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职业院校人体解剖学实验室文化建设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9-10 共3518字
论文摘要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一个设备齐全、环境良好的实验室是医学生学好人体解剖学的基本保证。以往我院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存在空间狭小,通风、照明设备不完善,实验台陈旧,设置不合理,充满强烈刺激性气味等问题。这使许多初次接触人体解剖学的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课堂上参与实验的热情较低,极少单独进入实验室学习,这直接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实验室的利用率。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我院对人体解剖学实验室进行了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院人体解剖学实验室文化建设分为环境文化、人文文化和管理文化建设 3 部分。

  1 环境文化建设

  1.1 改善实验室室内环境

  1.1.1 合理设计实验室 在新校区建设之前教研室主任和解剖学教师多次到省内医学院校学习,在人体解剖学新实验室建造中融入绿色环保、人性化、实用性等设计理念,使新实验室的布局合理,面貌焕然一新。

  1.1.2 解决实验室通风问题 通过安装地下封闭式抽风系统,使实验室空气流通,消除了刺激性气味,确保了师生健康。

  1.1.3 科学划分实验室 将实验室依据人体各系统构成来划分,分别建立了运动系统、内脏各大系统、脉管、神经系统实验室。依据实际功能建立了尸体解剖、应用解剖及断层解剖实验室,另外还建立了大体标本陈列室和断层标本陈列室。通过对实验室的划分,能更好地摆放解剖学标本,将相对应的封装实验标本陈列在实验室中,既可以美化实验室,又能为教学服务。

  1.1.4 建立多媒体网络解剖实验室 学院在实验室安装了多媒体及网络设备。通过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将人体结构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解决学生人数过多,观看标本困难的问题;学生可对照多媒体在标本上进行印证,提高了学习效率;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效果能将解剖结构直观地展示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1.5 摆放绿色植物 在实验室摆放仙人掌等绿色植物,以美化环境,吸收甲醛,净化空气。

  1.1.6 布置解剖图谱相框 将人体解剖学中重要的图谱做成精美的展板,并依据各实验室的特点悬挂图谱,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1.2 改善实验室外围环境

  1.2.1 放置宣传展板 将人体解剖学的学科简介、师资队伍、实验室分布、教学与教研等内容制作成展板并放置于教室和办公室前方,加深学生对人体解剖学教学的了解。

  1.2.2 美化实验室标牌 依据实验室特点将各实验室的名称制作成精美统一的标牌,张贴于实验室门前,既简单明了又清晰美观。

  1.2.3 张贴宣传壁画 将恩格斯关于“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名言,解剖学之父安德烈·维萨里简介,希波克拉底誓言,各系统经典图谱等制作成精美壁画,张贴在解剖学实验室外墙上。既宣传了人体解剖学及医学人文知识,又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1.3 应用新型标本浸泡液

  长期以来人体解剖学标本防腐浸泡液都是甲醛,它具有强烈的挥发性和致癌性,对人体健康存在危害。人体处于高浓度的甲醛环境下,即刻引发呼吸困难、恶心和呕吐,流眼泪等黏膜刺激症状,令人难以承受。在解剖学标本制作中适当尝试诸如由氢氧化钠、偏重亚硫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等组成的新型标本浸泡液,可有效降低对师生的危害,减少刺激性味道的弥漫。
  
  2 人文文化建设

  2.1 加强对教师、实验管理人员的人文关怀

  为减少甲醛对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的危害,应在采用新防腐技术的同时,尽量避免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长期集中上实验课、制作解剖标本。另外还采取了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体格检查、提高劳保津贴、加强劳动保护、工间休息延长等措施。

  2.2 强化实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实验管理人员是实验教学的中坚力量,为强化队伍建设,学院在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加强对实验管理人员的培训(包括校内培训和外出培训)。利用各种奖励政策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逐步掌握解剖学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过硬的实践能力及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的高素质实验管理人员队伍。

  2.3 举办应用解剖学讲座
  
  学院利用实验室标本、设备,安排教师不定期在实验室举行应用人体解剖学讲座。通过这些讲座,让学生在巩固人体解剖学基础理论的同时初步了解临床知识,激发他们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兴趣。

  2.4 开展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

  为营造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学院定期举行解剖学知识竞赛。竞赛分为海选、复赛和决赛 3 个阶段。海选阶段,由人体解剖学教师组织出卷,班主任组织考核,从中推荐出本班 5 位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复赛;复赛阶段,由人体解剖学教师统一组织考核,依照各班考核总成绩评选出参加决赛的 10个班级;决赛包括“必答题”“、标本题”“、抢答题”和“附加题”四大环节,最终评出集体奖和个人奖。竞赛的开展既活跃了学院的学术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拓展了学生的人体解剖学知识,提高了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水平。

  2.5 鼓励教师制作标本

  学院为鼓励教师制作标本,采用了给予补助及计算课时的政策,让教师利用寒、暑假及课外时间自行制作标本。通过教师制作标本,既解决了教师课时少、收入低这一难题,又提高了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对教学标本进行了适当补充。

  2.6 提供实验平台,让实验管理人员、优秀学生参与尸体解剖

  学院让实验管理人员和优秀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参加尸体解剖,实现对尸体的“零距离”接触,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对人体解剖学的感性认识。

  2.7 引进开放式人体解剖学多媒体教学系统

  开放式人体解剖学多媒体教学系统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能够让学生课后随时进行学习。学院引进了这一系统,并对学生24 小时开放。通过这一系统所具有的操作简单、动态效果较强的特点,从视觉和听觉上吸引学生注意力,弥补理论教学过于抽象的不足。因而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能够自主学习,易于操作的人体解剖学学习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丰富了教学内容。

  3 管理文化建设

  3.1 制定完善的实验室规章制度

  良好的人体解剖学实验室管理必须以完善的制度为依托,才能做到管理规范、细致、有序。学院依据人体解剖学实验室的特点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除了常规性的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管理规定、实验指导教师岗位职责、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外,还制定了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教师实验指导规范、学生实验成绩考核评定办法及实验教学质量监督调查等管理规范,并将这些规范始终贯彻于实验教学中。

  3.2 加强实验室标本、模型管理

  随着学院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在人体解剖学实验室标本和模型的配置上投入了大量经费,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实验条件,这对标本、模型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标本、模型是人体解剖学实验室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学校的贵重财产,做好实验室标本、模型的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学院对实验室标本、模型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要求实验管理人员将所有标本、模型的名称、所属系统、数量、损坏程度等录入电脑,建立标本、模型档案;每学年开学前对所有标本进行一次检查、整理;定期对所有标本进行清洗,按时更换保存液;对教学标本、模型的使用认真做好记录;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及时发现损坏的标本、模型并进行维修等,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3.3 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做好开放实验室管理工作

  学院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自学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有效利用实验室资源,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实施了开放式实验教学,并制定了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开放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学习情况,每 1~2 周安排一轮实验室开放,一般安排在学生晚自习时间;学生以班级或实习小组为单位,由指导教师提前与实验室预约,实验室管理人员安排时间进行辅导等。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对教师、实验管理人员及学生的管理,既实现了实验室的开放,又保证了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有序。

  3.4 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

  学院采取了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加大了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层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实验室安全管理积极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落实实验室防火、防爆、防毒、防盗等安全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强了实验室安全教育,定期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知识培训,提高其自身素质;通过加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加强为师生营造了一个安全、和谐的实验室育人环境。

  我院通过对人体解剖学实验室进行文化建设使其面貌焕然一新,为广大师生营造了一个环境优美、学术氛围浓厚、开放自由的“解剖学天地”,为提高实验教学水平,顺利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庆荣,吴洪海,朱永泽.人体解剖学实验室的环境建设和管理[J].解剖学杂志,2006,29(3):398-399.
  [2]宋小白,韩涛,秦津,等.加强动物解剖实验室建设,提高教学质量[J].广西农学报,2009,24(2):60-62.
  [3]傅晓燕.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之浅见[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1):140-14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文化建设论文
返回:职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