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小学语文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构建
【第一章】小学语文教学困境研究引言
【第二章】小学语文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3.1 3.2】互动教学共同认知与分级递进原则
【3.3 - 3.5】互动教学其他实施原则
【4.1 4.2】师生双向协作备课
【4.3 4.4】活动对接承载教学互动
【结语/参考文献】互动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 小学语文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第一节 小学语文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概念
一、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定义一直众说纷纭,存在争议,至今没有一个为大家所公认的确切解释。教学模式的定义中大体有四种代表性的观点:方法论、过程论、结构论、经验论。在参考这些定义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对教学模式概念做如下探讨:如果要追溯到"模式"一词的古义,可以参照许慎的《说文解字》:"模,法也。""式,法也。""法,型也。"即法式、规范之意。《现代汉语词典》对"模式"的解释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也可通俗的理解为有章可循。从理论的高度看,模式是理论的概括性表现,结合理论来源于实践的逻辑,模式一定是来源于实践,并是对实践反复提炼的结果;从实践操作的角度看,模式以科学且相对稳定的方式来展示理论的灵活应用。
依据模式概念作延伸,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即是来源于教学实践,是对教学实践反复提炼后所形成的较为直观、科学的操作模型或方式。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内容,既包含着对教学经验的归纳、总结、提炼,又展示着教学理论的辩证运用,更演绎着体系的有机构建及优化。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学者认为教学模式在实践操作时应当程序化,需按严格的先后顺序执行。事实上,这种理解过于狭隘。在很多情况下,应用教学模式时,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模式的结构内容应该以并列关系来呈现,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为教学提供一种参照性选择,可由教师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目的,着眼于学生实际展开自由组合,这时,教学模式就不一定具有程序性。在此申明,本文研究的教学模式不属于程序性的教学模式。
二、多维互动
依照《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互动"中的 "互"是交替、相互的意思。
"动",是使起作用或变化的意思。"互动"就是指一种相互使彼此发生作用或变化的过程。互动概念衍生于社会学领域,《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对"互动"是这样界定的:互动首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三个阶段组成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互动"还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社会背景与具体情境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
互动源于人们的生存与社会交往需要,它是构成社会体系的基础元素。社会生活中,人的本质、功能不会孤立地在自己内部凭空生长起来,或单独地以自己的存在直观地进行表现,而是伴随与周围人及环境的相互作用存在和发展.可以说,交往互动不仅是人们相互作用的手段,还是人们普遍存在的方式和发展方向。从古到今,一切社会文明是都是人类在互动中创造的结果。
社会文明的传播离不开互动。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传播途径与方式,教育教学尤其需要互动。
因此,互动自然而然地被引进教育教学领域中,用于解释教师、学习者、学习任务、学习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动态性,强调教学活动中各因素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动态过程。互动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是一个微观社会,教学是课堂中各种角色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社会互动理论认为,人一出生就进入了人际交往的世界,其学习与发展发生在他们与其他人的交往与互动中,它既强调学习过程的认知参与,也强调学习过程的全人参与。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班巴斯基认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条件下为达成社会教育目的而展开的共同活动。强调教学系统是一个多维度、多因素的动态过程。按照班巴斯基的观点,教师应当从多维的理念与视角来设计课堂。受此启示,综合上述有关理论,笔者界定多维互动概念为:它是根据目标内容需要,从多个维度展开的有机互动。多个维度包括而不局限于对象、层次、视角、方法等。这里的多维既包括主体多维,还包括主体与其他教学因素(如工具、时间)所构成的深层、高级多维。根据师生成长情况、教学条件变化,如教师专业技能的增强,学生接受力增强、心智发展,新工具的运用等,维度的介入应区别适用。即是说,教学时维度不能一成不变,应结合具体实际灵活、动态确定,避免一概而论、僵化套用。
三、小学语文多维互动教学模式
结合上文分析、界定的教学模式与多维互动概念,笔者提出的小学语文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以互动教学理论为基础,经实践提炼形成的多主体、多层面、多层次、分阶段的,旨在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发展、提升师生综合素质的集成性互动教学模式。
它注重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和导生制的优势,在开放的教育环境下,组织开展"教师与学生、导生与学员、小组与小组"的三级互动,通过优化教学互动方式,科学设计组织形式,突出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各种与学习有关的教学要素,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能促进学生自发学习与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便于教师把握关键环节,把时间、精力、资源用在最恰当的地方,使得教学更有效率和效益。
小学语文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既有对教学经验的归纳、总结、提炼,又有对理论的辩证思考。它通过反复优化教学实践形成,使得课堂内容更丰富,课堂氛围更积极活跃,从而帮助教师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实施互动教学的思考方向,以满足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需求。
第二节 小学语文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特征
小学语文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综合考虑了小学生学习成长特点、小学语文学科特点的前提下,围绕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而具体展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关注每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奠定习惯基础、潜在的成长基础。总之,小学语文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是从以生为本的视角来组织教学,从而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多元的互动主体
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更重视教师的主体性和主导作用,教师如同主角一样,地位高、台词多,自顾自地尽情展示。学生只能屈居配角,俯首甘听。在今天的教学活动中,这样的单主体教学早已被"师生平等"的双主体理念所替代,并毋庸置疑地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主导性理念。结合现在小学学校存在大班额的实际情况,有的学校一个班级里学生多达九十几人,少则也有五十几人。由于班级人数众多,教师对班上学生难以一一照顾,这样既不便于教师教,也不利于学生学。
再加上,现在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过多接受溺爱,缺乏团队合作与互助意识。
在此模式下,互动主体被进一步细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可细分为教师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生群体。学生群体又有数量上的大小之分,包括全班全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部分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则以小组为单位,有学生个体与小组团体的组内互动,小组团体与小组团体之间的互动。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衍生出具有特殊身份的学生--导生,这个称谓是引用英国国教会的贝尔(AndrewBell,1753-1832)和公益会的教师兰卡斯特(Joseph Lancaster,1778-1838)所开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导生制"而来.而导生之外的学生则称为学员。互动主体因此而变得多元,在导生、学员、小组、教师之间搭建三级多层互动网络,从中展开"教师与学生、导生与学员、小组与小组"的三级互动。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公平的互动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突显。
小学语文较之其他学科属于语言学科,担当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口语交际的能力。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少。教师常立足于三尺讲台,缺乏深入学生,贴近学生的举动。这样对坐在后排及靠近窗户两侧的学生会照顾不到,这些学生由于受关注度弱,导致他们学习投入不够,影响了学习效果。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偏爱以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学生还要通过举手发言的形式等待发言。教师提问,学生举手发言,这一平常举动,看似在维持课堂纪律,规范学生行为,往往却成为学生自由表达的障碍。一种情况是,学生在举手等待的过程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顿悟不得不被压抑下来,等到教师点名时,好想法可能已经忘却大半。另一种情况是,一些个性胆小、害羞的学生根本不敢举手发言。也就是说,举手回答的规矩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少学生想表达却没机会,有机会却不敢表达,课堂效率与效益都不理想。况且,很多教师在点名时,并没有照顾到全体学生,一节课内,也不可能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面对班里众多学生同时举手的局面,教师往往会不自觉地渗入习惯性选择,有些学生被点中的几率较其他学生会高出许多。在这种情况下,会引发部分学生产生惰性思考,认为教师较少关注到自己,即使举手了也不一定会被教师选中回答问题,从而变得不愿举手参与,造成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的负面影响。
综合来看,小学语文多维互动教学模式非常重视人人有实质参与的互动,强调互动充分、积极、有效。基于此认识,笔者特别搭建了"教师与学生、导生与学员、小组与小组"的三级互动平台,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公平、自由的发言机会。学生发言时,鼓励自由表达、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彼此的互动交流中,能够思想云集、互通有无、智慧共享。相比过去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信息传递方式,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突出。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交往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也有了增强。
二、多维的互动内容
多维的互动内容是指教学内容既有来自教师的信息,也有来自众多学生的信息。既有来自课内生成的信息,也有来自课外生活积累的信息。既有知识层面的交往互动,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法等层面的交流。互动内容中还往往蕴含问题意识、自学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培养。教学内容纵横交错,来源丰富,信息量大。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一般由教师单方面确定,学生只是跟着教师的设定走。结果,从头到尾坚持听完整节课的学生只占少数,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教师所上的内容完全没有兴趣,不得不以开小差、玩小动作来打发上课时间。
还有的学生虽然认真听了课,但对所学知识仍然一知半解。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很大程度上是教师包办了所学内容,没有让学生也一起参与到备课环节中来。教师所关注的点,也许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脱离于生活经验之外。教师作为成人的代表,备课时始终会印上成人思想世界的烙印,而小学生有自己的一个孩童世界,眼光、视角与成人会有所不同,难免会产生代沟。
当学生走进学校,他们并不是一无所知,不是一张白纸。他们会带着自己脑子中储存的知识和经验,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而进入学习。学生对于上课内容也应当具有话语权,也可以成为互动信息的提供者。学生对新知识的预习,也可视为一个备课过程。由于每个学生关注的点不一样,学生在预习中所产生的问题可以弥补教师不曾想过的内容,与此同时,还能真正了解学生感兴趣、关心的内容是什么。这样,上课思路就更具多元化。按一个班级五十个人计算,如果每个学生至少准备一个问题,那么,一堂课就有五十个问题,甚至更多。课堂学习容量迅速扩大,课程内容也更具个性化,满足了每位学生的需求。所以,与其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去备课,不如就交予学生,与学生一起共同完成备课内容。小学语文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互动信息非常丰富,开放的信息来源,非线性地传递着,成网状彼此联系着,使教室这一物理空间在多层级的互动中无限放大。
三、多样的互动形式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讲授式(教师讲--学生听)、问答式(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是最为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但进入新世纪以来,过去很管用的讲授式、问答式已难以适应现在的学生学习成长需要。现实情况是,教师要想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以快速、优质达成教学任务,就得经常变换各种教学形式和手段。于是,一些教育者将目光投放到对教学形式的探索上,对讨论、对话、合作、辩论、探究、分享、自主等互动形式进行了提炼。小学语文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自然也兼顾了这些研究与探索,根据小学生爱表达、好动的特点,课堂教学选择了以小组合作讨论为主,游戏、辩论等为辅的多样化的形式搭配,尽可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参与乐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学得快乐和满足。
同时,教师也在快乐中教,教得轻松和惬意。
四、丰富的互动媒介
媒介一词最早出现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英语中,其义特指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关系的介质或工具。伴随时代的进步,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媒介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适当在教学中运用媒介,不仅有助于完成基本教学任务,还能搞活课堂氛围、充实课堂内容,使之生动、立体化,利于创设情境,推动教学进一步深化,延伸出新的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和转化。
教学媒介大体可以划分为三类:实物类、虚拟类和物理能类。实物类媒介又可再分为手工制作类和实景类。手工制作类包括字母卡片、拼音卡片、生字卡片、词组卡片、活动式卡片、头饰、挂图等。实景则是自然生成,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大小景物,包括植物、动物、风景、场景等。
虚拟类媒介主要指通过现代化手段制作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物理能类主要指声音、颜色、光线等。小学生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好奇心重,喜欢图新鲜。教学媒介的丰富运用能提高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目光。特别是在讲授一些抽象概念或较难理解的知识时,及时使用教学媒介,能化解困难,帮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小学语文本身内容包罗万象,涉及方方面面,所以更需要教学媒介的辅助。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蓬勃发展,一些前所未有的新媒介不断涌现,也必将逐步被运用到教学中,如虚拟眼镜、全息影像、3D 打印等。这为小学语文多维互动教学将提供更好的工具,开阔我们的教学视野,让学生学习劲头更强,但同时,玩转这些新技术、新设备,也对教师和学生的科技知识、动手能力、观念更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彼此间的互动关系由此也将变得更加复杂,先行掌握新技术、会操控新工具的教师与学生将先行受益科技媒介带来的诸多好处,互动关系会相对紧密频繁,互动维度会相对更深更广,互动效果会相对更好更强。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
多媒体技术因其操作简便、声形并茂、多边互动等特点深受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厚爱。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朗读、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等多个方面都可发挥巨大的作用。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多媒体技术如果用得不当也...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只有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往往会创设一些带有一定情感色彩的场景,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对文章的感受,这就是情境教学法。这一教学法在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被实际运用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创...
识字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识字过程是非常枯燥乏味的过程,刚上小学的学生的特点是:顽皮好动,且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于所学的知识记得快,忘得快,无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所以低年级识字教学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
一、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的作用(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生活情境教学能够直观地把知识摆在学生面前,学生更容易理解,而且长期的生活的接触避免了陌生感,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进而进一步激发...
小学语文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需要寻找一种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将课堂与多媒体进行整合教育,本文主要探析语文教学中与多媒体整合的相关问题,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一、以培养能力为重点语文是工具,掌握工具必须具备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为重点。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只看着卷面成绩,而忽略了教学...
要落实素质教育,德育是必不可少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从小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非常重要且能达到较好效果的。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具备着非常有利的条件,教师可以结合小学语文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向优良品德靠拢,也能通过课外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