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尽管中国与日本有着很多相通的地方,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日两国之间实际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尤其是在语言文化方面更是有着较多的不同之处。尽管说在中日两国交流过程中,日本从中国吸收了较多的语言文化元素,呈现出一定的中国特色。然而,日本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多方面都与中国不同,其语言文化必然有着自身的独特性。事实上,日本语言是日本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反映了日本这个民族的个性与历史。因此,日本语言文化具有较为鲜明的表达特征,即暧昧性,它是日本民族独特的思维习惯决定的,并通过此特点与其他国家语言文化呈现出显着的差异性。
二、日本语言文化形成的独特背景
日本人有着谦逊和含蓄的个性特征,在工作和生活中崇尚团队合作精神,处处以谦让为主,充分体现了“和为贵”的为人处事原则。这些性格特征与处事方式决定了他们的语言文化特点。当然,他们的语言文化形成还与所处的四面临海的地理环境和传统生产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独特的地理环境。日本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早期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很容易与其他国家民族产生矛盾和冲突,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一种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但是,它的地理环境又让它的经济发展以农业和渔业为主,而这些劳作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必须强调合作性与默契性的。久而久之,日本人就开始重视团队合作精神,并崇尚团体合作方式。此外,日本又是一个在山地上进行种植的国家,如果农户间不协调好关系,很容易产生矛盾。因此,日本人在长期的劳作中又形成了集体观念和换位思考的方式;
(二)传统的“和为贵”思想。在日本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为了协调内部民众间的矛盾与冲突,日本人开始重视良好关系的构建问题。这表现在语言文化中,就是他们更倾向于使用那种含蓄和委婉的表达方式。如果一个个人做出了一些与集体思想相悖的事情,将会被其他人耻笑甚至排斥。因此,日本人十分重视与周围人的关系,有时甚至把别人的观点看的比自己都重要。他们在这种道德标准的引领下,已经形成了一种强调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良好氛围,并进而在语言表达中呈现出一种更为谦逊的发展趋势。
三、日本语言文化的表达特征
日本语言文化的表达特征实际上就是日本人思维模式的集中体现,也是他们性格习惯的根本反映。日语学习者只有很好的了解日本语言与日本文化,才可能真正学好和运用好日语。就现有的状况来分析,日本语言文化最为显着的表达特征就是它的暧昧性,这是日本人克制含蓄的生活态度与行为习惯决定的。接下来,我们将具体分析下日本语言文化的暧昧性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一)强烈的内外意识。日本这个民族有着较为强烈的内外意识,因此,他们的语言中很少使用你、我这样的词汇来进行表达,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代词显得有些生疏和死板。换言之,日本语言中常常会使用一些内外分明的措辞或者敬语词汇来表达你我之分。有时,日语中也会通过授受关系句型来表达你我之分。然而,这与中国语言之间的差距性较大,因为我们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方式,当然也就没有相应的词汇。这主要是因为中日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造成的语言表达差异。当然,日语中还有很多关于天气等礼节性的寒暄语,这在汉语中也是没有的语言表达方式;
(二)委婉的语言表达。日语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语言表达时常常有一种委婉客气的感觉,它主要是因为日本人受到了“和”思维模式和“以心传心”意识的巨大影响而导致的结果。因此,当日本人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往往会在内心里希望与他人保持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尽可能的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之间和谐愉快的相处氛围,从而保持一种相对愉悦的心理状态。这就使得日本人在进行语言交流的时候,往往会充分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尽可能的运用一些让对方感受到好感的语言表达方式,即使明知道要不符合对方愿望,但依然要使用尽可能不引起对方不满的语言表达方式。鉴于此,在日语中,有很多委婉的拒绝和巧妙的回答等方式,让对方感到情感上不是那么排斥和愤怒。这是因为日本人缺乏一种是与否对立的意识和概念,他们不喜欢在是与否二者间做出一定的选择。他们在与人交往时,常常会力求不伤害对方的情感。因此,他们在语言交流时,不会直接运用赞成或反对这么直接的刺激性语言表达方式。他们会在与人交往时,密切观察对方的行为变化,并以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有时是一种欲言又止的意思传达。这是日本人为他人着想的思想文化体现。我们在与日本人交往时,必须注意到他们这种语言文化表达方面的委婉性特征,这样,才能够真正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从而促使交流的顺利进行;
(三)模糊的语言表达。日本人的暧昧性还体现在一些模凌两可的语言表达方面。他们在进行语言交流的时候,常常会采取一种间接的表达方式和不够明确的词汇来表达一种含混不清的意思。听话人很难准确把握住他们的真实含义。比如说日语中有些词汇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出不同的含义。这就需要听话人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准确把握说话人的含义。此外,日本人在讲述时间和地点时,也喜欢使用一些模糊不清的词汇和句型,这是日本人给自己的语言留下一定的空间或余地。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常常会在一些时间和数字后面加上一些概数词的原因,他们会尽可能的让表达变得模糊不清;
(四)敬语的广泛使用。敬语是日语中较为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它常常是指说话人根据与听话人等之间的关系来表达自己对对方敬意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应该来说,日语中的敬语是一个非常难,对于起强调作用,重复意义的四字词如“齐心协力、同舟共济”,译出“pool one's efforts together”即可。四字词在汉语中对仗工整,而译成英语后多半长短不一,所以要优化结构,以其中的主体部分为主句,其它从属部分转化成各分句。重要信息前置,符合英语的习惯,如:“我们相信,广交会一定会办得更具特色、更上水平、更有成效,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处理成:“We are confident that the Fair will be elevated to higher levelswith greater effectiveness and more of its unique styles, thus making agreater contribution to China's thriving trade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再次,英语的习惯采用不同的主语,而汉语的习惯是采用同一个主语,在翻译时可以灵活处理。
四、结束语
总之,归化、异化、改译等都是常用的翻译策略。有时因为逻辑关系,把一个长句分成几个短句。讲话文体有一定的灵活性,译者在汉译英时要充分考虑受众心理,运用有效的表现形式,合理的诉求手段和恰当的美学手段影响受众,说服受众,加强此类语篇的修辞意识。
参考文献:
[1]陈小慰。新编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59.
[2]陈小慰。翻译与修辞新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260.
[3]李长栓。非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91.
题目:日本的文化耻的文化及其变迁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耻の文化」の根源二、昔の日本人の耻意识と现代の耻意识との比较三、「耻の文化」と「罪の文化」四、「耻の文化」の日本の社会に対する影响结论参考文献以下是论文正文要旨日本人は仲间...
1.序言一般而言,如下例所示的动词过去式句子暗含其动作结果成立。(1)ゴミを燃やした。(暗含ゴミが燃えた成立)在表示主体动作的同时暗含其动作结果成立的动词被称为达成动词(Vendler1967)。但在日语中,有些达成动词并不表示其结果成立。前文达成动词表示主...
省略现象在日语表达中比较常见,尤其在日常生活会话中省略经常被使用,以至有人将省略现象称为日语的三大特点之一。了解日语省略现象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助于日语学习者对日语的深层次理解。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日语的省略现象进行较为详细的分...
从茶道以及日语的文化语言表达, 对两者的具体发展历程进行了解, 之后分析如何将两者融会贯通, 共同促进日本的茶文化以及日语翻译文化的发展。...
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而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在川_界文化发展史中,日本文化的发展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日语既是日本文化的载体,又是日本文化的表现形式。与此同时,日语有着与其他国家语言截然不同的特点,而这些特...
模糊暧昧的语言表达并非日本独有的语言文化现象。但如日本民族那般执著于暧昧,能够顿悟出其妙趣,并将之熟练发挥到极致境界的,世界上十分罕见。一、暧昧语的社会界定《广辞苑》第六版中,将暧昧定义为:はっきりしないこと。まぎらわしく、確かでないこ...
亲属关系是由血缘、婚姻、收养关系形成的。而亲属称谓语既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也表示对人的称谓或称呼。亲属称谓语在人类社会文化长河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充分体现了其所属民族的社会文化特点。汉民族的亲属称谓语复杂细致,数量极多,属于叙述法...
本文主要分析日语语言文化的特征及形成因素。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浅析日本语言文化的特点与形成原因的日语论文。原标题:日语语言文化的特征及形成因素分析摘要:一个国家的语言特征是受着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任何因素都能够追溯到文...
引言:自他动词是日语动词中一个重要的分类形式,对自他动词的理解状况与日语学习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本文借鉴前人的一些观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争取以更浅显易懂的语言来探讨自他动词,使二外教学达到一个更佳效果。一、自他动词的定义大多数的二外及...
《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歌集,共20卷,据传成书于8世纪中期的奈良时代。该歌集中多数にほふ都属于视觉型表达,而其中到底有无提示嗅觉的にほふ,则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虽然にほふ一词的语源,至今尚无统一的说法,但大部分学者都认同这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