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老师口头上一直强调,但在真正的语文教学中总是流于形式,这里面的因素很多,我认为,一个是语文教学的知识点有点头绪繁多,再者,学生预习也没有什么目标性,另外,学生们大多认为预习也没有多大必要,反正老师上课还讲呢,这些诸多因素,导致高中语文教学的学生预习逐渐流于形式。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一、我认为要想让预习达到有效甚至高效,就要让学生认识
到预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增强学生的三种学习意识——主动学习意识、自主学习意识、成功学习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正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预习是通行的教学步骤,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
学校为了让语文教学有所依,也为了让学生课讲完了,学习起来也有所依据,就统一买了一本《绿色通道》,我认为这本书工具性相当强,知识点系统而完善,层次分明,深浅有度。因此,我决定很好地利用这本资料,让学生把预习真正进行到底,而不再流于形式。我将有效预习分成三个层次——基本层次(夯实基础,初步解读文本——要求90%的学生达标,中级层次(成果展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要求75%左右的学生基本达标,高级层次(质疑问难,注重“我”的解读——要求45%的学生能在基本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30%的学生能进一步实现个性化的解读。整个过程教给学生有效预习的方法,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了自学能力。
1、扫清外围,夯实基础
在预习中,我先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初级阅读,不看任何资料,也不受任何观点的干扰,自己自主放松的读课文,想到什么就是什么,本来阅读就是一个自主体验个性解读的过程,若事先受了干扰,那这种解读也就失去了他本来的意义。所以,我先让学生自主解决生字词字音的基础问题,并将自己发现的这些问题和5绿色通道6当中整理的比较,查漏补缺。有一个问题,值得重视,古语有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于这本资料,我们也应该本着这一观点去运用,不能完全迷信里面的知识整理,要自己先有调查研究,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俯视它的知识点总结和整理,有时,里面也免不了出现错误,学生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例如,在古文部分,对里面的句式的初步理解,对于词类活用,要灵活的掌握和分析。在《陈涉世家》这篇文章当中,有一句“瓮精绳枢之子”,资料上是名词作状语,但学生通过语法特征,断定这一知识点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因此,我鼓励他们就这样发现问题,提高自己的能力。靠老师讲,自己机械的记,是永远无法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通过这样的预习,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情投入到文本的学习中。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背诵优美的语段,掌握与文本相关的诗词、文学文化常识,丰富其语言积累、文学文化内涵。
其次,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语境辨析等多种方式理解字义、词义,积累文本中的重要字音、字形、近义词、成语等基础知识;文言文中则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语言现象,通过自查互批,加强重要知识的积累。再次,既然以学生为主体,那就要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不给学生任何的束缚,让学生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二、逐层深入,提高能力
解读文本,很像剥玉米,从外而内,逐渐深入。外围扫清之后,解读文本的内涵,就要靠学生的理解和参透能力了。学生有了自己独立的理解,才能在教师的讲解中有互动,有交流,有提高。就文章主题而言,我为学生设置了预习的目标:谈出自己个人的见解,可以和文本相左,要说出自己的理由,言之成理即可。在讲课前,我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一开始是不主动的,他们怕老师,也有的害羞,经过我的鼓励,我引导他们大胆的说起来。例如,在学习古文5过秦论6时,我抛出来一个问题,秦始皇的功过大家怎么看?学生们纷纷提及本文的暴政,但是有的学生站的高度比较高,他谈及他的统一,正是秦始皇同意了中国,才结束了战国时期常年战乱,民不聊生的惨状,社会才有了向前发展的大环境。虽然然手段有些极端,但毕竟是完成了大统一,这是难以磨灭的功劳。这个学生刚说完,另一个学生也站了起来,他说革命就得流血,在统一这一过程中,充分显示了秦始皇的智慧、魄力和政治军事才能。我听了很吃惊,感觉学生真的站的很高,很有自己的思想。这本省就是一种思维能力的锻炼。学生还可以得到总结归纳的能力训练。
三、变换角色,注重个人解读
在预习中,教师不能什么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没有自已的思想见解,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是很可怕的。预习也是这样,在学习《荷花淀》时,我给学生预习的作业当中,有这样的问题“在水生嫂他们寻夫未果时回来的路上,为什么荷花淀里一只船也没没有?学生们给的解释可好玩了,有的说,中午了,人们回家吃饭了,有的说去午睡了,真是五花八门,说什么的都有。我进一步引导,让他们看下面是什么情节。有的学生开窍了,认识到是因为鬼子要来了,别人提前知道了信息,都躲起来了。这种个人解读,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认识,更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总之,预习不是可有可无的,它要是利用好了,能很好的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关键在于教师要进行良性的引导。注意层次的逐渐深入,注意学生信息的反馈,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改变高中语文预习的尴尬局面。
高中语文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1],而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实现高中语文教育目标的关键。...
有关高中语文四大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虽各有特点,但不可截然分开,四大核心素养间是彼此紧密联系着的,因此,对各大语文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的选择也不能顾此失彼,只是培育的路向各有侧重。...
核心素养理念下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在语文教学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历史的传承与发扬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教学方向。...
诗歌被称为文学的极品,文学之上乘。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华夏文明灿烂的长卷中,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粉呈。我国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我们重要的精神食粮之一。她语言凝练,意蕴丰厚,五彩斑斓,美不胜收。她具有审美教...
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不仅只是关系着学生们的语文成绩,它对学生今后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教师一定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束缚,积极为学生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
戏剧是一种综合运用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舞台艺术。作为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的戏剧实指剧本(戏剧文本),剧本是舞台表演的依据,阅读、欣赏优秀的剧本是一种美好的文学熏陶和享受。《普通高中...
自主、合作、探究与导学的整合实施,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交流和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动态的、发展的、愉悦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角色的改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自主...
在新课改提出之后,我国高中语文教育要注重进行教学方式以及目的策略的调整,重视学生的能力塑造。在诗词鉴赏这一模块中通过加强对诗词鉴赏的重视,让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得到提升,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高效课堂,意即实现课堂教学中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作为中国母语教学的语文课堂,随着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摆脱陈旧、定式化的老语文课堂教学,实施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效课堂教学,成为摆在每名语文教师面前的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