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理论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学理论论文 >

社会关爱相关概念分析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6-09-27 共1283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二章 相关概念分析

  社会关爱可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目前对于这一概念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并不是"社会"和"关爱"两个词义的简单加和。因此,要准确界定这个概念,必须首先对两词在学术研究中的概念作出罗列分析,然后才能对其做出正确的定义。

  第一节 社会概念。

  一、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

  社会学研究的"社会",是涵盖人类各种生活现象的生活世界。这一点可以用几位社会学家的观点加以佐证。奥古斯特·孔德创造"社会学"这个术语,旨在寻求建立一门关于社会的科学,来说明生活世界的法则,如同自然科学能够说明物质世界的运行一样。法国学者涂尔干提出着名的社会学第一原则,就是把社会事实当做物(things)来研究,意思是把社会生活严格地当做自然界中的客体或事件加以分析,考察社会生活中那些塑造着人类作为个体的行动的诸多方面。社会学把社会看作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各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维持整体的稳定。功能主义者认为,社会就像人体,其中的每个部分就像人体器官,复杂并相互联系。比如大脑,我们必须说明它是如何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并把结果传送到相应的器官或组织使之产生相应的活动。同样,要分析一种社会事项的功能,就意味着要揭示它对于延续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健康所起的作用。这些社会事项所包含的实在广泛,比如日常生活的研究、社会化的研究、家庭关系的研究、贫困与福利的研究、社会性别的研究等等。

  从时间与空间看,社会学研究的"社会"是宏观的生活世界。它面向的是自有人类以来除自然界以外的所有以人为主体的生活社群,而非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的社群状况。社会学家把社会分为前现代人类社会与现代世界中的社会。前者又细分为狩猎与采集社会、农耕与游牧社会、传统社会,后者则细分为第一世界社会、第二世界社会、第三世界社会、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从名称看来这种划分以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命名,既有年代的区分,也有国家和地区的区分,足以见这门科学所描述的社会是面对全人类并且涵盖了整部人类历史的时段。所以,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是动态的,具有生长性的。像人体的器官组织,自出生之日起,就不断受到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不断有新的形态。

  二、政治学视野下的社会。

  政治学语境下的也经常使用社会一词,其所指就不似这般广泛。"社会"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就极具政治色彩:"社会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中国自远古时代,有"社"和"会"这个词,但各有所指。一些记载中有"社会"搭配使用的词,但它的意义的解释和今天的用法是不一样的。今天的社会一词是近代日本学者在翻译"society"时,译为"社会"二字,后来由留日的中国学者将这一概念引入中国的。可见在当今中国"社会"一词的概念形成于中国和西方文化的交流,而不是我国古语中的"社会".

  "社会"一词从七十年代以来在政治文本中广泛使用,但在指义上有所变动。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方面的建设受到了一定的关注。 20 世纪 80 年代初,规划第六个"五年计划"时,中央首次提出了"社会发展"的概念。从那时起,中国的"五年计划"改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现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但在此之前的"五年计划"被称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有学者认为,"经济"与"社会"名称上的并列,意味着这里的"社会"与前面将的社会或词典里的定义的"社会"大相径庭。这里的社会已经有着特别的意义,它指代的是与经济相区别的其他方面。 之后的十六大报告中阐述 2020 年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目标时,除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目标以外,还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目标;十七大报告则单独提出"社会建设",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为党在新时期提出的四大建设;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

  至此,"社会"不仅与经济划分开,而且进一步地区别于政治、文化、生态。

  有人认为,"社会"一词包含三重概念,或者说是三个层次。

  首先,是狭义的"社会".如上文所提到,在政府报告中,它区别于经济、政治,是政治语言中指的某一方面。这一用法在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的行文用语中曾经被广泛使用。例如国家有关政府部门提到"社会事业"的时候,"社会"的指向是非常确定的,那就是指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上文提到的 1981 年开始的我国的第六个"五年计划",也是将科、教、文、卫、体的计划视为"社会发展计划"的内容。但改革开放后,由于宏观规划的不断改善,为适应新的政治语言需要,狭义"社会"概念的使用渐渐无人问津了。 其次,是广义的"社会".广义的"社会"概念类似于前文社会学语境下的社会概念,是理论家们常常使用的,特指区别于自在世界的人类世界中一切人类关系的总和。在狭义和广义之间,还存在一个"社会"的中间概念,它可以说是狭义"社会"概念的延伸,因为它依旧是国家宏观布局中的政治用语。当下通常所说的"社会建设"就是这一中间概念。"社会建设"中比较突出的内容,是与民生相关的各个社会因素,如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阶层关系、公共安全与治安等。

  2015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的标题下,提到了教育、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卫生事业、就业等若干方面建设。由此可见,"中社会"概念是有其特殊含义的,它既不是包罗万象的广义"社会",但又比狭义"社会"所指的范围更广。由此看来,与社会学相比,政治学的"社会"内涵更狭窄,它往往与国家政权的发展相关联,更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固定性。

  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

  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思对于人类社会的研究是相当深刻的。马克思的论述中有关于社会的一对范畴,一个市民社会,有时简称社会;一个政治社会,又称政治国家,或简称国家。从分析范畴的角度看,二者的区分是很明显的,前者是特殊的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对私人活动领域的抽象;后者则是普遍的公共利益关系的总和,是对公共领域的抽象。因此,可以说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承担着双重身份,依据其行为的不同性质,既是市民社会的成员,也是政治国家的成员,活动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两个领域之中。

  既然政治社会主要具有政治意义,那不妨把重点放在市民社会这个为私人利益活动的领域,更适应本文的主题。马克思指出,"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同时也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为保证社会中的个人在物质的生产、交换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就需要建立起相关的组织和制度,而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所以说,市民社会的全部意义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的,它是人类为获取私人利益以私人关系交织而成的网络。马克思从"市民社会"这一概念的本质出发,他认为,政治国家的基础是市民社会,社会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总和决定私人的物质利益关系,而这些利益关系的总和即是市民社会。所以,从本质上看,市民社会就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的经济基础。

  英国学者约翰·基恩在其《民主与市民社会》,《市民社会与国家》两部着述中质疑道,马克思仅仅把经济关系表示为市民社会的全部,而把家庭等社会组织以及经济生活之外的社会生活排除在市民社会之外,是否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关于这一点,马克思的着述中有着明确答案,他曾多次明确指出市民社会包括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私人生活、特殊的个人利益、私人等级等等。例如,马克思说过,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他又说:"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还有意见认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含有"资产阶级社会"的意味。在马克思的德文原着中,均使用 bürgerlichen Gesellschaft 一词指代市民社会,而bürgerlichen Gesellschaft 直译过来正是资产阶级社会。之所以这样使用,是因为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发展导致产生了当时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集结成为新型的交往空间,而这个空间便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的所有特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得以完全体现,这个词能够更好地表现市民社会的性质。至此,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的所提到的社会除去"政治社会"即国家的概念外,则是指作为政治国家基础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也并非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而是指代社会个体追求私人利益时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概念不仅仅是放在时间和空间的语境下,而且是从交往和生产的关系作出概括,从人类活动的目的为"社会"下了定义。

  第二节 关爱相关概念。

  一、亚里士多德的友爱。

  很多伦理学家立足于自身所处的历史环境下都对"爱"的话题做过丰富的研究。

  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方面对于"友爱"这一概念进行过深刻的论述。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以友爱的重要性开篇,认为友爱的重要性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没有人愿意过应有尽有而独缺朋友的生活。

  倘若一个人坐享荣华富贵,却没有朋友可以给予,即使再富有也没什么好处。其次,朋友能为我们提供帮助。青年人需要朋友帮助少犯错误;老年人需要朋友帮助他们做一些力不能及的事情;中年人也需要朋友帮助他们行为高尚。第三,友爱是人的天性。

  父母亲对儿女的爱和儿女对父母的爱均出于天性,不仅人类如此,鸟、兽类也是如此,都存在此种感情。第四,友爱有时比公正更为重要。个体需要友爱和谐共处,城邦也需要友爱团结凝聚。立法者将友爱置于公正之上,因为立法的根本目的就是消除仇恨和对立,增强邦域的凝聚力。

  亚里士多德把友爱分为三种:善的友爱、快乐的友爱和实用的友爱。其中,青少年之间的相处以快乐的友爱居多。青年人喜欢追求眼下朋友相处的快乐,但这种快乐的友爱是建立在共同的乐趣和志向之上的。随着年龄地增长、见识的不同,乐趣与志向渐渐分道扬镳,他们的友爱便也随之变化。因此,这种友爱来的快、去的也快,变幻无常。老年人之间的相处以有用的友爱居多。由于上了年纪,以追求实用为主,友爱相处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是有用的人,因对方能给自己带来好处才觉得对方使他愉快。这种友爱得之于利,驱之于利,所以更加不稳定。这两种友爱在生活中极为常见,但都是偶然性的,也不是恒久的,经不起时间与实践的检验。

  亚里士多德认为,善意与友爱有着本质的区别。善意是对世间万物无差别的情感,友爱是彼此相处的情感,善意尽管是友好,但不是友爱。善意是友爱的起点,对素不相识的人可以有善意,但谈不上友爱,友爱是一种相互感知的情感。在亚氏看来,最善的友爱是有德性的人之间的友爱。因为他们关心彼此的出发点是内心的善,仅仅是希望对方更好,而不是为了暂时的东西。《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八卷开篇便提到:"在这一切之后让我们来谈一谈友爱。它就是某种德性,或者是赋有德性的事情;或者说是生活所必需的东西,谁也不会愿意去过那种应有尽有而独缺朋友的生活。".

  在他看来,友爱需要德性,有德性的人交朋友不会只为快乐和利益,而是希望在交往之中自己能变得更好,对方也能变得更好。比如富人需要朋友,通过对朋友的赠与体现其"善",并能保全其财产;穷人需要朋友,遇到困难时朋友会对他施以援手;青年需要朋友,来帮助他少犯错误;老人需要朋友,以关照生活和帮助他做力所不及的事;壮年人需要朋友,朋友的劝导使其行为高尚。这种友爱观体现了当时古希腊的糟糕的社会状况下人民的迫切需要。

  亚里士多德在其着作《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花费大量篇幅讨论友爱,有其目的所在。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由于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民主制衰落,城邦开始走下坡路,内部出现危机,亚氏希望建立一个理想的城邦。之所以对于友爱进行深入的剖析,就是因为在他看来友爱是联系城邦公民的纽带,而且这种友爱必须是好的有价值的友爱。亚氏的这种理念与我们当下的思路异曲同工,即希望以人与人之间有德性有价值的情感与行为来促进生活共同体的和谐。但亚氏的友爱只是来自于自身所处的社群,暗含等级性。对于维持社会稳定的目的来说,单一的德目还不足以解决现实的所有问题,等级性的德目也有可能造就等级性的社会。

  二、基督教的博爱。

  在费尔巴哈眼里,基督教是压迫人性的存在,他在对其进行彻底的批判之后提出了自己所谓"爱的宗教".费尔巴哈的批判的历史意义是值得肯定的,但剥掉当时的政治背景,基督教的教义中关于"爱"的思想其实并不少见。

  (一)博爱产生的历史土壤。

  基督教开端于古典文明时期。古希腊进入文明社会后,在私有制的发展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希腊古典城邦民主制。新的社会制度使得原有的社会关系产生了变化,原有的血缘关系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削弱。城邦民主制度使得每位公民都享有独立和平等的权利。但可惜的是,这种个体间的新型关系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可想而知,"私"的驱使导致了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角色的对立,对利益的占有欲使得各种纷争与罪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争斗促使城邦制不断衰落直至淘汰,原本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失去了制度的基础,社会分崩离析,自由也随之而去。在这种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发现自己能做的事情如此之少,个人已无暇顾及权利与自由,于是对政治的无能为力渐渐转向对自身幸福的思辨,许多人在发现人生哲学无法解答的时候便转而寻找宗教的解答。

  基督教向人们宣誓博爱,博爱给人希望。不管政治上怎么无能为力、物质上如何困难匮乏,也不管品行多么不良、性格多么软弱,只要拥有爱与希望,一切都能得到内心的安慰。上帝正是博爱的精神偶像,他用一视同仁的爱来拯救有罪的人和虔诚的人。在《圣经》中我们可以读到:"我赐给你们一条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之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命令。"基督教告诫其教徒以博爱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来化解所面对的罪恶与苦难。在当时古罗马帝国社会里,强权、暴力、欲望令人斩断了原本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在这种状况下,人们对人伦之爱的向往,只能寄希望于天父,通过被抽象的上帝"博爱",让人以信仰的形式禁锢内心的恶念,宽慰遭受的不幸。

  (二)博爱的实质。

  《马太福音》中大量篇幅表达了博爱的思想。耶稣对他的门徒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

  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由此可见,基督教的博爱的奥义,首先强调对上帝的爱,其次才是对人的爱。因为世人作为亚当和夏娃的后人,生而有罪,是神派了他的儿子耶稣以生命为代价救赎世人。所以,人们都应为替他们而死的主活着。至于爱的模式,我们可以引用圣经上的这么一句话:"当爱人如己。"也就是说无论什么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基督教虽是犹太教分化演变而来,但在爱的定义上,它打破了犹太教的局限性。所谓博爱,即是代表一种无差别的爱,不分民族、不论过往,哪怕是仇敌,也要以宽广的胸怀予以接纳,这也是博爱与其它爱最根本的特点。耶稣说:"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诉你,有人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在耶稣看来,不仅仅只是爱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还能爱仇敌才能称作道德高尚的人。基督教通过这种无差别的爱、宽容的爱来表达其爱的高度,以这种特别之处吸引正身患灾难的人们。其实,在当时人性被利益扭曲的状态下,也只有这种兼容并包的爱才能包容那么多的恶,得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基督教的教义给其教徒下定了种种爱的规定性,确实给予了其教徒一定程度上的道德的启蒙与教育,缓解了一定的社会矛盾。但由于带有神谕的色彩,这些爱的规定缺失了对现实世界的考量,对个体需要的关注,而是压迫性的、非理性的,一味追求成全他人,否定了爱的我向性。一些人把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程度归结于对基督的信仰、受博爱思想的熏陶,两者虽然有一定联系,但联系不能代表必然性或是因果关系,基督教以一种难以承受的道德标准把爱绝对化,这种绝对化是否会真正转变人的思想,带动社会的积极走向,还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

  三、孔子的仁爱。

  仁爱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同时也是儒家思想的根基。据统计,《论语》短短一万五千余字,有 58 章提到"仁","仁"字出现了 109 次。"仁"的内涵也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有学者把"仁"的内涵分为 4 个层次,即血缘亲情之爱,仁者爱人,个人品性,理想境界,另有人把"仁"的内涵归纳为 3 条,即仁者爱人,孝悌之爱与克己复礼。虽然分类不同,但仁者爱人一层是被广为认可的,也是最为深刻的一层。

  (一)仁爱产生的社会基础。

  儒家代表孔子生活在看似平静的时代,但暗流涌动。先秦享受着最后的和平春光,而社会形态正渐渐实现质的跨越,新兴的封建制逐渐取代奴隶制。先秦王室走向末路,社会动荡、礼崩乐坏。面对内忧外患的时代局势,孔子感到不满与愤慨。他出生于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家庭,自小在奴隶制的氛围影响下,希望能维护即将崩溃的奴隶制经济秩序。同时他又生在当时文化中心的鲁国,那里保存着极为完整的周朝典章制度。

  在周礼的熏陶下,他极力主张恢复周朝礼制,希望从中探索一条治世道路。于是,在总结了社会 "礼崩乐坏"的种种原因之后,孔子提出了以"德"治国的主张。他说: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就是说以德行治世,能让人悦服,自觉地遵守法度,像众星拱北斗一样上下一心,达到世泰民安的政治目的。以德政为根本,孔子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学意味的哲学理论体系--"仁学"."仁学"孔子在时代的境遇下,对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的探索以及人生意义的肯定。

  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告诫世人既要自立、自达,还要关怀他人。孔子认为,"仁"是为人的基本准则,其根本要求即是"爱人".他倡导父慈子孝和兄弟手足的伦理亲爱之情,同时突出强调忠孝的顺从以消除冲突。以"仁"作为个体的道德修养以及人际交往的普遍原则,可以使人人和睦相处,调和上下关系,达到国泰民安的根本目的。

  (二)仁爱的实质。

  《说文解字》中解释,"仁"字从人从二。独则无偶,偶则相亲,说明非独的人代表着亲密关系。词典和着作中用一系列词语如爱、善、同情心、慈善、利他等等表示相互间情感关系的词来阐释它。"仁"字最早出现于《周书·金滕》,但那时"仁"仅作为表达血缘孝亲或帝王对臣下的一种善意,有着范围和等级的规定性。后来是孔子将自己的思想总结后,对"仁"的意义进行了扩充丰满,使"仁"适用于所有人,成为人性的根本要求。有仁心的人既自爱自尊,又能以爱待人。可以说"爱人"是人道德本性的本质规定,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具有绝对性和普遍性。

  仁者爱人是人学思想的核心,这一核心反映了人的本质,也就是做人的道理。考察《论语》中关于"仁"的内容,基本可以将其含义落在自尊自爱和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上。如何达到这一核心规定,孔子也给出了答案,即"忠恕".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从积极方面的创设;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消极方面的创设。忠恕是仁学的原则,也是做人的行为准则,告诫人们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仁学又与礼相辅相承。礼是对人性的约束,即"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动".

  人性的原始欲望往往是放纵的,而仁爱是一种规定和限制,二者相互对立,这种放纵必然会阻碍仁的达到,所以需要礼来规定和约束"本我",实现"超我".孔子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可见,礼即是仁爱的条件,又是仁爱的表现。

  孔子的仁爱思想,填补了当时的思想空白,有其开创意义。其孝悌思想造就了中华民族重视亲情伦理的历史传统,赋予了中国社会人与人关系之间浓厚的感情色彩。

  但毕竟仁学思想是以奴隶制经济制度为基础,将宗法私德与社会公德杂糅,等级意味强烈,强调爱有差等,与现时代的社会现状和公有制经济基础不能完全接洽,因此在传承过程中应采取扬弃的态度理性对待。

  四、内尔·诺丁斯的关怀理论。

  内尔·诺丁斯是美国关怀教育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她从哲学和历史的视角全面建构关怀伦理学,并将关怀伦理引入教育领域。在 EBSCO 论文数据库搜索 Nel·Noddings的论文,结果有百条之多,足以看出诺丁斯理论在美国的影响力。她的关怀教育理论及其着作也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翻译出版,并获得了跨国界的认可。所以,谈到关爱理论,她的关怀伦理学不得不提。

  诺丁斯曾在其着述中介绍过"care"在通用英文词典中的解释:一种"投注或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即在精神上有某种责任感,对某事或某人抱有担心和牵挂感".

  也就是说,"关怀"(care)即是一种类似于责任感的情感。如果一个人总是对某人某事有所关注和期望并总想为之付出努力以帮助他,她就是在关怀某人或某事。关怀能并且只能只能通过行动表达,她称之为关怀行为。关怀行为就是关切到对象在特定情况下的需要后作出的一列有益其发展的动作反应。关怀意味着对某事或某人的责任感,有意愿和行动保护其利益、促进其发展。

  但关怀并不是盲目地协助。关怀产生于关怀者独立的价值判断,如果被关怀方产生的需要是不合理的、违背其存在的积极意义,关怀者即使满足这种需要,这种行为也不能称之为关怀。因为关怀是要考虑效果的,本身具有正向性、积极性,达到消极结果的关怀违背了关怀的本意。总之,关怀是一套复杂的系统,不能用简单几句描述概括其全部内涵。

  诺丁斯的关怀理论有几大特点。首先,诺丁斯认为关怀具有生理基础。她确信:

  每个人都有自然关怀的天性。这一论断已经得到现代科学的证实。自然关怀是生物的本能反应,其生理基础在大脑的边缘系统:移情脑区。其次,诺丁斯认为伦理关怀发自于个人的道德理想。因为现实中许多关怀活动需要长期的关注和不懈的付出,这无疑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与精力,如果没有道德理想的支持,关怀行为就难以达到最终的目的。而道德理想又受到现实生活经验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说,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所以,关怀者道德的自我完善及其关怀行为还部分的取决于道德环境,特别是被关怀者的回应。

  另外,诺丁斯的关怀理论是情与理的双线合并。她用辩证的理性观替代了原则理性和非理性,用关怀消解了单子式的个人,她认为,必须学会在冲突中生活,和而不同,乐意对话,允许差异存在。只有放弃消除其他观点的企图,才可能避免逼迫别人接受我们的理性程序的暴力。并且提出了关怀者的关系性自我论的公式,公式用以表达自我与他人他物相遇后产生的变化。

  这也是诺丁斯关怀理论与以上其它理论最显着的不同之处,它也不是以关怀者的第一视角进行研究,而是从关怀者与被关怀者的双重价值角度进行分析,它不是一种德性的规定,而是结合了多学科的内容以及方法论后形成的一系列的关怀机制。这为之后相关的理论研究提供了科学性的思路与方法。

  第三节 社会关爱

  一、社会关爱的社会基础。

  上文对"社会"和"关爱"分别作了不同角度的介绍,目的是为本文提出"社会关爱"这一概念相比较。社会关爱并非两个词义的简单组合,不是每个社会阶段都有的简单道德行为,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时代催生的内生产物。

  在传统社会中,家庭、地方小社群等组织一直是公民的首属社团,个体间的关系非常简单,主要是家族血缘关系和宗法等级关系。个体生活中主要的道德和心理影响都来自于此,比如亲情、友情、威信等,而激励人们工作、爱情以及为自由和秩序而献身的基本动机,也产生于这类团体,或者是因之得到加强。就是在这样的社团范围内,个人获得了他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以及对善恶的体认与甄别。因此在这种认识基础上人与人所建立的情感关系也只是局限于这些单纯关系的存在。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需要,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并产生了社会分工,每个人的劳动种类单一了,但是承担的社会角色也因此愈发多样化。个体逐渐从封闭的家庭走向开放的社会,个体间的关系呈现出新形式,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成为了新问题。姑且把社会看作是一台宏大的机器,个体就是小齿轮,必须连接好这些无数的齿轮,才能使整个系统正常运转。也就是说,个体对于自我、他人、自然的态度和相处的原则,对于生态文明有着决定性意义。

  然而,这种合适的态度和方式并不那么容易找到和确立。首先,主体、客体与情境都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虽然这些小齿轮都是人类,有着人的普遍特点。但是作为有意识的生物,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导致不同的认识,然后作出不同的判断产生不同的行为。他们所面对的对象可以是世界上存在的任何事物,由于每种对象自身的特殊性,认识和处理的方式也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面对同一件事物,所处的情境又不再与上一次相同,因此又有新的改变。这些不可尽数的改变进行排列组合后的可能性可想而知,所以说难以归纳出一种统一适用的原则。其次,这个原则难以确立和稳定。

  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它的内部运动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而这个结果反作用于自身就是系统内部结构的不断精细化,因此这个原则也需要不断完善自我与之相适应。还有外部因素的消极影响不断地给齿轮的运转带来摩擦力,又需要这个原则不断更新来克服这些摩擦。所以这个原则自身也是在不断运动与更新中。

  回过头来分析在当下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原先为个人提供道德目的和心理满足的小社团,在功能上却和社会宏观的经济和政治决策不相干了;公民虽然拥有广阔的公共空间,但缺少对于社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工业化的发展滋生的工具理性让人越来越注重的是效率和收益,逐渐忽视了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传统的交往习惯让人对这种扩大的交往空间产生不适应,使得本来就不擅长对待他人的现代人却要面对更多的人。现代人有更多的相互需要,但相互的信任却越来越少;在这个公共领域中愈发相互依赖,却不能在道德和义务问题上达成共识。现代人在这种现代性悖论中生活的浑浑噩噩,盲目地追求个体自由,却渐渐成为社会科学家"去组织化"的个体,因为个体权利的自由和社会权利的自由从来就是不可共生的相对面。所以,达成一种共识,成为社会共同体中平衡自由与秩序的突破口,既达到自由限度的最大化,同时保证公共空间的有序性。既然这种共识是群体性的、道德性的,随手拈来一些涉及关系的品德,如尊重、真诚、宽容、仁慈……仔细体会,就会发现这些德性的共性,即对他人(事)情感上或其他方面需要的回应,而这种发于观念上的感知至于行动上的反应,便称之为关爱活动。

  二、社会关爱的时代背景。

  社会关爱不仅仅是狭义上人际间情感的给予,也是在广义上对于人类生存的关照。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关爱是我国现阶段发展进程的现实需要,它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节点上为其提供精神支撑。自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五位一体"的整体布局以来,从宏观蓝图到基层规章,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从战略决策到战略部署一路展开。搞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体现,同时还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是人化自然观,即人与自然并非是外在相关联,而是一种共生状态,"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所以,马克思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前者是后者的社会前提,后者又为前者的物质前提。所以,自然与社会不可割裂对待,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在过去的发展中,我国在追求经济增长过程中一味追求结果,没有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看做可控制与征服的对象,这种做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遭到了自然的报复。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要搞好生态环境建设首先应该处理好社会关系,因为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和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分化与对抗通过自然形式的外在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取决于交往的方式和态度,想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就要有正确的方式和态度。人们要意识到生存不仅是寻求物质和财富这类肉体的归属,还要追求情感上的归属。社会关爱作为一种将情感外化为行为的表达,既能满足对象的需要,又使人得到情感上的慰藉,是矛盾的软化剂。所以说社会关爱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另外,社会关爱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价值保障。从 1979 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首次提出中国现代化要达到小康状态,到党的十八大做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三十多年来中国一直在奔小康的道路上探索前进。在各阶层的不懈努力下,经济建设、民主法治、文化水平、人民生活等各项指标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表明了我国正在阶段性胜利中一步步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然而,胜利是过去的,不代表前路一片坦途,实现新目标的任务更加艰巨。分配差距扩大、单位 GDP 不平衡,社会矛盾增多等等问题成为了奔向小康社会的拦路虎,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社会关爱的辅助作用尤为重要,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发展。小康社会在某种意义上是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因此必定建立在和谐有序的社会状态的基础上,也就是个人与他人、社会、自然间的各种关系必须处于平衡、协调的状态。不和谐的关系必然导致秩序的混乱,然后反作用于生产力令其效能降低,如此一来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社会关爱正是作用于所有关系的具有自觉性的柔和调节手段。而且建社小康社会也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社会生产中的决定性力量,人的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不竭动力。而人的全面发展正是社会关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总的来说,社会关爱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阶段,为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和建成小康社会重要目标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上的保障与支撑,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步棋。

  三、社会关爱概念界定。

  对于"社会关爱"这一概念,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关爱一词,很多学者也作关怀来讲。查《说文解字》,关在象形字的原始意义为"门闩",逐渐引申出"牵连、涉及"的义项。查《新华字典》,怀的解释有:思念,想念、包藏、胸前、心中意、安抚、归向,使降顺等六个义项。《新华字典》中,"爱"的解释有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喜好、容易、重视而加以保护、吝惜等六个义项。将"怀"与"爱"两字的义项作对比,显然"爱"字体现的情感更深刻且兼有一种外向性的行为指向。作为社会有机体中的一个细胞,爱是维系有机体内部相互联系的必需品。"爱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高尚精神、博大情怀,是一种美德。作为家庭中的个体人需要父母的关爱,否则身心就不能健康的发育和成长;作为组织的成员人需要成员之间的友爱,否则就无法达到团结的效果;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如果没有理解、尊重和友爱,就难免发生冲突甚至战争。所以说,爱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精神力量和最重要的情感因素。"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某种虚无缥缈的抽象物,而是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社会关系如何,他的本质就怎么样,拥有和谐的社会关系是拥有美好本质的重要规定性。相反,这个公共空间又是所有公民的集合体,每个公民进入公共空间的方式反过来影响着总体的状况。个人有美好和谐的本质,公共空间才会形成同样的氛围,反过来这种氛围又能促使个体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每个人都需要用关爱来促成这种和谐社会的氛围,从而让每个公民从中获益。

  由此看出,社会关爱语境下的"社会",并不是社会学视角下不断流动的包含人类所有事物的大社会,也不是政治语境下与国家治理相配合的五位一体的社会,倒是与马克思所阐述的市民社会有相似之处,它是处于目前这个特定的现代背景下,抛却国家政治概念的公共空间。这里所说的"关爱",与上文提到的亚里士多德的友爱、基督教的博爱、孔子的仁爱、诺丁斯的关怀既有相似又有区别。社会关爱是指在这个充满复杂联系的公共空间里,个人从理性出发而回归人性,合理满足自己与社会、自然的需要,以使社会和谐的活动。

  自希腊化时期起,哲学家们就把目光从自然哲学转而投注在个体幸福之上。伊壁鸠鲁主义的确保个人安康、斯多亚主义的确保个人幸福、霍布斯的自我保存论、爱尔维修的个人与快乐等等,但实践的历史证明没有哪一种自我向度的学说最终确保个体幸福,而只是尽其所能向这个目标靠近罢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始终是不能相孤立而论的,只关注自我和个体是忽略了整体对于个体的作用。社会关爱的提出,是从自我和他人的多重向度的关注中寻找归宿,把人放在社会与历史中考量,以试图寻找更加接近真理的答案。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社会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