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

构建适宜老年人的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1-05 共1210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4 构建适宜老年人的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4.1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老年人的休闲行为需要良好的环境作为支撑,作为设计师应该按照老年人的特点来规划和设计公园,促进老年人进行活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适宜老年人的公园绿地规划和设计,除了要满足公园规划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之外,还需要遵循一些关爱老年人的设计原则[45.46].

  4.1.1 安全性原则

  老年人进行户外活动的首要前提便是安全。如果安全设计部能满足老年人的户外行为特点,则会给老年人带来诸多不便,也会削弱老年人对户外活动的兴趣。针对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自身防护能力差的特点,应结合老年人的行为特点制定安全性原则。在以安全为主要原则的基础上,为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户外活动兴趣的老年人提供合适、安全的活动场地。包括下面几个方面:第一,场地安全。在进行场地设计时,场地细部的设计决定老年人使用的安全系数。第二,设施安全。随着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各方面的衰退,老年人的锻炼器械应与一般的健身、娱乐器械有所区分,应是易于老年人使用和不会对老年人造成伤害的,并对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有减缓的设施为宜。夜间照明在保证足够照度的情况下,则应尽量防止照度过强,造成老年人眼部不适。

  4.1.2 功能性原则

  满足老年人户外活动的首要条件,便是活动场地的面积。根据《公园设计规范》[46]中的规定:综合性公园、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游园、带状公园、街旁游园中的园路及铺装所占比例分别为:10%~20%,10%~20%,10%~20%,15%~30%,15%~30%;依照以上规定,应根据公园绿地周边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确定活动场地的面积,从而满足老年人活动的需要。另一方面,场地设计在功能方面要满足拥有不同兴趣爱好的老年人的活动需要,在场地中安排适宜集体活动、两三人活动、单独休息的活动空间并进行合理的阻隔。做到大小分区相结合、动静分区共存等。此外,在有条件的综合性公园中除了设置必要的服务性设施如厕所、小卖部外,还可以设置一些展览室、活动室等使得活动场地可以在天气不好的时候继续为老年人服务。

  4.1.3 弥补性原则

  经过前文的分析可知,老年人身体机能的减退使其在活动场地中的某些行为产生困难。调查中,笔者发现老年人在使用场地时对于陡坡、多台阶等存在恐惧心理。因此,在活动场地设计时要尽量避免此类场地处理的出现,在必须设置台阶的位置为他们创造弥补性环境,在心理和生理上给老年人以辅助,增加老年人独立完成户外活动的可能性,从而提高老年人户外活动的自信心,增加老年人户外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这些特殊的设计手法使得环境设计得以弥补和强化,实现老年人户外活动的无障碍化。

  4.1.4 易达性原则

  身体机能较为健康的老年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活动场所,但是还有许多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被迫就近选择公园绿地进行活动[47].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可知,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在居住地附近的城市公园绿地中进行户外活动。距离公园的远近是影响老年人选择活动公园绿地的重要的因素之一。择园理由中 56%的老年人选择该公园是因为公园“距离较近”.因此,应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合理分布老年人居住区与城市公园绿地的位置关系,并且在以老年人为主的居住区和公园之间建立公交线路,方便老年人到园进行户外活动。在此基础上,还要重视城市交通干道分割老年人居住区和公园绿地的问题,减弱现代城市道路对老年人外出活动的影响。

  4.1.5 识别性原则

  老年人神经系统退化的突出表现是健忘,特别是对于近期的事情记忆力较差。神经系统退化的老年人就会不由自主的凭借这些过去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来弥补在反应和功能上的不足[48].因此,许多老年人常常选择他们熟悉的生活、活动场所,在识别性不强的地域则常常会“迷失方向”.特别是在园路较为复杂的区域,会使得老年人在确认方向和选择道路方面造成困难。同样的,标识太多也会给老年人造成误导、引起思维混乱,从而给老年人的户外活动造成困难。因此,老年人的活动场地设计要特别注意避免复杂的园路交叉,园路尽量采用环道,并设置醒目易于记忆的标识使得老年人易于识别、方便记忆[49].

  4.1.6 交往性原则

  根据调查可知,不论是在哪一种类型的城市公园绿地中,都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在户外活动空间中与他人交谈。事实上,对于喜爱安静的老年人来说,他们也渴望通过与人交谈从而提升自我存在和参与感。适度、健康的交谈往往能够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供极大的帮助。因此,在进行场地设计时,可以有意识的为老年人创造利于交谈的私密空间,促成老年人的这一行为。这类空间可以安排在主干道附近、园路交叉处附近或者依托健身器材布置,从而增加老年人交谈的机会[50].
  
  4.2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方法

  老年人的户外活动行为具有自身特征。通过实地调查与询问,在了解老年人行为特征和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公园绿地的设计与规划原则、方法应以服务活动对象为准则。适合老年人的户外活动场地设计与规划则着重减少老年人户外活动时产生的不便和增加老年人户外活动的热情为主要设计理念[51-54].从而增加老年人进行户外活动的频率与时间,达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

  4.2.1 适宜老年人的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一般来讲,综合性公园休闲活动空间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三大原则:

  (1)方便交通。公园应设置在居住人口稠密的地区,且周边交通便利,靠近交通枢纽站点等,不但方便居住在周边的老年人,还可以服务居住地稍远的老年人。

  (2)与时俱进的原则。随着老年人保健和健身观念的加强。老年人对户外活动场地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高。由过去的静态游览,发展为亲身参与。并且活动场地的娱乐项目在不断增加,参与性也在不断提高。此外,在公园规划和绿化种植等方面也应不断创新,符合现代老年人对于活动场地的需求。

  (3)特色鲜明的原则。综合性公园不仅要有多样的娱乐活动,还应具备自身独特的主题,从而给老年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公园的主题一般可以从当地的习俗、文化传统入手,使得老年人产生强烈的共鸣。老年人具有喜爱怀旧的特点,因此这样的特色主题容易引起老年人的兴趣。

  综合性公园中老年活动区的设置不但要环境优美,还要符合老年人对于户外活动场地的特殊需求,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易于到达。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老年活动区一般设置在接近公园入口的位置,方便老年人到达的同时,也方便老年人寻找,不至于在公园中迷失方向。

  (2)动静分区,闹静分离。老年人的活动可以分为动静两种。由于老年人性格的差异,两种活动的差异性较大。在综合性公园中,可以利用其占地面积大这一优点,将动静活动区分开设置,一般设置 2~3 个活动广场就可以满足老年人对于动态活动的需求了。静态活动区则以小为好,可以零散的布置在公园中,并可以将动静活动区分割开的同时,将一部分静态活动区与动态活动区联系在一起。使得动态活动区中活动的老年人可以被静态活动区中的老年人看到,从而为静态活动区中的老年人提供观看的对象。从而使动静分区相互交流又相互独立。

  (3)重视边缘空间。老年人对于私密性比年轻人更为看中,因此在对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进行设计时,要为空间制造必要的围合,使在其中的老年人具有领域意识。从而为老年人提供私密性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安全感。

  (4)人性化的道路系统。道路系统则要符合老年人的需要,道路设置要尽量少交叉。道路系统一般不设置断头路,环形道路则可以避免老年人迷路所带来的麻烦。同时,道路要避免不平整铺装的使用,易于老年人行走,必要处需设置无障碍通道。

  (5)形式多样的活动设施和服务设施。综合公园吸引老年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拥有更为丰富多样的活动和服务设施。在这样的活动场地中,老年人可以得到更为全面和舒适的锻炼。因此,综合性公园休闲空间中需要专人维护这些活动和服务设施,以使它更好的为老年人服务。

  (6)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优美的环境同样会给老年人的户外活动带来良好的感受。在户外活动空间中应更多的配置有益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植物,避免种植容易引起老年人过敏或不适的植物。良好的植物造景,有助于减缓老年人身体机能衰老的速度。

  4.2.2 适宜老年人的居住区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居住区公园是老年人最常使用的公园绿地类型,一般在 1hm2以上,相当于城市小型公园。良好居住区公园的建立是对老年人户外活动最好的促进,作为居住区公园重要的使用人群,老年人的活动特征和规律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55].在参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及《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老年人需求进行合理设计。适宜老年人的居住区公园可以大大提高老年人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进而为增强老年人身体素质创造有利条件。适宜老年人的居住区公园规划设计在符合一般规划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风景园林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