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明了多读才能理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明了多读才能表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了多读才能在写作时成竹在胸,游刃有余。“读”是我国传统教学强调的一种教学方法, 也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一种手段。古往今来,多少人对“读”做过推崇与肯定。而这些,都说明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利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发展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朗读指导。
一、以多种形式朗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课堂上放开手脚让学生充分朗读。语文课堂教学就应该书声朗朗,教师就要根据各年级学生的情况和教材特点安排充分的朗读时间。教师要留够时间让学生尝试读、练习读、比赛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提高学生朗读质量。
具体操作起来可以课前让学生自己预习读,课上比赛读,做好语气朗读,做足课后背诵。
二、及时对朗读作出准确的评价
学生朗读训练必须抓好评价环节,一次成功的评价不仅是上一活动的完美总结,更是下一活动的良好开端。 我们可以让学生作为小评委、小裁判,对其他学生的朗读作出自己的评判,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能力, 我们采取了以鼓励为原则,采用星级评价的办法。 根据朗读时熟练程度、发音准确、感情到位等标准,分别给予三颗、两颗或一颗星的奖励,这样学生的朗读兴趣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最后根据得分评出朗读小能手, 并颁发朗读小能手的奖状。
三、教师要做好朗读的导师
(一)作好教师范读,利用好课文录音低年级学生开始朗读课文时会出现一些困难。由于他们识字不多,朗读时把注意力集中在读准字音上,而忽略词与词的联系,忽略句子意思的表达。 他们读时一字一停,读通、读顺课文都得花些时间, 把课文读得有感情难度就更大了, 可见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工程。
范读是指教师根据课文的语境, 加上自己的理解、语气、思想然后运用多种朗读技巧和方法,为学生作示范性朗读。教师的范读尽量做到发音清晰、语音准确、声情并茂、形神兼备。 教师范读时,要把语调、语速、神情、动作等示范给学生。它可以起到以下三个作用。
1.很好的榜样作用 。 教师示范朗读就是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包括什么地方应该快读,什么地方应该缓读,什么地方应该停顿,什么地方应该变音。
2.感染作用。 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可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向朗读活动。
3.有利于方言的纠正。 教师范读课文,通过教师自我体验, 容易发现自身存在的许多问题,容易纠正。教师示范读文时对课文的内容和理解要适时灵活把握。 示范读也可以安排在初次学文时, 其目的是让所有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如果安排在文章学完后读,学生就可以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进一步深入体会文章。也可以整篇示范读,也可以选其中的重点段落或长句来解读; 可以示范读课文中的标点符号停顿。
(二)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教师领着学生朗读,即教师读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句。学生本身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据此, 教师可以不要多讲, 多次带领学生朗读,让学生跟着读一读,就能保证所有学生都学会。所以,领读这种形式可以行之有效地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和声调,读好停顿和声调,如此反复训练,可以使学生做到朗读时不漏字,不添字,每一字都读准;不破句,不重复,每句都读通。只有经常坚持这样训练,每一位学生的朗读能力才会大步提高。 教师可以从吐字发音、理解内容和技巧等方面给予指导。朗读时吐字发音,要尽量做到正确、清楚、规范。理解内容的指导, 教师首先要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意图、人物性格等,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北京亮起来了》等课文,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也很重要,主要是对声音、停顿、快慢、语气、语调等的指导。
(三) 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加强朗读情感指导,反复朗读是加深学生体验情感的最佳方法在编排小学语文教材时, 就给学生开辟了一个广阔的阅读园地:在内容的选择上,多图文并茂的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意境上,每篇课文都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思想情感, 这些要经过学生反复吟诵、朗读、想象才能感受和理解。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一个清晰的印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 ”
(四)组织各类活动。在加强课外阅读的时候, 教师还可以创造各种环境,提供各种舞台,让学生展示阅读的才能。 如班级联合举办 “故事会”“演讲比赛”,然后通过这种形式,来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成就感,从小让他们打下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四、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二战场
众所周知,语文课堂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上反复阅读才能给课外阅读打好基础,大量的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有效扩展,要由课内带动课外。
例如,学了《女娲补天》就可指导学生读《中国神话故事 》, 学了 《 拔苗助长 》 《 叶公好龙》,就推荐《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学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就推荐学生读《雷锋的故事》。 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自学能力和获得的广泛课外知识,为搞好课堂学习创造了极其良好的外部条件。 经过课内细读,学生学到的知识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得到补充、复习,从而加深实际认识和及时运用。 通过这种实践证明,把课外阅读活动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有效方法。
在教学中, 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有所差异, 各年级的教学目标和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可使学生从中受感染,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有的文献中提到,人只有在自主劳动中才有选择和被选择的权利,才能以完整的方式塑造和展现全面本质。对于处在学习阶段的学生而言,自主性劳动就是自主性学习。具体到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无论从社会发展还是从个人成长来看,实施自主学习都十分必要。一、语文...
读书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然而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脱离书籍。日新月异的高科技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视觉冲击,...
认真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我们会发现个性化阅读包含以下的内涵:1.认真钻研文本要立足于文本。2.加深理解与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联系生活实际,关注人文精神的领悟。3.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的重要性大大增强,高考语文命题的广度、难度进一步提升,使语文在总分中区分度最大,所以得语文者得天下的说法得到普遍认同。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兴趣阅读,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也只是一味地讲,不管学生有没有听懂,而学生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引进创新...
第二学段处于低学段转向高学段的过渡阶段,在低学段激趣的基础上,学生喜欢阅读,并且慢慢形成了初步的阅读方法并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这一学段的培养目标更加注重阅读的方法与习惯,以便为第三阶段的自主阅读做准备。...
如今全球在信息化、技能化高度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作为创新能力先决条件的创新思维的提升能帮助我国的科学技术乃至整个国家的全面发展。对此,创新思维能力在我们有着越来越高吸引力。所以,我国的九年教育十分重视对教育接受者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在作为...
一、现代文阅读考试的答题技巧阅读时,要先养成认真快速阅读的好习惯,读完后要细想一下文章的主旨和结构思路。要想一下这篇文章要传达的是什么?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动机主要是什么?文章是如何达到写作目的的?阅读时,把这几个问题想明白。然后再认真解答...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帮助儿童感受和感悟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并且帮助他们能够真正的对语言的喜爱与增强一定的理解情感,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积累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听、...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语文课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而阅读教学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的一项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