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强调的是饮食对人生存的重要性,不仅如此,自古以来饮食更是中医医家们养生长寿的重要途径,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黄帝内经》蕴含丰富饮食养生之道,笔者现就其中论述,整理如下,试图抛砖引玉,以飨同道,不正之处,望予以指正。
1 《内经》饮食与人体生理病理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中医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立于天地之间,必须依赖天地阴阳二气的运动与滋养才能生存,故而《素问·六节藏象论》说: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脏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说: “水为阴,火为阳; 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形体的滋养全靠饮食,饮食经过生化作用而产生精,再经过气化作用滋养形体,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素问·五藏别论》: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然而,饮食失宜却是疾病产生的重要病因,如果饮食不宜,反而会损伤身体,导致疾病的发生。《素问·调经论》总结其为“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写道“味伤形,气伤精; 精化为气,气伤于味。……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就是此理。
譬如五味能滋养五脏,但五味失宜也能损害脏气,《素问·生气通天论》云: “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2 饮食有“节”
2. 1 食“量”有节 饮食应有所节制,不能过饥、过饱、饮食无规律。过饥则气血生化不足,日久伤正,如《素问·评热病》说“不能食者,精无俾也”。六腑以通为用,过饱则伤胃腑,耗伤胃气,《素问·痹论》讲“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胃受损,痰饮水湿内生为患,食积内停出现嗳腐吞酸,脘腹胀满疼痛等症,甚者饮食过饱,阻碍升降之机,会发生筋脉弛纵、肠澼及疥疮等病症,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素问·生气通天论》也说: “膏粱之变,足生大疔”。故而《济生方·宿食门》中说: “善摄生者,谨于和调,一饮一食,使入胃中,随消随化,则无滞留之患”。人与自然相应,自然界有平旦、日中、日落,故而人也有早中晚三餐,饮食无规律,当食不食,当消不消,日久则将损伤脾胃,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有相关论述: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可见饮食规律的重要性。
2. 2 食“性”有节 中医讲“药食同源”,药有“四气”曰寒、热、温、凉,有“五味”曰辛、甘、酸、苦、咸,饮食也有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此治之大体也。”当然饮食也不例外,如同药物作用,以其偏而纠偏。偏性太过,疾病乃生。临床上可见不少例证,如女性喜食冰冷食物,故而痛经频作等,当然温热过食,内热乃生,热盛则肿则可见咽喉肿痛,出于上则牙龈出血,出于头面背部则痈疮发生,走于下则便秘痔疮等等。《内经》也有相关论述,如《灵枢·师传》指出: “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素问·调经论》: “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素问·咳论》也说: “其寒饮食人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而笔者认为饮食寒凉食物时当中“病”辄止,不能太过而伤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指出五味在饮食中的重要性。《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脏气法时论》再次总结为: “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别,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可见饮食时,视病证之性,“随证选味”对身体颇有益处。若不重视“味”的使用,将损伤身体,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2. 3 食“季”有节 《灵枢·岁露论》“人与天地相参也,日月相应也”。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相更替,人体在这种规律性气候下也相应呈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
故而人禀天地之气生,饮食也自不例外。春生夏长为阳生,秋收冬藏为阴长,因此春夏之季应多顾阳气,食宜升发阳气,温补阳气; 秋冬之季食宜补阴填髓,以助封藏之本。然而万物皆要辩证看待,阴阳既相互克制又互为根本,相互滋生,不可助阳太过而伤阴,助阴太过而损阳。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以寒热轻重少多其制,同热者多天化,同清者多地化,用凉远凉,用热远热,用寒远寒,用温远温,食宜同法”。故春夏温补助阳为主也应佐以凉润,秋冬补阴为主也应稍佐温热。
3 食疗与疾病
3. 1 饮食与疾病的发生发展 中医认为正气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不适当的饮食,势必削弱正气,助长邪气,疾病乃生; 饮食养生则正是顾护正气,补益正气,驱除邪气,从而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中医认为“药疗不如食疗”,早在《素问·藏气法时论》中就有相关记载: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五常政大论》中也说: “无积者求其脏,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和其中外,可使毕已……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是药三分毒”,因此饮食调养既可以减少药物对人体的损害,又可补益精气,达到“正胜则邪退”、“邪退正进”的目的。如阳气过旺也是病理状态的一种,饮食经过脾的运化,能够助长阳气,所以对于一些阳气过旺的人以此为切入点,适当进行饮食控制则疾病可缓解甚至治愈。《素问·病能论》曾记载: “阳何以使人狂? ……治之奈何? ……夺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即已。”所以治疗狂病患者时适当禁止饮食,使过盛的阳气得以衰少,病就可以痊愈。
3. 2 饮食与疾病的治疗与宜忌 《素问·藏气法时论》云: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药食同源,在相关疾病时,也可以运用食疗,“食宜同法”。该篇还说“病在心……禁温食……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 用咸补之,甘泻之……病在脾……禁温食饱食……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病在肺……禁寒饮食……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病在肾……禁犯焠( 火矣) 热食……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对于各个疾病的饮食,该篇还列举相关饮食方法“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猪肉、栗、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4 饮食与梦
人体气血失宜时可以产生相关梦,当然通过相关梦象就可以知道相应脏器气血运行的失宜,从而针对性的使用饮食进行调节,疾病就可以得到治疗。
如《素问·方盛衰论》说: “是以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见人斩血借借。得其时则梦见兵战。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船溺人,得其时则梦伏水中,若有畏恐。肝气虚,则梦见菌香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此皆五脏气虚,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合之五诊,调之阴阳。”
5 食疗重在调养脾胃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素问·经脉别论》论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胃之气壮盛则气血生化旺盛,其他脏器则受其滋养濡润,身体则日益强健,《素问·玉机真脏论》说“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 相反脾胃弱则气血生化无能,身体日益衰败,《素问·评热病论》说“不能食者,精无俾也”。从中可见脾胃在人身的重要性,因此食疗宜多注重调养脾胃,脾胃者,后天之本,先天之精难以速生,后天之本则宜先顾。医学大家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不食》总结为: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此百病之大纲也。故诸病若能食者,势虽重而尚可挽救; 不能食者,势虽轻而必致延剧。”故而脾胃调养适当,气血生化旺盛,全身状态亦可逐渐强盛; 调养失宜,则百病由生。后代养生专着《养生类要》中说“四季长呼脾化食”也是此意。
6 小结
《内经》奠定了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医养生巨作,其中不乏诸多饮食养生法则,实为示后人以“法”。临床上我们常提出“三分治疗,七分调养”的观点,然而其调养不外饮食起居等等,饮食为每日必需之事,在调养中起重要作用。饮食调养,总体言之,实重在调养脾胃,唯“谨道如法”,则气血生化有源,“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才能“长有天命”。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指除外乙醇和其他明确肝损伤因素而出现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点的肝病综合征[1].其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的肝脏表现,同时也是肝癌[2]、心血管疾病[3]的...
体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体质分类理论很多,目前基本认可的中医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
食疗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利用不同性味的饮食调整人体功能和治疗疾病的一门科学。中医认为,民以食为天,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治病当论药功,养病方可食补。诸多国医经典都论述了疾病康复与饮食调理之间的密切关系。肿瘤患者在进行化疗后身体虚弱...
2型糖尿病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疾...
人所熟知,苏轼是位美食家,其东坡肉、东坡羹、东坡肘子等名扬天下,鲜为人知他还是位养生家,尤其在饮食方面,善于利用各种食材的不同属性而施行食疗与药疗,取得了延年益寿的效果。明朝末年王如锡编撰的《东坡养生集》,收录了丰富的养生内容,其中第一卷...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经典着作,它不但奠定了中医基础理论,还提出了中国传统饮食养生的基本观点,论述了饮食结构的基本模式,首创了食物分类方法,揭示饮食与疾病的关系以及食疗方法等。其以中医五行学说为基础,将食物与五脏对应分类,与现...
中医食疗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食物的性能、食物与健康的关系,并利用食物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方法。在提高疗效上,与药物起着同样的重要作用。中医素有食治胜于药治,药补不如食补之说。水肿患者由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的不同,在饮食上也因人而异,...
徐春甫(1520-1596),字汝元,号东皋,安徽祁门东皋人,明代医家。着有《古今医统大全》100卷,为综合性医书,《古今医统大全》对养生的论述,主要见于《老老余编》(载于第86~87卷)和《养生余录》(载于第99~100卷)。徐春甫集春秋战国诸子养生理...
消渴症是中医里对糖尿病的一种常用称呼,它是一类在老年人群当中常发的临床疾病,且为终身代谢性疾病[1].消渴症根据中医理论分析病因可知,主要是由于平时日常饮食没有节制,摄入大量的糖分和油腻等物质,致使体内产生痰湿,壅积化热。患者应该在发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进步,我国老年人口逐渐增多,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为1.7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1].根据预测,截至2020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年约为2.4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7%,截至2050年约为4亿,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