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社会、历史、文明、医学、科技等,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人们越来越多地聚焦于这片既古老又年轻的土地上。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研究中国的社会、历史、文明、医学和科技等。与先前的外交活动显著不同的是,现代人类的文化外交更是语言的外交。我国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的文化外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学者、专家甚至是平民的眼球。汉语既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代表符号也是中外交流的重要桥梁,“汉语热”已在世界上骤然出现。然而,由于与以英语为代表的字母文字截然不同,汉字对很多外国人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形成很大的挑战甚至是阻碍。怎样教好留学生汉语、怎样帮助留学生学好汉语,是语言工作者和教师们热议的话题,更是语言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本文以留学生沉浸式教学模式研究课题为背景,运用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观和语境论,重点探讨了如何建立和完善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认知体验模式,从而为留学生汉语学习以及汉语教学提出一些实际的建议,以利于对外汉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国外对“体验”一词的研究历史较为久远,对体验的解释分别来自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人们对于体验与学习、体验与认知的关系尤为看重。在各个学科共同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目前体验观的重要理论,并形成了重要的研究领域。在此,我们对体验观的解读与应用主要来自于两个学科领域。首先是认知心理学的元认知体验及相关理论,以弗拉维尔等人的理论和相关观点为代表。元认知概念是由儿童心理学家弗拉维尔首先提出的。元认知指的是主体对自身认识活动的认识。通常来讲,元认知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即知识、体验和活动。元认知体验是人们在从事认知活动时所经历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前人的研究表明“积极的元认知体验会激发人们的认知热情,从而提高认知加工的效率”。
其次来自于认知语言学,以莱考夫等的观点和理论为基础。
认知语言学也是语言学与心理学学科交叉发展的产物,是目前语言学领域中一个最新研究视点和理论发展的前沿。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行为是基于体验之上的认知行为,是在人们对于客观世界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我国,现今的“教中国人外语”和“教外国人汉语”的二语(甚至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较之先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与完善。理论方面已经从单一的、独立的语言学研究,发展为语言学与心理学、语言学与社会学、语言学与人类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语言的教学并不是单纯的音、形、意的单方向、单模式的传授,而是变为以学习者心理体验、情景体验为中心的现代多媒体语言教学与学习形式。迄今为止,体验观理论在英语文化教学、高中生词汇教学、语块背诵学习法、语篇能力培养、英语阅读,甚至数学学习兴趣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理论推广与实践应用,体验观为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如莱考夫等所表达的那样:意义是通过身体和大脑产生的。
没有身体的体验,我们的大脑就无法理解周围的事物,人类也就无法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及发展与创新更是举步维艰。
本研究所涉及的被试是国内一所医学院校的临床专业大一的留学生,所以我们关注了医学专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与汉语教学情况。医学专业留学生的培养已经在国内有序地展开,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跨文化交际中中国医学巨大的特色和魅力,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医学知识,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想要深刻领悟中国医学的博大精深,汉语学习是医学专业留学生们必须要过的第一道关。目前,国内针对留学生汉语教学和专业培养问题的研究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综述。医学专业留学生培养的汉语培训或教学方面的研究,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有研究者提出将留学生纳入到对外汉语课的教学设计这一环节中来,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参与者、体验者、评估者,师生共同生成教学结果。另外,研究还涉及了汉语教学中听、说、读、写等具体层面。显然,医学专业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不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将认知理论引入留学生汉语教学与学习的研究,为汉语教学与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所以本文所关注的留学生汉语学习的体验模式,既丰富了留学生汉语教学理论,也在学科间的交叉运用与共同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创新和实践价值。
从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两个方面对体验进行的解读,使我们得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即认知体验观和认知语境。
认知体验观的形成与发展使人们更加注重认知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者,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中心地位。学习者的体验经历,是在教师指引下进行的对专业环境和专业业务活动的亲身经历。这种经历通过自身的反思与总结,使认知学习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是体验观对本文的体验模式所奠定的理论基础之一。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也是体验哲学,它的基本假设就是基于用途的语言观。在很大程度上,人类对于世界的经验制约着语言的结构和意义。体验与语言意义的内在联系,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元认知体验观、语言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由此,认知语言学又为本文的体验模式奠定了另外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根据上述理论基础,并参照库博的研究结果,我们建立了留学生汉语学习体验模式。这一模式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具体体验(认知语境1)、学生反思、形成抽象概念、在新情景(认知语境2)中检验概念。
这一模式除了四个主要构成部分以外,还有三个基本维度,即处于体验模式过程中心的学习者、处于体验模式阶段中的认知语境,及处于体验模式反馈中心的教师。在此,我们注重了“以学习者为中心”,这也与当下的教学理念所一致。只有学习者自我对语言学习进行体验、反思、总结和验证,才能达到汉语教学的目的。正所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习的结果也应该由学习者进行最终的反馈与评价。认知语境是指“与语言使用有关的、已经概念化或图式化了的知识结构状态”。在体验模式中,学习者在不同层次和过程中,运用已有或新有的知识结构形成了不同的认知语境。通过语言的使用,学习者运用不同的经历、情感、动机、策略,结合具体场合、社会背景和文化知识等,自觉或不自觉地激活认知语境,对语义进行体验与认知,从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的。在此模式中,学生是中心,而教师是主导,起到了指引、反馈等作用。学生的体验是否真正符合规律,能否根本达到目的,还需要教师的及时指导与反馈。在留学生学习过程中,在提供汉语语言知识、社会背景知识、文化知识等方面,教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研究中,我们以留学生汉语学习为例,对留学生汉语学习体验模式进行了实际应用,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总结、更新与完善。下面分别以“日常用语”、“购物”、“问路”三个常见的生活场景教学内容为例,具体阐述模式的应用及其教学效果。
日常用语。我们构建了认知语境1———见面打招呼。
教室变成了暂时的室外场景,留学生们三五成群地游走在过道和桌椅之间。任何学生相遇,都必须使用当堂课学的“你好”、“这是…”等日常用语进行打招呼和互相介绍学习体验。在此,教师注重了社会和文化信息的输入。告诉他们在中国,一般在问候的同时还有握手,而初次见面不使用拥抱的形式。在教师指导和留学生反思后,要求留学生将课堂所学进行课后应用。通过引导和认知,将课堂与真实生活场景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另外,留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也在课外的场景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购物。购物体验模式的构建与应用,与日常用语模式大致相同。然而,与日常用语体验模式有所不同的是,在构建认知环境1的过程中,留学生们还准备了各种实物用来丰富教室场景,如笔、练习本、手表、洗发水、香皂、苹果、橘子、手机等日常需要购买的东西。留学生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在构建的认知语境1中分别使用“你买什么?”
“买几个?”“我买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等)”,完成对“你”、“我”“一、二、三、四、五(十以内数词)”的学习与体验。通过体验,学生对汉语中量词的使用进行反思与总结,并在日常生活中对认知语境2进行构建、完善与修正。问路。到达一个陌生的环境,问路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问路体验模式的构建中,我们注重了社会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信息的输入。在体验中,要求留学生对“你去哪里?”“我去…”,“我回…”等句型进行练习,通过体验模式掌握“学校”、“邮局”、“银行”等生词。在认知语境2的构建与完善中,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让留学生在课后学习和使用校园内外表达地点的生词,完成任务的时间是一周。通过在认知语境2中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拓展了留学生们学习和使用汉语的空间,也培养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以上是结合留学生汉语学习内容所进行的体验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留学生处于汉语学习的真实语境,只要对此语境进行充分利用,会很快学好和用好汉语。我们研究中所创建的汉语学习体验模式,正是运用了真实语境在语言学习中的巨大作用,通过调整教室内外的学习内容,发挥不同形式的作用,提高留学生汉语教学和学习的效果。第一,语言学习要以学习者的体验为中心,强调学生对学习的自身参与。根据元认知体验的基本观点,我们不难看出引导留学生主动对学习过程、学习内容进行有效体验与监控,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第二,语言学习应当注重文化和社会背景信息的输入。社会的物理环境、人文环境与语言的意义与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语言的最好途径就是将语言学习置于真实的语境中。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体验模式中亲自构建、反思和完善了语言学习的语境,通过认知环境对留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验证,这也为将来的语言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当然,不仅是对语言的教学,认知语境还对留学生本人的专业教育提供背景信息,以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第三,语言教育的发展应该注重各科理论与学科间的融合。心理学给教育学的最大启示就是人是学习的中心,人的体验、经历、动机等都能主动地影响学习的效果,进而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所以,我们应该将相关认知、心理学等的理论和实践有效的引入到教育教学领域,以利于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知识源于语言的使用,强调语言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通过真实互动学会的,强调学习者的自身参与。根据这一基本理论,我们创建并应用了留学生汉语学习体验模式,这一模式主要由认知语境(1)、体验、反思和在认知语境(2)中的检验组成。其在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指导下,以留学生的汉语学习为中心,以教师的及时指导与反馈为主导,科学有效地调动留学生的个人学习体验,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具体的应用中,我们结合留学生汉语教学课本的基本内容,建立了切合实际的认知语境,为留学生提供了较为真实的语言使用的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与反馈中,我们注重了社会文化和社会背景知识的输入,这有利于在对留学生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进行中华文化和文明的传播。
研究的阶段性结果表明,这一体验模式有效地提高了留学生汉语学习效果,也为对外汉语教学和语言教育提供了启示。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各国人民对外语的需求迅速增长。在全世界范围内,外语教学已经普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外语教学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当今社会,外语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作...
学习第二语言不易,因为它需要进行反复的记忆和训练.对于大多数学习汉语的维吾尔族学生来说,汉语的词汇、语法、句式是一门完全不同于他们母语系统的语言.学生在学习汉语初期,会遇到很多的学习难点,语言思维的转换也会遇到很多障碍.因此汉语教师为如何提高学生...
目前,有很多外国留学生怀着对中国文化、历史、语言、医学、科技等的浓厚兴趣来到中国学习、进修。他们只有较为熟练地掌握了汉语知识,才能真正地融入在华的学习和生活。中国的外语教学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改革,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不可避免的存在语言石化...
对外汉语教学离不开对汉语本体知识的运用.通常人们重视的是现代汉语知识,殊不知,古代汉语知识在实际的教学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下面结合本人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古代汉语知识例证,谈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运用古代汉语知识的具体表现和注意事项.一、运用古代...
随着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翻译教学的问题也逐步引起学界关注。翻译教学本身正面临很多问题,亟须找出能解决翻译教学问题的办法和出路。本文作者找到了辩论法在翻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办法,并通过实证调查研究证明其实践性和可行性,从而真正解决...
1引言文献是知识的载体,总结归纳具体的学科知识。学术期刊文献是科研或学术工作者对知识在一定时期内的总结与归纳。文献综述作为有效的文献梳理方式一直是学术论文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描述一门学科的发展变化过程时尤其重要。科学知识图谱技术的出现就是...
一、教学法外语教学法(FLT)是探索外语教学的规律和指导外语教学的实践应用学科。这门学科的目的是通过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这门学科既古老又年轻。说它古老,因为外语教学法的第一所学校(翻译法)是在第18世纪末产生的,到目前为止已有2...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文本多元化的开发海外华人和华人社区通过自己的母语汉语及其书面形式中文,表现出巨大的远超出其他族裔的文化凝聚力。然而,与此形成强烈而有趣对比的是,华裔儿童普遍厌恶学习中文。《纽约时报》中文网2013年7月23日有篇署名南桥的文章《为...
1.引言近年来,有关双语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研究都显示了双语学习对认知能力的积极促进作用(Ransdelletal.2001;Bialystoketal.2006)。DeHouweretal.(2013)认为多样化的语言输入能增进学习者的词汇知识。而丰富的词汇量对于流畅的功能性的...
绝大多数学习者都是通过学校课堂学习第二语言的,而教师在其第二语言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的课堂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动机乃至学习效率的影响值得深入探讨,表扬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