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自然辩证法论文 >

国内科技哲学博士学位论文产出情况及研究方向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7-02 共6351字
论文摘要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已经成为推动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主导力量。对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进行全方位的哲学反思,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主题突现出来。

  〔1〕现实的需要,孕育了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发展,众多学者在科学技术哲学领域对我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进行探索,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分支。其中,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是本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的具体化,也是学科前沿与学科发展趋势的重要展现。对我国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博士学位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应用信息可视化技术绘制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的科学知识图谱,探测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主体知识结构和前沿问题,有利于提高对本学科未来研究方向及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把握的准确性与客观性。

  1 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历史沿革
  
  我国的科学技术哲学学科起源于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20世纪30-40年代,伴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手稿在国内学术界迅速占领了一席之地。

  1953年北京大学开始招收自然辩证法专业研究生,开设《自然和自然发展史》课程,自然辩证法的高等教育初现端倪〔2〕.之后,科学技术哲学学科进入到了曲折发展阶段。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198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首任导师龚育之教授)和吉林大学(首任导师舒炜光教授)设立自然辩证法博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批准中国人民大学(首任导师黄顺基教授)设立博士学位授权点。

  198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自然辩证法专业变更为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自此我国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命名被正式确立。此后,1990年北京大学博士学位授权点获得批准,孙小礼教授成为首任导师,截至到2010年,我国共有41所学校有资格招收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研究生,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表1】
论文摘要

  2000年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点的建设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博士学位授权点的数量迅速增加,结合各学位授权点的研究传统和学术背景,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研究方向更趋向多元化发展趋势,国际和国内的学术交流与沟通更加密切,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增强,这对我国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科未来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学科基础。
  
  2 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产出的基本情况
  
  以学科专业名称=“科学技术哲学”或“科学与技术哲学”或“科技哲学”或“科学哲学与认知哲学”为检索条件,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国家图书馆,CALIS学位论文中心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448篇,文献在各数据库中的具体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对检索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去重后得到有效学位论文634篇,文献分布时间为1987年到2011年(检索时间2012年3月)。其中,1987年的博士学位论文为吉林大学张之沧的《科学观新论》,由舒炜光教授指导。张之沧成为我国第一位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图1】
论文摘要

  1989-1995年期间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产出较少,平均每年不足3篇。自2002年开始,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产出呈现明显递增趋势,具体文献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图2】
论文摘要

  在检索的文献中,按学位授予单位进行统计,排名前十五位的学位授权单位如图3所示。其中,吉林大学以152篇位居首位,东北大学以129篇居于第二位,中国人民大学以58篇居于第三位,北京大学56篇居于第四位,山西大学与复旦大学以39篇居于第五位,文献产出量居于前五位的上述高校占了全部文献的74.6%.从文献分布与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点分布状况可以看出,我国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研究生机构仍然以北方为主,且博士培养单位较为集中。【图3】
论文摘要
  
  3 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分析
  
  对检索的文献数据进行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通过科学知识图谱可以直观展现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基本主题。科学知识图谱是当前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领域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和工具。它以科学知识为计量研究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属于科学计量学的研究范畴〔3〕.科学知识图谱通过直观的动态图像信息,对学科领域的演进脉络和研究前沿进行探索和预测,从而获得较为详尽的前沿科学信息分析结果〔4〕〔5〕.本文分析使用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它是近年来国际科学计量学和信息可视化分析技术研究最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软件工具之一〔6〕〔7〕.

  1)博士学位论文高频共现关键词分析
  通过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系统绘制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图4)。从网络图谱的整体来看,关键词共现网络中形成了以“科学哲学”、“技术哲学”、“技术创新”、“技术”、“认知与心理”、“可持续发展”、“生态哲学”等为核心的关键词共现网络群组,尤其是以“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为核心的两个研究群组是整个关键词共现网络的核心群组,构成了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传统知识基础。【图4】
论文摘要

  根据CiteSpace软件系统的运行结果,统计出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各个节点的计量指标。

  表2列出关键词共现频次在5次以上的全部节点信息。表中频次的大小是指关键词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共现的频次大小。突现率代表着某一时期内该关键词出现频次的陡增情况,突现率越大,意味着该词在某一时期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中使用次数增多的程度越明显。其中,“技术哲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哲学”、“技术”等关键词在近年来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中“突现”,这也折射出,我国科学技术哲学领域中近年来研究前沿的“技术”转向。【表2】
论文摘要

  在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中,共现频次较大的节点主要有“科学哲学”、“技术创新”、“技术”、“技术哲学”、“可持续发展”等,共现频次最多的“科学哲学”一词的共现频次达32次,共现比率达到5%,这表明了传统科学哲学的研究在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而“技术创新”一词的共现频次也达31余次,共现比率达4.9%,这表明技术哲学延伸出的技术创新相关问题研究是近年来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主攻方向之一。“价值”、“意义”、“科学”等关键词也保持了较高的共现频次,表明了传统科学哲学中的“意义问题”、“价值问题”仍然是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

  另一方面,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中,中介中心度的指标通常反映节点关键词在网络图谱中“中介”的重要作用,一般是连接网络中不同群组的关键节点。在选定的阈值下,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中,共有两个关键节点词(中介中心度大于0.1),“科学哲学(0.16)”、“科学技术哲学(0.1)”,这也再次表明了传统的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研究在科学技术哲学学科领域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主题结构
  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以展现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主体知识结构,关键词共现网络形成聚类161个,可见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较高很多。按照聚类大小和研究的相关度,整理出10项关键词聚类群组(表3)进行分析。结合TF*IDF算法抽取的标识词〔8〕,总结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在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图4)中予以标注。

  从关键词共现网络的聚类结果分析,当前国内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传统科学哲学的相关研究;传统技术哲学的研究;企业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科学技术的伦理学思考;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的研究;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科学技术政策与管理;科技史与科技思想史的研究等。其中,从关键词共现的时间角度来看,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和科学技术政策与管理相关问题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前沿问题。在25年的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培养和教育中,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快速发展,研究的方向迅速呈现多元化,既延续传统的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研究,也出现了顺应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本土化”特色研究趋向。例如技术的和谐性研究,基于知识管理的新兴技术与产业政策研究等。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下发后,国内学者也迅速展开了基于中国国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相关政策、战略性新兴技术等的研究,这些研究问题也将成为贯穿未来几年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上述是从对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的计量和信息可视化的视角进行的分析,具体的论文文献中包含了大量的具体的研究问题和方向,以科学技术的伦理学思考为例,出现了工程决策的伦理规约研究〔9〕;现代基因技术的伦理学思考等〔10〕.这些都大大丰富和不断推进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向纵向深远的方向发展。

  科学技术哲学的博士研究生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已经超过25年,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研究深度不断加深,广度不断扩宽,研究方向也迅速的多元化。研究主题从20世纪80-90年代初集中于自然辩证法以及传统自然观等问题的研究到90年代中期-2000年基于西方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等最新研究成果评价的基础上的量子力学哲学、生命科学哲学、生态哲学、信息哲学等与科学技术紧密联系的哲学反思,再到21世纪从讨论具体问题的研究转向基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本质性理论研究,这一演化进程也与我国部分学者对科学技术哲学学术研究方向的描述基本吻合〔1〕.值得注意的是围绕国家宏观科学技术政策相关的选题一直是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重要方向。

  4 对我国未来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建议
  
  对1987-2011年间的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的634篇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与信息可视化分析。整体来看,这些学位论文较好的反应了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前沿知识基础,推动了学科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对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代表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热点方向,可以与国际 科学技 术哲学的研究进行 交 流 “对 话”.如2011年复旦大学郭燕博士的《思想与语言的自然化》一文对当代美国哲学家露丝·密立根的哲学思想进行了系统阐述,丰富了我国科学哲学研究的内容〔11〕.大连理工大学王国豫博士的《技术伦理学的理论建构研究》则考察和论证技术伦理学建构的可能性及条件,梳理和分析国外建构的技术伦理学理论的优缺点,成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技术伦理学研究,建构基于中国本土文化的技术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12〕.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分析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选题创新性有待提高,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等。针对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科点和论文选题的未来走向,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推进博士学位论文的数据库建设高水平的学位论文是知识传承与流动的重要方式,在信息化社会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建设对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收集过程中,我们发现包括各个高校的图书馆在内的所有收录博士学位论文的数据库中,收集的博士学位论文数量与实际博士学位论文数有较大的差异,目前收录比例仍然较低,以CALIS学位论文数据库为例,其收录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博士学位论文297篇(检索时间2012年3月),笔者整理的数据为634篇(仍然没有完全收录所有学位论文),其收录比例仅占笔者收集数据的46.8%,同时,CALIS数据库的科学技术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收录比例也较低,可见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系统全面的电子化和信息化建设工作仍然需要加强。

  2)提高论文选题的专业性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科体系的精细化是我国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自诞生以来就成为了一个“大口袋”式的学科,其研究内容的多样性尤为明显,在本次分析的634篇博士学位论文中,大部分论文都与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的性质有关,但却有很大比例的论文出现了与社会学、心理学、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界限不清。“哲学”意味缺失,甚至偏离了学科主题。学位论文作为体现学科研究特点,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应当更加符合本学科的主题与特色,体现较强的专业性,促进选题的专业性应该成为未来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重要方面。

  3)增强论文选题的原创性创新性和原创性是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在学位论文的写作和答辩过程中,要求对论文的创新性做出明确的说明,学位论文选题的创新性是论文原创的最直接体现。纵观中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培养25年来的634篇论文,论文题目上基本没有重复,论文内容上表现出了对本专业领域新方法、重大的科学技术进展、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的高度关注。

  但同时原创性的特色选题明显不足,微观的重复性研究很少,但宏观的重复性研究却较多。所谓原创性不足,主要是从选题是否有创新的余地及创新余地的大小角度而言的〔13〕.例如,哲学学科发展中重要学术人物因其特殊性和其现实意义,是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此类研究一般资料充足,在没有新的史料或更新颖的见解下,很多研究变成了对已有资料的整理,创新意味明显缺失。另一方面创新性不足也表现为重复性的研究,这种研究表现为不同学校学生对同一热点问题的探讨,也表现在同一学校的不同导师之间。尽管有些论文是出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的研究,但是博士学位论文作为完整的着述,必然会有知识基础的重合,这样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学术资源的浪费。因此,增加论文选题的原创性应该成为下一步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博士培养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4)加强政策建议的可行性从我们的统计资料来看,对科学技术的政策类研究一直是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关注的重要方面。追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快速阶段,迫切需要从政策层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引导和调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政策研究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但是,与丰富的选题相反地是相关政策建议的低水平的重复。特别是,有关的建议往往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14〕,并且政策的提出往往只是已有政策建议的形式变通。政策建议多是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现有政策理论的补充,其可行性是首要问题。现有博士学位论文的政策建议多基于理论的研究,从实践出发基于实证研究得出建议的论文占全部论文数量的比例仍然较低。因此,政策研究类博士论文中的实证研究必须得到重视,让“可行性”成为指导此类博士学位论文的首要准则。

  参考文献
  
  〔1〕郭贵春,成素梅,邢如萍.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演进与定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8):99-103.
  〔2〕任元彪.中国科学技术哲学发展史研究路径探讨[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24(140):67-72.
  〔3〕陈悦,刘则渊,陈劲,侯剑华.科学知识图谱的兴起[J].科学学研究,2008,26(3):449-460.
  〔4〕侯剑华,陈悦,王贤文.组织行为领域前沿演进的信息可视化分析[J].情报学报,2009,28(3):422-430.
  〔5〕Chen,C.Searching for intellectual turning points:Pro-gressive Knowledge Domain Visualization[J].Proceedings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America,2004,101:5303-5310.
  〔6〕Chen,C.CiteSpace II: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Technology,2006(57):359-377.
  〔7〕Chen,C.,Ibekwe-SanJuan,F.,& Hou,J.The Structureand Dynamics of Co-Citation Clusters:A Multiple-Perspec-tive Co-Citation Analysi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61(7):1386-1409.
  〔8〕Chen,C.,Ibekwe-SanJuan,F.,& Hou,J.The Structureand Dynamics of Co-Citation Clusters:A Multiple-Perspec-tive Co-Citation Analysi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61(7):1386-1409.
  〔9〕齐艳霞.工程决策的伦理规约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
  〔10〕张春美.基因不能做什么---现代基因技术的伦理思考[D].上海:复旦大学,200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自然辩证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