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职称论文 >

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以及策略

来源:绿色环保建材 作者:张明刘随军王海超
发布于:2020-09-10 共5308字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生态环境带来了更多严重地问题,比如,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问题不断恶化,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活动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这就需要科学通过环境监测技术来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序进行。基于以上,本文首先概述环境监测技术,然后分析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以及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 生态; 环境保护;
 
  1 前言
 
  当今时代,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世界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一项问题,同时也是当前世界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做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还是需要借助环境监测来获取到相关数据信息对导致环境发生污染的原因进行有效分析,并以此问基础,进行环境治理方案的制定。从本质上来讲,环境监测就是对环境质量进行相应的检测和分析,以此来明确当前环境现状,以此进行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的制定,因此这就需要我国加大对环境监测的重视,使其充分将自身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作用发挥出来。
 
  2 概述环境监测及其应用作用
 
  所谓环境监测,简单来讲就是根据监测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要求和标准来对环境开展技术性的监测和分析,主要对环境中的水、大气、土壤、噪声等进行监测,通过对当前环境的现状进行全面了解,以此来判断环境是否受到污染、破坏等影响。关于环境监测内容有很多方面,主要对环境中的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态系统平衡性等进行监测。从整体上来看环境监测,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科学化管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还能通过运用当前比较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针对当前可能存在违反环保类法律条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行为的进行相应监督和惩罚。
 
  从根本上来讲,不论是对生态环境自身变化进行检测,还是对防范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对环境进行监测都是其中必须进行的一项环节。对环境进行监测的流程如下:首先对需要进行环境监测的现场信息进行相应的搜集和整理;然后针对进行监测的环境信息进行监测方案制定,根据方案在环境监测现场布点、收集监测样本,最后通过对收集到的样本进行分析,以此来全方位评价进行环境监测的环境实际情况[1]。
 
  关于环境监测的作用,主要在于为环境方面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信息,例如空气中是否存在污染问题,如何对其进行预防或者处理污染问题,可借助环境监测技术来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测定,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其中某项数据若存在超标情况,结合当前空气实际来确定空气污染情况,还可对之后的空气污染发展趋势进行有效预测,根据以上对环境治理方案进行制定。综合以上能够明确看出,通过环境监测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效,全方位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以便于相关工作部门针对性开展工作。
 
  3 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3.1 生物监测技术的应用
 
  在进行环境监测过程中,生物监测技术是当前应用比较普遍的一项监测技术,具有操作容易、准确度比较高、监测直观且速度比较快的应用优势,将该项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中,能够获得相对来说比较理想的监测成效。具体来讲,通过生物监测技术,主要指的是微生物学、分析生物学等一些其他类型的学科与化学工程、计算机技术融合起来的一种综合性技术产物,该项技术的应用原理就在于通过生物大分子标记物监测和PCR两种技术同时使用,以此来获取到比较全面的环境监测信息,同时对当前监测的环境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预警,从根本上来保证生态环境处于健康稳定状态[2]。
 
  3.2 3S技术的应用
 
  对于环境监测技术中3S技术,具体指的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这三项技术综合起来形成一种环境监测技术,相比较于其他类型的监测技术而言,3S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对环境监测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以及运用方面的能力更具优势,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准确获取到与进行监测环境相关的信息,同时还可以在短期内将获取到的数据信息进行高精准处理,通过以上来实现对环境监测信息的数据量化处理。从整体上来看,该项技术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除可用于大气、土壤的环境监测中,还可以将其用于对水资源的质量监测和管理工作中。将3S技术用于水资源管理中,能够尽其最大能力获取到与水资源质量有关的所有信息,然后根据信息来进行水资源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对水资源进行相应的环境监测和评价,最终获取到比较全面的水源信息。一般来讲,关于水资源监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对水资源监测进行评价、监测当前水体沼泽状况、分析当前生态耗水变迁情况、检测水体是否存在富营养化等。除以上之外,还可将3S技术用于湿地环境监测中。因此,科学应用3S技术,能够最大限度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加准确、更为全面的监测反馈信息,为之后在环境治理、美化、布局等方面的工作提供更具科学性、可靠性的依据。
 
  3.3 物理化学技术的应用
 
  在进行环境监测时,当前使用比较主流的技术就是物理化学技术,具体来讲就是将高分子化学、物理、分析化学等一些交叉性的综合起来而成的一种新型技术。当前我国在环境监测时使用比较普遍的物理技术是物理因子强度测定技术,通过该项技术,能够准确对需要进行检测的环境中物理因素含量数据信息进行检测,是对土体、土壤、空气等一些环境要素监测工作中应用比较重要的一项应用技术。具体来讲,将物理因子强度测定技术用于环境监测中,能够在监测期间发现其中存在的噪声、热源、光、电磁辐射等一些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的问题,能够更好帮助环境监测工作者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当前环境污染现状,并根据掌握的信息针对性开展环境保护工作[3]。当前我国在环境监测中使用比较普遍的化学技术主要有电化学分析、光化学分析、离子色谱以及色谱分析等技术,上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很好地将环境中存在的某种特定污染物成分的含量检测出来,能够起到非常好的环境监测成效。
 

 
  3.4 信息技术的应用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各大领域中,环境监测领域也不例外。具体来讲,在环境监测中应用信息技术,就是借助信息技术中特有的无线传感网络技术,通过该技术在最短时间内将已经完成监测后的环境数据信息传输至专门的数据处理中心,以此对相关人士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提供更可靠、更准确地数据信息作为参考。相比较于其他类型的环境监测技术而言,信息技术中的PLC技术的应用优势就在于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用于环境条件比较恶劣的情况下开展监测工作,另外,该项技术还需要很多有效特性,例如防灰尘、抗热、抗震等方面的功能,可以通过该技术对农作物在抗旱、防洪等方面开展远程监控管理。除以上之外,还可将该信息技术应用在水质监测作业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中特有的PLC技术对水质实施远程监控,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速度获取到高精确度的河水所处位置、当前水质现状、水流速度等一些基本的数据信息,通过该信息为环境监测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更为全面的水文信息,以便于更好地开展之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4]。
 
  4 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策略
 
  4.1 加大对环境监测技术研发力度,积极培养专业性监测人才
 
  就当前我国环境监测这项工作而言,其中所使用的环境监测技术方法虽然很多,最终监测结果也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和应用可靠性。但从整体上来看,要想促使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更高的应用意义,还需要加大力度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在正式进行环境监测过程中,相关监测工作者运用多种监测技术和监测方面来分析环境,通过对各种监测技术获取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从中找到更为准确更为实用的监测方式,并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创新。除积极将国外比较先进的监测技术、监测设备引进国内,我国还应该积极对环境监测技术进行自主研发和创新,以便于更好地研发出符合当前我国环境实际的监测技术和设备,以此来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结果的有效性。除以上之外,还应该加大力度对环境监测的专业性人才培养力度,要想切实我国环境监测成效,不仅仅依赖于当前比较先进的监测技术和监测设备,还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性的监测人才以及熟练应用监测设备的人才,这样才能确保最终获取到的环境监测数据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此,国家应该加大培养环境监测技术专业工作人才力度,构建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性监测工作团队,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在环境监测成效,以此更好地推动我国环境监测工作有序进行[5]。
 
  4.2 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质量
 
  从根本上来讲环境监测技术,其核心之处就在于监测质量,因此这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环境监测质量,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加大力度提升环境监测自身的工作质量,主要有对环境监测技术操作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建立、重视提升环境监测技术的工作水平、对高素养专业性监测工作人员的培养等方面;其二,健全并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监管体系,从整体上提升环境检测质量。环境监测总站的职责就是对各级环境监测分站进行调控和管理;各级环境监测分站的职责就是通过对生态环境开展相应的监测工作,然后将监测后的数据信息上报至环境监测总站,以此来更好地掌握全国各地区生态环境实时状态;除此之外,环境监测总站还能够通过对各地区监测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以此为之后如何开展生态系统治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布控提供数据依据;其三,构建一套比较完善的符合当前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实际的管理体系,以此为之后开展环境监测时对内部工作的质量管理和监督方面的工作标准,与此同时将监测工作作为基础,还要将如何持续对生态环境开展工作考虑其中。例如对当前我国各地区生态环境发展实际,成立生态环境工作实验室,并安排专业性的人才专门针对生态环境未来发展进行研究,以此尽最大可能减少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6]。
 
  4.3 建设环境预警监控体系和生态监测网络系统
 
  要想确保环境监测日常工作顺利开展,其根本基础就在于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同时这也是对环境中突发性污染事故处理的根本保障所在,更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健康稳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基于以上,我国在有关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提出的相关通知中明确指出:我国在对各级各类环境进行监测后,最终产生的数据信息要通过网络系统实现共享功能,在发布环境监测信息时也可通过网络系统进行统一发布;在进行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制定时,各地区应根据自身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污染实时情况、对环境监测技术提出的需求以及对生态环境进行环保管理提出的需求等进行,并将其与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两者连接于一体,然后环境监测总站会将各地区环境监测技术体系整合起来,若其中某个地区环境监测工作出现突发事件时,就可将测管联动、部门会商等工作机制启动,以便于在最快时间有效解决突发事件。对于环境预警监控体系的建设,应是以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作为基础进行的,然后借助大数据平台的功能来分析环境监测数据,以此来实现自动预警,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更科学化规范化对环境管理以及环境风险防范起到引导性作用[7]。
 
  4.4 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要想从根本上做好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污染治理的工作,是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实现的,相反,这项工作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周期比较久的特征。基于以上,要想保证环境监测工作有序进行,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政策和资金作为基础保障。但就当前我国存在的不可再生能源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情况不断严重等环境方面的问题来看,要求相关工作部门树立正确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从中认识到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意义,以此作为工作基础,合理增加资金在其中的投入数量,这样才能为之后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提供根本保障,以便于环境监测工作顺利进行。具体来讲,政府工作部门专门设立针对环境监测的财政拨款,然后根据当前对环境监测工作实际开展提出的相关需求,来对其中需要用到的设施进行完善,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保证环境监测各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除以上之外,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和改善、保护生态环境应该是逐步进行、动态化的工作进程,与此同时也要对环境监测技术进行相应的创新和发展,基于此,有关部门可针对环境监测技术设立专项基金作为支持,以此来保证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工作顺利进行。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关乎于人类未来发展,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也是当今时代每个人应该尽到的责任所在。借助环境监测技术能够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实时监控,起到一定的保护环境作用。但如果因人类自身对环境保护这一责任意识淡薄,就无法切实达成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因此,这就需要整个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给予一定重视态度,合理应用环境监测体系,旨在以此将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成效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吕贞,贾伟伟.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华东科技(综合),2019(7):0425.
  [2] 孙玉红.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34):41~42.
  [3] 高小凤.浅谈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J].中国标准化,2018(8):241~242.
  [4] 教可欣,赵晓飞.浅谈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6):1.
  [5] 程虹.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与方法[J].生态环境与保护,2019(3):53~54.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原文出处:张明,刘随军,王海超.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0(09):30-3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环境保护中级工程师论文
返回: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