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职称论文 >

转换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作者:韦纯信
发布于:2020-09-29 共2268字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不是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简单的知识传授,更多的是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当注重引导学生的物理思维,有意识地渗透物理学习方法的教学,利用转换法来帮助学生多去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切入,攻破疑难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物理; 转换法; 教学应用;
 
  现如今,多数初中物理教师基于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逐步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并且积极将其落实在日常的课堂教学环节中。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只有加强对转换法的研究,在教学中渗透转换法的应用,才能更好地推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加强转换法在电学中的应用
 
  所谓转换法,就是需要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主动发挥物理思维,将物理学中一些抽象的、不易理解或是不易测量的物理现象,用一些直观的表现方法来间接测量出物理量。[1]将这种物理学习方法应用在对初中生的物理教学中,不仅能够很大程度地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智慧,也能满足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需求。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往往会依据物理学的板块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划分,而电学是需要学生重点研究和掌握的知识板块。受到生活观念的影响,学生对电的理解多数只停留于日常用电当中,如电开关、充电器等。若是教师只对学生进行电学理论的分析和讲解,学生往往很难理解电流的有关知识。因此,教师应当加强转换法在电学教学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对电学学习的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一课时,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复习以往学过的电压基础知识,巩固学习成果,进而开展探究学习。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电学思维,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充分结合转换法来引导学生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有意识地锻炼学生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画出由两个灯泡组成的串并联电路的电路图,提出思考问题: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的电路的电压与总电压有什么关系?有的学生会猜想:因为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所以各部分电压也可能相等。而有的学生会认为:灯泡亮的地方电压大,反之电压小。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实验帮助学生认证猜想,引导学生观察电压表来验证实验数据。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结合实验结果来向学生讲解实验原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在开展力学教学的过程中应用了转换法,帮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加强转换法在光学中的应用
 
  光学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学。在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要求下,物理教材中的光学板块知识较为抽象,若是教师没有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往往很难让学生完全掌握光学的知识和有关原理。实际上,光学这个物理量往往是看得见、摸不着的,学生就算能够认识光的现象,但也较难了解光学的特征。要想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它们潜在的规律,初中物理教师就必须加强转换法在光学教学中的应用,使其转化为学生能够探究的宏观现象,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其本质。[2]这对于初中生物理思维的拓展及物理综合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平面镜成像”作为初中物理教材中光学板块的重要内容,是需要物理教师在教学中着重讲解和指导的。这一课的重点在于,教师需要对探究活动的过程进行设计,促使学生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学习有关光学的研究方法,提高探究能力。平面镜成像,主要是需要学生应用所学的光的反射知识,结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原理来把握其成像规律。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以及平面镜、平板玻璃等器材开展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进而开展小组实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加以指导,帮助学生确立像的位置,加深对虚像概念的理解。这样,学生就能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对知识概念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实现能力上的提升和思维上的创新。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加强转换法在光学中的应用,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推动了教学的深入开展。
 

 
  三、加强转换法在声学中的应用
 
  要想开展有效的声学教学,初中物理教师首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刺激学生的听觉感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探究热情,这对于声学教学的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实际上,声音作为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物理量,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物理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改良教学方法,在开展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结合转换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到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引起的,领会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教师可以积极开展物体传声实验,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随后,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交流讨论。通过和学生讨论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设计出在固体和液体中传声的物理小实验,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教师还可以通过对不同物体的击打,证明声音是需要振动才能产生。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观察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更好地认识到声学的有关原理。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在声学的教学中加强对转换法的应用,有效地推动了学生对声学知识的把握,促使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转换法作为一种创新性的学习方法,体现着新时期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让初中物理教学变得更有质量和效率,也为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邢云志.转换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8.
  [2] 左国荣.浅谈转换法在初中物理学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9.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川道南中学校
原文出处:韦纯信.浅谈转换法在初中物理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4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初中物理教师职称论文
返回: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