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初中语文论文 >

浅谈初中语文有关“表现手法”的复习工作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0-01 共2074字
论文摘要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几乎没有对“表现手法”的系统阐述,新课程标准人教版仅在课前的阅读提示中出现过“托物言志”“象征”等字眼,但从未专门提及“表现手法”的概念。其他版本如语文版、河大版、苏教版等,也都没有对语文知识进行过梳理和总结。然而,试卷中却经常涉及到“表现手法”.那么,到底什么是“表现手法”,又该如何分析其作用呢?对此,教师一般只能从“教师用书”、教辅资料中寻找答案,获得片鳞半爪,再转售给学生。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语文有关“表现手法”的复习工作。

  一、明确什么是“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一个很宽泛、很模糊的概念,从来没有一部权威性的着作给它下一个科学的定义。百度百科的解释是:“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照此解释,我的理解是,首先,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看,表现手法属于修辞学的范畴。通俗的说法,语法就是把话说通,遣词造句合乎语言的规范;修辞就是把话说好,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姚殿芳在《实用汉语修辞》中说,“修辞学就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的一门学科”,既包括比喻拟人等积极修辞,也包括句式、语体等消极修辞。因此,表现手法当属修辞学范畴。其次,从写作的角度来看,表现手法属于写作方法的一种。一般认为,“写作手法”

  包含“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叙述手法等”.表达方式即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修辞手法即常用的修辞格,诸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叙述手法即“文章的结构布局手法”,包括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表现手法包括的内容最为庞杂,诸如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动静结合、对比衬托、欲扬先抑、侧面烘托、想象联想、侧面烘托、直抒胸臆、间接抒情、象征讽刺等。另外,开门见山、设置悬念、承上启下、画龙点睛、前后照应、铺垫、伏笔、起兴等结构方面的手法也往往都被罗列在此。

  二、如何复习“表现手法”.

  理清了表现手法的大概种类,复习就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清晰的条理。然而,面对如此庞杂繁多的表现手法,该如何进行有效复习呢?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

  (一)对概念要不求甚解。

  对于每一种表现手法,我们不必深究它的定义,即使有明确的定义,也无需死记硬背。例如,关于什么是象征,一般解释为:“借用某种具体的可感的事物暗示特定的抽象的事物或事理,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这种晦涩的定义,读来就令人生厌,即使能够背诵下来,也未必能够真正理解。所以,最好把“象征”的概念抛之脑后。只从浅显的例子中获得对“象征”感性认识。

  如文学作品中常以松柏象征坚贞,象征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坚贞”是一种精神,很抽象,看不见,摸不着,于是我们就用具体可感的松树、柏树来寄寓这种精神,这就是象征。松柏四季常青,傲骨铮铮,“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因此,用松柏象征坚贞,恰如其分。推而广之,古人用“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的竹子来象征气节;用色泽鲜艳、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来象征富贵。当然,高尔基《海燕》中海燕的象征意义要结合语境来分析。

  (二)借助例文进行学习探究。

  对概念的掌握可以不求甚解,但对于教材中的经典例文,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复习时不可丢掉课本,原因有三:其一,教材是最好的例子;其二,学生初识某种表现手法,多是通过教材中的例文习得的;其三,学生对教材中的文章非常熟悉,结合教材复习“表现手法”,往往事半功倍。比如,要复习“衬托”的表现手法,不妨深入研读一下周敦颐的《爱莲说》。作者为了突出莲的品质,选用了牡丹和菊花来作陪衬。“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作者为什么单单选用这两种花呢?这就要从牡丹花和菊花的特征来考虑。牡丹因为花朵丰硕、花枝高大,显得富丽堂皇,深得到众人喜爱,寄托着人们对富贵的追求和向往,因此作者用牡丹来比喻追求富贵的人。而菊花开在万花凋谢后的深秋,一直在默默抗拒寒霜,悠悠释放清香,因而作者用菊花来比喻陶渊明这样的隐士。牡丹、菊花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作者用牡丹从反面衬托莲的洁身自好,这是反衬;而从正面用菊花来衬托莲的君子风范,这是正衬。由此可见,课文才是学习表现手法的沃土,只有扎根这片沃土,才能收获累累硕果。

  (三)多加训练,坚持不懈。

  从经典例文中我们得到了“表现手法”的初步印象,要想真正掌握还需要经常操练,多加运用。一是在平时的作文中要有意尝试,在课后拓展练习中要多阅读,多训练。俗话说“熟能生巧”,见多了,练多了,就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生根发芽了。“动静结合”是文学表达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提到“动静结合”,学生就会联想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以动衬静;联想到李白的诗句“遥看瀑布挂前川”中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神形毕现;联想到毛泽东笔下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总之,复习“表现手法”,如果从概念入手,往往得不偿失,越学越糊涂;只有从例文入手,才能顺应认知规律,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实现理性认识指导实践的飞跃。以上浅见,来自笔者的教学实践,未必完全正确,写下来与大家共享,旨在共同促进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着。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潘兆明。实用汉语修辞[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初中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