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由于我国过去一味的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视环境的保护,加上我国的环境治理能力还不够发达,受到了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不足的限制,在节能减排上,我国还需要大量的额外的资金投入,必须大规模的采用节能减排技术,促进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但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有会制约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因此,对于我国而言,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进行充分的科学的论证。因此,本文要求科学技术哲学的角度,全面的、深入的对低碳经济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背景及内涵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被提出的。低碳的字面意思就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必须尽可能的减少对碳的排放。低碳经济就是一种经济发展的理念。这种理念倡导的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是为了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防止碳排放给地球的大气带了威胁为目标的。另外,低碳经济有助于降低能耗,是一种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低碳经济是将能源、环境以及经济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科学性的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近年来,面对气候变化、金融危机以及资源环境的多重压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增长已是大势所趋。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
二、低碳经济的哲学思考
低碳经济的提出,是为了应对全球变暖的人类社会所普遍关心的事关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但是给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构成威胁的环境问题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之外,还有诸如土地沙漠化、物种灭绝、水污染严重、酸雨以及臭氧层破坏等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急需解决。诸多自然环境破坏的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人与自然不能够和谐共生所造成的。人类从产生一开始,就与自然界发生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性。因此,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活动的基础,是正确处理人员自然关系的前提。人类的发展依赖于自然,需要依靠大自然提供的万物来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人类无时不刻不与自然发生着着关系,人类的一切的生产生活活动都是依靠自然的给予的。但是,人类具有其他动物所不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创造出不同于自然界的五彩缤纷的人类社会,人们可以利用自然来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
但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同时,却忽视了对自然的保护。
尤其是近代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人们也认识到了能源的大量使用给地球的自然环境带来巨大的恶果。诸如各种光化学烟雾以及酸雨和一些异常的气象灾害,其中受关注最为广泛的是二氧化碳的排放给全球的气候所造成的影响是极度恶劣的。在我国,人口众多,人均的自然资源储备量有限,自然资源的总量也不占优势,并且我国的经济结构极度的不合理,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十分的大,资源被过度的开采和利用,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也很低,这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的开发和不合理的使用,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以及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严重的影响到了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了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其规律性的,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并且这种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因此,人类的活动必须得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按照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办事,如果违背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就是受到来自自然界的规律的惩罚,正是因为自然界存在着这种客观规律性,才可以保证人与自然、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一。低碳经济的提出,就是在人类发展社会经济的时候,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不随便的为了实现人类的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去对自然环境进行肆意的破坏,这样下去毁灭的最终将是人类自己。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就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客观性的必然要求。
人们能够认识到自身的发展给世界所带来的众多问题,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低碳经济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低碳经济要放在一个具体的背景里面,放在现实的国情里面去理解和设计体会。否则的话,低碳经济就是一句空话,“十二五”仍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预计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大约1300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到“十二五”中期,城镇化率将突破50%,城乡人口比例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将正式迈入城市社会。人类迫切需要创新城市化模式,来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等问题。各国政治家、科学家和有识之士普遍认识到必须加快构建以低碳产业结构为基础,以低碳能源体系为支撑,以低碳消费模式为依托,以低碳社会建设为目标的低碳城市。人类的种种举措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是具有很大的滞后性的。
人是一种具有无限的欲望的动物,因此,人的欲望很难被满足,人的愿望一旦被满足之后,就会继续追寻更多欲望,接受更大的挑战。
实现低碳经济,最大的障碍就是对于人的欲望的满足问题。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满足,但是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这种满足并不能为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什么好处,因此,必须形成一定的制约的力量,包括诸如宗教的力量。人们过度的贪欲必然会带来自身的威胁,因此,是有受到一定的制约才会限制人们盲目的活动。实现低碳经济,就必须对人类的欲望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世界各国大力的倡导低碳经济,依靠精神力量是完全不够的,必须进行更为深入的哲学分析。中国在实行低碳经济时,必须小心谨慎。借鉴更多的国外的经验和积极作用。
三、结束语
低碳经济的提出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是人类文明的不断的进步的体现,是人类更加理性的思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的结果。从科学技术哲学的角度来分析,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尊重自然规律的体现,是符合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因此,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的举措。
参考文献:
[1] 朱有志,周少华,袁男优.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及其评价指标[J].中国国情国力,2009.
[2] 刑继俊,赵刚.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J].中国科技论坛,2007.
[3] 郑志国.低碳经济的科学性质疑[J].理论月刊,2009.
一、科学技术哲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在我国,科学技术哲学有两个名称,即: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前者以恩格斯提出的自然辩证法命名,后者以科学技术哲学命名,一个学科长期有两个名称并重,这是不多见的。20世纪50年代,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它深刻地揭示...
建国以来,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研究是与我国科技工作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相联系的,它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研究内容,也是自然辩证法和科学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研究传统的形成,我们可以从1956-1966年间中国自然辩证法...
最近,有一种观点大有渐趋流行之势。这种观点是:科学技术哲学和自然辩证法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学科。这种观点似是而非,而且涉及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定位和正名问题,事关重大,很有必要予以辨明。一、科学技术哲学就是自然辩证法是既成的历史...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一种,与它同属于一个范畴的还有历史辩证法和思维辩证法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具有最高意义的普遍性,它对应的是整个世界,反映的是客观事物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普遍联系。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
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笔者受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的委派,赴荷兰乌德勒支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基础研究所作学术访问,期间通过资料查访、与研究所同仁们的交流,对荷兰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国内学者通常关注英美科学哲学,...
英国著名宇宙物理学家保罗戴维斯在其名著《上帝与新物理学》中曾说道:对科学家来说,生命是自然界中最令人惊讶的现象。人的生命,作为一种客观自然现象,究竟是怎样的存在?是我们人类一直在探寻的问题。医学是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认知。对生命的认识亦为医...
1当代科技发展前沿问题的定位和特征对于什么是当代科技发展前沿问题,学界有一致的定位。首先,这些问题必须是决定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的;其次,这些问题必须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再次,这些问题是需要人们进行哲学反思的重大问题;最后,这些...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背景下,文化竞争较经济竞争和政治博弈,愈来愈成为国家间竞争的主战...
科技哲学在新时期的恢复和发展比较早,1977年10月至1978年1月间,全国自然辩证法规划会议率先召开。1981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开启了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新时期。国家教育部将自然辩证法规定为理工农医院校研究生的必修课后,几乎所有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