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食疗学论文 >

探讨哮喘病的辨证施膳治疗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1-14 共4946字
论文摘要

  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逆,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痰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相当于西医的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慢性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根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统计数字,全球有 1. 5 亿人患有此病,每年死于哮喘的人达 18 万.哮喘患病率国外为 5% ~10% ,国内约为 1% ,儿童则高达 3% .因此,哮喘的防治已引起全世界的重视,WHO 已将其列入全球防治战略[1].

  1 食疗的重要性

  哮证具有"夙根",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反复性,顽固性,常常迁延难愈,长期的服药导致患者依从性不好,故防治尤为重要.食疗即食治,即利用食物来影响身体各种功能,使其获得健康的一种方法.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 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 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可见,食物本身就具有"养"和"疗"两方面的作用.中医食疗就是采用食物或者以食物为主,适当地配入药物组成食疗配方,采用一定的烹饪方法加工制作成特殊的药膳,用于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中医在哮病食疗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科学性.食疗独特之处就在于"辨证用膳"、"养""疗"结合,以食代药,服用方便,对于哮证的防治更有优势.

  2 食疗的应用依据

  我国的食物疗法历史悠久[2].据《周礼·天官》记载,远在公元前 5 世纪以前,我国已有"食医"的设置,食医专门掌管食疗之事,安排帝王的一日三餐和四时饮食.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第一部医学着作《内经》中记载"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意思是说,在生病过程中必须注意饮食调养,要避免饮食的不当而损伤人体的正气,这样才能邪去正安.《素问》中还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的记述,并明确提出膳食配伍的原则"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强调各类食物应互相搭配、取长补短,这样才能有益身体.因此,患者在饮食上合理搭配,对疾病的治疗起着甚为重要的作用.

  人主要是依靠脾胃的运化作用来维持人体的生存,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运化食物为精微,吸收营养,输送周身百脉,各个脏腑,对人体起补养作用.而肺与脾关系甚密,脾五行属土,肺五行属金,土生金.脾胃为后天之本,脾好则肺有所养.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各种食物均有偏性,对于疾病各有利弊,有利的宜食用,有弊的则应避免[2].一般规则是: ①西瓜、梨等瓜果及生冷蔬菜属生冷类.其性寒且多属生食,影响肺脾功能及疗效,故一切虚寒之体及肺虚寒病者应禁忌; ②葱、蒜、韭菜、生姜、酒等属辛辣类.此类多属辛热,使肺脾积热上则口渴欲饮,咯黄稠痰; 下致大便干燥,适用于寒症患者,热症患者应忌食; ③一切动物的油脂和油炸炙烤类食物属油腻硬固类.此类味厚腻滞,有碍脾胃,凡胃病者应忌食; ④鱼、虾、海带、海参等属海腥类.此类性味多为寒而腥,少食可,多食则损伤脾胃,诱发疾病.

  3 哮病的辨证施膳

  3. 1 寒哮 寒哮患者常见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冷天或受寒后易发,形寒怕冷,口不渴,咯白痰,舌苔白滑.常用食疗方如下: 膳 1: 荆防蒜香鸡.荆芥 45 g,防风 45 g,大蒜 60 g,鸡 1 只,将鸡剖开去内脏,用纱布包好荆芥、防风、大蒜装鸡腹内,炖熟,吃肉、蒜,喝汤.

  膳 2: 苏子粳米粥.苏子 10 g,苏叶 15 g,粳米 50g,红糖适量.将苏子捣为泥与梗米、红糖同入锅内,加水煮,快成粥时入苏叶.每日早晚温服,5 天为 1 个疗程.

  膳 3: 杏荷粥.杏仁 30 克( 去皮尖) ,鲜薄荷 10 g,藿香 10 g,粳米 50 g.将杏仁放入沸水中煮到七分熟,入粳米同煮,成粥时,入薄荷、藿香,稍煮即可.

  膳 4: 芝麻根饮.芝麻根 60 g,柚皮 60 g.柚皮与芝麻根加水适量,同煎去渣,早晚两次分服.或以芝麻根切断,放瓦上烧存性,研末,以淡豆腐蘸食,此方法对食欲极差者尤宜.

  膳 5: 麻杏豆腐汤.杏仁 10 g,麻黄 10 g,豆腐 100g,混合加水煮 1 h,去渣,吃豆腐喝汤.每天或隔天 1服.

  膳 6: 豆豉姜糖.淡豆豉 15 g,干姜 30 g,饴糖 250g,植物油少许.干姜、淡豆豉同放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煎煮,每 30 min 取汁 1 次,取 2 次后合并,文火煎煮至浓,加饴糖调匀,继续煎熬至挑起糖浆成丝时停火,倒入涂有植物油之搪瓷盘内,摊平,稍凉后划成小块.每服 3 块,日 3 次.

  3. 2 热哮 热哮患者常见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发热、面赤、口渴欲饮,咯黄稠痰,舌红苔黄.常用食疗方如下:

  膳 1: 罗汉果柿饼茶.罗汉果半个,柿饼 2 ~3 个,冰糖少许.将罗汉果洗净,与柿饼一起加清水二碗半煎至一碗半,加冰糖少许调味,去渣.一日分 3 次饮用.

  膳 2: 川贝橘红膏.川贝母 g,生石膏 g,橘红茶 30g,杏仁 20 g,前胡 15 g,生甘草 10 g,雪梨 6 个,冬瓜条100 g,冰糖 150 g,白矾适量.先将石膏、杏仁、前胡、甘草共煎取汁的一小碗,待用; 将冬瓜条切成黄豆大颗粒,贝母打碎,橘红研成粉,雪梨削皮捣烂调入白矾水,入冬瓜粒、冰糖、贝母、橘红粉,再倒入药汁,共盛一大碗内和匀.置于蒸锅中隔水蒸约 50 min,合成粘稠膏状即成,分次酌量食用.

  膳3: 竹笋荸荠拌海蜇.竹笋30 g,荸荠40 g,海蜇50 g.竹笋切成丝,以沸水焯后淋干.荸荠切成片.

  把泡发好的海蜇切成丝,用热水焯一下即可.将三物加调料凉拌后,即可佐餐食用.

  膳 4: 麦萝豆腐.豆腐500 g,麦芽糖100 g,生萝卜汁 1 杯,混合煮开,为 1 日量,分早晚 2 次.

  膳 5: 丝瓜凤衣粳米粥 .丝瓜10 片,鸡蛋膜2 张,粳米 30 g.用鸡蛋膜煎水取汁,煮粳米粥 1 碗,加入丝瓜再煮熟,加盐、味精、麻油少许调味,每日 1 次,趁温热服完.

  膳 6: 白萝卜麻黄汤.新鲜白萝卜 1000 g,麻黄 10g.将萝卜去皮,洗净,切成小方块; 麻黄打成细绒去灰,煮熬 30 min 后,其药汤同萝卜入粉碎机搅拌成泥状,用干纱布过滤取汁即成,代茶饮.

  膳 7: 萝卜粥.白萝卜 500 g,梗米 60 g,白糖 10 g.

  将萝卜去皮,洗净,切成小方块,粳米掏净,加水适量,武火烧开,至饭熟时放入萝卜块,再用武火煮熬成粥,放入少许食盐即成.早餐食用.

  膳 8: 鸡胆丸.鸡胆 10 只,白糖 100 g.鸡胆 10只,白糖拌和,一日 2 次分服,连服 5 天为 1 个疗程.

  本方为苏南民间验方,对青少年哮喘患者尤佳.

  膳 9: 冬瓜丸.小冬瓜( 幼嫩冬瓜,150 g 左右为宜) ,冰糖 20 g.小冬瓜剖开( 不去瓤) 填入冰糖合好,煎熟服,连服 7 天.

  3. 3 浊哮 浊哮患者常见: 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痰涎壅盛,喉如曳锯,痰稠难出,舌质淡或淡胖,或紫暗或淡紫,苔厚浊.常用食疗方如下:

  膳 1: 杏仁猪肺粥.杏仁 10 g,猪肺 90 g,粳米 60g.将杏仁去皮尖、洗净,猪肺洗净、切块,放入锅内出水后,再用清水漂洗净.将洗净的粳米与杏仁、猪肺 -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成稀粥,调味即可,随量食用.

  膳 2: 萝卜饼.白萝卜 250 g,面粉 250 g,瘦猪肉100 g,生姜 15 g,葱白 15 g,食盐 30 g,植物油 50 g,味精10 g,白糖 10 g.将萝卜洗净,切成碎块,瘦猪肉洗净,生姜,葱白洗净,上物一同入绞肉机内绞成肉馅,拌入味精,食盐,白糖; 再将面粉加水适量,和匀,制成面皮,包入肉馅成形; 最后将植物油入干锅内,烧至八成熟,投入萝卜饼,烘熟即成.每日 2 ~ 3 次,每次 100 ~200 g.

  膳 3: 丝瓜饮.鲜丝瓜藤 1000 g,丝瓜藤叶 200 g.

  哮喘发作期间,用丝瓜藤叶 200 g,捣烂,过滤去渣,取汁服下,一日 3 次.哮喘缓解期,取鲜丝瓜藤 1000 g,捣汁去渣,每天服 1 匙,连服 3 天.

  膳 4: 陈夏萝卜膏.陈皮 g,半夏 g,茯苓 g,白术10g,萝卜 1000 g,白糖适量.萝卜、洗净,刮细丝,与四药同人锅中,加水煎半小时,滤出汤汁,另置小火煎熬至较稠时入白糖,待成膏状停火置冷,每次 1 ~2 匙,日 3次沸水冲服.

  膳5: 北杏薏苡仁粥.北杏10 g,薏苡仁30 g,冰糖少许.将薏苡仁煮粥,待半熟时,加入杏仁,文火煮至熟,加冰糖,早晚食用.

  膳 6: 黄金丸.取新鲜牛胆汁( 或羊胆汁) ,焙干成粉末状,装入胶囊,由于色黄如黄金,故名黄金丸,每次饭后 2 ~3 丸,连服 1 个月; 或者取鲜牛胆汁( 或羊胆汁) 100 g,蜂蜜 250 g,混合,放锅内蒸 2 h,早晚各服 15mL( 1 汤匙) ,连服 1 个月.

  膳 7: 海带煎.海带 120 g,浸透煎汁,调饴糖服.

  3. 4 哮病缓解期 哮病缓解期是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肺功能恢复到发作前的水平,并维持4 周以上者,缓解期病人无咳不喘,似正常人,然则气虚证,过敏体质和轻重程度不同的脾、肺、肾虚还存在,这是哮病复发的基础,所以在哮病缓解期进行养肺补肾健脾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倡,哮病的治疗重在缓解期,所以缓解期仍继续扶正治疗,不要把缓解期当成临床治愈期而不治疗.

  膳 1: 山药茯苓包.山药粉100 g,茯苓粉100 g,面粉 200 g,白糖 300 g,碱适量.将山药粉、茯苓粉加水适量调成枘状,蒸半小时后,调以面粉、白糖,发酵,以猪油、青丝、红丝少许为馅,包成包子,蒸熟即可.可作点心食用.

  膳 2: 北芪鸽.黄芪 20 g,五爪龙 20 g,淮山药 30g,茯苓 30 g,乳鸽 1 只.将五物共放炖盅内,加水 200mL,隔水炖 2 h,加入盐、味精调味.每隔 3 天服食 1次,可常服.

  膳 3: 紫龙胶囊.将干胎盘 1 只和干地龙 100 条共研细末,装入空心胶囊中备用,每次口服 5 ~8 粒,每天 3 次,空腹温开水送下,10 天 1 疗程.

  膳 4: 蒸三仁.核桃仁 10 g,杏仁 10 g,桃仁 10 g,蜂蜜 30 g,将这 4 种物质混在一起蒸熟加生姜汁 20滴,一次服完.每隔 2 日服上述药方一次,连服 5 ~ 7次.

  膳 5: 核桃炖猪肺.核桃 30 g,生姜 15 g,猪肺 250g.洗净猪肺加水放入核桃仁、生姜,炖熟.每日 3 次,在 1 ~2 日内服完.

  膳 6: 银杏粥.银杏肉 5 g,梗米 60 g,白糖 15 g.

  将银杏肉,粳米掏净,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继用文火煮熬成粥,放入白糖,拌匀即成.早餐食用.

  膳 7: 椒贝蛋肺汤.白胡椒 1 g,川贝母 10 g,鸡蛋1 个,猪肺喉 150 g.将川贝母及白胡椒共研为细末,和鸡蛋清一起调匀成糊,灌入洗净的猪肺喉中,然后用线结扎管口,置入锅内,水煮至熟,吃猪肺喉饮汤.

  膳 8: 白果煲鸡.白果( 去壳) 150 g 和嫩鸡肉 300g,用猪油同炒熟,加入适量水、盐、味精、葱段,文火再煲半小时,即可食用.

  膳 9: 双红南瓜糊.南瓜 1 只( 约 550 g) ,红枣去核 15 ~20 枚,红糖 100 g.每次将南瓜削去皮,红枣去核,放入红糖,加水煮烂服食.

  膳 10: 生粉芡白果.水发白果 150 g,白糖 100 g,生粉 25 g.白果砸去外壳,放锅内加清水、碱适量; 烧沸后,用竹帚刷去皮,挖去白果心,再放人碗内,加清水,上笼蒸熟,取出,锅内放白糖、白果,清水 250 g,武火烧沸; 去浮汁,用生粉勾芡,倒入盘中,单食或佐餐.

  膳11: 白芨炖燕窝.白芨9 克,燕窝6 ~9 g.将白芨、燕窝放瓦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至极烂,过滤去渣,用红糖适量调味,再炖 15 ~ 30 min,每日服 1 ~ 2次.

  膳 12: 柚皮煲牛胎盘.牛胎盘 1 个,柚皮 200 g.

  用牛胎盘 1 只,洗净,切成小块,加入柚皮,再加入清水适量煲汤,饮汤吃肉.

  膳 13: 蛤蟆鸡蛋丸.鸡蛋 1 只,癞蛤蟆 1 只,黄酒30 mL.将鸡蛋装入癞蛤蟆肚内,用泥糊之,放炭火内烧熟,剥去泥和癞蛤蟆,只吃鸡蛋,用黄酒 30 mL 送服.

  膳 14: 蜜糖蒸鲤鱼.鲤鱼 500 g,生姜 75 g,冰糖75 g,白蜜 75 g.鲤鱼用泥裹,煨熟.生姜捣烂去渣取汁.冰糖、白蜜蒸溶后于姜汁一起将鲤鱼肉调匀,每日早晚分服 1 次,连服 7 天.鲤鱼性平,味甘,补肺脾之虚.鲤鱼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体必需氨基酸,对青年妇女哮喘患者尤宜.

  膳 15: 文旦鸡.柚( 既文旦) 1 个,乌骨鸡 1 只.

  先将柚顶上切一小盖,然后挖去果肉.乌骨鸡宰杀后去羽毛及内脏,洗净,切成小块,放置柚中,加水少许,不放盐及香料,将柚盖盖好,用纸封口,再用烂黄泥将整个文旦敷一层,在地上挖一深坑,用柴火烤,约 4 ~5h,鸡熟透,去泥开盖,取鸡肉连汁食之.一般在冬至日开始吃,每 7 ~8 天可食 1 次,连服 5 个冬季.

  4 结 语

  中医理论认为"药食同源",指来源于食物类的中药用作食疗来颐养身体,又能以其性味偏盛医治疾病而不会出现副作用.中药性味大都各有偏盛,常服无益,而食物多性情温和无毒,久用无害,故中医认为"药补不如食补",因此适当把食物和药物组合在一起,经过适当烹饪,可以对哮喘患者有治疗和预防的作用.总之,中医哮证食疗切记把握立足整体,以食代药,食药结合,辨证施膳.

  参考文献

  [1] 谢晓书,张士卿. 固本止哮方防治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2( 4) : 16 -18.

  [2] 李文艳. 胃脘痛的食疗与中药验方应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4( 11) : 1379 -1380.

  [3] 廖岩红. 中医食疗的辨证施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8( 8) : 134.

  [4] 范丽娟. 中医药食疗对人体的调理作用及其体会[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1: 81 -82.

  [5] 张伯礼,薛博瑜. 中医内科学[M]. 2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中医食疗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