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政治经济学论文 >

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特点研究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5-06-02 共8691字
摘要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深刻原因,因此,深入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科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科学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键所在。

  一、生产力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的统一体

  第一,对生产力教条式理解和认识的表述,即“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1]

  长期以来,由于把生产力视为“物质力量”,人们已经习惯于把生产的特定社会形态,视为生产力的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统一的唯一基础。于是,把生产力的具体存在方式规定为:奴隶社会生产力、封建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力、社会主义生产力。由于不了解生产力的性质及其变化方式,因此,生产力的“社会性”被绝对化了。这种绝对化,使得人们忽视了生产力自然物质性是生产力社会性的前提和基础的事实,进而用生产力的社会性来定义生产力的性质,其实这是用生产力的表现形式掩盖了生产力内在的本质运动。

  生产力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这一表述只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特定对象进行的特定描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力的真正含义是:生产力是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产物。马克思就生产力的性质曾经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2]“虽然使用价值或财物的生产是为了资本家,并且是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的,但是这并不改变这种生产的一般性质。所以,劳动过程首先要撇开各种特定的社会形式来加以考察。”[2]

  “劳动过程,就我们在上面把它描述为它的简单的抽象要素来说,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倒不如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

  因此,我们不必来叙述一个劳动者与其他劳动者的关系。一边是人及其劳动,另一边是自然及其物质,这就够了。”[2]“劳动过程的一般性质并不因为工人是为资本家劳动而不是为自己劳动就发生变化。因而劳动在还没有资本家的时期是怎样的,资本家就得采用怎样的劳动。”[2]

  马克思就劳动过程的论述说明生产力的基本性质,是被人与自然能动关系的性质决定的。斯大林也明确指出:生产力是人与自然的矛盾。生产力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自身性质不因生产的社会形式的性质而改变。相反,生产力的社会形式则必以生产力的性质的改变而改变。

  因此,生产力的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的辩证统一,绝不是以生产力的社会性为基础,而只能是以生产力的自然物质性为基础。因为生产力的这种自然物质性,是生产力社会形态的物质前提,具有明显的超越生产力具体社会形态的性质。比如,工业生产力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种不同的社会生产形式的共同的前提和基础。迄今为止,这个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统一表现为:原始社会生产力与母系、父系社会生产形态;传统农业生产力与奴隶、封建社会生产形态;工业生产力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形态的统一。

  第二,生产力的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首先,传统理论认为:“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二是劳动对象。……三是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所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1]这就是传统理论的“三要素”论。其实理论界就此问题的说法还很多,诸如:二要素论、三要素论、四要素论、五要素论、八要素论。这些研究特别是近现代的研究成果,为现代生产力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这种认识存在一个悖论,即生产力的性质研究必以生产力的要素研究为前提,而生产力要素的发展和变化又不以生产力性质的改变而改变。恩格斯指出:“这样,我们就有了两个生产要素---自然和人,而后者还包括他的肉体活动和精神活动。”[3]

  斯大林认为:“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所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社会的生产力。”[4]毛泽东指出:“生产力有两项,一项是人,一项是工具。工具是人创造的。”[5]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理解这一问题呢?马克思认为:“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劳动者利用物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属性,以便把这些物当作发挥力量的手段,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其他的物。劳动者直接掌握的东西,不是劳动对象,而是劳动资料(这里不谈采集果实之类的现成的生活资料,在这种场合,劳动者身上的器官是唯一的劳动资料).这样,自然物本身就成为他的活动的器官,他把这种器官加到他本身的器官上,不顾圣经的训诫,延长了他的自然肢体。”[6]

  “生产的原始条件表现为自然前提,即生产者生存的自然条件,正如他的活的躯体一样,尽管他再生产并发展这种躯体,但最初不是由他本身创造的,而是他本身的前提;他本身的存在(肉体存在),是一种并非由他创造的自然前提。被他当作属于他所有的无机体来看待的这些生存的自然条件,本身具有双重的性质:(1)是主体的自然,(2)是客体的自然。”[7]

  由此可见,马克思把生产工具视为人的物质构成的组成部分,人的物质构成是人的“有机肢体”和“无机肢体”的总和。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工具是人本身器官的延长了的自然肢体的重要思想,我们认为:生产力的最基本要素就是人与自然。

  任何一种性质的生产力的基本要素,都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以工业生产为例,这种丰富和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机器工具从工具机到动力机和传输机的丰富和发展;二是针对不同自然对象生产的专用机器工具的丰富和发展;三是机器研发和制造的高成本决定了资本变成实现生产工具---机器的重要条件;四是机器生产的流水线工艺流程所决定的生产管理形式的改变。于是,随着工业生产力自身的发展变化,在人与自然这对基本要素的基础上,资本、技术、管理等成为了专属于工业生产力的新要素。

  其次,生产力基本要素相互间的关系。我们必须强调,生产力要素间的关系是真正认识生产力发展规律的一个重要前提。传统理论主张,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的、决定的因素。但事实并非如此。生产力的最基本要素,即自然对象和人(有机肢体和无机肢体的总和).自然对象和人是生产力这一矛盾体中的对立双方,二者恰如一切矛盾内部对立双方的关系一样,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统一。

  就其同一性而言:其一,自然对象(人化自然)和人类是互为存在的前提。没有自然对象的存在,就没有人类的存在。同样,如果没有人类的存在,作为人类对象化存在物的自然对象的存在也就无从谈起。其二,二者之间互相转化。自然界的原生物,随着人类早期对距离、力的初步认识和实践,把土、木、石等自然物转化为人的“无机肢体”,进而使得植物的果实和动物成为人化的自然。

  自然对象和人的相互渗透、转化,还表现在双方在矛盾运动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转化上。以农业时代为例,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自然对象和人相互转化的过程,农业生产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晚期,农业生产工具经历了石器、青铜器、铁器畜力三个历史阶段。在石器和青铜器阶段,生产工具技术含量十分低下,开垦土地和饲养畜群只能依靠大量人力来实现,使得人成为实现自然富源向社会财富转化的主要手段;进入铁器、畜力阶段,生产工具的进化,使得土地的开发不再依赖于人的群体,一个或两个人就可以借助铁犁和畜力开垦土地。从而土地又得以实现为自然富源向社会财富转化的主要手段,而转变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奴隶制和封建制追求奴隶和土地的占有,恰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自然对象、人、劳动资料(人的无机肢体)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其中,自然对象具有前提性、人具有能动性、劳动资料具有调节性。因其各自属性不同,它们在生产力的运动过程中,各自发挥着自身的作用,严格遵循着辩证运动规律而展开。自然对象和人,也因劳动资料的变化,实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转化。三者关系也正如天平一样,自然对象和人是天平的两端,劳动资料是天平的支点,当支点接近自然对象(或者说:工具的自然对象性强、粗放),权重就倾向于人;当支点接近人(或者说:工具的人性化强、精致),权重就倾向于自然对象。

  自然对象和人这对矛盾着的双方的斗争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中国人常说,相反相成就是说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这句话是辩证法的,是违反形而上学的。‘相反’就是说两个矛盾方面的互相排斥,或互相斗争。‘相成’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之下两个矛盾方面互相连接起来,获得了同一性。而斗争性即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8]

  生产力的运动就是人与自然这对矛盾双方斗争与同一属性展开和实现的过程。

  第三,生产力的质、量运动。

  生产力作为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事物,有着自己的独立运动规律。这种运动规律不同于生产力的特定社会形式的运动规律,它不是被特定社会形式的运动规律所决定,恰恰相反,它是决定特定社会形式的运动的规律。“生产力的性质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它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1]

  生产力的性质是被它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能动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生产工具作为这种能动关系的产物,而成为这种性质产生和变化的标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的物质技术属性,是指生产技术系列中工具机的技术性质,而不是那些辅从于工具机的动力机和传输机的物质技术性质。可以决定生产力性质的只能是生产技术群落中的核心技术---工作机,因为它集中体现了生产力所特有的人与自然的能动关系。每一种生产力特有的生产工具的物质技术性质,都是以一种特定技术群落中的核心技术为转移的,工业化生产力的核心技术是机器,其他技术都是核心技术不断发展完善的附从。电气、化工、计算机技术是在实现机器技术从半机械化到机械化、半自动化到自动化历史进程中的推动因素。所以马克思明确地指出:“所有发达的机器都由三个本质上不同的部分组成:发动机、传动机构、工具机或工作机。发动机是整个机构的动力。……传动机构由飞轮、转轴、齿轮、涡轮、杆、绳索、皮带、连接装置以及各种各样的附件组成。……机构的这两个部分的作用,仅仅是把运动传给工具机,由此工具机才抓住劳动对象,并按照一定的目的来改变它。机器的这一部分---工具机,是18世纪工业革命的起点。在今天,每当手工业或工场手工业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时,工具机也还是起点。”[2]马克思在这里还进一步指出:“相反地,正是由于创造了工具机,才使蒸汽机的革命成为必要。”[2]412但是仅仅了解这一点是不够的。因为一种新的工具技术刚产生的时候,不可能马上被广泛应用,从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产活动方式。只有到了用这种生产工具去生产生产工具时,普遍而广泛使用新的生产工具才成为可能和现实,人们的生产活动方式的根本性改变才成为现实。

  生产力质变的标志是生产工具制作方式的改变。

  生产力的量变是指专属于一种性质生产力的人与自然能动关系未改变时,该种性质的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从我们对生产力的质变的讨论中,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生产力的量变的基本形式,它们是:(1)一种新的工作机产生后,围绕这一工作机的完善和发展而形成的动力机和传输机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2)从这种工作机首先发明并使用的生产部门,渐次向其他生产部门的推广和运用;(3)生产力的局部性质变是指人与自然这对矛盾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相互关系、地位、作用的改变。

  二、生产关系的两重性

  第一,生产关系的自然形式是直接被生产工具的物质技术属性所决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马克思在论及生产一般和特殊时指出:“那么,对生产一般使用的种种规定所以要抽出来,也正是为了不致因见到统一(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这总是一样的,这里已经出现了统一)就忘记本质的差别。而忘记这种差别,正是那些证明现存社会关系永存与和谐的现代经济学家的全部智慧所在。

  例如,他们说,没有生产工具,哪怕这种生产工具不过是手,任何生产都不可能。没有过去的、积累下来的劳动,那怕这种劳动不过是由于反复操作而积累在野蛮人手上的技巧,任何生产都不可能。资本,别的不说,也是生产工具,也是过去的、客体化了的劳动。可见资本是一种一般的永存的自然关系……”

  马克思指出,合理科学地将生产一般抽象出来,就是为了不会因为见到统一就忘记差别,因为忘记这种差别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企图证明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的全部智慧所在。这个结论直至今天仍被证明是十分科学的。

  直接被生产力的性质所决定的生产活动的生产、消费、交换、分配,是属于生产力的自然关系。被生产工具的物质技术性所决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是生产力的自然范畴;被生产资料所有制所决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尽管两者有着本质区别,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着的。作为生产力自然范畴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作为政治经济学范畴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政治经济学范畴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在作为生产力自然范畴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基础上产生,改变着它们的社会表现形态。

  马克思在论及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时指出:“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消费,作为必需,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9]在谈及生产和分配的关系时指出:“照最浅薄的理解,分配表现为产品的分配,因此它离开生产很远,似乎对生产是独立的。但是,在分配是产品的分配之前,它是:(1)生产工具的分配,(2)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个人从属于一定的生产关系)---这是上述同一关系的进一步规定。”

  一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工具、生产资料、劳动者等,依据其特定的技术装备的工艺规定,按一定比例组合起来并实现着自身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是生产活动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明确说明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作为生产活动的内在形式。

  第二,生产关系的社会形式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被生产资料所有制改变了表现形式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以奴隶社会为例,奴隶主把奴隶视为工具,他们把工具分为三种,即会说话的农具、只能发声的农具、无声的农具。

  奴隶主们是怎样在生产中分配、交换、消费农业生产的要素呢?古罗马的瓦罗认为,“至于农庄上的人手,加图考虑到两个因素:土地的数量和作物的种类。”

  他说一个160英亩的橄榄园,应当有13个奴隶、3头牛、5套榨油器械、3辆大车、6把带犁头的犁、4只盛肥料的篓子、8把铁耙、8把锄头、4把铁锹等。奴隶主为了自己农庄获得较好的利益,在组织生产时就必须对“三类工具”进行分配,这个分配,不可能完全按照奴隶主的意愿进行,而首先必须按照生产力的物质技术装备的内在规定---工艺学的要求来进行。

  但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奴隶主庄园的土地面积和生产工具、畜力是传统农业生产力的对象和资料,可是人的绝大部分---奴隶作为劳动者,也因奴隶主阶级所有制被沦为生产资料---会说话的农具,依据传统农业生产力的工艺学规定,被奴隶主纳入它的生产分配中去了,从而使得生产力的一般规律的表现形式被改变为奴隶社会的特殊社会生产形态。生产、分配如此,交换和消费同样如此。

  生产关系的这个一级属性的客观存在和它的运动方式说明:作为生产力的自然关系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必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随着生产工具的物质技术属性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而不断调整和改革。这就是根据生产力的发展,适时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以达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的最深刻的根源。

  生产关系的二级属性,即经过特定社会经济基础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了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经济范畴。在具体的社会生产形态中,人们进行生产时所发生的生产关系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占有生产资料的人成为生产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可以支配和迫使没有生产资料的人为他进行生产。

  第三,生产关系的质变
  
  生产力作为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事物,它的目的性规律就是在已经实现人化的自然对象范围内,通过人们的生产活动,实现自然财富向社会财富的转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造新的人化自然,开拓新的自然财富向社会财富转化的途径。与此不同,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的生产关系的目的性规律,则规定着在社会生产中,人们对社会财富的标志物的占有和由此决定的人与人的其他关系。也就是说,生产力追求的是自然人化的目的;而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的生产关系,则是以追求对实现自然财富向社会财富转变的手段的占有为目的。因为只要占有了实现这种财富转化的手段,就实际控制了这种财富转化的全部过程。只要当实现自然财富向社会财富转化的手段发生改变时,以占有这种手段为目的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就迟早会发生革命性改变。

  而实现自然财富向社会财富转变的手段的改变,只能发生在生产力发展变化的两个时期,一个是一种生产力发生根本性质变的时期,另一个是发生在一种生产力的局部性质变的时期,这个时期是生产力的量变的运动过程。

  当一种生产力发生质变时,新的生产工具和这种新的生产工具的制作方式,作为新的生产力的质变标志必然地产生了。随着这种新的生产工具和它的制作方式的产生,新的自然财富和人的新的“无机肢体”---生产工具的形成,直接规定了新的自然财富向社会财富转变的手段的改变。这个变革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的革命成了历史的必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这样的,传统农业生产力革命的实现,决定了奴隶主所有制必然取代父系社会;工业生产力革命的实现,资本主义所有制必然取代封建地主所有制。这也就是说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质变必然发生在生产力质变之后,这是生产关系质变的一种方式。

  从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轨迹中,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另一种生产关系革命的实现方式。这就是在生产力没有发生根本性质变时,生产关系的性质改变了。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改变,都是在它们所赖以存在的生产力性质没有发生本质规定的改变的情况下实现的。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生产关系的改变还存在另一种方式。

  我们说生产力是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产物。生产力中这对矛盾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生产力的发展就是这种统一性和斗争性的运动过程。随着这对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展开,这对矛盾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会发生变化,也会出现主、次要矛盾方面的转化。这种转化直接决定了这对矛盾的双方在实现自然财富向社会财富转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原来矛盾的主要方面可能变成次要方面,原来的次要方面可能变成主要方面。而处在矛盾主要方面的一方就成为实现自然富源向社会财富转化的关键因素,进而成了社会财富的标志。谁拥有了它,谁就掌握了整个社会生产过程的领导和控制权。因而新的性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产生了。农业社会的奴隶主所有制和封建社会的封建地主所有制的革命,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传统农业生产力的人化自然对象是人们利用植物和动物的生长规律,通过他们的劳动在土地上再生的植物果实和动物。在铜石并用阶段,石器工具效率低下,要实现自然富源向社会财富的转化,就只能靠大量的人力开垦土地、驯养畜群,于是人成了实现财富的唯一有效的手段,追求奴隶的占有决定了1段,生产工具的生产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土地的开垦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力,只要占有土地,就占有了土地上产生的财富。于是封建地主所有制产生了。这个事实同样说明了:生产力量变过程中的局部性质变也可以引起生产关系的质变。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的全面、科学表述应该是:生产力的质变必然决定生产关系的质变;生产力的量变也可以引起生产关系的质变。一种性质的生产力对应着被该种生产力特有生产分工所决定的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规律,进一步决定了不同类生产关系的并存。

  一种性质的生产力决定与之对应的一类生产关系的客观存在,不同性质的生产力的并存决定了不同类型的生产关系的共同存在。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关系并存、共同发展,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两个基本方面:其一,生产关系能动地改变生产力的社会表现形式,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表现形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种性质的生产力决定的一类生产关系对这一性质的生产力的社会表现形态的改变。二是在生产力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下,不同性质的生产力并存决定了不同类型生产关系并存时,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对不同性质生产力的社会表现形态的生产关系的引导、规范和改造;其二,生产关系的性质,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阶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反之,具有阻遏作用。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还有着自身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表现为惯性运动的特点,如私有制的社会形态,就经历了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的自然发展过程。而作为公有制的不同社会形态,共产主义就只能在社会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产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政治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