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

将语文阅读融入到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思考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4-22 共2531字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帮助儿童感受和感悟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并且帮助他们能够真正的对语言的喜爱与增强一定的理解情感,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积累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来自于生活,并且贴近生活,阅读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那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应该架起一座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从语言中理解其真正涵义,我们理应重视阅读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阅读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
  据我们研究及多年的经验所知,传统的教学模式对阅读教学的影响颇深,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儒家文化传统的国家。因此,在师生观上,儒家文化历来重视传统与权威的价值取向。阅读课上,教师大都忽视了学生的自我需要,从而使学生脱离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而老师却一味的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了发现与探究等环节的活动。阅读课上,学生只是一味的拘泥于书本,过分的依赖于教师,即使发现问题也有待于老师来解决,从来不会主动的去探索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只是眼巴巴的等着老师来帮助他们,等着老师来向他们提问,他们从来不会去主动的学习,去理解语言的真正涵义。再加上小学生的从众心理普遍存在,表现为阅读活动中就是人云亦云,不能或者不敢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观察同学的举动和说辞,他们也就相应的这样做了,或许,我们不应该说学生没有主见,毕竟他们还是少年,还有许多知识和道理没有去完全的掌握,他们也就自然而然的仿效别人了,作出和别人相似的举动也就不足为奇了。究其原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与责任所在。同时,教师自身也相应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育传播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行为却是恰恰相反,教师往往会将自己单一的角色定位于传播行为的主体,往往会忽视学生个性化的见解及丰富的生活体验,况且,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采用的方法过于单一化,致使学生越来越单调的把实际生活与课堂隔绝起来,造成一种恶性循环。由于这样,学生把生活的有趣实践同枯燥乏味的课堂生活所区别开了,他们丧失了所谓的自由想象的空间,就把自己局限在狭窄的上课时间了,这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但是究其根本原因,兴许是传统教育的过分深入学习中,学生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从而招致社会各界引人沉思的教育性问题。
  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倡导阅读教学与生活教育相结合有什么意义呢?首先,倡导阅读教学与生活教育相结合是必需的。语言教学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两大特点,而阅读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诸多能力的载体,而且是人性化的教育,更是人文主义的体现与深入,故而教师必须重视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培养学生的灵性与想象力、创造力。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种生长着朝气蓬勃的生命的存在,而生命的生长表征为平时的日常生活。我们所要培养的人才并不仅仅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偏才。其次,倡导阅读教学与生活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能够促进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的全面发展。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逐渐展示自己的潜力,并且能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较低,总的来讲,还是以具体形象记忆仍占主导地位。因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就应该十分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与丰富的阅读经历,阅读课的文章大多来源于生活实际,而个体又是生活和存在于广裹的大自然中,生活在社会中,与自然和社会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三,倡导阅读教学与生活教育相结合有利于避免阅读材料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脱节,从而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快乐的学习与成长。长期以来,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问答为主线,学生只是机械地一味地顺着教师设置好的线路“行走”,人为地隔断了日常生活与阅读材料的联系,因而导致学生只知道事情的结论,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或者说其做事的理由,这是一个比较令人反省的现象,更应引起强烈的重视。
  怎么才能让阅读教学与生活教育相结合,实现双向互动的过程呢?答案是只有把读到的语言文字与生活经验相互沟通起来,才能深得文章旨趣,获得一种享受性的阅读趣味。学生要坚持一种语文和生活相结合的交流与探讨的观点。我们应该突破封闭的课堂和单一的课本局限,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到社会中去探索,去思考、去创造。由于小学生天生好奇,对事物充满了无限的认识和探究的渴望和热情,他们往往会表现为好奇事物进化与理论的为什么。因此,我们要走出课堂,走出文本,主动引导学生,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悟、去体验,借助大自然的课堂,引导学生去捕捉课文中所显示的大自然的盎然的生命活力,通过符号和语言去感知自然的美妙与生灵的奇特,让真诚与热情播撒的种子,在一棵棵幼小的生命里生根、发芽,并逐渐的使学生们形成一种将课堂与自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思想。大自然中的风霜雪月,花鸟虫鱼、山川湖泊,这些具体形象给学生的印象远比课本中的知识更来得深刻。保持密切的联系,又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根源与追求。语文阅读,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可以进行,都可以实践,从而验证其生活观点的是否准确性与灵活性。语文信息量很大,并且冗杂沉闷,,并且社会生活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语文阅读能力的形成需要一段漫长的积淀过程,学生的日常生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而我们要注重的是生活的细致关注。生活是色彩斑澜的,针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在教学时应该多一份心,多一双眼睛去洞察,去感悟生活,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日常生活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与互动。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与人的往来接触,必须通过交际来实现。要尊重学生,以激励的语言,欣赏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被关注重视的感觉使他们乐于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去发现生活的有韵味。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语文阅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