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澳门是闻名世界的国际化都市,在这样的社会土壤中发展起来的港澳高等教育,必然具有东、西方各自特质,具有国际视野,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很容易与西方高等教育制度和水平相衔接。澳门高等旅游教育是在世界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应澳门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自 1991 年创建了旅游教育以来,大致经历了萌芽阶段、兴起阶段和蓬勃发展三个发展阶段。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高等院校开始步入集约式的发展轨道,整体旅游教育体系逐步发展完善,结构逐步合理化; 二是各院校更加注重扩大学生规模并加强师资力量; 三是澳门旅游教育在私立高等院校和专业团体的促进下,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进一步改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教学设施等各类社会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科学利用.近年澳门高等教育发展较快,已达 13 间,是人均高校最多的地区之一,就高等教育来看,澳门近年高等教育发展快,但明显忽视了质素问题。澳门旅游教育遵循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特征,走旅游教育的国际化之路,同时澳门旅游教育也应结合本地的旅游发展特征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突出本土化发展。
二、研究问题
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主要规定课程类型和课程门类的设立及其在各年级的安排顺序和学时分配。这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它意味着通过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传授,学校教育要培养何种规格人才的问题。一门学科的课程应当由对于形成该学科之结构的根本原理的最基本的理解来决定。
许多学者就有关旅游管理专业学士课程设置问题纷纷作出了研究。汪晶晶与章锦河认为,旅游全日制学士教育是各类旅游教育中高级旅游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而科学的课程设置是旅游学士教育的前提与基础,高校的旅游管理课程体现“以旅游学为本,以经济学为纲,以管理学为用”的旅游管理学科特点。Munar 专门研究了旅游学士教育中通识教育课程。Chung 对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做了研究。保继刚和朱峰就中国旅游学士教育萎缩等现象为学士旅游管理课程设置提出了一些建议。有关澳门高校旅游管理课程问题,马早明对澳门高等院校整体旅游教育体系做了研究。梁文慧在研究澳门地区旅游教育本土化和国际化的互动发展策略中为澳门地区高等院校旅游管理课程设置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
通过以上文献回顾,发现鲜有学者研究澳门各高等院校学士层次旅游管理课程设置及比较。本文将通过对澳门各高校学士层次旅游管理课程进行比较,研究澳门各高校旅游教育发展的异同和特色,并针对性提出推动澳门高等旅游教育共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供内地高校借鉴和参考。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是比较研究澳门的高校旅游管理学士层次课程设置,为使得研究科学合理,借鉴了贝雷迪( George Z. F. Bereday) 于 1964 年出版的着作《教育中的比较法》( Comparative Methods in Edu-cation) 的理论。《教育中的比较法》的提出,使贝雷迪其成为 20 世纪以来比较教育发展史上第一位系统、详尽地提出具有科学实证主义思想方法论的学者,成为比较教育法走向科学化之路的领军人物。该理论提出了“比较四步法”,包括“描述”( description) 、“解释”( interpretation) 、“并置”( jux-taposition) 和“比较”( comparison) 四个阶段,其中“描述”和“解释”阶段属于区域研究( area studies) ,“并置”和“比较”属于比较研究( comparative stud-ies) .“比较四步法”使比较教育研究首次有了具体的研究程序,便于进行微观研究,使比较教育研究更加规范化,并且有了自己的方法体系。
为更好比较和研究澳门各高校旅游管理课程设置和科学全面收集数据,并给内地高校提供借鉴,选择澳门地区面向内地招收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澳门旅游学院。然后收集各高校最新课程设置方案作为研究数据。由于澳门各高校中的旅游相关专业名称多样,为科学描述,文中对所抽选的澳门高校旅游管理相关专业样本统一称为旅游管理专业。
四、澳门各高校旅游管理课程比较
( 一) 澳门高校旅游管理课程描述和解释
贝雷迪的比较教育法理论提出在比较不同学校课程时,首先需要进行描述和解释。因此,需要收集澳门四所样本学校旅游管理学士课程方案,对相关类别的课程数据进行整理归类,整合如图 1,然后对各高校之间的旅游管理学士课程进行描述和解释。课程设计中的课程结构无疑影响着学生毕业后一系列的看法、态度和能力。图 1 下方表格为各高校各类课程的学分分布情况,通过图中的数据整理和柱形高度值得知,澳门四所向内地招收学士层次旅游专业学生的高校毕业平均总学分是140. 5、毕业平均总学时是 2 039.在课程结构上,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毕业实习及毕业报告等五个部分,其中学分学时设置最高的部分是核心课程部分,该部分占总学分达到49. 3% ,接近总学分一半。各高校其余课程平均学分由高到低依次是通识课程、专业选修课、毕业论文、实践课程。【图1】
从图中折线可以看出五个课程部分的均值和各高校在每个课程类型中的离散程度。离散程度较为明显的是核心课程部分和实践课程部分,即该两类课程差异较为明显。分析如下: 四所高校中,澳门旅游学院的核心课程学分设置最高而专业选修课学分最低,该校也是其中唯一单独设置有课内实践课程学分的学校。澳门大学毕业总学分最低,同时也是唯一一所没有毕业论文要求的高校。澳门城市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两所学校各部分课程学分配置基本相同,两校毕业论文学分均为 15 学分,达到总课程学时的 10. 5%.
( 二) 确定澳门高校旅游管理课程比较标准
贝雷迪的比较教育法理论提出,在比较教育研究的描述和解释阶段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并置和比较。并置和比较两个研究步骤开始时需要首先确定比较标准。在课程比较中,课程维度是比较不同学校同类课程异同的有效标准。Meng - Lei,Li -Chen Chen,Lin Lin 在比较台湾和美国烹饪课程时总结的课程维度有: 基础技能、文化和人文科学、专业知识和科学、国际视野、职业识别、职业道德、艺术与创造意识、语言、服务、管理、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精神等。
为便于精确比较,需要把以上维度进行整合和精简。可以采用逐对比较法,将 Meng - Lei 等提出的十二个课程维度精简整合。通过逐对比较、排序,得出十二个维度的优先排序结果,数字越大表示该维度越重要,详见图2,按照重要程度依次排列后,删去排序在最后三项的 e: 职业识别、i: 服务和 g: 艺术与创造意识后剩下九个维度,然后发现排名第八、第九的维度 h: 语言和 d: 国际视野两项以排序相同,鉴于澳门语言课程设置中以外国语言为主,因此再将两者合并为“国际语言与视野”维度。最终 Meng - Lei 等十二项维度精简成为八项维度,作为澳门各高校旅游专业学士课程比较标准。【图2】
( 三) 澳门高校旅游管理课程并置比较
将 Meng - Lei 等提出的十二个课程维度精简为八个维度,并作为澳门各高校旅游专业学士课程比较的标准进行并置和比较研究,可以更科学、准确、深入的比较各学校同类课程之间的异同。
首先,需要将各高校旅游专业学士课程内容进行有效并置,详见图 3 右边表格。然后将图中右边表格中的各类课程与图中左边的课程维度按照相关联系连接起来。【图3】
然后依据手段与目标的关系,分析各高校在实现相关联系的课程维度( 目标) 的举措( 课程内容)差异。从而可以深刻地分析出各高校课程差异程度,结论如下:
( 1) “专业知识和科学”维度是八个维度排序最高的维度,实现途径主要是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澳门各高校的专业核心课程均开设管理学核心课程和旅游专业核心课程,其中澳门旅游学院核心课程学分最高,达到 81 分,为该校旅游专业总学分的 57. 4%.必修课的数量与内容总是有限的,而选修课则可以弥补必修课的不足,它可以对必修课的内容进行拓展或深化,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技能、特长。澳门各高校均开设有专业选修课,平均学分为 24. 75,其中澳门大学选修课最为丰富,除开设相关跨专业课程、各产业方向课程和各类文化课程,还提供学生一个丰富的选修课程目录。澳门科技大学和澳门城市大学则侧重于专业范畴的课程,他们专门针对其专业范畴开设有系列专题课程,项目清晰明确,针对性较强。相比之下,澳门旅游学院选修课较少。
( 2) 比较分析发现,实践课程能够实现 “基础技能”、“管理”和“独立思考”等多个课程维度综合有效途径。但只有澳门旅游学院设置有课内实习,全体学生在读期间均能参加实践学习,而其他高校都未单独设置课内实习课程( 与毕业报告一同设置) ,尽管有课外实习作为补充实现手段,但是由于课外实习没有专门学分要求,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够被选拔参加国际企业实习,不具有普遍意义。毕业论文是实现“终身学习”和“独立思考”两个维度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对其他相关维度的综合实现。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设置了总学分 10. 5%的部份实现该环节,旅游学院也设置有 6 个学分的毕业论文,但澳门大学完全取消该环节而通过其他课程实现代替,该项也未开设课内实践课程,课程形式相对单一。
( 3) 通识能力可以被理解为那些包括学习能力、决策能力、项目设计和管理技能等常见的范畴。通过分析发现,通识课程还是“职业道德”和“文化和人文科学”两个维度的主要实现途径。实际上,“职业道德”课程只有澳门城市大学作为明确的课程项目要求学生选修,其他高校均没有硬性要求。在实现“文化和人文科学”维度时,各学校均开设有各类文化课程,其中澳门大学文化类课程最为丰富,而且设置有学生自由选修的学分比例,符合学生兴趣; 澳门科技大学和澳门城市大学的文化类选修课不太多且有学校指定开设,学生没有选择机会; 澳门旅游学院则保留少量学分供学生选修。
( 4) 在“国际语言与视野”维度中,共有国际认证、授课语言和国际交流三项举措实现。但各学校实现方式上仍存在差异。首先在授课语言方面,澳门大学和旅游学院均采用全英文授课,所有学生必须适应英语; 澳门城市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则选择设置英文学制学制班,即在非英文学制班英文还没有硬性普及。同时,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旅游学院的旅游专业均获得世界旅游组织认证,该专业毕业生在国际范围内得到认可,学生具在备世界各地从事专业工作的资质。澳门各学校旅游专业每年开展多项国际交流交流和交换生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论坛,部份同学有机会被选拔到世界各个国家实习,国际视野大大提高。
五、启发与建议
( 一) 注重专业的定位,把行业示准渗透到课程设置中
课程应结合专业定位,专业定位应结合行业标准,因此必须将行业标准渗透到课程设置中。旅游行业是应用型行业,课程设置应注意一般理论和实践操作达到平衡。澳门四所高校中有三所未设置课内实习课程和没有要求实习学分,建议澳门高校应在旅游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课内实习课程和增加课内实习学分要求。避免只重视课堂教育而忽视实践,而造成培养的只是单向度的理论型学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经历了专业实习过程,毕业后在职场上才会有更好的竞争力。值得借鉴的是澳门高校的专业范畴设置专业范畴清晰,培养方向明确,与行业契合度较高。而内地高校课程重学科,提倡“宽口径、厚基础”,专业范畴( 方向) 不够清晰明确,建议内地高校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借鉴澳门高校做法,深入听取企业方的意见,将课程体系与企业经营管理环节结合起来。紧跟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使旅游专业细化、专业化,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目前人才培养口径宽而专业性较弱不能适应行业现实需求的尴尬局面。
( 二) 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把专业精神融入到课程设置中
澳门是一个国际化城市,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在这里交织融合,澳门社会思想意识形态相对自由。正是这种中西融合的思想推动澳门国际化进程,成为世界休闲旅游中心,澳门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兢兢业业、热情待客、文明经营,给许多往来游客带去良好的体验和经历,正是这样的职业精神给澳门旅游博彩业赢得良好声誉。尽管如此,澳门高等旅游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设置仍需改进,建议澳门高等旅游教育应在课程设置中将旅游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融入到课程中,培养旅游专业学生更加爱岗敬业、热情服务、文明经营的职业道德,创建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澳门高等旅游教育品牌。
( 三) 学校要要定期检查课程内容,不断完善课程设置
高校也应定期检查课程,确保旅游专业课程设置符合当前经济和行业发展的趋势。应根据新形势下学生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和完善课堂外更有有效的课程形式,与传统课堂产生协作效果,从而更有效的指导学生的能力发展,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独立思考的潜力和需求。针对澳门高校课程形式相对单一,澳门旅游教育应在积极融合西方发达国家旅游教育成功发展模式和经验的同时,积极借鉴大陆地区长期教育实践积淀而成的教育体系和设置规则,敢于尝试类似课外素质拓展体系等综合素质教育形式,大胆单独开设课内实践课程、重视毕业论文等课外课程形式,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精神和独立思考等方面的课程目标。
澳门高校重视课内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值得内地高校借鉴,虽然澳门高校课程形式行都单一,但是设置严谨、科学,注重课内课程质量,力求发挥课内课程最大效力。
( 四) 以国际视野创造和发展本土教育特色,不断提高吸引力和竞争力
澳门旅游教育自 1991 年开始至今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着的发展成效,但其总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如,有的高校未实行全英授课,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程度不高,有的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尚未获得世界旅游组织认证。因此,澳门旅游教育一方面需要加快与国际先进旅游教育接轨,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课程设置模式,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 另一方面还要与大陆、香港和台湾等地区加强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 同时,还要与澳门本身的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探索一条符合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定位的旅游教育模式。
由于旅游产业本身的国际化属性,因此内地高等旅游教育更应借鉴澳门高校的国际化举措,加强与国际相关组织和企业合作,特别是争取和创造更多机会给学生交流、交换和实习,积极融入国际旅游教育和旅游组织的“游戏圈”.
参考文献:
[1]任迪诗雅,任兵。 粤澳高等教育合作创新研究[J]. 管理学家,2012( 1) : 187 -189.
[2]马早明。 澳门高等教育结构特征及其现状[J]. 比较教育研究,2000,21( 1) ,34 -338.
[3]梁文慧。 终身学习与澳门高等教育改革研究[J]. 国际学习期刊,2006,13( 4) 33 -35.
[4]陈丽君,雷强。 粤澳教育合作的现状与对策[J]. 当代港澳研究,2002( 1) : 64 -67.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1.人才供需与旅游业的需求脱节。当下,我国旅游业方面的人才供需现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典型特征:一个方面的特征是由于我国旅游行业不断的在发展和进步,要求学校相关专业能够提供较多的旅游专业的从业人员,尤其是需...
一、赴日研修项目介绍在中日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山梨县笛吹市石和温泉旅馆组合和学院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与日本山梨县笛吹市石和温泉旅馆组合达成了合作协议:每年选拔优秀学生赴日本进行为期一年的带薪研修。安排的宾馆都是日式温泉宾馆。...
随着国际市场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要求的逐渐提高,欧美发达国家对职业教育极为重视,尤其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实训教学在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也日趋上升。旅游专业职业性、实践性很强,国外的旅游实训教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并取得了...
旅行社管理专业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其教学的目的就是在于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旅行社的理论知识,深入了解旅行社的性质、业务运作形式和业务管理的方法,并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来分析旅游线路,对旅行社的经营状况进行正确的分析,通过一系...
所谓演讲,是指在公众面前,通过有声语言和肢体、表情等辅助语言综合运用,对某些问题表达自己看法,说明事理或传达情感。演讲通常分为读稿演讲、背诵演讲、提纲式演讲和即兴演讲,不同的演讲方式具有不同的难度。...
旅游业在21世纪空前发展,这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传统的高职旅游教育模式导致毕业生适应职业技术变迁的能力差,无法满足现代旅游企业的需求。因此,积极探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对于全面提升高职旅游教育...
在世界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工匠精神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始终贯穿其中,历经文化的洗礼和沉淀,现已成为人类社会前行的精神源泉。...
1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发生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它最终体现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上,环境意识包括三个方面:对自然界与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理...
我国高职院校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在高职院校的广泛应用,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内容、形式、手段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要求,因此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
一、旅游资源及管理特点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它们是吸引人们产生旅游行为的重要因素。我国的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据统计:21.9%的国外旅客是为了游览中国的名胜古迹,50.9%的旅客是对中国人民的社会方式、生活习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