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科技哲学可以粗略分为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科学哲学是一种对科学本身的探索包括价值、目的、结构等而技术哲学是对人、自然、价值问题等方面的探讨。所以这不仅仅是一项综合学科还是一项浩繁复杂的问题研究而这一观点所面对的问题是在不确定的地点与不确定的时间无法确定无法控制的因素这也是其具体的理论困境因此本文通过自然、人类命运以及创造力三个方面阐述其困境的具体方向,并根据此分析出困境所在。
1、自然方面看科技哲学理论困境。
21世纪自然四大科学难题包括:夸克禁闭问题、宇宙中的暗物质问题、科学理论对称性和实验结果不对称性的矛盾、类星体问题等。例如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超光速运动河以制造出比光快了300的光脉冲,这对因果律和相对论是巨大挑战。
相对论当中指出如果超越了光速可以进行时空倒流而超越光速300的脉冲并没有进行时间倒流这也就是说科学理论和实验结果并不相符但是相对论这一科学理论却又适合作用于许多科学解释当中我们不能否定其错误性,同时爱因斯坦通过了严谨的科学证明了这一理论在理论的范围内也不能驳斥其错误原因但是事实又证明二者之间的矛盾。综上所述其理论困境之一就是不严谨。
科技哲学理论是一种不完整的理论基础人类并不能够在确定的时间、确定的空间、确定的地点去用已知的知识去证明未知的事物我们通常将这种行为称作是预知而称这种结果为未来无论我们搜集到了何种证据无论我们掌握了何种规律性的轨迹但是依然不能对未来进行预知。因为人就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行为就是一人的不确定性去控制事物的确定性从而综合事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我们所认为的定律而科技哲学理论也是因此应运而生其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猜想猜想科技的哲学价值对社会的贡献价值对人类的作用价值但是最大的问题也在于这些仅仅只是猜想,因此不确定的未知因素是这个冠之以“科技哲学”这名却并无实际因素支持的最大假想问题的难点之一。
2、命方面看科技哲学理论困境。
“21世纪工程”是人类对生命的重要探索方向和平与发展已经是时代主题战争从局部战争化逐渐地过渡到了高科技化而在科技哲学的认知当中想要彻底过渡成非暴力化这就涉及了科技哲学的另一大理论困境不切实际。
什么是战争战争是对生命的破坏以及对人类文明的摧毁局部化战争理论是缩小战争解决主要矛盾的方式之一,战争高科技化是保证生命通过科技比拼国力压缩“战争来源”的主要方向但是非暴力化却是空谈之一,只要是战争就必定有暴力无论是局部战争的人员牺牲还是高科技战争的经济牺牲都是一种暴力因素只不过是将战争变成了“不流血”的方式。
在非暴力化理论当中通过比拼经济、技术、生产水平等方面对人民的生命形成保障赴绝暴力因素,但是这样何尝又不是政府国家或者人民本身作用在人民身上的一种无形的压力从美苏20世纪的冷战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二者是处于高科技比拼的前沿是非暴力战争的一种初级形式但是损失掉的却是国民经济与国民幸福那些因“非暴力”战争所导致的贫穷、饥饿、流离失所的人民,又何尝不是被“暴力”所笼罩的无辜,所以从关爱生命的角度来看科技哲学只是用于大的形式以及大的理论空间却不能将其着眼于细处加果我们从反的方向推论,很容易看穿其“空谈”的本质。
3、从创造力的角度看科技哲学的理论困境。
20世纪末兴起的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发展浪潮还将进一步延续。关于创新主体的开发与培育又是问题的关键关于提高人的创新素质、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和培育创新文化问题受到高度重视科技哲学延续多年的一个热门研讨话题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新知识的创新和生长有什么规律?
几年前,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根据脑科学研究新成果提出多元智能论其影响和20世纪70年代关于裂脑人的研究一样,对教育科学引起了巨大冲击,(7项智能:语言、逻辑与数学、空间思维、肢体运动、音乐感受与理解、交际、自律)上述智能均有助于提高人的创造力。对于人类文明成果的评价均把原创性放在首位。但是肩关创新的规律认识(包括主体内在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都还有待深化。例如,西方国家认为“文化多元化”是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不少国家仿照美国用吸引高文化层次的移民解决本民族人口下降。也有人认为,凡是处于进取创新状态的人都必然处于逆境等这些观点都值得讨论。但总的说21世纪的社会将更有利于创新人们更理解非常规见解对它们采取宽容态度真正对创新的扼杀可能还是来自人自身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包括追求自身物质享受的平庸主义)缺少自我超越、追求卓越和奉献精神等都是不利于创新。
我们不难发现科技哲学理论是相对片面的哲学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是关于世界观的解说而形成哲学思想的并不是任何伟大的哲学系统而是赋予哲学生命的人海一个成功的哲学家必定有一套属于自身的哲学理论但这些理论基础是在于其自身对世界观的认知以及了解池就是说哲学本身寄托于人类本身因人类本身的不确定性产生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即使所有成功的哲学观点都有这种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就是“错误”.
任何一种哲学系统都有错误都有相对的反驳观点而冠以科技之名的哲学观点当然有错误。如果说数学不科学那么现在我们所形成的大部分世界观都会崩塌但是谁又能说数学科学?
这只不过是我们人类自己通过对自然的揣摩所形成的一套“游戏规则”胺照这套游戏规则我们可以在世界当中如鱼得水但是一旦我们脱离了准则范围呢?那么到时候数学准则是不是会崩塌随之而来的所谓的科技哲学是否也会消失这都是不确定的。因此科技哲学本身的理论就有严重的猜想问题这一问题形成了最为根本的理论不确定性也是科技哲学的致命点。
3、结束语。
科技哲学的兴起有其必然之处而科技哲学所形成的理论观点也有璀璨之处但是这不妨碍我们以辩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思考科技哲学的理论漏洞。正如科技哲学本身的名字一样“科学是严谨的技术是有目标且确定的哲学是人在这二者之上的一种对世界以及未来的思考那么只要有一点是不确定的所有的观念都成了相对理论”.所以最根本的解决途径就是从每一个猜想入手最大限度地完善理论依据从而反证科技哲学理论的严谨性。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文集6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1976.
[2]舒炜光邱仁宗。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赖捆牲。波普尔反历史决定论思想的辩证解读[DB].中国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
[5]正来。哈耶克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秦德君。渐进的修补:政治设计的社会运用[J].探索与争鸣2010(3)。
一、科学技术哲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在我国,科学技术哲学有两个名称,即: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前者以恩格斯提出的自然辩证法命名,后者以科学技术哲学命名,一个学科长期有两个名称并重,这是不多见的。20世纪50年代,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它深刻地揭示...
建国以来,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研究是与我国科技工作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相联系的,它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研究内容,也是自然辩证法和科学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研究传统的形成,我们可以从1956-1966年间中国自然辩证法...
最近,有一种观点大有渐趋流行之势。这种观点是:科学技术哲学和自然辩证法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学科。这种观点似是而非,而且涉及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定位和正名问题,事关重大,很有必要予以辨明。一、科学技术哲学就是自然辩证法是既成的历史...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一种,与它同属于一个范畴的还有历史辩证法和思维辩证法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具有最高意义的普遍性,它对应的是整个世界,反映的是客观事物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普遍联系。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
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笔者受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的委派,赴荷兰乌德勒支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基础研究所作学术访问,期间通过资料查访、与研究所同仁们的交流,对荷兰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国内学者通常关注英美科学哲学,...
英国著名宇宙物理学家保罗戴维斯在其名著《上帝与新物理学》中曾说道:对科学家来说,生命是自然界中最令人惊讶的现象。人的生命,作为一种客观自然现象,究竟是怎样的存在?是我们人类一直在探寻的问题。医学是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认知。对生命的认识亦为医...
1当代科技发展前沿问题的定位和特征对于什么是当代科技发展前沿问题,学界有一致的定位。首先,这些问题必须是决定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的;其次,这些问题必须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再次,这些问题是需要人们进行哲学反思的重大问题;最后,这些...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背景下,文化竞争较经济竞争和政治博弈,愈来愈成为国家间竞争的主战...
科技哲学在新时期的恢复和发展比较早,1977年10月至1978年1月间,全国自然辩证法规划会议率先召开。1981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开启了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新时期。国家教育部将自然辩证法规定为理工农医院校研究生的必修课后,几乎所有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