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教学的难点。处理好这一难点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语文教学应该以读为主,朗朗的读书声应该是一节语文好课的重要标志。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自己的讲授,而忽视学生的朗读。在新课程理念下,“以读为本”已经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对于阅读,教师应该向学生提出基本的要求:字要读得正确,句要读得流畅,每一句话每一段文字都要读得富有感情。读得正确就是要用普通话把每一个字的声、韵、调读得清楚响亮,不读错别字,不添字,不落字,也不重复字句,这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要求。读得流畅就是要把文字读通,该停顿的要停顿,要做到抑扬顿挫,读出文章的语气。所以,读得富有感情是一个高层次的要求。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真情流露。这时就需要学生朗读时做到眼到、心到、口到,精神集中,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读出来。对于朗读,教师还要做必要的指导,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学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也就读不出效果。
有的教师做得很好,上课先让学生读课文,然后自己范读,让学生在比较之中体会到不同的效果,进而引导学生如何读,怎样读才会有好的效果。一定不要在学生还未读课文时就开始讲解内容,这样会使很多学生满头雾水。另外,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好读课文的速度,一般情况下做到每分钟一百五十个字。对于一篇课文,不仅仅要读一遍乃至多遍,还要反复读,把课文读透。读课文的目的在于理解课文,能够正确把握课文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把握重要句子的内涵,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果能做到这些,就是读懂了课文,理解了课文的基本思想。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不可麻痹大意。语文课堂最好的课,应该有朗朗的读书声,有富有感情的朗读。因为读懂文章是较高的层次,而最高的境界是读出感情。句句之间的停顿,段与段之间的转换,整篇文字的轻重缓急,读得到位就能够把感情真正地表达出来。这样层层深入地读,就可以教会学生读文章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对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感悟能力,也就是语感。
阅读教学不是对学生放任不管,而是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有的教师上课时只是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但很多学生并不知道怎样才是有感情的朗读,他们以为声音大就是最好的方式。殊不知,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需要不同的朗读方式,教师要让学生读出什么样的情感,就必须自己首先感受到这种情感,并加强对学生这种情感的培养,才能达到很好的朗读效果。
那么朗读到底应该怎样具体指导呢?
第一,朗读指导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朗读的目的在于把握思想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在于受到感染和熏陶,所以朗读应该是感情的自然流露,用声音来传达思想感情。比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细读这篇感人至深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作者所描绘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亲身经历,每一种思想感情的表达都是真情的流露。如果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能够把阅读的方法与课文的理解结合起来,那么就会理解作者与父亲之间深深的爱。
这样有了教师的指导,有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就会产生良好的朗读效果。
第二,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时,要做到具体指导和示范。朗读本身是一种艺术的再加工、再创造,它需要一定的朗读技巧。有了一定的技巧才能够展现作者的思想,烘托文章的思想内容。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我们对作品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还很难把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这就是一个技巧的问题。如适当的停顿,读音的轻重,语气的变化,恰当的节奏、音色的处理以及不同体裁文章的处理方法等,这些就是朗读的知识和技巧。
要让学生学习掌握这些技巧,我们教师就需要作出必要的示范和具体的指导,通过我们的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潜移默化地领悟朗读方法,形成语感。
朗朗的读书声应该是课堂的主旋律,没有朗朗的读书声,语文课堂就会是失败的。教师应该让学生静下心来,给他们充裕的时间去读课文,让学生的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感情,在阅读中明白事理,在阅读中掌握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也才会有真情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和审美的体验。从而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中,感受语文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简迎春.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J].上海师范大学,2010(4).
[2]曹小宁.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法[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14(1).
[3]宋华伟.阅读教学中怎样落实“以读为本、自读自悟”[J].山东教育,2014(1).
[4]顾雪龙.“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J].语文学刊,2014(1).
[5]邵寿龙.探究性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3(5).
[6]寿鑫旦.以读为本,提升语文能力——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家教世界,2012(11).
有的文献中提到,人只有在自主劳动中才有选择和被选择的权利,才能以完整的方式塑造和展现全面本质。对于处在学习阶段的学生而言,自主性劳动就是自主性学习。具体到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无论从社会发展还是从个人成长来看,实施自主学习都十分必要。一、语文...
《职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职高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他们通过阅读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究,从深层次对课文进行品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探究新课标的内容,使语文阅读课堂...
6结语随着新世界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通过研究者对大量文献的查阅和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在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出了方法和策略,并取得了如下的初步成果:第一,通过对相关文献的...
认真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我们会发现个性化阅读包含以下的内涵:1.认真钻研文本要立足于文本。2.加深理解与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联系生活实际,关注人文精神的领悟。3.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的重要性大大增强,高考语文命题的广度、难度进一步提升,使语文在总分中区分度最大,所以得语文者得天下的说法得到普遍认同。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兴趣阅读,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也只是一味地讲,不管学生有没有听懂,而学生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引进创新...
第二学段处于低学段转向高学段的过渡阶段,在低学段激趣的基础上,学生喜欢阅读,并且慢慢形成了初步的阅读方法并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这一学段的培养目标更加注重阅读的方法与习惯,以便为第三阶段的自主阅读做准备。...
什么是群文阅读?顾名思义就是阅读几篇文章的阅读。但不能这样简单的理解,其实群文阅读真正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理解的,就是同时读三篇以上有些类似的文章,在阅读当中找出它们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即先异中求同,然后同中求异,最后最后归结并运用。群文阅读,类...
如今全球在信息化、技能化高度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作为创新能力先决条件的创新思维的提升能帮助我国的科学技术乃至整个国家的全面发展。对此,创新思维能力在我们有着越来越高吸引力。所以,我国的九年教育十分重视对教育接受者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在作为...
一、现代文阅读考试的答题技巧阅读时,要先养成认真快速阅读的好习惯,读完后要细想一下文章的主旨和结构思路。要想一下这篇文章要传达的是什么?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动机主要是什么?文章是如何达到写作目的的?阅读时,把这几个问题想明白。然后再认真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