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高中语文论文 >

高中语文课堂中人文精神的融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6-24 共2420字
摘要

  我国自古就重视人文教育,如“敬德保民”,孔孟的人学思想,以及墨子“兼爱非攻”思想等,只不过那时的人文教育趋向于道德教育。德育体现人文思想,德育中包含着人文教育。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机器作业逐渐代替手工业并蓬勃发展,教育似乎也受到了冰冷的机械的影响,不再重视人文关怀和人文教育,变得逐渐冰冷功利。在人们经历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匮乏这一系列危机后,人们意识到了现代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以及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了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性,看到了发展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因此,在语文教学改革中,人们逐渐把目光集到语文课堂的人文精神渗透上,更加注意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体现,力图将语文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合而为一,以此来弥补长期的功利性教育中对人文精神教育的忽视。

  一、树立人文教育观,教师队伍要首先加强人文精神渗透

  教师是人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所以教师树立怎样的教学观,对学生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作为学生灵魂的启迪者,需要在教学中树立人文教育观,加强自身的人文精神渗透。首先,教师要先提高自身人格修养和文化素养,培养教师实施文化教育、陶冶人文精神的能力。因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态度、个性等,无不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接受到了足够的人文精神的熏陶后,学生在教师影响下会受到这种气质的感染。其次,教师要树立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开阔教学思路。教师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它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何种目的和形式教育学生起着主要影想。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树立人文教育观,并在这中观念的指导下开阔教学思路,积极引进我国传统人文精神和其他优秀的人文,并将它切实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二、充分利用教材,在富有人文内涵的文学作品阅读中渗透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在高中课堂中要坚持人文精神的渗透,首先要展示课堂的人文性。要充分利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人文优势,阅读富有人文内涵的文学作品,在分析与体验中逐步渗透人文精神。

  文学作品是描写人,表现人,描写人生经历,表现人喜怒哀乐的思想情感,展示多彩人生,由此打开通向人的内心世界的通道,在这里我们可以阅读社会,体验人生,体察生命,感受人性的善与恶,人的尊严和价值。选入高中教材的文学作品都极富人文内涵,都能在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生命价值与崇高和伟大。在这这些优秀作品的阅读与体会中可以让学生渗透以下人文精神:

  1.个体对自身的人格要求、价值追求及生命的意识。包括:作为人的尊严意识、自由意识、生命意识的觉醒;对个体独特价值的认识;不懈的追求真理的精神;培养自理、自强、宽容、友爱、热情等良好的品格修养。(例如李煜的《虞美人》是李煜由一代君王到阶下囚的大起大落人生经历的反思与感慨,是对人生的大彻大悟。学生在这个作品中体会到人生的曲折,进而引发学生对于人生的反思。)2.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社会的责任、义务和态度。包括:对他人的尊重、宽容、友爱、认同以及关怀;在群体生活中处理与他人相处以及和社会相处的能力;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权利以及义务等。(如《五人墓碑记》对“激于义而死”的五烈士与“死而湮没不足道者”“缙绅而不能易其志者”及“今之高爵显位者”的对比中体现生命价值的高低贵与低贱。学生在对这篇文章的阅读与体验后,可以体会到奉献的伟大,明白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3.个体对自然、历史的关怀、思考、认同和超越。包括:关爱自然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努力推动人力社会进步,对历史的思考、认同以及批判继承等。

  三、丢掉书本,走进生活生活实际,感悟人文情怀

  外部世界丰富多彩,如果语文知识仅限于书本就犹如“井底之蛙”一样,不能用全面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文学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是对现实社会的反应。自然万物,实际生活的一切都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源泉,语文课堂应该走向生活,走向自然,书本知识拓展到外部世界,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体会人类文学的人文精神。

  听说读写,无不包容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等待着学生去发现去探究。观影视作品,听音乐、感受历史遗迹、体验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风光、体验各地的民俗风情、关注国内外的时事无不是对课堂语文知识的延伸与再体验。处于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是一个充满活力与绚丽的资源,是一个不断繁衍的资源。让学生走进生活,关注人生,实现活泼的“大语文教育”.

  四、实施人文评价,摆脱功利性评价

  学生评价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对于学生形成怎样的学习观,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在这一环节仍将分数作为评价标准,必然会导致功利主义的继续盛行,并且每一个学生的文化基础有高有低,如果只用分数去评判一个学生,未免有失偏颇。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在注意体现评价的人文性,并应做到以下几点:1.倡导建构“以发展为本”的学生评价体系。要注意评价目标的层次性与动态性,应尊重被评价个体的差异性与多样性。2.以质性评价模式取代量化评价模式。在评价中使用观察、访问等质性探究的方式。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3.采取鼓励性评价。学生在受到鼓励的情况下学习状态好,劲头足。课堂上教师多用激励性语言,少一点批评将更有利于学生发展。4.重视思维过程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发现他们的思维规律。

  以上便是我对在高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渗透的粗浅观点。只有树立人文教育观,让人文精神在教学中渗透,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品格修养;才能提供更为广阔的语文想象空间;从根本上贯彻新型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刘洁维,《论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李镇西,《关于语文教育人文精神的通信》。

  [3]黄伟,《教育科学研究》。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高中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