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很多外国留学生怀着对中国文化、历史、语言、医学、科技等的浓厚兴趣来到中国学习、进修。他们只有较为熟练地掌握了汉语知识,才能真正地融入在华的学习和生活。中国的外语教学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改革,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不可避免的存在 “语言石化现象”。
这一现象的存在,使中国人学习外语在理论上出现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然而,与中国人学习外语不同的是,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具有一个得天独厚的语境。语境的存在从理论上虽无法避免成人外语学习中的 “石化现象”,但可以肯定的是,语境的存在与学习者在语境中的 “浸泡”能有效地提高外语学习效果。根据语言学中语境论的观点,我们进行了留学生汉语教学的文化语境研究。在教师的教与留学生学的过程中,如何正确而有效地运用文化语境,从而提升留学生汉语教学与学习效果,是本文主要探讨的话题,也是 “我国高等医学专业留学生沉浸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课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语境研究。自 20 世纪 30 年代有研究者提出 “语境”一词以后,人们意识到 “对语言的理解绝不仅限于语言本身,还会牵扯到语言参与者和使用环境,没有语境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语境是语用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将语义学与语用学紧密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内外围绕语境展开的研究比较多,目前为止,由于语境的重要作用,对它的研究没有减弱,而是正逐渐向学科纵深方向与学科交叉方向发展。西方对语境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随着研究的进展,语境的概念从基本的情景语境发展到了文化语境。对语境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弄清楚会话中的含义,完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以语境研究大致在语义学、语用学中展开与深入。随着语境理论与认知理论的交叉发展,构成语境的因素更加清晰,人们对于语境的理解转向了以说话者的认知过程为重心,这在语境研究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成功的突破,使得对语境的研究更加全面、科学。在我国,语境的概念与意识的缘起可追溯到古代的学者,但是对语境的具体和系统的研究是近代才开始的。我国的研究相对于西方来讲起步较晚,而且没有完全脱离西方的理论与成果。国内的研究开始于基本的概念,学者们就什么是语境、什么是文化语境、什么是情景语境,以及上下文等概念进行过激烈的讨论。在目前仍然存在争议和分歧的基础上,大家也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如 “要重视语言交流各方主观因素的重要性; 在文化语境中,交流者的主观因素为核心内容”。暂时存在的分歧,并没有减少国内学者对语境的相关研究,如语境的构成要素研究、文化语境下的习语研究、传统语境研究与现代语境研究的对比研究等。研究也从较为固定的、呆板的方式,向多元化的研究方式过渡。研究层面从单方面、单维度研究,向人的认知等纵深方向发展。
留学生汉语教学研究。随着我国文化外交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医学、艺术,从不同视角领略中国社会、文化、习俗和生活的巨大魅力。
汉语作为外国留学生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符号和载体,是留学生们学习的热门内容。然而,汉语与留学生们的母语在语音、语法和语义方面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使得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如何帮助留学生顺利地进行汉语学习,并取得好的效果,是对外汉语教师们面临的共同难题。为了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我国的学者在各个方面对留学生汉语教学与学习展开了不同层面、不同深度的研究。如针对韩国留学生的 “是”句研究、巴西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汉语学习工作记忆研究、临床医学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等等。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文化语境仍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并且出现了学科间交叉发展的趋向。留学生汉语教学的相关研究,则围绕汉语音、形、义等语言内部因素和不同国家学生的特点等方面展开。前期的研究结果中没有深入的文化语境相关研究,语境研究的发展态势表明将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与学习,与语境理论相结合是大势所趋。所以,我们有必要将语境、文化语境等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应用到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与学习上来,从而扩展语用学语境理论,为留学生汉语教学和学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留学生汉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课堂实践。本研究的对象为医学院校一、二年级的留学生,主要来自南非等国家。来中国留学之前,没有接受任何汉语学习与培训,英语是他们在中国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交流的主要语言。另外,他们各自仍然使用自己的方言。
从学生的总体情况上分析,他们对汉语有较高的学习热情,但由于学习时间短、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等知识缺乏,使得在语音、词义和汉字书写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困难。针对留学生学习中的实际困难,教师在语境的创设与知识的补充方面进行了实践,分别注意了文化语境中的语言知识语境、社会知识语境、文化知识语境、习俗知识语境和生活习惯语境。目的是通过各种语境的运用,来验证文化语境在留学生汉语教学与学习中的功能与效果,达到通过研究提升教学和学习效果的目的。(1) 语言知识语境。语境的基本分类就是语言语境与非语言语境。语言语境指的是字词之间构成的语言环境,包含语法、词义和上下文语篇知识,决定着词与词之间的位置、词义的理解等问题。所以,在文化语境的汉语教学中,我们首先必须关注汉语语言知识语境。在课堂上,由于学生对汉语掌握的实际情况不理想,使得教师成为了语言知识语境的中心。当然,随着学生学习进度的推进和语言水平的提高,中心不断地从教师向学生慢慢转移,所以教师必须做到把握有度、适时转移。汉语课堂上的语言知识语境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方面。
首先是词语知识。词语 (词素) 是语言中携带意义的最小单位,我们可以把词 (词素) 比作建造高楼前要准备的砖。在课堂上,教师结合新词词义,采用单词认读、双词认读和组词认读的形式将词义进行串联,使学生完成单词意义的同时完成向多词意义的过渡。实践证明,这样的方式学生易于接受且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其次是语法。语法是每种语言中的框架,可以比为建造高楼时搭的架子。语法规定了词与词之间的位置以及相互关系,决定了如何来理解词的意思。语法也是区分语言特点的一个关键。我们采用了归纳法,即给出很多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关的例子,在教师充分解释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出语法现象。
实践证明,成年的学生在归纳、总结以及信息处理方面能够较为顺利地完成。再次是课文。课文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很好的前后连贯的语篇,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习词义、词与词之间的位置以及语法点。课文为学生的语言知识学习提供了一个综合的、完整的认知、试读体系。最后,还有教师的重要作用。教师的汉语知识、英语知识以及语言学与教学知识是决定因素。所以,教师需要不断通过实践提升专业素质。(2) 社会知识语境。由于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中用于建立社会关系、保持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工具,所以学习语言必须了解社会知识。各个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发展史,社会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使得各个国家的社会语境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汉语教学中,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社会知识语境。如在讲如何介绍自己的爸爸与老师认识时,我们补充了 “教师在中国自古至今受到尊敬”的知识,所以见面时先要介绍老师,然后再介绍自己的爸爸。通过这样的社会知识补充,学生既能学习关于介绍的基本词语和句型,又同时具备了语用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不断的进行社会知识积累,使学生更快地融入中国社会,融入在中国的学习。(3) 文化知识语境。文化是一个看似简单,而实际上较难定义的概念。广义的文化包括了一个国家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信仰、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当然也包括了语言。这也是在我们的研究中把众多语境都纳入文化语境,并进行重点研究的主要原因。狭义的文化则是指具体的、地方性的或者某个小群体的行为,如文学、音乐、服饰、食物、企业文化等都属于这一类。文化有很多代表符号,当然语言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符号。所以,留学生汉语教学也必须重视文化知识语境的形成。也就是说: 教语言必须教文化,学语言也必须学文化。汉语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代汉语、近现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这样的发展阶段。古诗是汉语中既具有含义、韵味,又能体现文化和语言特点的一个代表。与古文相比,古诗读来朗朗上口,所以在留学生汉语教学中,我们引入了以古诗展示中国文化的教学形式。实践证明,这种文化知识语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学习效果良好。具体做法有: 汉语学习的初期,学生在语音、语法和书写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结合古诗意境,教师在课堂上介绍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古诗。首先是运用古诗做拼音听写练习,然后结合学生的学习介绍了本诗的意境,指出在于体现了一种不屈不挠、充满活力的野草的精神,从而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要刻苦努力,不怕困难。这既使学生练习了拼音,又增加了汉语学习的文化背景知识。另外,教师介绍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结合自然文化环境,让学生们既练习了听音又欣赏了古诗的韵味与优美。
实践证明,留学生们喜欢这样的学习形式且学习兴趣浓厚。
(4) 习俗知识语境。习俗是中国文化语境中最有特色的一部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为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留学生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结合每个月的中国传统节日,为学生补充相关的词语和背景知识。在教师的帮助下,留学生运用简单的句型进行汉语学习,学习单词、句型与习俗知识相结合,大大地丰富了学习材料,增加了语言体验,学习效果良好。(5) 生活习惯语境。日常用语的学习是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本的内容实现了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内容的紧密结合。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学生的学习转换成学生的日常语言实践,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建立并运用生活习惯语境。如教师先以学生做自我介绍的形式,让学生体验生活习惯语境。在这个语境中,学生将已经学过的知识变成自我介绍,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交流,巩固了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并且掌握了我国人民的日常语言习惯与生活习惯,在提高留学生语言水平的同时,又提高了实际汉语语用能力。
留学生汉语教学与学习随着文化外交的推进而有了较快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留学生来华学习,人们对汉语教学的关注度加大,须尽快解决留学生汉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的没有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所探讨的文化语境,是在语用学语境研究长足发展的基础上展开的,以实现更加细致的文化语境因素划分。通过课堂实践,人们对文化语境在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总之,留学生汉语教学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改革与不断发展,以提高效果,使师生受益,使我国的文化外交更加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高菲: 《认知关联视角下语境在言语交际中的动态研究》,《巢湖学院学报》,2013 年第 5 期。
2、吕园园等: 《英语教学中的语境研究》,《南昌教育学院学报·外语研究》,2013 年第 9 期。
3、魏晏龙等: 《关于文化语境的再思考》,《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年第 3 期。
4、张健: 《多元文化视阈下的语境量化范式研究》,《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年第 2 期。
5、周淑萍: 《当代语境研究的发展趋向》,《云南大学学报》,2011 年第 5 期。
6、朱文文: 《“是”字句习得的个案研究———基于对韩国留学生汉语习得的追踪调查》,《语文学刊》,2014 年第 3 期。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各国人民对外语的需求迅速增长。在全世界范围内,外语教学已经普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外语教学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当今社会,外语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作...
学习第二语言不易,因为它需要进行反复的记忆和训练.对于大多数学习汉语的维吾尔族学生来说,汉语的词汇、语法、句式是一门完全不同于他们母语系统的语言.学生在学习汉语初期,会遇到很多的学习难点,语言思维的转换也会遇到很多障碍.因此汉语教师为如何提高学生...
对外汉语教学离不开对汉语本体知识的运用.通常人们重视的是现代汉语知识,殊不知,古代汉语知识在实际的教学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下面结合本人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古代汉语知识例证,谈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运用古代汉语知识的具体表现和注意事项.一、运用古代...
随着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翻译教学的问题也逐步引起学界关注。翻译教学本身正面临很多问题,亟须找出能解决翻译教学问题的办法和出路。本文作者找到了辩论法在翻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办法,并通过实证调查研究证明其实践性和可行性,从而真正解决...
1引言文献是知识的载体,总结归纳具体的学科知识。学术期刊文献是科研或学术工作者对知识在一定时期内的总结与归纳。文献综述作为有效的文献梳理方式一直是学术论文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描述一门学科的发展变化过程时尤其重要。科学知识图谱技术的出现就是...
一、教学法外语教学法(FLT)是探索外语教学的规律和指导外语教学的实践应用学科。这门学科的目的是通过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这门学科既古老又年轻。说它古老,因为外语教学法的第一所学校(翻译法)是在第18世纪末产生的,到目前为止已有2...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文本多元化的开发海外华人和华人社区通过自己的母语汉语及其书面形式中文,表现出巨大的远超出其他族裔的文化凝聚力。然而,与此形成强烈而有趣对比的是,华裔儿童普遍厌恶学习中文。《纽约时报》中文网2013年7月23日有篇署名南桥的文章《为...
1.引言近年来,有关双语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研究都显示了双语学习对认知能力的积极促进作用(Ransdelletal.2001;Bialystoketal.2006)。DeHouweretal.(2013)认为多样化的语言输入能增进学习者的词汇知识。而丰富的词汇量对于流畅的功能性的...
绝大多数学习者都是通过学校课堂学习第二语言的,而教师在其第二语言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的课堂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动机乃至学习效率的影响值得深入探讨,表扬就是其中之一。...
一、范畴化与原型范畴理论从认知的角度看,范畴化可说是人类高级认知活动中最基本的一种,它指的是人类在歧异的现实中看到相似性,并据以将可分辨的不同事物处理为相同的,由此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进而形成概念的过程和能力。在语言里,范畴化首先指的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