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初中语文论文 >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0-08 共2297字
摘要

  "金鹅扇掩吐玉珠,文杏梁高当簌簌。"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中国的文学创作无一不是在音乐的融合下愈发彰显出其独特的魅力。"口耳相传的文学流传形式使我们的文字在传情达意之际,更具有珠玉在侧的韵律美。"然而,在基础教育过程中,过分注重读写能力的培养使汉语这一重要特质逐渐消逝。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指出中小学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由此可见,口语交际教学仍然离不开听说能力的训练,但单纯割裂听说也并不是明智之举,听说之间的综合教学、听说教学与孕情炼字等综合能力培养之间的训练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尤为重要。

  一、听文以孕情

  在常规教学中,对"听"的单项训练往往关注的是一些实用技能的掌握,如辨别以不同语调、语速表达的语句含义,聆听句子或短文后,掌握其主要内容等。事实上,言由心生,文字所传递的是人的感情,我在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时,利用班级教室环境布置上的实用性与个性化,在形式上尽量做到因人而宜,因课而宜,因内容而宜,灵活多变,通过架设一定的氛围情境,促使学生听出意蕴,积累情感。

  在老教材中,《夏感》曾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文章因景而感,因感而赞。预习时,我要求学生以"夏"为主题用文字装饰教室,学生找来了庾信的"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秦观的"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等诗句,甚至有学生别出心裁,根据课文内容,单用一个黄色的"夏"字贴于黑板上,以契合文本中"夏是金黄色的"这样的语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累积了对于"夏"的一些情感体验,营造了夏日"热烈"的气氛,而我在教授课文时,进行了有感情的范读,指导学生闭目而听,并要求听出作者的感情色彩,这样学生很快就把握到了梁衡在字里行间展现出的情感梯度,品味出作者笔下"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的赞美之情。

  "对于学生来说,在自我创设学习气氛后,通过"听"与作者产生这样的共鸣,使文本学习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过程,而变成了一个体验过程。"听文以孕情,让灵魂变得愈加丰满。

  二、说文以炼字

  完整复述文章或故事的内容是最常见的"说"的训练,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这样的单项训练往往由于脱离现实的应用情景,并不是最理想的教学方法,但无论怎样改变教学模式,对待复述环节,大多数学生依然进行的是记忆的强化训练。我在思考实践后发现,小组合作模式理论上是非常合适学生"说"的训练的,当其运用在与学生实际生活密不可分的作文教学上,对语句的通顺及文章的炼字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通字顺是对作文语言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学生作文中病句不断,更不用说炼字锻句了。在七年级上册的每次作文课上,我都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文题,说片段。小组成员通力合作,说通顺,说生动,说形象,说悦耳,进行组与组之间的竞赛。在一次说"春景"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调动了自己的词语储备,对"杨柳枝上长出了绿芽"进行了反复锤炼,先后使用了"溢""画""钻""顶""爆"等词,最后小组共同敲定为"杨柳枝上爆出了绿芽"以表现春天带来的勃勃生机。而在另一次说"夜"的作文课上,学生又一次通过"说"激发了描绘"月亮"的灵感,用"一抹残月"勾画出一丝略带伤感的夜韵图。

  通过这样的训练,病句、语言重复等现象有了大大的好转,每个学生在作文时,都能够自觉地关注语言的通顺。同时,说文以炼字,学生作文语言也愈发灵动,这是一个更大的惊喜。

  三、听说综合,注重规范

  "综合教学法训练,因其正符合现实中的说话情形,更受人们重视,也一直是较受师生欢迎的教学法。"听的对象包括教师的讲解、朗读,媒体的录音和录像资料以及同学的说话和报告等。在聆听之前,教师要交代听的目的和要求,学生在聆听后则按要求进行说的活动。这样,学生就可以继续在聆听同学的报告或表演中训练"真正"的聆听能力,又接着做出口头的评述。这种循环不息的训练方法,是十分值得采纳的。

  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杨绛《老王》这篇小说中蕴含了"我"对老王极其复杂的情感,同情、感激、愧疚……这些感情的融合,让我们懂得:辛劳、苍凉的人生也可以泛起温情的波澜。课堂上,我先提出要求,请一位同学听读课文后说说老王是个怎样的人,其他同学就其回答提出自己新的问题并指定同学作答,然后饱含深情地朗读这篇美文。提出"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之所以会这样善待'我',是因为'我'也是一个--?""作者一家人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这一系列问题,抽丝剥茧,对这篇文章的主题做了透彻的理解。最后,仍未发言的同学对大家的回答进行点评,这样几乎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同等的锻炼机会,对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综合训练中,一定要关注学生训练的规范性:听,一定要清楚知道听的要求;说,一定要明确答题语言的完整性。否则,整个训练就失去了意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在授课的过程中,有意无意的口语交际训练使文字间流淌的律动,能够被我们听到和说出,相信我们的课堂亦将因此生发出另一番珠玉光泽。

  参考文献:
  [1]袁娟。学海弄潮谁甘后,口语交际显风采--初中口语交际教学实施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3)。
  [2]张雷。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教学[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1(1)。
  [3]姜小川。口语交际,让每个生命都鲜活起来--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生之友:初中版上,2011(7)。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初中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