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初中语文论文 >

如何做好语文课中古代诗歌鉴赏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0-24 共2184字
论文标题

  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古代诗歌,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也是当今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必修部分。诗是语言的艺术。古诗的鉴赏的一个最基础的环节就是理解诗歌的语言含义。但由于诗歌语言的特殊性,造成我们在赏析时首先碰到的就是语言的障碍,这就成对于活泼好动,好奇心又强的中学生来说,很难对于古代诗歌有着很好的理解鉴赏,而同时,古代诗歌鉴赏历来在试卷上占据较重要的地位,很多考生对此是望而却步。本文对如何做好古代诗歌鉴赏,让学生更好的领悟诗歌的内容,诗歌的意境等,领略诗歌的美丽,从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品味诗歌,分析语言

  诗歌的精华之处就是在于诗歌的语言,在如何运用语言方面,历代文人骚客最是呕心沥血,务必要达到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利用最少的字来表达最深厚的情感。唐朝诗人卢延让《苦吟》诗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以及著名的苦吟诗人贾岛的《送无可上人》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都充分的表达了古人对于语言的极致追求,炼句之苦由此可见一斑。

  古代人在鉴赏诗词中,会十分讲究诗词中的每个字词例如,在宋朝时代,杜甫的诗词非常备受推崇,一次有人在读到他的一首诗,《送蔡都尉》时,由于纸张的原因,其中有一句诗句漏掉一个字,也就是其中的“身轻一鸟”之句,原本的五个字看不到最后一个字了,而这时,他和他的朋友们就开始猜测最后一个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字,有人说是“起”,有人说是“疾”,还有说是“落”,这些字眼用上之后,他觉得总是少点什么,于是找来完本,最终发现,杜甫用的是“过”字。仔细一想,“过”字表现身影象飞鸟一样从眼前飘掠而过,正与下句“桦急万人呼”气势相应,实在用得好,经过这一番思索、议论,对诗的韵味体会深入多了。

  在鉴赏诗歌中,分析诗眼也是极为重要的。就如著名诗人刘铁冷在《作诗百法》中所说:“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诗眼就好比人的眼睛一样,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诗眼是诗歌的敲门砖。从诗眼中我么可以看出诗的主旨、意境,所以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善于抓住是诗眼。例如,在张先的一首词《水调》中有一句,“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即为这首词的诗眼所在。明月冲破花层,淡淡月光下花枝摇曳,带出华影绰绰。这一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破”与“弄”字是诗眼。两个动词下得极其生动细致,天上,月移云飞;地上,花影摇曳。从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云、月、花三种景物的美好生命力。

  二、从诗歌意象入手

  从诗歌意象入手,主要在于意象,这需要准确的把握住意象,所谓象,即为客观存在的事物,好比如,山川河流,树木花鸟等。所谓意,即为诗歌的作者所要表达的他的思想情感。想要很好鉴赏古典诗歌,就要将诗歌的意象联系起来,理解这些意象所要表达的意义以及情感。如在理解“落花”的意象时,首先,落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这是意,但在古诗词中,作者又赋予它们以情感和生命,用来表达一种意境。例如,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中,我们可以构建出一种意境,凉凉夜风中,伴随着雨滴的掉落,倾听着风雨之声,眼见花瓣慢慢飘落,满地缤纷,瞬间联想到春天的到来,大地的复苏,嫩草的发芽,孩童的笑颜……。而如果在另外一首诗中,如《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这里作者表达的就完全不同了,落花飘去,荣华不在,身世飘零,无可托付,道尽了心中绵绵的悲苦。还有另外一种中国古典诗歌中经常用到的赋予了情感与寓意的事物,梅花。

  梅花因其高雅脱俗的形象,并在寒风中傲然开放而受到古代文人的青睐。例如,“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在这里,一句众芳摇落独暄妍,形象的刻画了梅花的高雅圣洁,园子中所有的花朵都抵不住寒风的侵袭,而只有梅花傲然挺立,展露风情,黄昏后的月光下,处处漂浮着梅花的香气,浮动鼻尖,这也正是说明了诗人的清高幽静,淡泊名利的高尚人格。读懂这些意象所暗含的情感与寓意,对古代诗歌鉴赏就能更进一步。

  三、从体会诗歌语言含蓄入手

  古诗词语言还有另一重意境,可以用“言外之味,弦外之响”来概括。古代文人很是讲究诗词语言的含蓄婉曲之美,重在让人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因此,在鉴赏诗词上,应该反复品味寻找作者的意犹未尽之感。

  在诗词的表现中,最明显的一种含蓄悠远表现即为化景物为情思,例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首先前两个字为黄河,给人以广阔的感觉,再加上白云,瞬间让人有一种处于广漠壮阔场景中。还比如,在《扬州慢》中:“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如果只理解字面意境,看着桥面的芍药花,对它发问:你年年开在桥边,这是为谁而开的呢?这并不能看出什么,实际上,作者是通过这个来表述经过战火后的扬州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人户都开始萧条冷落,表大理一中冷清沉寂的景象,堪为千古绝唱。

  另外一种表现手法是从侧面入手,弦外有音。如我们最为熟悉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鬃毛衰”,作者先是点明了长久了离别家乡的事实,已暗寓客在他乡之情,然后具体写自己“老大”之态,以不变的乡音衬托变化了的鬃毛,为下文“儿童想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富于戏剧性的场面描写作了铺垫。

  诗词的语言,不像其他文学样式有着直抒主题、直露情感的表达方式,古代诗词讲究的是含而不露,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可以说,诗愈隐而不露,意在字外,其味愈浓郁强烈。

  总之,诗词鉴赏是比较难的一道题,一方面我们平时多读,多背,多积累。另一方面要学会鉴赏的基本方法,还要就是多做题,从所给的答案中寻找解题思路,作题要注意层次性,循序渐进,一定会使你的鉴赏水平有所提高。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初中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