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保险论文 >

低碳经济下保险业应对风险的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6-17 共7351字
论文摘要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让人们享受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社会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人们不得不同时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资源枯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灾害性天气频发等事件的发生,而这些也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目前全球经济主体针对温室气体减排和实现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议题召开多次国际会议,正在逐步达成共识并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来引导全球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向低碳经济转型。近些年,虽然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均有较快的发展,但是同样受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经济方式的制约,因此要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进行技术创新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保险业作为金融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必然会面临一些在传统经济下不曾出现过的新型风险,因此如何积极应对这些风险,服务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将会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保险业面临的严峻问题。

  一、低碳经济与保险业发展的关系
  
  低碳经济最早是在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 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的。2006 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在其《斯特恩报告》中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报告中提到,如果全球以每年 1% GDP 的低碳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 5% - 20% GDP 的损失。同时国内有研究表明,工业的碳排放强度大致是服务业的 2. 5 -5 倍,服务业比重每提高 1 个百分点,工业比重相应地降低 1 个百分点,总体碳排放强度将平均下降 0. 8 -1. 6 个百分点,因此,低碳经济可以看作是对传统产业经济升级转型的主要途径。

  保险业作为服务行业,本身就属于低碳型产业,主要原因就在于保险产品整个“产销”过程是一个“低碳”过程,它不像传统产业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产生大量的工业“三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保险产品的生产过程主要依靠精算技术和信息技术。而在销售过程中,主要依靠保险营销员通过语言交流或演示以及银保通等现代化电子渠道进行保险产品交易,形成抵御风险的保险合同。当消费者遇到保险合同规定的风险事故后,保险公司则会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理赔金,从而体现了保险业作为社会“缓冲器”的作用。所以,从整个运作环节来看,保险业是一个技术含量高、知识密集型的低碳产业。

  在全球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推动保险业发展,符合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根本要求,保险业作为专门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可以在产品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创新、信息化建设、投资低碳产业和重点创新项目、国家政策引导等方面推动我国传统产业向低碳产业转型升级。

  二、低碳经济下保险业参与主体应对风险因素的解决框架方案
  
  低碳经济理论认为一个健康的经济体系,应该是能够不断借助技术和制度创新、产业调整与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减少高碳排放量自然资源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温室效应对大气层的影响,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发展。

  虽然目前全球各经济主体已经意识到世界气候的变化趋势,而且就一些问题达成了共识,但是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仍然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国家引导政策的调整,产品技术升级创新等,而这些变化因素会直接影响保险业的发展模式和轨迹,由于保险业是以经营风险为主的特殊行业,因此保险业面临的风险因素也会发生改变。比如外资保险公司在低碳经济下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带来的竞争风险; 保险公司在转型升级时面对消费者的信誉保证时产生的声誉风险; 保险资金在进行投资低碳行业时面临的投资风险; 低碳经济下落后产业的大规模淘汰所造成的道德风险; 国家在引导保险业支持低碳行业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政策风险以及自然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自然风险的增加。

  面对低碳经济下新出现的风险因素,作为保险业的参与主体: 保险公司和政府、监管部门和广大消费者都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应对这些风险因素以有利于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险公司是保险业发展的主体,应当积极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信息化能力,加快产品技术和经营模式创新,拓宽投资渠道,强化社会责任,以此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政府、监管部门则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完善监管制度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使保险行业能够积极投身于低碳行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中; 广大消费者则应该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的号召,投身于“低碳消费”之中。

  三、低碳经济下保险业面临的风险分析
  
  ( 一) 自然风险
  气候的变化无疑对自然环境的改变影响最为严重,近些年来灾害性气候频发,如洪水、暴雨、冰雹、雪灾等已经给我国多个地区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保险业本身就是对风险提供保障服务的行业,财产险公司中各种保单所承保的自然风险中,大部分与气候有关,此外自然灾害的发生直接也会影响到机动车辆险、责任险等险种的赔付情况。而寿险公司则会面临保险标的在自然灾害的间接影响下出现死亡和受伤的概率不断增加的风险,同时自然环境的改变也会影响人民群众日常的生活状况,比如空气质量的污染、水质的变化、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等,从而增加了各种疾病的发生率,因此自然环境的变化加大了各个保险公司对于自然风险的关注,为了保证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和赔付费用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增加公司的利润空间,不得不对自然风险加强评估。【图】
  
  ( 二) 竞争风险
  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外国保险公司不断进入我国参与经营国内保险业务,这使得国内的保险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国外倡导低碳经济的时间较长,最先提出低碳经济概念的英国政府早已经历过传统工业化阶段,当前在其经济比重中占比较高的主要是低碳化程度较高的金融保险业等,这就使得英国在低碳标准下的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先机。国外已经有了大量的事例证明保险业参与低碳产业的可行性,而且国外保险公司在产品创新、制度设计等方面已经处于比较领先的水平。虽然国内保险公司已经对于一些低碳领域和产品进行了较多的尝试,但是在经验的积累上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保险业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会面临持续的竞争风险压力。

  ( 三) 投资风险
  保险公司拥有强大的资金后盾,为确保资金能够保值增值,满足并且不损害客户的利益,实现公司正利差,最终实现盈利,因此安全有效的投资将是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面对低碳经济正逐渐成为新一轮经济的增长点和竞争焦点,中国保监会态度明确,严格限制保险资金投资方向,积极支持低碳经济发展。随后保监会将出台多项政策,规定保险公司不得将保险资金投资于高污染的产业政策项目的股权,同时积极引导保险资金更多服务于低碳经济,为重点低碳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由于低碳项目建设的科技含量高、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具有明显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等新特征,对于保险公司投资的持续性是一种挑战。其次,低碳项目的开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低碳项目前期投入大、回收期长、技术不成熟都会造成许多不确定因素,从而影响和制约保险公司投资的信心。

  ( 四) 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因国家宏观政策( 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行业政策、地区发展政策等) 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波动而产生风险。具体到保险公司则是由于因违反或不遵守准入行业法律法规而给公司正常经营带来的风险。保险业在进入低碳行业的同时,不仅要遵守保险行业的相关法律规范,同时也要遵守进入低碳行业的行业规范,因此保险公司对相关政策的把握要认识得更清楚和更透彻。

  但是由于目前国内保险业进入低碳行业是一个新的探索,国家相关政策还存在逐步完善和调整的过程,因此保险公司在制定进入低碳领域的内部规定、制度时会出现界定模糊,同时可能存在保险公司在经营业务时不能做到充分了解保险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监管要求,公司或公司业务、财务、销售等部门未能以符合低碳行业的法律、法规以及道德标准来规范经营活动,因此,行业政策与保险公司之间在经济利益上会产生矛盾,从而引致政策风险。

  ( 五) 道德风险
  随着我国低碳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监管规范和方法、消费者的行为等都会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投、保双方信息不对称,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状况也会受到巨大影响,这也直接导致公司的经营风险增加。低碳经济的发展必将面临一些传统的优势产品或行业转型升级,这些企业由于不能达到新技术的准入标准或未达到投保要求,但为了享受到国家政策的优惠以及保险公司的承保,往往会在一些关键信息上造假、隐瞒,再加上保险公司在保前观察中没有获得投保企业的准确信息,在风险发生后索赔时又由于缺乏相应的经验数据导致多赔,就会导致保险公司成本支出增加。

  如果保险公司由于观察信息不准确而作为经验数据存储,那么在今后观察结果的利用上会给其他符合条件的投保企业带来新的风险。因此,行业标准和技术不成熟给一些转型企业发生道德危害提供了机会。有信息显示,转型困难以及转型升级资金不足的企业在投保“低碳保险”时发生道德风险的概率很大,而保险公司因技术条件的影响而无法真正识别这种道德风险。

  ( 六) 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企业经营管理行为或其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或社会公众对企业形成负面评价的风险。保险行业以诚信作为生存基础,良好的声誉已经成为其安身立命之本。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当今社会,声誉风险对于保险公司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如果保险公司设计的销售产品不能够有效的降低由气候改变给企业、消费者带来的多种风险,那么就会影响到企业、消费者对保险公司的信任问题,比如环境责任险产品如果不能够切实有效推动那些高耗能企业向低耗能企业转型,不能切实有效的组织高耗能企业减少污染损害,那么消费者就会对保险公司介入低碳转型行业提出质疑。另外,如果企业排污超出规定范围,保险公司由于某种原因不赔或惜赔,这样也会造成受害者对保险公司产生不信任感。因此在低碳经济下,保险公司面临的声誉风险比传统经济下更加严峻,因此对整个运作过程中的风险评估、损失评估、责任认定、事故处理、资金赔付等各项机制的考虑要更加全面和严谨。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保险业应对风险的措施
  
  由于低碳经济是一个新的经济理念,保险业的发展不可避免要受到一定的影响,面对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状况,保险业要想真正进入低碳行业,就必须构建相应的措施来防范新的风险,以保证保险业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低碳经济条件下社会、企业、家庭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需求。

  ( 一) 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满足低碳保险需求
  低碳经济下的保险产品创新,前提是要以“碳市场”、CDM 等为依托进行保险产品创新,探究所有能提高环境质量、转移风险、发展低碳经济、以市场为基础的保险创新。一是,可在碳交易市场机制基础上开发相应的保险创新产品,如偏于环境的投资或融资、与保险相结合的复合型产品,分散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风险的保险产品等。二是,可借鉴国际经验,创新保险应用技术用于支持投资相应的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项目,比如在低碳技术的研发和运用中引入科技保险、创业保险,通过商业化的保险机制,大力支持新型能源装备制造技术。三是,依据国家政策要求,2008 年开始国内保险业就正式推出了“农村小额保险”,通过种种优惠措施,使广大低收入群体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更便捷优质的保险服务。在车险中对碳排放量超过环保标准的车型设定更高的保险费率,将有利于引导小排量和使用清洁能源的汽车消费,从而促进汽车产业向环保方向转型。四是,对现有险种进行科学合理地组合,针对不同客户设计有针对性的产品组合,不仅能体现公司的专业水准,提升公司的竞争优势,而且也可加深客户对保险产品和公司的认可和信任,满足客户需求。

  ( 二) 提升保险公司自身能力建设,维护公司经营的稳定性
  低碳经济为保险公司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机会,但同时也加大了保险公司的风险。鉴于此,保监会也下发通知要求保险公司要尽早组建风险管理委员会,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观念,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在当前低碳经济发展迅速的形势下,保险公司必须采用积极的风险控制策略,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评估体系,此举有利于公司经营的稳定。同时还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新型人才的培养。低碳经济要求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创新能力,就必须加大对公司信息化的投资和建设力度,加强对新型业务的统计分析能力,建立经验数据库,及时弥补由于推动高产品、新技术所带来的缺乏经验数据的问题。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保险业更需要新型人才以适应新时期保险业的发展需求,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复合型人才,同时对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创新行为、高效措施要加以鼓励和保护,积极整合经营资源,通过自身努力和借助外部领域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实现资源的合理重组和集约化配置。

  ( 三) 加快保险公司经营模式创新,探索开发低碳新思路
  在向低碳经济的转换过程中,保险公司不能再按照传统经济下对保险标的的评估模式,经营思想应该有所调整,经营模式应该有所创新。

  首先,着眼于销售渠道及方式的创新。大力发展电话销售、网络销售等新型销售模式,减少中间高耗能环节,最大限度地节约营销成本,以达到快捷、高效、低成本运营的目的。

  其次,办公资源集约化创新。积极推行办公职场低碳化改革,如无纸化办公,以电子签报、电子化公文传阅、电子邮件系统取代传统的办公文书,既能节约时间,又能优化内部操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最后,业务运行过程需要服务创新,利用电子邮件、语音电话、短信息服务等现代通信手段进行服务提示和告知。在核保、核赔和保全等环节推行无纸化办公,为客户提供电子化保单、电子投保书、电子对账单等自助服务。

  ( 四) 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重点投资低碳项目
  由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从投资到见效的运作周期长,需要资金量大,一般的短期资金难以支持,需要保险资金这样的中长线资金的介入。由于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期限长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的通知》等 13 项投资新政,其中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权的范围,增加了与保险业务相关的现代农业企业、新型商贸流通企业等的投资股权,允许保险资金采用多种投资方式,支持国家重大民生和发展工程,同时结合市场实际需要,调整放松了部分限制,强化了风险控制要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对低碳项目潜在经济效益前景予以科学评估的基础上,保险业完全具有能力适当参与一批国家重点建设的低碳项目,甚至直接投资研发节能环保的新型技术,在低碳项目建设中起到重要的投资生力军的作用。

  此外,保险业能够有力“助推”健康产业、养老产业等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健康保险通过提供医疗费用的经济补偿,能够增进人们对健康服务的有效需求; 养老保险通过保障老年人生活水准不降低,促进寿命延长,也加大了对于老年服务业的各项需求。比如重庆保险市场份额中约 70% 的份额源于健康和养老保险,另外合众、泰康、新华以及国寿都在争建低碳重点项目---养老社区产业,这些项目将对于今后国内养老压力起到一定缓解作用,也符合国家长远发展利益。

  ( 五) 完善监管政策的引导,建立进入低碳行业的绿色通道
  国家政策的引导往往会对行业产生方向性的改变,保险业进入低碳领域需要有政府监管政策的规范引导和大力支持。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和完善保险业支持和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有关规划纲要,有效发挥保险业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低碳新型产业发展的作用。相关监管部门应出台相应政策和实施细则,从具体运作行为和方式上鼓励保险业积极参与低碳产业的发展。此外还可以对参与、支持新型产业发展的保险企业给予一定力度的税收优惠,同时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保险业向低碳经济深度发展。

  其次,监管部门既要支持保险业进入低碳产业,又要在保险方式、保险责任的适用范围、赔偿范围、保险费率等方面规范其准入资格,因此监管部门应重点建立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既保护和支持保险业在低碳行业的创新成果,又要规范保险主体在新领域的有序竞争,实现保险业服务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二者互动发展。

  最后,建立健全低碳经济下保险业监管协调机制,履行监管职能,完善监管体系,改进监管方式,加强跨行业、跨市场运作的监管协作。完善各种突发性事件和应急预案的处置机制,建立完善低碳经济下保险业风险监测信息系统和评估机制,增强对新风险的预测能力和处置能力。

  ( 六) 突出社会责任建设,打造保险行业低碳形象
  加强保险行业“低碳”理念的宣传和引导。首先,政府应成为保险业在低碳经济中强力的推动者和倡导者,应结合国家节能减排工作总体部署,鼓励保险公司、监管部门与科研机构联系沟通,进一步深化低碳经济的研究,建立低碳示范区,倡导消费者“低碳消费”的理念,鼓励有能力、符合条件的企业转型升级,引导“绿色保险”对企业的经营保驾护航。

  其次,保险公司作为低碳行业形象的宣传主体和实践主体,通过广泛的宣传和传播低碳理念,进一步倡导企业和公民实践低碳的生活方式,低碳经营、绿色消费。比如,平安集团宣布正式启动“绿色承诺,平安中国”低碳 100 行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包括无纸化电子保单服务,以及全国 10 万台办公电脑定时关机等 100 项低碳行动。天平保险以购买碳减排指标为起点,不断践行“绿色出行”理念,比如积极发展电话销售和网上销售业务,推行电子保单,探索绿色车险产品等。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保险业各参与主体必将面临传统风险不断减少甚至消失,新的不可预见的风险不断出现的过程,只有顺应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从国家政策、自身建设和服务大众三方面正确把握保险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提前建立风险防范预警系统,积极应对新出现的风险点,才能在保障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中突出行业优势,实现自身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遥。 碳金融: 全球视野与中国布局[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赵文龙。 浅谈低碳经济理念下的保险业[J]. 中国保险,2010,( 4) .
  [3]中国保监会。 人身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实施指引。
  [4]黄龙,刘金州。 保险创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研究[J].中国商界,2010,( 5) .
  [5]刘亚群。 低碳理念支配下的经济转型对保险经营的影响[J]. 上海保险,2011,( 2) .
  [6]白福萍。 低碳经济环境下的企业风险及应对措施[J].财会月刊( 下旬) ,2011,( 3) .
  [7]李楠。 保险资金投资于低碳行业的行为金融学分析[J]. 东方企业文化·公司与产业,2011,( 3) .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