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汉字承载着传递历史文化经验、培养民族特性、塑造民族风格的重任。在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我们必须“追根溯源”“深入挖掘汉字中的优秀的思想文化”,以趣味化、生活化、实践化的原则,有机渗透,这样才能提高教学实效,同时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 : 识字教学;渗透;汉字文化;原则;
识字是小学低学段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渗透于汉字之中,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那么,教学过程将会成为一种有思想、有情感、有趣味的学习活动。在实际工作中,笔者根据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特点,有意识地把识字与文化渗透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遵循哪些原则呢?
一、追根溯源原则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符号文字,每个汉字有属于自己的图像与故事。传统的汉字学习总是强调笔画与笔顺,却忽略了汉字的图像美与意境美。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从汉字的起源去认识、欣赏汉字,那么学习的过程将会是一种审美熏陶。比如:在学习“看”字时,笔者先把“看”的甲骨文“”展示给学生,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字上半部分像什么,下半部分像什么。通过观察、讨论,学生发现这个字上半部分极像一个人的“手”,而下半部分明显就是一个人的眼睛。有的学生还有疑问:“为什么要把手遮在眼睛上方呢?”笔者再次引导:“在阳光下看远方时,你会怎么做呢?”这时,学生恍然大悟:“人们在阳光下,为了看得更清楚,往往会用手遮额而望。”简单的一个过程,学生就非常容易地记住了这个字的音、形、义。更主要的是,学生由此感受到了古人造字的智慧,并进一步由此窥见了中华文明的奥秘。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比如:等。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追根溯源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历史文化源头学汉字。
二、思想性原则
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更主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而汉字在这方面恰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以汉字造字法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
在教学“孝”字时,笔者通过展示“孝”的甲骨文、金文图片,让学生认识到“孝”字很像一个儿子背负着老人,在此基础上,通过“卧冰求鲤”“负米养亲”“芦衣顺母”等故事,让学生真正懂得“孝”是“尊敬和顺从父母,尽心奉养”以及“百善孝为先”的道理。
(二)根据形近字之间蕴含的文化哲理进行思想文化渗透
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汉字时,如果只是孤立地去讲解这个汉字,那么教学效果是很有限的,尤其是思想渗透是很难的。但是,如果我们把某些汉字和其他汉字结合起来教学,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比如:在学生学习“若”“苦”“各”“名”等字时,由于字形相近,学生总是容易混淆。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若”与“苦”及“各”与“名”在字形上的区别。学生通过细心观察与热烈讨论,得出“若”字草字头下面是一横加一撇,而“苦”字草字头下面是一横加一竖;“各”与“名”区别是“各”字的捺画出头了,而“名”字是一点,没有出头。笔者还顺势出示了一副对联“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自捺住即成名”。通过简单讲解,学生懂了“若”字的撇笔,如果不撇出去,就是“苦”字;“各”字的捺笔,只有收得住,才是“名”字;一撇一捺即“人”字。在讨论环节,笔者再次把思考引向深入:“这几个字对我们小学生学习和做人有什么启发呢?”通过讨论,学生懂得了只有撇开学习和生活中的不良诱惑和欲望,坚守住自己的信念和目标才能不断进步,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的道理。
(三)从汉字的构成含义入手,渗透汉字文化
有许多汉字的构成本身就极具哲理性和思想性,我们如果深入挖掘其蕴含的哲理并渗透给学生,文化的种子就会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比如在学习“赢”这个字时,由于笔画很多,结构复杂,学生很难记住这个字。在这种情况下,笔者组织学生观察“赢”字的构造,看它是由哪些学过的汉字组成的。学生在观察中很容易就把“赢”拆解成“亡”“口”“月”“贝”“凡”。笔者因势利导,告诉学生这些汉字在“赢”中的含义:“亡”代表着危机;“口”代表着沟通能力;“月”字代表着时间,日积月累,厚积薄发;“贝”代表着资本和资源;“凡”字代表着平常心。也就是说,要想赢得一件事,就要先有危机意识、沟通能力,再加上时间的积累、资本操作和一颗平常心,才可以成功。
三、趣味性原则
低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情特点决定了针对汉字的文化渗透必须坚持趣味性原则,采用那些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学生喜闻乐见的识字方式,否则渗透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为此,我们可以用拆字法、谜语法、咏唱法、汉字故事、编歌诀、表演法等,以便使识字教学更有乐趣,使文化的渗透更加便利。比如,在学习“拜”字时,我们可以先组织学生观察“拜”字在不同时期的书写方法,然后再展示古代不同职业、不同地位的人行拜礼时的图片,让学生充分感知我们中华民族谦恭知礼的品德修养,然后再找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各种君子拜礼。通过表演,学生不但牢牢记住并理解了“拜”字,还懂得了如何去“拜”。这样便在活动中获得了礼仪教育与熏陶。
四、生活化原则
语文学习应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小学低段识字也是如此,教师只有把识字过程中的文化渗透进生活,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与认知。比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笔者先到河边找到一些青蛙的卵,带回班级与学生一起饲养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青蛙的卵慢慢变成了小蝌蚪,又变成了小青蛙。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会要求学生用学过的字记录变化过程。最后,笔者和学生到小河边将青蛙放生,并讲解青蛙对于人类的益处。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津津有味地参与了养殖、观察、记录。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体验生命传奇的教育,一个生态自然保护意识的熏陶,只不过这个过程是在实际生活中完成的。
五、实践性原则
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形成后,只有通过不断的道德实践,才能形成稳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小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所受到的文化浸染,只有通过广泛的实践活动,才能让中华优秀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比如,学了“孝”,就要适时地组织实施孝顺父母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父母的“爱”和孝顺父母带给自己的快乐。学了“礼”,组织一些有关“礼仪”的实践活动,就可以从中培养学生知礼、守礼的良好习惯。
总之,教师要深入挖掘汉字中的思想文化,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等方式,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从而实现立德树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
要落实素质教育,德育是必不可少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从小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非常重要且能达到较好效果的。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具备着非常有利的条件,教师可以结合小学语文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向优良品德靠拢,也能通过课外阅...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起步,也是语文学习中阅读与写作的基础,只有过了识字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能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识字量大、学生兴趣不高等都是有效完成识字教学的阻碍。在现实教学中,教师既不能给学生...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再加上识字量较大,学生在识字教学中出现了形近字容易混淆、记得快忘得也快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让学生主动识字、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就成为小学语文教师...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1.教学方式单一。当前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主要以教师教授、学生记忆为主,教学方式单一,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慢。多年以来,识字的过程都是教师将字写在黑板上,注上拼音,老师带领学生机械地跟读、生硬的记忆。枯燥的教学方式...
识字方法有文字游戏法、汉字联想法、评比竞赛法、讲述故事法等,这种以整体发展促学生进步的教学方法,是小学教育发展的必然。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提升一年级学生识字教学效率的方法的小学语文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原标题:小学一年级语文...
如何让一年级学生多认字,更好地进入用汉字阅读阶段是教学的核心所在。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一年级开展识字教学的几点体会的小学语文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原标题:浅谈一年级识字教学策略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
第六章研究总结与展望6.1研究总结。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微课的研究现状,对微课、微课程等相关概念以及微课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之后笔者通过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法对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
摘要21世纪,人们俨然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这个时代下,人们的社会生活处处离不开信息技术,可谓是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了人们生活、学习等的方方面面,对整个社会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获取方式的发展和变革使人们开始急切地追求高效、便捷、轻松的学...
一、前言进入新世纪后,科技得到快速的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空前的进步并被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的使用不仅让人民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得到改变,也让和语文学科密切相关的活动发生改变,如阅读、写作方式等,根据这些变化,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拓展其教学内...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那么该如何将识字教学有声有色地进行呢?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