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学语文是小学生必学的基础课程,是所有学科中最重要的学科。多元导入教学方式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能优化整体的语文教学质量。基于此,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积极探究多元导入式教学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为学生打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多元导入; 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在面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时,因为学生的年龄较小,心智发育不够完善,不能对一些事物做出较快的反应。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学会使用多元导入教学形式。而导入在语文新课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中导入的方式也非常关键。在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一个趣味性较强的且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完成导入,以便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为了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必须意识到课堂导入的意义,从而引发整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的发展于课堂之中。因此,教师要主动探究多元导入方式,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进而整体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小学语文课堂多元化导入教学现状
(一)导入形式过于单一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好奇心比较强性格非常活泼的时候。当教师在面对这样一群学生时,需要用比较有吸引力和趣味性十足的导入方法。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的导入模式过于单一,没有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所在,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还会让学生认为学习语文非常无趣。
(二)课堂导入环节过于形式
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环节时,出现仅停留于形式的现象,没有很好的将学生通过课前的导入顺利带进学习之中。有些教师为了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总会将游戏互动视为导入环节的主要部分。这样的导入方式会让整节课堂教学都停留在最开始的阶段,虽然整个课堂看上去很活跃,但使学生活跃的点并不是课堂学习的内容,而是最初的游戏内容。此种方法并不能真正的将学生求知欲给予激发,导致在上课时缺乏一定的思考性,整节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并不是非常高效。
(三)课堂切入点不够精准
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之前,喜欢使用提问的方式先让学生进行思考,再导入课堂学习之中。但不得不承认问题导入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教师提出的问题是非常关键的,若教师没有提出非常恰当的问题,就会将自己陷入比较窘迫的困境。比如,在学习《秋天的图画》时,教师问学生:“你们喜不喜欢秋天呀?”有的学生回答:“不喜欢,我喜欢春天”。若学生这样回答,此时的教师就会非常尴尬,因为学生的回答在老师的意料之外,同时还会让其他学生哈哈大笑,这对学生的学习而言并不是一个好的开头。所以,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该掌握住问题的内涵,并找到准确的问题切入点。
二、多元化导入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情感导入法
有效的教育形式始终离不开情感因素的渗透,没有了情感因素的参与也就没有了“智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导入环节非常关键,为了能顺利导入课堂教学内容,语文教师应该学会借助生活中的一些情感因素,并将其放大且呈现在小学生面前,借此就可以非常自然的导进学习的内容之中。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快让学生与教材内容产生共鸣,从而对阅读文章内容进行更好的体会与感知。
比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浅水洼里的小鱼》时,语文教师可以在正式教学之前,利用互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教师:“哪一个小朋友家里养了可爱的小动物呀?”学生:“我家养了一只小猫”、“我家养了一条小狗”、“我家养了好多条小鱼”……教师:“那你们与家里小动物之间的关系如何呀?”当教师问出这个问题,底下的学生就会自由的讨论。接着教师就应该将学生带领到比较独特的情感氛围中,同时也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当学生对情感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和自己小宠物成为好朋友的呢?再让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的激情阐述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导入新课内容。在学习完新课内容之后,学生们自然就懂得保护大自然,爱护小动物了。
(二)信息导入法
由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相对而言还比较差,能独立且完整的将阅读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价值以及思想体会加以领悟。基于此,所以语文教师在对小学生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灵活利用外界的力量,将阅读文章内容的情感价值以及语言文字等因素,渗透到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之中,真正的将导入作用进行发挥和体现。其中信息导入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多媒体导入法,这样的导入法可以为学生带来非常真实的场景,同时还能创建较好的教学氛围。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小学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时,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力量,为学生展示金灿灿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刺激学生的视觉,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秋天的美妙,以及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万物复苏的季节在春天,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此时的树上都结满了果子。而这一幕幕都是伟大的农民伯伯“绘画”出来的。学生对秋天有了一定的概念后,教师再带领学生正式进入学习,此时的学生也会自觉进入文本的探究中。
(三)故事导入法
故事对小学生来说永远都充满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故事是他们成长的必需品。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导入法,以便贴合学生的发展特点,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产生良好的学习感受与兴趣,进而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
比如,在学习《纸船与风筝》时,教师就可以再让学生说一说当自己与小伙伴产生矛盾了之后该怎么处理。接着教师在介绍文章内容时就可以为学生这样讲述:从前有两个小动物,他们是一对好朋友,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之间产生了一些矛盾,不过他们通过纸船和风筝来化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当讲完之后,再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们想知道他们是如何使用纸船和风筝来化解的矛盾吗?通过比较精简的故事就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因此,当学生在阅读文章内容时就会变得非常认真,并可以很好的融入到文章学习中。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可能导入是关键的部分,它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真正融入课堂学习,并在一定程度上还决定着教学的质量。而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面对年龄比较小的学生时,并没有意识到导入教学的重要性,往往都会选择直接切入的方式进行教学,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语文的学习失去兴趣。基于此为了保证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积极探究多元化的导入教学形式,以便为学生打造趣味性的课堂,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曹迎春.浅谈多元化导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20(21):69,71.
[2] 周志方.浅谈多元化导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2018,15(6):52.
[3] 黄荣生.小学语文课堂导入对策分析[J].文渊(中学版),2019(5):175.
[4] 刘建娥.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J].数码设计(下),2019(5):80.
[5] 刘捷.巧用课堂导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43):226.
[6] 苏琼红.小学语文教学导入方式的多元选择与实践[J].语文课内外,2018(6):5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
多媒体技术因其操作简便、声形并茂、多边互动等特点深受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厚爱。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朗读、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等多个方面都可发挥巨大的作用。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多媒体技术如果用得不当也...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只有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往往会创设一些带有一定情感色彩的场景,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对文章的感受,这就是情境教学法。这一教学法在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被实际运用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创...
第二章小学语文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征第一节小学语文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概念一、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定义一直众说纷纭,存在争议,至今没有一个为大家所公认的确切解释。教学模式的定义中大体有四种代表性的观点:方法论、过程论、结构论、经验论...
一、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的作用(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生活情境教学能够直观地把知识摆在学生面前,学生更容易理解,而且长期的生活的接触避免了陌生感,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进而进一步激发...
小学语文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需要寻找一种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将课堂与多媒体进行整合教育,本文主要探析语文教学中与多媒体整合的相关问题,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要落实素质教育,德育是必不可少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从小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非常重要且能达到较好效果的。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具备着非常有利的条件,教师可以结合小学语文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向优良品德靠拢,也能通过课外阅...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我们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表情达意、互动交流、情感体验的例子不胜枚举。新课程理念倡导生活化教育,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