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重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与措施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4-07-30 共4413字
论文摘要

  三年制医学专科教育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是农村医学教育的主体,而专科妇幼保健专业是随着我国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而逐渐诞生的一个新兴专业,起步较晚,内涵建设相对薄弱,缺乏专业特色,特别是内涵建设的核心———课程建设,仍然是处于不断地探索之中,目前的课程设置基本是沿用本科学科系统模式,即为“本科压缩饼干”,实践技能训练不够,社区问题涉及较少,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现象突出,更不适应在基层农村、城乡社区开展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服务模式。据此,本课题组以学校示范院校建设为契机,对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妇幼保健方向)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打破过去单科设置的学科体系,删除重复内容,新增岗位必需的内容,形成“基于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

  1 课程体系重构的必要性

  1.1 传统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1 课程设置模式单一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形成于 20 世纪 50 年代,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3 部分。其课程设置模式单一,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学科性,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及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韦嘉等在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指出我国医学教育存在着医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科学技术发展不相适应,与医学模式转变不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卫生人才的质量效益要求不相适应以及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问题。
  1.1.2 实训项目设置较少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再加上资金、师资以及实训基地缺乏,相关人员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时均倾向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而针对学生职业岗位的实训项目则较少,这从根本上弱化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2 妇幼保健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

  1.2.1 课程设置偏离岗位需求 目前,我国妇幼保健专业的课程体系还没有脱离传统临床医学的结构,无法满足妇幼保健工作的实际需要,明显偏离岗位需求。吴末生等指出,妇幼保健专业课程在结构上存在医学人文教育较为薄弱,沟通技能缺乏,预防医学有待加强等问题。张建瑞等也指出妇幼保健知识比较肤浅,实用性不强,健康教育和管理学课程不够等问题。因此,妇幼保健专业新的课程设置应以当前基层农村、城乡社区的妇幼保健岗位需求为导向,真正做到以“岗位需求—职业能力—素质结构—知识技能”为模式对妇幼保健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1.2.2 教材建设滞后 由于妇幼保健专业起步较晚 ,至今还没有一套本专业完善的系列教材,一些院校还在沿用本科教材或者临床医学专业的教材,明显滞后于飞速发展的社区医疗实际需要,不利于培养“六位一体”的实用型、近距离上岗的综合性妇幼保健人才。

  2 重构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

  2.1 重构目标 为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和医学专科教 育改革的需要,结合当前社区医疗发展的趋势,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妇幼保健方向)毕业生的就业定位,重构以岗位胜任为切入点的实用型、近距离上岗的妇幼保健人才为目标的新课程体系。
  2.2 拟采取的方法。
  2.2.1 文献查阅法 本课题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 ,了解国内外相关学校妇幼保健专业课程体系及改革现状。收集方法主要通过计算机检索以及到有关部门复印、购买。
  2.2.2 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法 根据社区妇幼保健岗位的需求及妇幼保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组织学校与社区共同参与的课程建设小组人员到基层农村和城乡社区对妇幼保健岗位需求进行调研,与基层一线妇幼保健专家一起进行工作任务、岗位能力分析,根据岗位需求确定学习内容,根据学习内容设置课程,最终形成符合妇幼保健岗位能力需求和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核标准的新课程体系。
  2.2.3 实践 比较法 通过对实施 “基于岗位需求 ”新课程体系的班级与实施传统课程体系的班级比较分析,探讨新课程体系的实践运行情况,总结新课程体系的特征及优势。
  2.3 技术路线 见图 1。
  技术路线图
  3 重构课程体系的措施

  3.1 转变 观念 紧贴国家医改 、教改政策 ,转变教育观念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的个体—群体预防保健观念,树立为基层社区妇幼卫生服务的意识观念。
  3.2 课程设置的改革 通过对基层农村、城乡社区妇幼保健岗位的调研、分析,总结出岗位需求。根据岗位需求,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妇幼保健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大胆改革,采取“整合优化原有课程、增设岗位必需课程、建立综合弹性课程”方式对原课程体系进行重构,重构后的课程设置主要由人文素质与职业规划课程模块、公共卫生课程模块、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模块、临床诊疗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5 部分组成,构建突出基层社区妇幼保健岗位“四化”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从而构建符合国家卫生保健政策、满足基层农村、城乡社区妇幼保健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
  3.2.1 整合优化原有课程 临床诊疗技能是基层单位妇幼保健工作的基础。因此,以社区常见病、多发病为依据,通过精简、融合、重组等方式整合优化原有课程结构,打破过去单科设置的学科体系,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常用诊疗技能整合编写成《临床诊疗思维》、《岗前综合培训》,新增《护理技能》、《基层健康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临床诊疗技能及公共卫生服务技能,形成以社区为基础的新课程体系。
  3.2.2 增设岗位必需课程 生殖健康服务包括产前检查 、安全分娩、产后服务、计划生育等,故需要增设社区妇幼保健必需的专业核心课程,如《妇幼营养学》、《妇幼心理学》、《基层妇幼保健技术》、《医学遗传与优生》等,培养学生社区妇幼保健的专业服务能力,使专业课教育与职业岗位技能培养紧密结合,以适应基层农村、城乡社区妇幼保健工作岗位的需求。
  3.2.3 建立综合弹性课程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职业岗位(群)的内涵与外延日趋丰富,职业能力由狭义的职业技能扩展为综合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医学专科教育在通过开设《医患沟通技巧》、《医德医风》等课程来加强医学人文应用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教育的基础上,以及构建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跟上时代发展、职业变化和社会工作岗位需求或者进入高校深造的职业规划课程,如《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以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医患沟通、职业规划等通用技能。但由于每个人将来的工作岗位和职业发展方向有异,所以职业规划课程只能设置为具有弹性的选修形式,即为培养岗位技能强、人文素质高和有发展后劲的应用性人才建立综合弹性课程。随着社会发展和办学条件的进一步完善,设置职业规划课程是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会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3.3 建立 社区实践教学基地 卫生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切实把妇幼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和城市社区,指出妇幼保健工作的基本立足点是面向基层农村、城乡社区群体。中山大学易欢琼等提出把教学放到社区进行,让学生提前接触社区工作岗位,激发学生主动思维、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社区实践能力。因此,以本校示范建设为契机,改变原来的只在医院实习的传统实践教学方式,建立社区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尽早参加社区妇幼保健服务。通过直接参与社区妇幼保健服务的实践,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妇幼保健服务技能,使学生毕业即能上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归宿感。
  3.4 加强教材建设 教学改革本质是课程建设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而教学内容的更新要求教材的更新。根据新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妇幼保健岗位的需求,加强相关教材建设,如《基层妇幼保健技术》、《妇幼保健实训指导》等。
  3.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要有教师的参与和执行,一支技术过硬、具备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专业师资队伍是保证妇幼保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圆满完成的基础。通过举办“培训班”、进修及岗位实践能力锻炼等方式,加强学校教师实践技能和社区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培养一批站在学科前沿,具备过硬带教、实践、学术科研能力的学科带头人。

  4 新课程体系的特点

  4.1 妇 幼保健技能专业化 新课程体系增设有专业核心课程 ,同时建立社区实践教学基地,采取“社区与学校、社区与临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尽早参加社区妇幼保健服务,从而提高学生的妇幼保健专业服务技能,使学生的妇幼保健技能专业化。
  4.2 公共卫生服务技能社区化 新课程体系设置有以“社区 ”为基础、适应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公共卫生服务技能,达到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化的目的。
  4.3 临床诊疗技能全科化 新课程体系是培养集医疗、预防 、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全科实用型、近距离上岗的综合性妇幼保健人才,设置有综合性实训课程,开展“床旁教学”,实现教学与临床“零距离”,使妇幼保健人员既能开展妇幼保健服务,又能诊治基层农村和城乡社区常见病、多发病,达到临床诊疗技能全科化,做好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4.4 人际 沟通技能高素质化 新课程体系设置有 “人文素质与职业规划课程模块”,以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医患沟通、职业规划等综合技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岗位技能强、人文素质高和有发展后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总之,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能最大限度地凸显本专业的特色,培养出岗位需求、有发展潜力的人才的教学改革都是成功和值得发扬的。本课程体系重构是以“基层农村、城乡社区妇幼保健岗位需求”为原则,加强社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采取“社区与学校 、社区与临床 ”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 ,让学生尽早参与社区妇幼保健服务,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妇幼保健专业服务技能,旨在使学生毕业即能上岗,加快高素质技能型妇幼保健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何坪,邓宇,罗利刚,等. 基于全科医师职业能力的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课程体系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5):2837-2840.
  [2] 王凤基. 对我国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分析与思考[J]. 高教探索,2010(4):98-102.
  [3] 吴末生,殷朝阳,陈富韬. 引入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深化课程体系改革[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6):2554-2555.
  [4] 韦嘉,陈明清,杨玉萍,等. 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框架下临床医学课程体系改革[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2):20-21.
  [5] 张建瑞,杜玉开,方为民,等. 妇幼卫生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的定性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3):723-1724.
  [6] 刘洋,张虹,杨琪. 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J]. 中国高等教育,2013(2):11.
  [7] 肖智勇. 三峡库区农村医学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 重庆医学,2011,40(21):2110-2112.
  [8] 计虹,段明月. 美国妇幼卫生工作现状和启示[J]. 中国妇幼保健,2000,15(6):389-391.
  [9] 易欢琼,徐斯玲,张钰,等. 妇幼卫生专业的社区教学实践的尝试[J].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30-31.
  [10] 徐涵.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 四川 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8.
  [11] 江华. 临床医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西北 医学教育,2010,18(2):413-415.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职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