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

深圳城中村自主改造项目探析总结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6-05 共280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第1部分 深圳市坪山区城中村改造研究
第2部分 城中村自主性改造分析绪论
第3部分 深圳城中村改造历程与相关案例解读
第4部分 城中村改造相关政策解读
第5部分 坪山正山甲片区改造案例研究
第6部分 深圳城中村自主改造项目探析总结与参考文献

展开更多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深圳市自主改造型城中村发展总结
  
  自从上世纪末深圳完成了城市基本构架的发展之后,土地问题就成为了限制深圳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城中村作为深圳市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改造具有一定的特点。

  成因的特殊性。一个是开发方式的问题,不管是使用政府做主体的方式进行开发还是使用开发商做主体的开发模式,都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利益冲突,作为城中村改造的既得利益者,村民是不会同意这种开发的。另一个是因为即便是村民同意进行开发,但是要进行大量的整体开发也是很困难的。但是随着深圳市的城市更新政策的不断推进实施,解决城中村开发问题已经逐渐有了答案,那就是进行城中村的自主型改造。

  规划的整体统筹。即便是完成了城市的中长期,甚至是短期的规划,但是如果城中村的规划不能和这个规划衔接起来,那么就会导致城市更新的失误。深圳市开始不断借鉴国外的相关做法和经验,通过对不同国家的城市更新规划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学习,找到一种适合深圳市自主型改造发展的方式。

  实施的村集体主体特征。进行房地产开发和土地资源利用的是村集体,而不是开发商或者是地方政府,虽然村集体在这一过程当中也会成立相关的开发公司,甚至是引进股份或者是投资,但是在所有权上来说,开发的主体依旧是村集体。开发的收益绝大多数归全体村民所有。

  开发的市场特征。被开发地的价值是由市场决定的;开发的整个流程是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的;开发的过程当中会引入市场机制用来促进城中村的有效开发。

  5.2 城中村改造在深圳更新发展中应用的展望
  
  城中村作为城市当中的一个特殊空间点,由于其流动人员多而杂乱,建筑密集安全性差、环境不好,一直是城市建设过程当中要努力解决的问题。但是从社会功能上进行分析,城中村又承担着为城市流动人口提供廉价租房的功能,加上城中村独特的利益获取方式,都让城市的建设在面对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时候收到阻碍。如何解决城中村的问题是困扰我国城市管理者的一个重要问题。深圳市最近几年根据城市发展的情况,并且借鉴了国外相关城市规划案例,陆续推出了城市更新法案、土地整备法案等措施,希望通过对城中村进行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一方面获取更多的建设用地,另一方面实现对城中村的改造。以本文的正山甲片区的改造为例,深圳市采用的是以村集体为开发主体的方式进行开发。这种方式进行开发改造的优点非常多,最重要的就是解决了城市改造过程当中利益分配的问题。

  由此不难看出,这种创新型的城中村改造方式不管是在深圳市的城市更新发展过程当中,还是在国内其他大型城市的发展过程当中,都会展现出极大的发展和应用空间,有理由相信这种方式会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当中必备的改造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李苑菁。石家庄市“城中村”改造的法律问题与思考[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2):95-101.
  [2]李钊。“城中村”改造途径的思考[J].安徽建筑,2001(3):8-9.
  [3]冯长春,陈洋,李邯。封闭与开放:城中村空间解析一以广州市车阪村为例[J].城市问题,2007,(7):63-70
  [4]陈怡,潘蜀健。广州市城乡结合部管理问题及对策[J].城市问题,1999, (s): 48-54
  [5]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一都市里的村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2,(1): 168-179
  [6]刘玉刚,胡华颖,叶嘉安。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因子生态分析[J].地理学报,1989,44(4): 38s-396
  [7]Leaf M. A tale of two villages:in China and Vietnam}J}. Cities,Globalization and peri-urban change2002, 19(1): 23-31
  [8]Liu X L, Liang W. Zhejiangcun: social and spatial formal urbanization on the periphery of Beijing[J]implications of in Cities, 1997, 14(2): 95-108
  [9]Berner E. Learning from informal markets; 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land and housing provision[J]. Development in Practice, 2001, 11(2&3): 292-307
  [10]刘玉娜。城镇化进程中有关问题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4(10):55-57.
  [11]芦笙。文本规则与社会秩序中国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研究[J].
  [12]罗必良。农村发展股份合作制面临创新[J].中国乡镇企业,2004(4):19-20.
  [13]罗赤。透视“城中村”[J].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1(37):
  [14]麻智辉,龚建文。花园城市构建中的“城中村”问题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11)2003:64-67.
  [15]米井春,王金林,侯中文。“城中村”拆迁改造一些问题的探讨--以秦皇岛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3(1):15-59.
  [16]邱元华,陈建中。苏州市城乡结合部的“无地队”改造[J].城市发展研究,2003(1):41-45.
  [17]沈阳,周生路。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初探[J].经济地理,1999(6):38-40.
  [18]田莉。乡村--城市转型期的矛盾与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1998(5):54-64.
  [19]童宗煌。温州“城中村”改造实践与探索[J].规划师,2004 年第 5 期:19-21.
  [20]汪晖。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征用:征用权与征地补偿[J].中国农村经济,2002
  [21]李志生。关于“城中村”改造的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2(5):56-58.
  [22]梁健雄,侯的平。“番禺城镇空间扩展与土地利用问题探讨”[J].热带地理,2003(12):363-384.
  [23]田莉。“都市里的村庄”现象评析[J].城市规划汇刊,1998,22(5):54-56
  [24]孙明洁,林炳耀。珠江三角洲地卜_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一以深圳市龙岗区平湖镇为例[J].经济地理,2000, 20(4):46-49
  [25]梁木生。论“城中村”改造的产权障碍[J].岭南学刊,2004(3):60-62.
  [26]刘吉,张沛。“城中村‘’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9):244-247.
  [27]刘红萍,杨钢桥。农村城市化中的”城中村“形成机制与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7):272-274.
  [28]刘君德,张玉枝,刘均宇。大城市边缘区社区的分化与整合[J].城市规划,2003(4):41.
  [29]刘社欣。广州市”城中村“问题的现状特点与对策思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30]杜杰。都市里村庄的世纪抉择一关于深圳市罗湖区原农村城市化进程的调查报告[J].城市规划,1999,23(9):15-17.
  [31]谢志岿。村落向城市社区的转型一制度、政策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问题训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s. 30-39,282-291, 16
  [32]崔功豪,武进。中国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展一以南京等城市为例[J].地理学报,1990, 45(4): 399-411.
  [33]李志生。关于城中村改造的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 2002, 9(5):56-58
  [34]吕斌,周琦。深圳近期”城中村“改造的规划控制及策略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19(6):11 一 14,46
  [35]魏成,赖寿华。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地区高密集城中村的形成一个分析框架[J].现代城市探究,2006,21(7):25-32.

  致 谢
  
  非常感谢王世福老师对我的帮助,正是他的耐心指导和悉心关怀才让我顺利的完成了本论文的编写。同时也非常感谢李玉华、刘媛媛等人对我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在研究生阶段的 3 年学习生活当中,是他们让我学到了知识、学到了能力,对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风景园林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