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云计算技术对作品版权保护的影响探析
【导论 第一章】云计算概述
【第二章】云计算环境下临时复制问题
【第三章】云计算环境下IPTV版权问题
【第四章】云计算环境下第三方插件问题
【第五章】解决云计算环境下版权问题的若干建议
【结语/参考文献】云计算环境下版权维护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语
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护资源持有人和使用人双方的利益,其制作过程需要双方表达各自诉求。法律的公正不但能够保证作品创作人和使用人的双方利益,还能有效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云计算为我们打开网络传播新领域,也让信息商业模式变得更为方便,用户通过终端账号就可以登录云账号,进行信息分享和使用。但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像所有技术革新一样,自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技术的进步给版权制度带来不确定性,更会导致一些不可预测的风险。云计算和版权问题本来就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法律在技术发展面前需要不断更新和探索。本文以国内以及外国先进国家相关法律判例为指导,结合现存网络版权法的经验,找出我国云计算环境下版权领域面临的新挑战,包括临时复制问题,SaaS 模式下软件使用问题,第三方插件侵权问题等,认为在云计算发展之初,我们应该采取保守的立法态度,在云计算环境下版权问题还没有大规模凸显的情况下,不宜引入新的版权制度,只需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出台一些司法解释细化适用情况以解决现有的云计算版权问题。同时积极探索法律保护以外途径解决云计算带来的版权利益冲突,版权授权模式即是种很好的思路。
可以说法律保护与技术自律的双轨制才是云计算环境下版权问题解决的最佳途径。然而,由于本人能力有限研究问题比较浅显,而且本文的研究时期还只是处于云计算版权问题研究的最初阶段,越来越多的版权问题会随着云计算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渐暴露出来,从长远看对本课题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对于以后版权法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因此,希望在以后通过更深一步的学习对云计算环境下的版权问题进行更深入和全面的剖析,规范云计算环境下的版权秩序,促进云计算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宏宇、田淑宁:《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系统工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
[2] 雷葆华、饶少阳、江峰:《云计算解码:技术架构和产业运营》,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年。
[3]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年。
[4] 王迁:《网络版权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年。
[5] 吴朱华:《云计算核心技术剖析》,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年。
[6] 杨文志:《云计算技术指南:应用、平台与架构》,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年。
[7] 寿步、王晓燕:《云计算知识产权问题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年。
[8] 蒋强、李自柱、吴江:《着作权纠纷新型典型案例与专题指导》,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年。
[9] 王迁:《网络环境中的着作权保护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年。
[10] 《十二国着作权法》翻译组:《十二国着作权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11] 樊勇兵:《解惑云计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年。
[12] 金华等:《云计算法律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年[13] [美]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周涛译),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
[14] 程永顺:《网络着作权判例》,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年。
[15] 邹南:《复制设备提供人的版权法律责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法律系,2006 年。
[16] 谢丽娟:《云计算环境下版权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湘潭大学法律系,2013年。
[17] 周亮:《云计算技术下数字版权保护》(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法律系,2012年。
[18] 沈秋源:《论云计算背景下的软件复制权》(硕士学位论文),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系2013 年。
[19] 薛嘉钰:《论临时复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系,2008 年。
[20] 王绪:《云计算环境下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大学法律系,2012 年。
[21] Paul T. Jaeger et al.Cloud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Policy: Computingin a Policy Cloud[J].Information Tech. & Politics,2008.
[22] 刘迪:《浅析云计算下的版权技术保护措施》,《法制与经济》2012 年第 5 期。
[23] 王迁:《论网络传播行为的界定及其侵权认定》,《法学》2006 年第 5 期。
[24] 杨静:《IPTV 业务若干法律问题初探》,《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 年第 1 期。
[25] 孙远钊:《探析云计算的“着作权”问题》,《科技与法律》2010 年第 5 期。
[26] 王迁:《论网吧等局域网范围内传播作品的法律性质--兼论“信息网络传播权”与“放映权”及“复制权”的区别》,《中国版权》2009 年第 2 期。
[27] 韩元牧、吴莉娟:《SaaS 法律问题研究》,《网络法律评论》2009 年第 10 期。
[28] 伍艳:《云计算环境下的知识产权问题初探》,《法制与经济》2013 年第 1 期。
[29] 鲍征烨:《云计算着作权探析--以 SaaS 模式为例》,《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年第 4 期。
[30] 韩缨:《云计算环境下网络版权保护问题和应对策略》,《中国出版》2012 年第 10期。
[33] 郭小川、秦立平:《浅谈云计算时代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制与社会》2011 年第7 期。
[34] 梁志文:《云计算、技术中立与版权责任》,《法学》2011 年第 3 期。
[35] 宋雨轩:《探析云计算中的版权问题》,《互联网法律通讯》2011 年第 3 期。
[36] 王迁:《“索尼案”二十年祭--回顾、反思与启示》,《知识产权研究》2004 年第4 期。
[37] 董颖:《解决云计算 SaaS 模式下版权问题的另一个途径》,《电子知识产权》2012年第 12 期。
[38] 许颖、陈芳、蒋洁:《SaaS 模式下使用软件行为的性质探析》,《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 36 期。
[39] 周洪涛、单晓光:《第三方插件与软件着作权保护--以珊瑚虫版 QQ 案为视角》,《东方法学》2008 年第 5 期。
[40] 唐春:《基于云计算模式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新问题研究》,《电子知识产权》2011年第 12 期。
[41] 冯晓青、付继存:《着作权法中的复制权研究》,《法学家》2011 年第 3 期。
[42] 吴晨霖:《浅析第三方插件与宿主软件的着作权纠纷--以“3Q”大战为视角》,《现代物业现代经济》2012 年第 8 期。
[43] 邱刚、李军:《主要国家云计算战略及启示》,《物联网技术》2012 年第 2 期。
[44] 刘文华:《软件电子出租应受出租权保护》(EB/OL),2012-12-05/2015-2-20.
[45] 张钦坤:《云计算、开放平台与服务商版权责任》(EB/OL),2013-1-15/2015-1-13.
[46] 百度百科:《云计算》(EB/OL),2006-7-11/2014-11-3.
[47] 速途网:《云计算发展简史》(EB/OL),2013-9-8/2014-12-2.
[48] 中国云计算网:《什么是云计算》(EB/OL),2008-5-24/2014-11-3.
[49] 关晓海:《云技术导致侵权认定标准模糊,技术与版权如何博弈》(EB/OL),2012-11-16/2014-11-16.
[50] 北京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网络着作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2010 年 5月 17 日。
[5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着作权法》,2009 年 12 月 26 日。
[52] 国务院:《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2002 年 12 月 29 日。
[53]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着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 年 11 月 12 日。
[54] 国务院:《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2006 年 5 月 18 日。
[55]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关于审理着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2 年 10 月 12 日。
致谢
随着论文的完成,三年的读研生活画上了句号。在此时此刻即将离开校园的失落、不安是在所难免的,可是对于踏入社会开始新的生活的信心、勇气也鼓舞着我。回顾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对于师长、亲友、同学的支持和帮助我要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这篇论文的完成对我三年研究生期间对知识产权领域知识学习和思考的总结,更蕴涵着恩师杨红军老师的心血和劳动。我首先要对杨老师表示感谢,杨老师不仅在学术上给与我正确的指导,而且在生活中教会我许多人生的真谛,能够遇到杨老师是我研究生学习阶段最大的幸运。对于杨老师在我读研三年中对我的学业的悉心指导和对我生活的无私关爱有说不完的感谢,正式因为杨老师对我学习的谆谆教导,我的研究能力在攻读研究生期间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正是因为杨老师在我人生境遇上的帮助与及时指点,我才会顺利完成学业并有了更高的生活追求。杨老师渊学识渊博、洞察力敏锐的专业素养和作风谦和的良好品质都深深感染着我,让我树立了更加正确的人生观和确立了更远大的人生目标。其次,我还要感谢郑州大学法学院各位优秀的老师,感谢他们传道授业、答疑解惑。没有你们无私的奉献,我不会在这三年学到这么多知识。当然还要感谢所有同窗好友,大家一起切磋、共同奋斗的真挚情谊是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毫无疑问我还要感谢育我成人的父母,他们是普通的知识分子,并教会我热爱学习的良好品质,让我在学业上有更高的追求。最后还要感谢我的母校郑州大学所提供的良好学习条件。深深感谢你们!
第三章关于我国版权立法上的建议网络与数字技术同样给我国版权制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国通过加入国际版权条约和制定、修改《着作权法》及配套法规,以及颁布司法解释,已经初步建立了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并与国际接轨的版权制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在面对版...
一、图书全媒体出版与版权之间的关系图书全媒体出版与所有形式的出版一样,离不开版权的支持。版权保护保障了图书全媒体出版的顺利进行,同时,全媒体的出版形式能够将版权的价值发挥到最大。(一)版权的内涵版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等作品的作者对其作...
伴随着网络与智能手机、个性化推荐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微信等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我国数字出版业进入知识社区化时代,开启了一种全新的社交化阅读(socialreading)模式。它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以读者体验为中心,以社交关系为纽带,强调分享、交流、互...
第二章云计算中的版权制度面临的挑战之一--合理使用原则合理使用原则是各国版权法对版权的一种普遍限制,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既不必征得版权人同意,又不必向其支付报酬,基于正当目的而使用他人版权作品的合法行为①。合理使用原则是以牺牲以前作品...
在线教育作为近几年快速发展的新产业, 打破了时空限制, 为许多人提供了在线学习机会, 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提高教育质量, 创新教育模式与推动教育变革, 实现知识再造和知识创新, 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
近十几年来,随着网络数字化技术的飞跃式发展,网络作为一种获取信息的新型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在各大领域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着。...
本文旨在研究欧盟法律框架, 该框架由立法委员设计并经由ECJ应用于体育部门, 以保护体育赛事的知识产权。同样, 它也着眼于特定的相关国家干预措施, 特别是与现行的欧盟框架相一致的部分。...
一、云计算技术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2008年起,云计算一词开始在国内流行并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云计算这一热门词的定义,在学术理论研究中目前还并不统一。国内知名的咨询企业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曾在2011年发布的《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中...
第三章云计算中的版权制度面临的挑战之二--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侵权责任认定与构成如上文所述,云计算就像是电力公司,只需要简单可以上网的终端,就可以使用计算能力(电力)。使用计算能力的价格将会大幅下降①。云计算采用虚拟化核心技术,提供具有按需...
摘要近年来,挪用作品拼贴画案、谷歌数字图书馆案、搜索引擎缩略图案等一系列案件引发了对转换性使用在美国司法适用中存在大量争议的热烈讨论。转换性使用是指对原作的使用并非为了再现原作本身的艺术价值,而是通过增加新的表达形式、意义或传达的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