3).
[4]崔丽伟.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2019.
在当前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加强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入分析有着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相关课堂的建设可以使得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更加顺畅和完善,同事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能力和水准的基础之上增强其学习的效益和质量。总的来讲...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之“新”不仅体现在选文、编写语言、习题题型上,还体现在“插图及装帧设计,都力图有所创新”。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与注释、附录、课后习题共同构成教材助读系统。...
初中语文是初中教学的基础,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新时期的初中语文要求学生应全面发展并赋有创新性.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改变原有的传统教育模式,紧密结合新时期的教学目标,对原有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情感教学法已经被纳入了教学要求中。这就要求初中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加入情感要素,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通过使用情感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逐步树立高尚的情操,进而让学...
目前,多媒体技术走进了各科的教学中,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以其特有的新鲜感,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具有鲜明的人机交互、图文、声像紧密结合的特点,为教师进行教学带来了...
摘要生命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其本身具有抽象性与复杂性。教育的精神内核理应指向个体生命,但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之下,教育的生命意义被削弱,个体生命的存在意义被曲解。学校教育遭遇生命意识的缺失和生命教育的缺位所带来的现实之痛,学生个体生命的现实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之外,还要全面地应用情感教育以优化教学课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运用情感教学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所以,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是教师必须要了解和掌...
何为学困生,初中语文教师又该如何转化学困生呢?一学困生的界定在生理学中,每个人的智商及其基本学习能力没有太大的差异,评价每一名学生时,都无所谓的优与差、困与不困之说。所以,对于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与能力的初中学生来说,完成基本的学习任...
语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学科,初中语文教学又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主动关爱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和尊重学生,以课堂为主阵地,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创造自主和谐...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所谓高效课堂是指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但这一目标和要求在现阶段并未能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整体情况不容乐观,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