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政治经济学论文 >

马克思经济理论视角虚拟资本扩张的实质与结果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4-25 共3692字

  一、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
  
  ( 一) 虚拟资本的定义
  
  根据《 资本论》第三卷关于信用和虚拟资本的论述,虚拟资本一般用来指银行的借贷、信用货币、有价证券( 股票和债券等)、金融衍生品等生息资本的总称。 马克思指出“, 银行家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而且“ 银行券兑现的这种保证也是幻想的”. 在马克思笔下,虚拟资本是商业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 这种虚拟经济的资本形式是商业和银行信用过度膨胀,或者信用被使用到惊人的程度的结果。 同时,这也是伴随货币资本化而产生的,使得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并创造出金融市场,造成一种“ 资本化”的假象。

  ( 二) 虚拟资本的特点
  
  首先,虚拟资本具有价格,可以作为商品来买卖,并能带来一定的增值,但其本身并没有价值。 如证券市场上发行的股票,即使在发行之初可以大体上代表着投入企业的实际资本,但股票仍然是一种有权索取这个资本所生产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证书。 其次,虚拟资本并不直接创造现实的物质财富,但它会促进社会财富的集中,并创造巨大的货币财富而计入 GDP. 虚拟资本不仅包括经济内部产生的工资和利润,而且通过金融杠杆的广泛使用创造出更多的金融资产和相应的货币收入。

  ( 三) 虚拟资本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
  
  1.初级形式的虚拟资本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 ,但高级形式的虚拟资本与实体经济活动关系不大不同类别的虚拟资本与实体经济活动的关系是不同的。

  首先,没有实体资本或实体经济,就不可能衍生出初级形式的虚拟资本,这部分形式的虚拟资本包括股票、企业债券等等。 初级形式的虚拟资本能否实现价值增值,必须以企业实体资本运作的有效性为前提。 其次,高级形式的虚拟资本不仅仅是原来虚拟资本的再虚拟化,还可能完全是无中生有的,如金融期货、期权、对赌、金融资产再打包的 ABS、CDO、CDS等。 这样,这些资产的价值增值已经与任何实际经济活动都无关。

  2.虚拟资本具有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活动的运动方式最初形式的虚拟资本所代表的实际资本已经投入到企业的资本实体,以劳动力、厂房、机器原料、成品等形式处于生产和经营过程,不断创造新价值和利润,发挥着资本的作用。 而与此同时,这些虚拟资本又在资本市场流通转让,频繁交易,被用于获取交易利润。 这样就产生了与实体经济活动相独立的另一套资本的载体。 通过证券化的过程,一笔资本就演化出双重甚至多重资本,这就是经济活动中的资本虚拟化的过程。 因此,虚拟资本只是“ 现实资本的纸制复本”[1].

  二、虚拟资本扩张的实质与结果
  
  ( 一) 虚拟资本扩张的实质
  
  1.虚拟资本扩张是资本家追逐利益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 正因为价值的货币形态是价值的独立的可以捉摸的表现形式,所以,以实在货币为起点和终点的流通形式 G···G',最明白地表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就是赚钱。 因此,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周期地患一种狂想病,企图不用生产过程做媒介而赚到钱。 ”[2]

  虚拟资本的财富创造的过程直接跨越了生产阶段,金融资本家通过所有权的控制攫取大量的剩余价值,造成一种“ 钱能生钱”的假象。

  2.虚拟资本扩张的过程是一种“ 劫贫济富式”的剩余价值在上层社会买卖的过程马克思指出,虚拟资本“ 再生产出了一种新的金融贵族,一种新的寄生虫---发起人、 创业人和徒有其名的董事;并在创立公司、发行股票和进行股票交易方面再生产出一整套投机和欺诈活动”,“ 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用剥削别人劳动的办法来发财致富---发展成为最纯粹最巨大的赌博欺诈制度。 ”[3]

  虚拟资本的扩张与交易是在剥削完剩余价值之后的上层社会的买卖和“ 分赃”过程,并且金融垄断资本建立了经济上的绝对统治地位后,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资本主义因此具有了明显的寄生性和腐朽性。

  ( 二) 虚拟资本扩张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二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虚拟经济通过金融杠杆的使用,其创造的利润和收益越来越多,而且这种仅仅通过金融工具的方法创新就可以创造出比实体经济更大的财富,与实体经济的科技创新一样也称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动力。 通过对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研究表明,引领美国经济增长的核心经济已经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实体经济向金融行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转变。 这种经济虚拟化和工业边缘化的现象是资本追逐高利润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埋下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二元化的“ 祸根”.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对就业和 GDP 贡献率的背离反映出美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价值增值过程和物质生产过程的背离,并且进而导致了就业、GDP 创造、物质生产的各自独立的局面。

  ( 三) 虚拟资本扩张深刻影响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
  
  1.虚拟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面渗透
  
  经济虚拟化的过程外在表现为经济增长重心的转变,金融部门无论在速度还是在规模上都超过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 一方面,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越来越密切,特别是在实体经济部门发展到一定规模出现投资报酬递减的情况下,实体资本或者通过自行设立,或者通过联合的方式转而依靠虚拟化进行资本积累。 另一方面,资本经济增长不再建立在投资增长或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之上,而是依赖于居民借贷消费[4]. 发达国家中企业和居民通过生产活动积累的财富要远远慢于金融市场泡沫产生的“ 财富效应”.

  2.虚拟资本扩张加速了社会关系的结构性调整
  
  金融资本家凭借对资本的所有权无偿占有剩余价值,并且通过与产业资本相结合,加强了对经济活动的控制。 在此过程中,阶级权力结构发生全面调整,资产阶级相对于工人阶级获得了更大的权力优势;在资产阶级内部,金融资产阶级相对于产业资本阶级具有更大的权力优势。 这种结构性的变化也进一步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 因此,虚拟资本的扩张实质上并没有给普通人民带来财富积累,而是进一步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三、虚拟资本扩张带来的问题
  
  ( 一) 虚拟资本的无限扩张造成经济虚假繁荣,为经济危机埋下隐患虚拟资本的扩张所产生的财富效应的确可以推动经济的短暂繁荣,可是这种虚拟泡沫的破灭也成为经济危机的先导。 二战以后,虚拟资本的价值增值过程逐步摆脱了对物质形态的束缚,越来越与实体经济相脱离。 在虚拟资本的积累快于现实资本积累的情况下,货币资本并不反映现实货币资本的积累,导致实体资本供求和虚拟资本的供求出现明显的差别。 当虚拟资本过度扩张和积累时,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货币资本和实体资本的矛盾就会失衡,最终爆发经济危机。

  ( 二) 虚拟资本的扩张进一步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在金融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下,虚拟资本的规模和发展速度都急剧膨胀,金融垄断资本占据统治地位。 虚拟资本的无限扩张使得生产的社会化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平均利润率下降,实体资本向虚拟资本扩张有其必然性趋势。 但是如果资本完全摆脱实体经济活动的束缚时,非均衡性增长就会使得资本主义经济的收入分配、资本积累方式、劳资关系均发生深刻而重大的影响。 在这一趋势之下,生产的社会化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不仅没有缓和,反而进一步加深了。

  四、结论
  
  ( 一)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要保持适当的比例马克思指出,平均利润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资本周转速度的减慢而趋于下降。 而且资本有天生的追逐利益的本性,这使得大量的产业资本转向金融资本,企图不用通过生产过程为媒介就可以赚到钱,给人造成了“ 钱能生钱”的假象。 但是,马克思是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总过程中说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物质生产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虚拟资本的无限扩张会使得二者出现背离,渐渐脱离了实际经济活动的束缚。 尽管虚拟资本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货币及其衍生物只能充当价值的符号,并不具有劳动价值论所说的价值,所以说,虚拟资本只能在生产的实体物质财富基础上而进行衍生,一切最终完全脱离实际经济活动的货币资本都是无前途的。

  ( 二) 推进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密切关注虚拟资产价格波动发达的金融市场是我国成为经济强国的必备条件,我国正在积极稳妥地迈出金融市场改革的一步。 但是在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密切关注虚拟资产价格的变动。同时,虚拟资产价格与一般价格水平密切相关,根据虚拟经济的介稳性,虚拟经济创造的财富必须转化为境外购买力才可以使得虚拟经济创造的 GDP 实现。 否则,这些收入就会贬值,那些依靠虚拟经济的购买力就会转化为通货膨胀。所以说,建立虚拟资产价格预警机制对于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必须的。

  2008 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我们认识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相对落后,在建设和发展金融市场和实行宏观政策调控时只能借鉴西方的金融理论。 这次危机启示我们不应该忽略马克思在金融理论的科学成果,应在充分把握其金融理论的本质基础上来弥补西方金融理论的缺陷,更好地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服务。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0.
  [2] 马克思。资本论(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8.
  [3] 马克思。资本论(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96-499.
  [4] 张宇,孟捷,等。高级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1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政治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