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如今的社会时代环境以及教育要求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必须要深入的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增进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培养他们的传统文化自信,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不论是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来讲,还是对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来讲,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教师应对此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对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与改进,确保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效。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教学工作经验与学习认识,首先分析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然后主要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为教学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传统文化;
当前,教师应当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个关键课题,积极加强研究、探讨与实践,既要客观、深入认识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更要通过对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与改进,以科学的教育、教学策略,确保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取得理想成效。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从社会时代环境来讲,当前我国极力倡导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如在十八大会议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予以了高度重视,因为传统文化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性力量。而在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再次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其次,再从现代教育的指导和要求来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以坚持科学性、注重时代性和强化民族性为三点基本原则。其中强化民族性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核心素养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突出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充分体现民族特点,确保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1].与此同时,在核心素养的体系构架中,包括了“国家认同”这一项,其要求学生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对国家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高度自信,能够尊重、珍视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作为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自然应当加强重视力度,采取科学的教育、教学策略,切实保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成效。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策略
(一)以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
在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结构体系当中,古诗词本身就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既具有高度的人文性、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同时又带有深厚的历史民族文化积淀,因此通过古诗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最直接的途径[2].在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当中,古诗词所占的比例较大,每一册都收编了脍炎人口的篇目,而且主题涵盖范围广泛,包括了民间疾苦类、山水田园类、思念家乡类、临行赠别类、军旅边塞类、忧国忧民类等各类古诗词。通过这些古诗词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审美素养,同时还能够让学生透过古诗词所表达的思想、精神内涵,形成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入认识与了解,达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3].
例如,我国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国家,农耕文化、田园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始终占主流位置,但是如今现代社会之后,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关注农耕文化、田园文化的人越来越少,一味追求繁华的都市生活,忘记了我们传统精神文化中,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理想追求。为此,在《归田园居》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归田园居》的文学艺术审美价值之所在,同时更要结合我国的农耕文化、田园文化,以及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精神文化,向学生讲解“田园”二字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它是我们血脉、历史和文化的根源,曾经为我们提供了身体上、精神上的不竭动力,虽然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越来越发达,但对田园的归属感、对自然的追求,已经深植于我们的基因,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具有深刻了解和认识的。
(二)以传统技艺渗透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有着大量的、丰富的、形式各异的传统技艺,这些传统技艺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对我国传统技艺的介绍,成为了初中语文教材当中的传统文化要素构成。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社戏》、《安塞腰鼓》、《口技》、《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课文,都是在对我国的传统技艺进行介绍和讲解,所占的篇幅、数量虽然不大,但是却往往能够留给学生非常深刻的影响,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直观、形象的认识和了解[4].
例如,在《社戏》这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基于课文,借助信息化技术,为学生展示真实的“社戏”视频片段,让学生通过对视频的观看,更加真切的感受到那种热闹的氛围。而在《口技》的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如此教学,为学生展示真实的“口技”表演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技艺的无穷魅力。而在《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则应当侧重于对我国传统建筑技艺的讲解,可以结合一些石拱桥和传统园林的空间照片,帮助学生认识到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之间的区别和差异,以及我国传统建筑的内涵、底蕴及审美价值,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全面了解与认同。
(三)以传统节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切身情感
在数千年的生活、生产与文明发展过程当中,我国人民群众创造了很多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有的是为了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有的是为了庆祝丰收、有的是为了祈愿美好的明天。而且我国地域广阔,少数民族文化也非常之多,很多少数民族也有其地方性的传统节日,或者即使是对待同一个传统节日,不同地方的风俗也可能会不同,但它们无一不是宝贵的人文财富。初中语文教材中,都有很多的课文直接或间接的涉及到了传统节日,如清明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七夕节、中秋节、泼水节等等,很多课文本身虽然不是在重点介绍节日,但是却以节日为背景,体现出了各种丰富的思想情感。教师利用好这些课文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形成认识和了解,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切身情感[5].
例如,教师可以将《端午的鸭蛋》这篇课文,刻意调整到端午节之前进行教学,以迎合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在指导学生完成了对课文基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烘托端午节的节日氛围,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向大家讲述家庭中或乡下的端午节习俗,有哪些和课文当中的习俗一样,又有哪些习俗是课文中没有讲到的,自己最喜欢节日当中的哪个习俗和活动环节等等,调动学生的内在情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在回想与交流、探讨中加深对端午节的情感认同。另外,教师还可以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篇课文安排到中秋节进行教学,并以诗歌朗诵的形式,组织学生一起欢度中秋节,深刻认识月亮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人团圆”的意象,以及中秋节在我国传统思想情感中的重要地位。
(四)以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地方传统文化
我国不仅民族众多,各类民族文化繁荣,而且由于我国地大物博,所以很多地方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传统文化内容,如各个乡村之间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都可能存在差异,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赋予了我国传统文化多元性、包容性[6].为全面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借助好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一载体,以了解地方传统文化为任务和主题,引导学生展开自主调查研究。
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调查学习小组,向每个小组分配传统文化调查、学习任务,如调查乡村的风俗、民间技艺、历史名人、历史文物及遗址等等,允许各个小组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任务主题选择。然后教师再进一步为学生提供调查、学习的指导,给予他们一些规划和思路建议,从哪些地方着手、如何推进调查、怎样获取帮助、怎样编写调查报告等等。如可以实地走访,向地方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档案馆等寻求专业帮助,或是向家中的老人、长辈等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以主体的形式,直接参与到对传统文化的调查、探索和认识、了解中来。最后各个小组还需要根据自身的调查、学习情况,编写相应的调查报告,对了解到的地方传统文化进行梳理、总结,尝试分析其在地方群众生活中的精神价值等等。最后在各个小组之间,相互传阅、评比调查报告,看哪个小组的调查成果最详尽、最充分。这样一来,学生对于地方传统文化的主观认识和了解,便会更加的深刻。
三、结语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并切实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增进学生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使学生对国家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高度自信,能够尊重、珍视民族传统文化。这既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同时也更利于促进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丽静.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探究[J].汉字文化,2020(06):108-110.
[2]张言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对策[J].当代教研论丛,2020(03):43-44.
[3]张艳.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2020(05):49-50.
[4]赵青.如何发挥初中语文教学在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功能[J].华夏教师,2020(04):70-71.
[5]梁丽斌.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J].汉字文化,2019(06):100-101.
[6]许书跃.传统文化与“语文味儿”---从核心素养角度看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化“气息”的培养[J].名师在线,2019(06):24-25.
在当前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加强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入分析有着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相关课堂的建设可以使得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更加顺畅和完善,同事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能力和水准的基础之上增强其学习的效益和质量。总的来讲...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之“新”不仅体现在选文、编写语言、习题题型上,还体现在“插图及装帧设计,都力图有所创新”。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与注释、附录、课后习题共同构成教材助读系统。...
初中语文是初中教学的基础,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新时期的初中语文要求学生应全面发展并赋有创新性.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改变原有的传统教育模式,紧密结合新时期的教学目标,对原有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情感教学法已经被纳入了教学要求中。这就要求初中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加入情感要素,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通过使用情感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逐步树立高尚的情操,进而让学...
目前,多媒体技术走进了各科的教学中,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以其特有的新鲜感,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具有鲜明的人机交互、图文、声像紧密结合的特点,为教师进行教学带来了...
摘要生命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其本身具有抽象性与复杂性。教育的精神内核理应指向个体生命,但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之下,教育的生命意义被削弱,个体生命的存在意义被曲解。学校教育遭遇生命意识的缺失和生命教育的缺位所带来的现实之痛,学生个体生命的现实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之外,还要全面地应用情感教育以优化教学课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运用情感教学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所以,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是教师必须要了解和掌...
何为学困生,初中语文教师又该如何转化学困生呢?一学困生的界定在生理学中,每个人的智商及其基本学习能力没有太大的差异,评价每一名学生时,都无所谓的优与差、困与不困之说。所以,对于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与能力的初中学生来说,完成基本的学习任...
语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学科,初中语文教学又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主动关爱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和尊重学生,以课堂为主阵地,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创造自主和谐...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所谓高效课堂是指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但这一目标和要求在现阶段并未能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整体情况不容乐观,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