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高考语文学科,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宁夏、山西、新疆、云南、内蒙古等 9 个省、区使用新课标Ⅰ卷(以下称“2013 年卷”)。对河北省来说,今年是第二年选用新课标卷。与 2012 年卷相比,呈现波澜不惊、平稳发展态势:结构稳定,设题规范,用语平易,面目朴素。其微小变化,从内容上来说,由更多地关注前沿拓展至关注民生,关注国难,关注传统文化,关注学生思想、生活实际;从形式上来说,探究题出现新动向,表达题出现新题型。总之,题材更为广泛,感悟更加真切,体例更加稳健。
一、试卷总体分析评价
2013 年卷严格遵循了《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从试卷结构看,各种题型俨然是 2012 年卷的翻版,只是个别考查点小有改变。全卷分阅读和表达两部分,阅读题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表达题分语言文字运用和作文两部分。必考题中,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共 3 题,9分,考查概念理解、句子理解、思路梳理、要点归纳、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文言文阅读共 4 题,19 分,考查实词理解、信息筛选、文意分析概括、翻译;古代诗歌阅读共 2 小题,11 分,考查把握内容、鉴赏技巧;名篇名句默写 3 小题,6 分,涉及初中一篇、高中两篇。选考题中,文学类文本阅读 4 小题,25 分,考查内容理解、技巧鉴赏、形象把握、作者创作意图的探讨;实用类文本阅读 4 小题,25 分,考查内容理解,信息筛选(两题),人生价值发掘、人文精神发掘。语言文字运用题共 5 题,20 分,考查成语、语病、排列句序、补写语句和图文转换;写作 1 题,60 分,考查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从测试重点上看,命题在“强化思维,注重运用,力避取巧”上体现出鲜明特点:对语言积累的质量数量降低了要求,对思维展开的目的性、层次性、系统性、准确性的考查显出了亮色,对语言运用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的考查突出了“简明”“、连贯”的重点。
从试题选料所涉及的时代来看,有对旧的文化传统的探寻(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展示,有对新的现实问题(语言表达)的关注;有对古代官员不畏权贵、政绩卓着的推崇(文言文阅读),有对现代草根忍辱负重、自尊自立的赞赏(文学类文本阅读);有对古代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烈士(诗歌鉴赏)的悲悯,有对现代驰骋疆场、战功赫赫的英雄(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崇敬。
从试题选料所涉及的生产和生活的范围来看,涉及军人、文人、学者、演员、教师、学生、打工者等诸多身份,涉及文化传承、商品销售、品德养成、社会批判、环境保护、企业发展、医疗发展、文学创作、健康发展等诸多范畴。涵盖面较大,体现出“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的特点。
从作文的角度看,恢复高考 36 年来,从 1978 年的“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到“诚信”到今年的“经验和勇气”,作文立意走下政治的神坛、道德的高地,话题更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考生更容易入手。然而要写出生动形象、入情入理的高分作文并不容易。
总之,试卷体现了考试大纲精神,符合语言教学特点,符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符合考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推行素质教育;而其用语不偏不怪,平易近人,符合高中生的生活实际,符合高中生阅读写作实践的水平,也为 2014 年的语文高考备考提供了方向。
二、试题结构分析评价
(一)结构数据分析
1.知识结构。几乎所有题都与基础知识有关(最起码需要字音、字义、标点等知识)。以下题目对知识的考查更加明显:
2.能力结构。
3.主、客观题结构。
(二)考点变化分析
和 2012 年相比,2013 年卷从整体上来看“青山依旧”,从局部上来看,是“幽花偶现”,又一次体现出“难度适中,稳中求新”的命题原则。
1.整体不变---青山依旧。从考点指向看,试题仍然集中在词句理解、翻译、信息的筛选整合、文意概括、把握内容、分析形象、鉴赏技巧、名篇名句默写、探究、成语、语病、连贯、写作等考查点上。诗歌鉴赏题 2011 年、2012 年、2013 年均比较重视内容理解的考查,不在名词术语上为难学生;连贯题保留了填空题型,兼考“简明”“、概括信息”。
从所用语料来看,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摘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链接传统文化,体现出发掘、整理、传承文化的责任心;文言文选段出自《明史·马文升传》,依然没有脱离传记的体裁范畴,依然注重突出积极正面对考生的导向作用,依然是“浅易”的文言文;诗歌语料为宋代诗人陆游的《鹊桥仙》,由2011、2012 年所涉及的文人情怀发展为爱国情怀,体现出对国难的体恤;名篇名句默写语料依然出自初中 50 篇和高中 14 篇范围,所填语句依然不涉及版本歧异,依然无生僻字;现代文大阅读依然选用小说和人物传记,和 2011、2012 年体裁完全相同。涉及考查点无大变化,分值比例不变,有的题的问法相似甚至相同。
总体来看,2013 年卷在考点设置的整体框架上与 2012 年新课标卷保持一致。
2.小有变化---幽花偶现。与 2011 年宁夏、海南新课标卷、2012 年卷相比,2013 年卷在以下几个方面“幽花时现”。
(1)从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语料的题材和难度来看,2011 年考的是社会科学类语料,2012 年考的是自然科学类语料,2013 年考的是社会科学类语料,表现出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此题从难度上来看,较 2012 年试题而言,文本理解较难,而题目难度则有所降低:“益启争端”、“伪迹不彰”、“条贯”、“终无可言”“、证成”“、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等提法,使文化积累贫弱的考生难以招架。
(2)从文言文阅读语料所涉及人物特点来看,2011 年何灌颇具军事才能,2012 年萧燧刚直敢言,一武一文;2013 年马文升则文武双全,表现出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
(3)从古代诗歌阅读来看,2011 年考的是怀古诗,2012 年考的是思人词,2013 年考的是咏怀诗。
(4)从名篇名句默写来看,2011 年是初中两篇、高中一篇;2012 年、2013 年是初中一篇、高中两篇,初高中比例趋合理。
(5)从选考题来看,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2011 年考对“题目选用原因”的探究,2012 年考对“对文中人物个性化认识”的探究,2013 年考对“作者创作意图”的探究,体现出考查点的变化;实用类文本阅读信息筛选题,2011 年新课标卷(2)(3)两题均为“因果对应”筛选,2012 年(2)题为“因果对应”
筛选,(3)题为“实虚对应”筛选,2013 年(2)(3)两题均为“虚实对应”筛选,体现出考查侧重点的偏移;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题,2011 年第(4)题为“人物给考生的启示”探究,2012 年为“考生对人物特点的理解”探究,2013 年为“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究,体现出对“理解”要求的重视及健康精神的培养。而且,2013 年实用类文本阅读语料加了三段注解,字量较大,试题与注解有关,有助于提醒学生关注文本的背景材料。
(6)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客观题语料由说明类到记叙类。
(7)语言表达连贯题由“给背景材料兼考概括”
到“不给背景材料兼考概括”,让考生根据学过的植物学知识推想。
(8)语言表达多年不变的仿写题改为图文转换题,为全卷吹进了一缕新风。
(9)对写作的考查,2011 年新课标卷为“中国崛起”的大题材,2012、2013 年为个人修为的小题材;2012 年话题与善良有关,2013 年话题“经验与勇气”,走下道德高地,进一步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
三、对高考命题与高中语文教学及复习的建议
(一)对高考命题的建议
1.题目的时代性和教育性---观念导向问题。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考试的指向。语文试题应注意对学生语文素养、健康情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考查,考查应以语文素养为根基,健康情感为保障,思维和表达能力为重点。
2.纯知识题目的比例---方向问题。
新课标试卷无疑是教学改革风向标。纯知识性试题的比例较小。基础知识必须夯实打牢,学生能力的大厦才能坚固。
3.呼应新课改关注应用的理念---创新问题。
从各能力层级的比例看,表达应用占 53.3%,体现出对表达应用的重视。应重点备考。
4.知识点覆盖和知识点重复考查---效度问题。
本套试卷各考点覆盖比较均匀,轮考内容缩短了试卷长度。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会考查主干语(主、谓、宾)、修饰语(定、状、补)、关系语(关系对象、前后关系)、言外语、概括语(概括之后的意思)、指代语、省略语,2013 年卷涉及主干语(四个选项:三谓语一主语)、关系语(三个选项)、指代语(三个选项)、概括语(一个选项)、言外语(一个选项),设题类型比2012 年丰富一些。
5.试题的原创性、开放性---区分度问题。
试题能够激发考生思维,调动积极情感,总体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不过,选考部分探究题 11(4)俨然鉴赏题的翻版,12(4)俨然筛选题的翻版,原创性不够强,考生只能寻找支撑观点的依据而不能生成自己的观点;开放性不够,考生只能从文本中寻找梳理和概括,对考生创造性的检查稍弱。
6.试题的难易控制---难度问题。
本套试题的难易度总体控制较好。考生能答,不见得能答好。
(二)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建议
1.重视母语学习规律,遵循母语学习规律。在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习得”意识,多读多背,多接触文本,精彩的文章或精彩的片段力争做到熟读成诵。这样做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积累语言材料,储存语言模型,积淀语感,接受文化熏陶。事实证明,语文能力形成的关键不在于汉语知识学了多少,而在于语言积累是否丰富,语感的积淀是否深厚。因此,语文的教与学必须把重心转移到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上,抓住学生薄弱点夯实考纲所要求的基础。
2.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真正转变教学理念。尊重个体的存在与价值,理解生命的情感和认知,关注精神的陶冶和丰富、致力人格的健全与提升。我们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坚持这些理念,才能让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和阅读中有所发现,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教学要有开放性,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不必强求统一。
4.重视基本方法的指导与基本能力的培养。阅读,从本质上说是获取信息。而信息有重要、主要、次要之分,所以需要有筛选、辨别、分析、整合的基本方法,有准确地抓住问题要害并能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思想的基本能力。
5.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教师应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中外名着,背诵有关课内外诗词。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语文学习既要注重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又要关注、了解社会,增加对社会的认识。
6.作文可以采用“平时背范文,考前重指导”的做法。模仿是创造的前提,规范是创新的前提。要加强平时的语言积累,在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基础上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写作教学要遵循由规范到创新的思路,先写出规范的文章,再追求创新,而且是有把握的创新,不可弄巧成拙。
(三)对高中语文复习的建议
1.研究考纲和课标,明确复习的方向
从 2004 年开始,国家考试中心的考试说明以考试大纲的形式直接颁发,就更加突出了教育部对全国高考的标准和要求方面的统一限定。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和研究考纲变化,以明确复习的方向。
(1)增强对考纲的增减删改的敏感性。在保持一定延续性基础上,和 2012 年相比,2013 年新课标卷考纲在结构和考点设置方面,选考部分阅读“探究”题有较大调整。文学类文本阅读“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改为“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范围扩大,难度降低“;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改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对“深层意蕴”的指向更为明确,范围缩小,针对性强。实用类文本阅读“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改为“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范围扩大,难度降低“;探究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改为“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范围扩大,试题不见得一定和文本的重点难点内容有关,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以上对命题及评卷自然会产生一定影响,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研究考纲变化的隐含信息,要从中把握高考改革的方向和发展趋势。比如,从总体上看,较之2012 年语文新课标考纲变化不明显,体现出求稳的意识。据此我们可推知:2014 年新课标卷和 2013 年新课标卷相比,在题量、题型、分值、难度等各方面不会变化太大,这个就应该是我们所讲的“隐含信息”。
另外,文学类文本是否一定继续考小说,实用类文本是否一定继续考传记,值得我们研究思考。
(3)研究教学重点和难点及突破策略。知道了高考求稳,复习就应当注意在稳的基础上求得突破。就具体的考点而言,无变化的考点,要坚持以往复习的成功经验;有变化的考点,要做相应调整。2013 年的探究题,在鼓励学生有独立见解方面做得不够,以后当有所调整:对于“探究”考点,要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因果、虚实等内容的对应中强化学生的思维;要注重答题指向的确认:难于理解的内容重在解释,难于服人的内容重在证明。
(4)研究高考与课改的关系。课改中所提倡的一些新理念如何在命题中体现出来,如“独立阅读”、“多元理解”、“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与感悟”等。为此,我们对考纲的研究一定要与对课程标准的研究一致,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去研究考纲的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高考方向。
2.正确处理高三语文教学中的几个关系
(1)夯实基础与培养能力的关系。通过抓基础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集中复习之后,应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巩固和积累。对名言名句的识记也是如此。
(2)知识能力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健康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在阅读的选文上、在作文话题的确定上、在备考训练材料的选择上注意对学生感情发展的干预和引导。对于作文应考准备来讲,不能只根据当年的热点问题,背一些死素材,而应该关注生活,关注生活的细节,自己有所感悟。
(3)课内学习与课外拓展的关系。提高学生文化积淀应该是语文教学乃至高三复习应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目前高考改革的趋势而言,想考好仅凭课堂上的讲、练、评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转移语文学习的重心,把课文与其他作品、与生活、社会结合起来,切实扩大学生的视野。
(4)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协调发展的关系。从2011 年到 2013 年新课标试题来看,命题人特别强化了对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协调发展的考查,特别注重了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生活的理性思考能力的测查。如果只有语言功底,缺乏理性思考能力,缺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很难写出上乘之作。为此,在复习中要有意识加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5)讲解与练习的关系。教师既要选择精要题目让学生练习,又要针对试题的重点难点、学生易失误的思维点,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该练的时候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选题来练,而所选的练习题必须典型、精要,尽量选用高考真题,在熟题的反复揣摩中把握规律,突破创新,力图让学生举一反三。
(6)模拟题与高考真题的关系。对于训练学生的基本能力而言,要更多的选用往年的高考真题,在对熟题的反复揣摩的过程中形成模板意识,规范答题习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稳健的应考心态而言,选用高质量的模拟题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两者不能顾此失彼。
高中语文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1],而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实现高中语文教育目标的关键。...
有关高中语文四大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虽各有特点,但不可截然分开,四大核心素养间是彼此紧密联系着的,因此,对各大语文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的选择也不能顾此失彼,只是培育的路向各有侧重。...
核心素养理念下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在语文教学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历史的传承与发扬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教学方向。...
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不仅只是关系着学生们的语文成绩,它对学生今后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教师一定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束缚,积极为学生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
戏剧是一种综合运用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舞台艺术。作为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的戏剧实指剧本(戏剧文本),剧本是舞台表演的依据,阅读、欣赏优秀的剧本是一种美好的文学熏陶和享受。《普通高中...
自主、合作、探究与导学的整合实施,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交流和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动态的、发展的、愉悦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角色的改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自主...
在新课改提出之后,我国高中语文教育要注重进行教学方式以及目的策略的调整,重视学生的能力塑造。在诗词鉴赏这一模块中通过加强对诗词鉴赏的重视,让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得到提升,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高效课堂,意即实现课堂教学中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作为中国母语教学的语文课堂,随着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摆脱陈旧、定式化的老语文课堂教学,实施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效课堂教学,成为摆在每名语文教师面前的严峻...
在现在的教育观念中,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要远远大于应试教育的要求。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重视人的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从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全面的进行培养。素质教育相比应试教育的优点有很多,首先素质教育就彻底的摒弃唯分数至上的原则,对于成绩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