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和小练笔非常的类似, 然而其内涵上存在很大区别。通过微作文教学, 不仅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而且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文中笔者对小学语文微作文教学展开探讨, 旨在理清微作文教学的意义, 研究和分析微作文教学的写作对象与方法, 探讨这种作文形式和片段及大作文写作之间存在的区别, 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微作文; 教学;
微作文虽然微小, 但其含有很高的技术含量, 是时代发展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 现在在高考语文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微作文更加关注学生对实际生活中某一现象的观察, 或对一个场景的描述, 通过简短的文字写作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感, 抒发感情……在微作文的写作中, 学生的某种作文技巧会得到充分锻炼, 语言组织能力会得以进一步提升, 因此, 其重要性更加凸显。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 它是今后深入学习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情况, 开展一定的微作文写作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这种教学模式, 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能力。微作文与小学阶段之外的“大作文”相比, 这类题目通常都比较简单, 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比较贴近的某些内容, 与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 通过简短的练习, 让学生对某种写作技能、技巧予以充分掌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为今后更好的学习语文和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 在教学实际中, 必须要对微作文教学基于足够的重视, 积极开展小学语文微作文教学。
一、微作文的含义
微作文, 顾名思义, “微”是“短”和“小”的意思, 微作文, 就是比普通作文要短小的作文。微作文篇幅短小, 那么是不是所有短小的作文都可以称之为“微作文”呢?比如, 小学生写的日记有长有短, 那么短小的日记算作微作文吗?比如, 课堂小练笔写的描写片段是不是就是微作文呢?答案都是否定的。微作文虽然有形式、字数的限制, 但它要求文字呈现的内容是完整的, 微作文可以采用日记的形式, 但短日记未必就是微作文, 片段就更难看成是微作文了。微作文, 实际上也是作文, 需要具备一篇作文的各种元素, 比如, 完整的结构, 开头、正文、结尾;有明确的主题, 赞颂什么, 抒发什么, 介绍什么;适宜的表达手段, 描写、叙诉、议论、抒情……微作文的写作特点就是要“短小精悍”, 在有限的篇幅内, 让文章有内容, 吸引人, 能给读者以教益和收获。
二、微作文与片段练笔的异同
对于作文而言, 片段就是不能构成完整的作文的部分文字。“片段”就是整体的一部分, 换句话说就是片段可以是不完整的。比如, 教师想要学生学会描写烈日下的景象, 就可以让学生用几句话练写一下, 写一写烈日下有哪些事物, 它们都是什么状态。这样的练笔, 就是片段, 是对特定的空间、场景的情况的描述和刻画, 这些不能构成完整的习作, 只是一个部分, 作者描写的意图, 这样的环境下还有什么事发生等, 都无法体现出来。而微作文与片段练笔的区别就在这儿, 微作文虽然可以主要是一个特定生活场景的描写, 但它的描述是比较完整的, 构成的是较完整的事件、较完整的描写、较完整的情感表达, 而非一个完全看不出前后关联的局部。因此, 教师在设计微作文写作题目时要注意与片段练笔的区别, 微作文的题目应具有一定涵盖面, 不应过于具体。
三、微作文的训练内容
明确了微作文是什么和具体的写作特点, 我们就可以开展具体的写作训练了, 可微作文究竟应该写些什么呢?其实, 微作文的写作范围是比较宽泛的, 而且由于它的篇幅不长, 操作起来也比一般的“大作文”容易, 可以让小学生开拓更广阔的写作视野, 激发起他们的写作热情。微作文针对小学生来说主要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设计题目:小学生乐于聊的话题 (比如最近看的动画片, 平时玩的小游戏, 到哪里去旅游, 谁有新奇的玩具) 、常做的事 (比如写作业, 做手工, 绘画, 舞蹈, 弹琴等) 、对生活问题和现象的想法 (比如家长是不是理解自己, 与同学朋友如何相处, 如何与老师沟通等) 、能观察到的事物 (比如校园一角, 课间十分钟, 街边小摊等) 、不同的心情 (比如特别开心的一天, 因为一件事而难过, 被同学误解而伤心, 被父母感动) 、想象世界 (比如关于小动物的童话, 对未来的幻想等) 。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虽然微作文的写作范围是比较宽泛的, 但也不是随便什么内容都可以写进来, 或者都要进行微作文的写作训练, 而要注意与“大作文”写作角度和写作方向的区别, 如果微作文训练与“大作文”相差无几, 那就是在它们的功能划分上出现了偏差。微作文的训练内容应尽量选取学生通过不多的文字就能够描述、表述清楚的。比如, 写一篇详细、具体游记, 学生用“大作文”来写就要比微作文方便得多, 也能写得更生动、有趣些。由此可见, “大作文”与微作文的分工有着明显的不同:“大作文”承担的是需要更细致、更生动、具有更多细节的事件、情感、事物, 难以用简短的文字加以涵盖的写作任务;“微作文”承担的则是在较短的篇幅内就能说清楚的、细节不多或者单一的、能够概述的相对简单的写作任务。举例来说, 就是比如写一件难忘的童年趣事, “大作文”就比微作文更适合, 而如果让小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一张照片, 微作文就完全可以胜任。
四、微作文的写作技巧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微作文写作时, 需要重点强调:1.注意字数限制 (通常微作文在150-300字之间) , 尽量选择重点的内容来写, 其他的用概述性的语言即可;2.选好写作切入点, 从小的角度、小的范围切入, 避免跑题;3.保证完整性, 不要因为是“微作文”就有头无尾, 虎头蛇尾, 或者缺乏重点内容和细节;4.精心构思, 成功的微作文的突出特点就是“短小, 但有味道”, 这离不开精心的构思, 要在有限的字数内合理布局, 有详有略、生动精彩。
五、注重阅读的作用, 思维发散, 激发灵感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必须要重视阅读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阅读是学生进行写作的基础, 假如学生的写作基础知识不好, 即使有很多的写作材料, 也很难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因此, 通过阅读让学生写作思维得到发散, 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进行阅读学习, 用各种优秀的文章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 增长学生写作知识、写作技巧, 从而夯实学生的写作功底, 保障学生写作质量, 而对于小学微作文教学同样如此。但阅读学习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学生思维的发散并非一蹴而就。如有的学生虽然阅历比较丰富, 但写作能力却明显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作文会存在较大问题, 不具备韵味。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从中汲取优秀文章的写作技巧与方法, 并进行微作文的适当模仿, 加强锻炼, 在熟练掌握之后进行创新, 打开写作思路,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 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写出韵味十足的好作文。如在以“手机使用利弊”作为小作文写作主题时,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文章供学生阅读, 让学生构思习作思路, 并对文章的行文技巧以及特点进了解, 有效渗透。教师还可让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提升学生微作文的写作质量。
总之, “微作文”虽然“微小”却并不简单, 其“技术含量”很高, 是提升学生写作技巧、激发他们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 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精心钻研微作文写作教学, 正确认识它, 有效利用这种写作训练形式, 大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他们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生活面比较窄,知识领域又不够宽,所以一写作文,他们便觉得无从下手,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怕作文。...
一、走向生活,寻求自主创新的源头(一)直接体验生活,为发展创新打好基础着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主张学生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之农工商,三教九流。自主地对宇宙发问,与万事为友,并且向古今中外的三百六十行学习.教师...
一、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一)重操作,轻体验,教学模式存在雷同化倾向笔者认为,很多老师容易把写作训练课上成阅读鉴赏课、写作技法指导课。许多学生只会写三股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没有思想,又没有创新,且模式雷同化现...
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让学生作文更具可读性, 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积累更多的素材。同时, 教师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还有责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对话在今天不仅意味着使用语言去交流,去理解彼此的语言与思想,更体现出一种开放的胸怀和哲学深度,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一种领会和反映世界及其意义的方法面批面改即当面批评修改,是在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运用对话理论的几点精髓指导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近读王旭明社长写的《讲好中国故事先要讲好自己故事》,很有感触。这里也从教师的角度来谈谈语文教学与讲故事能力的问题。一、作文课与讲故事的能力现在,社会上对语文教育有很多看法,也有很多期待。我在一些中小学做讲座,与语文教师交流,发现他们对语...
开展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时,教师需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将教材内容融入生活。同时教师应该引导与帮助学生通过利用所掌握的语文知识有效处理生活问题,进一步扩大语文教学范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
作文分层教学方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为每位学生的发展提供最有利的条件;同时还能有效地消除优等生“吃不饱”和待转化生“吃不消”或“吃不下”的现象, 从而达到“培优、促中、转差”的教学目标, 让所有学生在原来写作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为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供了更为清晰而明确的目标框架。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学段、各学科现有的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环节都应该围绕核心素养的要求自省和优化,以适应改革的步调。...
小学阶段,各个学科都正处在打基础的时期,就语文学科的作文教学而言,小学生刚刚接触作文,对作文的写作处于懵懂状态,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给孩子们打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