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美育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我们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同时,要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的特点就是通过形象去熏陶、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净化学生的情感,而文学作品则最具有以情动人、以形象感人的特色,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极好的材料,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占的比重很大,这些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古今中外名篇,以其进步的思想和完美的艺术形式,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有着巨大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学习这些作品,可以使学生充分地领略山光水色,花虫草木的自然美,感受作家创作的的艺术美.作家在文学作品中所创造的人物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精神、品质都会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我们应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这种特性,进行审美教育,并通过审美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那么,如何利用文学作品的特性进行美育教育呢?
一.要注意形象感染,培养学生感受美的素养
人们对美的追求,总是从具体的形象感知开始的.因此,在教学文学作品时,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多媒体、录音机等)把文学作品所描绘的意境形象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具体的形象中感受中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再从美的感受中产生热爱祖国、热爱美好事物的感情.如在教学描写人物的文学作品,要让学生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整体感知人物的形象美、心灵美,切忌一段一段分析.如学习鲁迅先生的《故乡》时,可让学生先找出描写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有关段落,然后让学生进行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最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述,这样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便活灵活现地浮现在学生的学生的脑海里.在教学描写景物的文学作品,要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描绘、想象和联想,使作品所描绘的山、水、草、花等各种形象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不仅身临其境而且心入其境.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就可采用这种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美术课、音乐课、影视欣赏课,多媒体不能用的太多太滥.
二.要注重学生的感情熏陶,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感情,是人们追求真理的原动力,要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高尚情操,最好的方法就是以情感染,文学作品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总是把他的强烈的感情渗透在所描写的人物、场景、情节之中,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读文入情",读文目的在于"入情",要在读文的基础上入情,使学生受到作品思想感情的熏陶.教师首先要深刻体会作品的感情,要感人先感己.如果教师自己都受不到感染,怎能感动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要使作者、教师、学生三者的感情沟通起来,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只有教师先受到感染,然后带着激情讲解、分析课文,才能缩短作品感情和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并进而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如在教学《父母的心》这篇课文时,我被那对父母对子女的拳拳之心所感动,带着这份感动我跟学生分析了为什么那对父母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意把自己的任何一个孩子送给富人.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狗窝." 条件再优越,也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至爱至情,血浓于水,浓浓的亲情是人类共有的最纯真的感情.
在语文新课改的今天,有些教师片面的理解新课标,一反过去审美教育重认知分析而轻感受体验的做法,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生怕一分析,一讲解就会被扣上肢解文章,灌输知识的罪名.但离开了文本的审美教育很难真正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只有紧扣文本,才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注重"情""理"过度,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进入意境,激发感情,这是审美教育的基础阶段,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和对丑恶事物的鄙视、憎恶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但不能仅仅停留在情境和感情阶段,还要引导学生由"情"向"理"过度.因为缺乏理性的感情是不稳定的,只有形成理性的观念时,学生的情感才会趋于稳定,才能正确地鉴别美丑、真伪、优劣、雅俗,从而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许多学生在看电影电视、读小说、听故事时,常常会被感动得流泪,但实际生活中仍然不分好坏,甚至会做出一些违背社会公德之事,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完成由情到理的过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完成这个过度.例如在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教学时,如果只停留在清晰地叙述故事情节,生动的浮现船长的光辉形象上,那就太肤浅了,也没有起到教学这篇小说应起到的审美教育.如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能引导学生探究船长那样做的原因,不但在感性上而且在理性上认识到船长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对妇幼这些社会弱势群体的优先保护,主要是由于他高度的责任感.这样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总之,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文学作品之所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使学生能够在语文教学的熏陶下孕育出感受美的心,鉴赏美的眼,有效的完成新课标提出的有关美育的任务.
我从事初中语文教育事业十几年,教学成绩一直不错,受到了学校和县教育主管部门的表扬,以下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经验和方法总结,希望与我的同行们共勉,共同提高初中语文成绩。一、要改变思想观念现在,全国各地都在轰轰烈烈进行教学改革,提倡新课程改...
在当前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加强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入分析有着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相关课堂的建设可以使得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更加顺畅和完善,同事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能力和水准的基础之上增强其学习的效益和质量。总的来讲...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之“新”不仅体现在选文、编写语言、习题题型上,还体现在“插图及装帧设计,都力图有所创新”。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与注释、附录、课后习题共同构成教材助读系统。...
初中语文是初中教学的基础,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新时期的初中语文要求学生应全面发展并赋有创新性.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改变原有的传统教育模式,紧密结合新时期的教学目标,对原有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语文课本中所选录的文言文,多是古代文人留下来的精品佳作,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载体.学习文言文不但能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同时也是继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然...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情感教学法已经被纳入了教学要求中。这就要求初中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加入情感要素,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通过使用情感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逐步树立高尚的情操,进而让学...
目前,多媒体技术走进了各科的教学中,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以其特有的新鲜感,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具有鲜明的人机交互、图文、声像紧密结合的特点,为教师进行教学带来了...
摘要生命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其本身具有抽象性与复杂性。教育的精神内核理应指向个体生命,但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之下,教育的生命意义被削弱,个体生命的存在意义被曲解。学校教育遭遇生命意识的缺失和生命教育的缺位所带来的现实之痛,学生个体生命的现实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之外,还要全面地应用情感教育以优化教学课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运用情感教学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所以,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是教师必须要了解和掌...
何为学困生,初中语文教师又该如何转化学困生呢?一学困生的界定在生理学中,每个人的智商及其基本学习能力没有太大的差异,评价每一名学生时,都无所谓的优与差、困与不困之说。所以,对于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与能力的初中学生来说,完成基本的学习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