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16年5月, ***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 “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 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 研究和宣传社会科学的性质、内容、理论价值、实践作用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以及如何发展社会科学等, 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社会历史意义。
关键词: 社会科学,内涵,作用,发展研究
2017年3月, 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指出,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揭示自然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 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 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 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 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2016年5月, ***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 “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 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 研究和宣传社会科学的性质、内容、理论价值、实践作用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以及如何发展社会科学等, 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社会历史意义。
一、什么是社会科学
(一) 什么是科学
“科学”这个词最早是来源于拉丁语, 其含义一般是指“学问”或“知识”。1888年, 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 从中发现规律, 做出结论。”苏联学者凯德洛夫认为:“科学是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的精神活动的现象与规律的概念体系。”而美籍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认为:“对于科学, 就我们的目的而论, 不妨把它定义为寻求我们感觉经验之间规律性关系的有条理的思想。”苏联《大百科全书》则认为:“科学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历史地形成的和不断发展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是对现实世界规律的不断深入的认识过程。”日本《世界大百科辞典》的解释是:“科学是认识的一种形态……是指人们在漫长的人类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和积累起来的、现在还在继续积累的认识成果……知识的总体和持续不断的认识活动本身。所谓科学, 是具备客观性和真理性的既具体又普遍的有体系的学术上的认识, 即科学是学问达到最高程度的部类”等等。而中国《辞海》1979年版则将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辞海》1999年版则重新解释为“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理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
由此可见, 关于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见仁见智, 直至目前为止尚无一个公认的统一定义。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 我们从各种关于“科学”概念的不同表述中, 大体上可以从中找出某些基本的、共同的东西。那就是:科学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 它包含了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 如物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等等, 是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同时, 科学又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
(二) 什么是社会科学
1. 社会科学的定义。
《辞海》将社会科学定义为: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运动变化及发展规律的各门科学的总称。它用客观和系统的方法来研究社会体制、社会结构、社会政治与经济进程以及不同群体或个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如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结构与活动的学科, 是研究人性、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社会结构、社会问题等主观和客观社会事实的拥有多重范式的学科;政治学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以及政治相关领域为主的学科。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这一理论的学科。
2. 社会科学是科学吗?
关于社会科学到底是不是科学、属不属于科学范畴这个问题, 在知识界曾经有过长期的争论。有人把社会科学看作是文人空谈, 可有可无;有人把它与社会宣传混为一谈, 仅仅看作是一种政治工具;甚至有人对社会科学的科学性质一直持怀疑态度, 认为社会科学根本就不是科学。这些误解, 其实都是由于对社会科学的认识不足所导致的。诸如此类对社会科学的各种误解、歪曲, 是阻碍社会科学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 很有必要给予澄清。
社会科学是不是科学?其实这个问题实际包含着不同的层面。首先, 如果我们不怕咬文嚼字, 这是一个词义的问题。“科学”这个词, 意义究竟是什么, 试查当前最流行的《现代汉语词典》, 上面写着: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按照这样的定义, 社会科学无疑是科学。
“科学”一词, 原来是翻译来的, 我们不妨看一看外国人的用法。以大家熟悉的英语来说, “科学”即science, 美国学生爱用的字典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美国传统词典) 的解释是:科学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描述、实验研究和理论解释”。按照这样的定义, 社会科学便不是科学了。
其实, “科学”这个词有广义、狭义。上面引用的那本美国词典, 在“科学”下还有另一义项, 说科学是指“知识, 特别是通过经验获取的知识”。这里说的就是广义, 不限于自然科学。不过在西方, 一般只说science, 是用狭义。
需要说明的是, 有的学科我们划归社会科学, 在国外仍可称science。比如《美国科学年鉴》等书都包括考古学, 而且由于其字头为A, 要排在卷首。但中国科技部编着的《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也收入考古学。
同时, 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 也存在一些邻接甚至重叠的学科领域。这是因为人类知识本来是一个整体, 想完全截然划分是困难的。比如数理逻辑这个学科, 数理逻辑既是传统形式逻辑的延伸, 又与数学及计算机密切联系, 有着跨门类的性质。这些年来,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研究在国内外得到提倡, 这样的跨门类学科还有可能增多。在这样的形势下, 太强调科学的狭义定义显然不行。
社会科学是不是科学的问题, 当然不是仅用这种词义的讨论所能解决的, 这一问题的提出, 还与社会科学在社会上的处境有关。
大家知道, 自改革开放以来, 出现了第二个科学的春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科学受到普遍尊重和重视, 但长时期存留的“重理轻文”倾向依然存在, 社会科学在若干场合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 社会科学是不是科学这个问题, 社会科学界经常谈论, 正反映了这方面的呼吁和期望。
值得欣喜的是,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把哲学社会科学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要“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突出强调, 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2015年1月,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 为智库发展指明了方向。2017年3月,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明确指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需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 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 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所以说,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迈向现代化的新时代,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社会科学是科学, 科学不仅包括自然科学, 也包括社会科学, 两者同样重要, 不可或缺, 这才是正确的认识。
3.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
首先, 从研究对象看: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这些现象不依赖人类的主观认识而存在。而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它的任务是研究与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研究社会现象, 是与人有关的, 它的规律由人来决定。所以, 我们不能影响自然规律, 但是我们确实可以影响和改造社会规律, 因为这是由人类自己决定的。举个例子, 天文学和会计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可以这样说, 前者是一个未知的、需要探索的客观系统, 而后者纯粹是个人造系统。我们不能影响行星的运行轨道, 但是我们可以改变会计的记账方法。再以经济学为例,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其中, 根本不存在先决的自然规律, 一切都来源于某种社会安排, 而这完全是人为的。所以, 学习经济学的时候, 必须时刻在头脑中抱着批判和改造社会的意识。因为一切不合理、不完善之处都是由人类自己决定的, 总是可以加以改变的。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经济学规律, 只是社会愿不愿意改变而已。其次, 从研究者本身看: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双重身份, 既是研究者, 又是参与者, 既是主体, 又是客体, 自然科学一般不介入他们正在研究的现象。社会科学家自身在研究现象之中, 因此, 研究者必然会把自己的知识结构、情感、意志、价值观念等带进认识过程, 并最终影响到认识过程的结果——观念性产品。这种观念性产品就很难脱离主观性。第三, 从研究方法上看: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观点, 社会事实与自然事实完全不同, 社会事实的特点是与价值相关, 而自然事实却完全相反。因此,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有着原则上的界限。韦伯由此推论出, 自然科学中对规律概念的用法在社会科学中尤其是在历史研究中很少有所得。在自然科学中, 规律越是普遍适用, 对精确的自然科学越是重要, 也就越有价值。但在社会科学中却恰恰相反, 最普遍的规律正是非常空洞的, 往往也是最没有价值的。
4.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
(1) 社会事物是一种特殊的自然事物。社会事物往往受众多彼此非线性相关的变量的制约, 一般都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能力;社会事物的产生往往由偶然的事件或个别人物作为导火索, 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社会事物都是建立在众多自然事物的基础之上, 或者与众多自然事物相联系;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受到众多主观因素 (特别是感情因素) 的制约, 而这主要取决于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利益关系 (特别是经济利益关系) ;社会事物一般有较长的运行周期, 且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性。 (2) 社会规律是一种特殊的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本原是自然规律, 任何一种社会规律都可辩证地还原为某几种自然规律, 都可在自然规律中发现它的原形;社会规律综合体现了多种自然规律的具体内容, 但社会规律绝不是多种自然规律的简单叠加和机械混合, 而是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逻辑结构、作用方式进行有机地配合, 以产生某种相干效应, 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客观规律;社会规律在开放系统的整体效应上体现了自然规律的发展方向;社会规律在更高的逻辑层次上来体现自然规律的客观内容;社会规律以更大的偶然性和波动性特征来体现自然规律的必然性特征;社会规律以更多的模糊性和浑沌性特征来体现自然规律的确定性特征;社会规律以更充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征来体现自然规律的客观规定性特征, 人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可能是完全随意和无约束的, 而是以遵循和服从自然规律为前提的, 在本质上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的客观规定性, 恰恰相反, 是自然规律的客观规定性在更高意义的体现。总之, 社会事物是自然物质的复杂存在方式;社会规律是自然规律的复杂表现形式;社会规律不是对自然规律的否定, 恰恰相反, 是对自然规律在更高层次上的论证。 (3) 社会科学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科学。由于所有社会规律的本原都是自然规律, 则所有社会科学均可以把其假设前提建立在自然科学基本公理的基础之上;由于社会规律综合体现了多种自然规律的具体内容, 则所有社会科学均可综合地采用各种自然科学的方法来描述;由于社会规律在开放系统的整体效应上体现了自然规律的发展方向, 则社会科学在整体上可以看作是自然科学的特殊组成部分, 且其最终归宿是自然科学化;由于社会规律在更高的逻辑层次上体现自然规律的客观内容, 则社会科学要比一般的自然科学具有更大的抽象性, 并遵循更为复杂的逻辑法则;由于社会规律以更大的偶然性和波动性特征来体现自然规律的必然性特征, 即社会规律往往需要通过很多偶然的而又不可逆转的社会事件才能体现出来, 社会科学所阐述的各种社会规律往往不容易得到实证, 这就决定了社会科学具有较强的思辩性而较弱的实证性;由于社会规律以更多的模糊性和浑沌性特征来体现自然规律的确定性特征, 即各种社会规律由于变量太多、太复杂往往不容易清楚而准确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人们通常只能进行不精确的定性分析;由于社会规律以更充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征来体现自然规律的客观规定性特征, 即人不仅能够被动地适应环境, 而且能够积极主动地选择环境、改造环境和创造环境, 在一定程度可以根据自身的主观愿望或利益关系灵活地选择和运用社会规律, 并进行一些主观假设与模糊判断, 这就决定了社会科学具有较为强烈的主观意志性、情感倾向性和阶级性, 具有较少的客观性、理性和公正性。
(三) 社会科学的特征。
1. 复杂性。
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社会事物 (或社会历史现象) 一般都是非常复杂的, 它们受众多自然和社会变量的制约, 而这些变量之间往往又是彼此相关的、非线性的关系。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一般都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能力;社会事物的产生往往由偶然的事件或个别人物作为导火索, 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社会科学往往又较多地涉及“应该”、“愿望”等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判断较强地依赖于观察者的思想动机, 受到众多内外变量的制约, 表现出较强的随机性和模糊性。人们很难从这些随机因素背后找出必然性因素, 很难从思想动机中发现其客观动因, 这就给社会科学进行精确、客观的分析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因而只能大量地采用定性分析的手段。
2. 依赖性。
一般社会事物都是建立在众多自然事物的基础之上, 或者与众多自然事物相联系, 因此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往往涉及众多自然科学领域,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状态。自然科学如果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社会科学就难以在精确性和客观性上取得重大突破。因此,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自然科学发展缓慢, 社会科学发展相应滞后, 至今社会科学仍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如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大多学习中国语言、中国历史、中国艺术、武术、中医等, 很少学习科学, 特别是社会科学。
3. 主观性。
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受到众多主观因素 (特别是感情因素) 的制约, 而这主要取决于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利益关系 (特别是经济利益关系) , 各种社会科学因而很容易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阶级性。这种由利益关系所引起的“先入为主”的主观因素 (特别是民族感情和阶级感情) , 诱导人们形成非中性的、非客观的、非理性的观察态度, 这就容易形成代表不同民族利益和阶级利益的“社会科学”, 而且互不妥协, 各自为政, 从而严重阻碍着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
4. 难验证性。
社会事物一般有较长的运行周期, 且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性, 有些社会事物的运行容易产生巨大的利益冲突, 并会引起一些不可预测的灾难, 因而难以进行重复性实验, 许多社会科学的假设、预言难以在短期内和较小范围内得以验证。
(四) 社会科学的分类
1. 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包括:
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情报文献学、伦理学、美学、文学、宗教学、逻辑学、语言学、艺术学、体育学、军事学等。
有些学科, 如人类学、心理学、考古学, 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比如心理学, 中国将心理学列为自然科学, 如组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南京大学心理学系在1956年以前 (包括民国时期) 都设在理学院下。
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律学、军事学等等学科是典型的狭义上的社会科学。而有些学科, 如历史学, 则是狭义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 但通常理解为人文科学。广义的“社会科学”则包含了人文科学, 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设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两类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中国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 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统称为哲学社会科学。随着社会的多元化的转变, 学术的自由探讨空间将越来越大, 社会科学的定义与分类方面也会开始发生变化。
2. 科学与文化的关系:
在社会科学的学科分类中, 并没有文化学这门学科。可以说, 文化与科学都应该属于“哲学”的范畴。这就要讲到文化与科学的关系问题。
何为文化?中国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精神财富还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而外国学者爱德华·伯内特·泰勒指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指出:“文化是借助符号获得有关交流的各种明确的和模糊行为的方式, 它构成了人类群体的各项成果, 包括物化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传统观……”
文化还可分为广义文化、中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物质和精神的生产能力, 以及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义文化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 包括一切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意识形态;而狭义文化往往就是指纯粹的地方文化艺术事业, 主要是文化局所担负的一些职能, 比如“教科文卫体”中的“文”就是狭义文化。
文化还有着它自己的构成要素, 它的形态类别分为两类:第一类文化的范畴为: (1) 智能文化, 包含科学、技术、知识等; (2) 物质文化, 包含房屋、器皿、工具等。第二类文化的范畴为: (1) 规范文化, 包含社会组织制度、政治、法律、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语言、教育、仪式等。 (2) 精神文化, 包含宗教、信仰、审美、意识、文学、艺术。
综上所述,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 每个社会和组织者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 并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文化的发展有着历史的继承性, 新文化总是在吸取利用旧文化成果而逐渐形成并成熟着。
科学与文化的关系的观点一经提出, 自然引起了各种不同的反响。上述可见, 广义的文化和中义的文化包括了科学, 但狭义的文化概念与科学概念是并列的。应该说, 科学是文化的核心, 科学比文化更重要。一国科技发达, 经济就富强, 就有话语权, 国际地位就高;而一国文化发达, 科技和经济不发达, 不但没有话语权, 而且国际地位也低。科学是高级的文化, 科学比文化更先进。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 符合科学精神的文化, 能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而非科学的文化, 如巫术、邪教、封建迷信等, 会阻碍社会和人的发展。因些, 要弘扬先进的文化, 摒弃落后的文化。但是, 无论如何争论, 文化与科学他们就好比光与电, 犹如一对孪生子, 互相依存, 相辅相成。
文化与文明的概念也不同, 文化是表层的, 文明是深层的, 文明是先进的文化, 文明高于文化。先进的文化与先进的科学是一对孪生子, 必然要相依相存、相辅相成。在今后整个世界历史进程中, 他们将永远共存下去。
(五) 社会科学的历史
社会科学的历史,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代社会科学的酝酿产生阶段。从远古时代世界五大文明发祥地分别出现社会思想萌芽开始 (约为公元前三千年) , 到奴隶制社会后期社会科学走向衰落为止。在这个历史阶段中, 公元前8世纪 (中国则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殷周之交) 是个明显的转折点:在此之前, 社会科学尚处于萌芽状态, 其思想散见于古代典籍中;在此之后, 社会科学 (虽然只是有限的几个部门) 才以独特的对象和表现形式出现于科学的舞台上。在这个阶段, 有几个人可以作为东西方社会科学的代表人物, 东方的代表是周公、老子、孔子、孙子, 而西方的代表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在自己学说体系中涉及了当时社会理论研究的几乎一切方面,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 他们对此前二千多年的社会思想作了系统的总结和概括, 而且这一系列思想和理论在其后2000多年文明史上, 留下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此外, 值得一提的是, 印度的释迦牟尼也是同时代的人物, 他创立的佛教对印度和东南亚一带的影响至今仍存。
第二阶段——古代社会科学的缓慢发展阶段。这段时间东西方文化虽有交往, 但基本上是独立演进的。中国这一阶段大致是从秦汉开始, 一直延续到1500年后的明王朝末年。突出的大事件是由于董仲舒倡议, 汉武帝执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政策, 使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的“国粹”。以后历代学者的重要任务便是修改、丰富和发展这一学说。欧洲的这一阶段大致是从公元4世纪开始的。突出的大事件是在罗马大帝国分裂之前, 君士坦丁皇帝在尼西亚城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基督教大会, 确定了正统教会的基本原则。从此后, 宗教神学逐渐走上统治一切的地位, 古代文明便消失在中世纪的黑暗之中。到了16世纪上半叶, 在宗教改革和自然科学革命的双重打击之下, 教会的绝对权威才开始动摇, 直到1684年之后, 教皇的世俗权力才全部丧失, 即政教分离。
第三阶段——近代社会科学的飞跃前进阶段。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 社会科学史演进飞跃的主线在欧洲。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的社会科学各种理论基本上是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建设服务的。这一时代可以划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从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开始, 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成功发表《人权宣言》为止。这是社会科学研究从神学统治的压迫下重新兴起的时期。在此期间欧洲大陆和英伦三岛出现了一大批文学艺术巨匠和不朽的思想家。特别是以机械论为特征的唯物主义哲学、以人性论为基础的社会政治法律思想和以审美为目的文学艺术观念, 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革命运动中发挥了很有效的舆论作用。近代后期, 这是资产阶级社会科学发展的高涨阶段。时间可以从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倡导者和早期领袖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算起。他们所提出的战斗无神论和改革法国社会的政治主张成为18世纪法国和欧洲大陆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理论武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酝酿并恢复了变革的理论辩证法在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手中得到系统的发展。而另一方面, 资产阶级有限的社会革命和巩固政权、保护私有制度的需要又导致了保守的理论自我封闭的唯心主义体系的加强。黑格尔理论的内在矛盾正是整个 (而不仅是德国) 资产阶级社会实践和社会理论统一在哲学上的表现。因此, 黑格尔的思想体系不仅标志着近代社会科学发展史的顶峰, 也标志着整个近代资产阶级社会科学的终结。
第四阶段——现代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阶段。在整个社会科学发展史上, 这是科学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基础的变革时期, 因此也可称作社会科学历史演进的繁荣阶段。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是本时期开始的标志。按照列宁的分析, 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时间大致与现代自然科学的开端是一致的。但是, 也许这正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特点的区别:自然科学是通过物质手段去作用于社会的, 所以有直接性, 也容易使人感觉到它变革社会的巨大力量 (正因为如此, 有的科学着作讲到变革社会的杠杆时只谈科学技术而把社会科学撇在一边) 。而社会科学则主要是通过精神力量作用于社会的, 所以具有间接性, 也不容易使人“看出”它的变革社会的作用, 倒是使人常常感到“权力”在直接起作用。1938年发表的《联共 (布) 党史教程》这部书曾被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社会科学进入19世纪以来, 发展的主线从欧洲分两路推向全球:一路是产生于欧洲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东进俄国, 导致1917年的十月革命;继而从俄国传到中国——激起古老东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伟大复兴;在二次大战后, 东欧也出现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另一路向西, 资本主义思想体系由欧洲传到美洲、澳大利亚和日本, 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和物质文明。当然, 这并不是以欧洲中心的单向发展, 而是世界范围的多元的相互交叉、融合的过程。
(六) 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方法
1. 逻辑思维方法。
任何科学研究都需要逻辑思维, 社会科学研究的逻辑包括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以下介绍几种最常用的逻辑方法。
(1) 比较方法。比较是通过对社会现象之间的相同性和差异性的分析, 发现各种社会现象的特征, 进而得出研究的结论。比较的方法多种多样, 主要有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和动态比较。横向比较是一种空间上的比较, 把特定的研究对象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同类现象进行比较。如研究中国国情, 就可以把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 也可以与发展中的其他国家进行比较, 从而总结出中国的具体国情。纵向比较就是对同一对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进行比较, 以发现其历史的变化趋势, 因而也可以称为历史比较。如研究中国社会的法制状况, 可以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法制状况的研究, 发现中国社会的法制进程, 从而揭示其变化规律。动态比较是在发展中进行比较。社会现象总是不断变化的, 人类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的。通过对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地区的社会现象加以比较, 可以发现某些社会现象变化的特点。如对环境保护的研究, 可以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 以及这些政策所发生的影响, 进而提出中国当前环境保护所应该采取的方法和对策。
(2) 归纳与演绎。归纳方法是从个别或特殊的事物概括出共同本质或一般原理的逻辑思维方法。演绎方法则相反, 是从一般原理推理出个别事物所具有的特征的方法。二者体现了个别与一般的辩证关系。归纳法可以分为完全归纳法、简单枚举归纳法和科学归纳法。完全归纳法要求根据某一类事物的每个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进行归纳,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运用不多。简单枚举归纳法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某类事物具有某种属性, 并且不断重复而未见到有相反的事例, 从而归纳出该类事物具有这些属性。简单枚举法可以通过对一类事物的研究, 启发人们对事物进行认识判断, 最终走向科学归纳。科学归纳是在对事物发展内在联系和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之上, 分析、总结得出具有必然性的科学结论。这是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方法。社会科学的研究可以运用这一方法, 获得科学的结论。如在中国走向工业化的进程中, 像其他国家工业化进程一样也出现了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人口的老化等社会问题, 通过对这些社会现象的研究, 人们发现需要确立新的科学发展观, 尤其是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性。
(3) 分析与综合。分析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解为一定部分、单元、环节、要素并加以认识的思维方法。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对客观对象的一定部分、单元、环节、要素的认识联结起来, 形成对客观对象统一的整体性认识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是认识过程中相互联系的两个阶段和环节。分析方法依靠人的抽象思维能力, 同时, 个人的经验、已经具备的知识等, 也是分析的重要条件。分析的方法可以分为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因果分析、目标分析、相关分析、流程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中运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因果分析、矛盾分析、系统分析等。综合方法同样体现人的思维的能动性,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运用广泛。如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 就是一部运用了分析与综合方法的典范。他通过对中日双方在战争中各种因素的分析比较, 以及双方力量在斗争中的消长, 对战争发展的进程进行了综合概括, 指出了抗战的持久性特点, 从而为抗日战争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就是要在分析的同时, 又要善于综合, 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加以运用, 才能获得科学的研究结论。
2. 理论分析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中运用的理论分析方法很多, 以下介绍三种。 (1) 因果分析方法。因果联系是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生活中的事物无不处在因果联系中, 科学研究就是要揭示各种事物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原因。因果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法、共变法、剩余法等五种。
这些方法都是根据前后发生的现象之间规律性的联系以及相关的变化, 如同时出现、同时不出现或成比例地出现, 进而判断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其中求同法的理由不充分, 因为任何结果都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 不能排除其他原因造成同一结果。求异法和共变法在多因多果的情况下, 对判断复合因果关系即因素之间的单一因果关系意义最大。因为社会现象之间很少有单一的因果关系, 大量现象是一果多因、一因多果、多因多果、互为因果。例如艾滋病的流行不仅有病毒的原因, 还有社会的经济、文化等其他因素在发挥着作用, 防治艾滋病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综合治理才能取得成效。
(2) 结构与功能分析法。社会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其内部各组成部分都有自己的结构和功能。结构是指事物的各要素的内在联系与组织方式;功能是指有特定结构的事物, 在内部与外部的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作用和能力。结构和功能是对立统一的, 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 结构的改变会引起功能的变化。同样, 功能也制约、影响着结构的变化。如一个国家的社会组织结构决定了它所具备的功能, 社会组织结构越合理、有序, 就越能发挥出国家的功能;相反, 组织混乱、社会无序, 国家应有的功能就发挥不出来。国家某一方面功能的发挥, 也会影响其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 如一个国家防御功能的定位会直接影响其军事组织的构成。在当前社会组织变化剧烈的情况下, 运用这一方法能够很好地判断某一社会组织发展运行的趋势。
(3) 系统分析方法。系统是指有若干特定属性的要素经一定关系而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系统方法最早是运用于自然物质对象的研究, 随着人类对社会有机体认识的深入, 系统方法开始作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得到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强调联系的整体性、有序性和优化特点。在当前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出现紧张的时代, 系统的观点越来越被人们接受, 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理论被社会科学各领域普遍接受之后, 人们发现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是人类的理想。例如生态伦理、环境伦理等新兴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 就是以系统的方法重新认识人在自然中的地位, 寻求人类发展的合理之路。
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决定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这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二是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方法, 分为逻辑思维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 这两种方法是相互关联的。三是社会科学中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方法, 这些方法贯穿于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之中。
二、社会科学的作用
在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 哲学社会科学将发挥积极而重大的作用。
(一) 正确的导向功能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推动人类自身发展的思想武器。哲学社会科学为人们提供关于世界总体特别是人类社会的知识和理论, 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进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状况如何, 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道德风尚, 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都会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甚至关系国家的盛衰和民族的兴亡。一个民族要顺应世界进步的潮流, 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 就必须有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指导。
从理论层面看, 从实践中得出的并且经过实践检验过的正确理论, 对实践具有普遍而重要的指导意义。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初级的, 实践后果的准确率、有效率低。“革命理论是夺取胜利、发展胜利、巩固胜利的重要条件。”没有革命的伟大理论也就不可能有革命的运动的伟大胜利。在科技发展到今天更是如此, 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的实践更将不能成功。“因为理论, 而且只有理论, 才能使运动具有信心, 使它有确定方针的能力, 使它能了解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因为理论, 而且只有理论, 才能使实践不仅了解各阶级在目前如何行进和向哪里行进, 而且了解这些阶级在最近的将来会如何行进和向哪里行进。”理论对实践的导向作用是由人的实践本性所要求和决定的。人类的实践区别于动物本能活动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人的实践是有目的的活动, 活动结果在开始时就已经观念地存在于活动者的头脑中了。“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 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 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 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正是这种观念存在着的东西使人的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当今,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践更需要有相适应的社会科学理论为指导, 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实践才是阔步发展的实践, 理论与实践愈相适应、契合, 其理论所导向的实践发展愈快。舍此, 实践发展就无保障。
从实践层面看, 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先导。马列主义的诞生不仅为社会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且极大改变人类社会面貌。十月革命的炮声, 使历史的发展出现向社会主义转化。然后是马列主义使中国人民找到正确的救国之路的契机,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才在中国树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的道路, 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任人宰割的局面。中国革命的胜利, 从而掀起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的独立运动, 并导致大批第三世界的国家, 多达77个, 成为联合国内十分突出的政治势力。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 才使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 正确的实践离不开正确的理论, 没有理论上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实践的发展。
总之, 哲学社会科学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个民族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个兴盛的民族和强大的国家, 应该有发达的自然科学, 也应该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
(二) 科学的管理功能
管理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采取的组织协调方法与活动。社会科学作为实现管理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从广义上来说, 它具有组织、指挥、监控、教育、激励、挖潜等职能, 使人的活动及社会向着更科学、更进步的方向发展。如社会科学中政治学、人口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发展, 均从不同领域在诸多层面对人和社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作用, 即提高着人的素质, 规范着人的行为, 理顺社会各种利益关系, 充分发挥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进而获得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使社会进程向着井然有序的全方位的良性方向发展。若无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科学的发展, 当今社会则将会处于无序状态,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无从设想, 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的腾飞、社会的进步则更是无从谈起。从狭义概念上来说, 作为社会科学分支的专门管理学科及其原理, 如经济管理学、行政管理学、企业管理等, 都体现着专门的突出的管理功能。如现代企业管理学根本宗旨是研究和解决社会生产和经营管理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和人、财、物之间的协调与合理配置关系, 实现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耗, 避免浪费, 提高效益。要搞好协作, 就需要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 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即便如此, 作为社会科学分支的管理科学, 也是社会生活与相关学科的科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相结合的产物。总之, 无论经济建设还是政治建设, 都要把完善管理作为重要任务。“管理的本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不会莫名其妙地就有了, 不会因为这个阶级是先进阶级于是就一下子就有了管理的本领。社会科学研究必须进一步挖掘、发展和深化社会科学各分支、各门类的管理功能。”
(三) 科学的决策功能
有组织就要有管理, 有管理就得有决策。决策是对未来实践的方向、目标、原则和方法做出决定, 一般指政策和重大措施的研究、判断、肯定和否定过程。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是保证工作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科学研究的决策功能, 体现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对总结历史经验、研究现实生活、对党和国家的科学决策起着参谋的作用, 即它为决策者提供特有的专门理论和方法, 提供综合性的知识基础, 提供实施方案的科学依据, 也常对现实提出的问题经研究提供解决问题的具有科学论证的方案, 以供决策者参考, 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毛泽东说:“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 持久战和最后胜利没有人做就不会出现。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 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 方能做得好。”这里反映的就是一个科学决策问题。要使决策科学化, 就要有思想、道理、意见, 然后才能提出计划、方针、政策等。从一个企业、单位的管理、直到国家和政党的路线、方针等重大战略的确定, 均属决策问题。决策是否科学正确, 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问题, 关系到某个企业的命运和前途问题。当前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等问题也都离不开以社会科学为指导的决策。同时, 科学的决策还与科学理论的正确与否有着直接的、密切的联系。
1. 社会科学从其萌芽时起, 就在不同程度上发挥着决策功能。
古希腊色诺芬的《经济论》, 曾为古代奴隶主的家庭经济、农业经济的决策提供指导思想。中国古代兵家活动家的着述, 在当时的军事决策、政治决策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历史学也蕴含着巨大的决策功能, 中国古代的帝王和史学家都把修史作为总结历史上治乱兴衰经验的手段。英国人P·约翰逊甚至认为, 假如你要进行高层次决策, 学习历史就比任何其他训练都更为重要。
2. 社会决策的理论需求, 在近、现代社会科学的发展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满足。
19世纪以来, 社会科学的决策功能大大增强。一是出现了马克思主义, 它在以后出现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成为党和国家决策的理论基础。二是一系列独立的学科, 被发现具有决策的功能, 由此逐步形成了庞大的决策学科群。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科学学、未来学、人才学、情报学、行为学等等。三是专门研究决策理论、决策方法的决策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成为学派繁多而且跨度很大的综合性学科。
3. 非
当代决策学的发展不仅在社会科学中处于常重要的地位, 增强了社会科学的决策功能, 而且这种势头还在继续发展。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 我们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长期不懈地、创造性地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确立正确的战略策略、路线方针;制定符合实际、人民拥护的各项政策;规定有利于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各种行为规范。同时, 还要注意保持战略思考、社会政策、社会治理的连续性和平稳性。近年来, 党和国家领导人反复提出要紧紧围绕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全面推进党建工作;提出要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依法治国。这是摆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只有始终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巨大决策作用, 治党治国的艰巨任务才可能顺利完成。
(四) 咨询与预见功能
社会科学以社会为对象, 研究人类社会各不同层次中的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运动的规律。作为较完整的社会知识, 它由两个基本方面构成, 即经验知识和理性知识。社会科学是理性知识的概念体系。这些科学知识, 都是外界的反映, 并且为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性证明, 而在作为理论依据及进行逻辑证明过程中往往使研究成果体现一种超前性或先导性, 这种特性往往孕育在社会科学假说的形式中, 社会科学假说是引发社会科学理论新发现的重要手段, 假说立足于新的现实、萌发于旧理论所不及的地方, 蕴含着人类智慧的火花, 它带有超前的想象和猜测性质, 它可对未知的对象要求提出大胆的设想, 获得新的发现。然而, 理论上的先导性或超前性并不妨碍实践对其的超越性, 实践一旦开始, 理论对实践最有效的服务是提供咨询和科学的预见。既然社会科学能反映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 并具有先导性或超前性, 故人们掌握它, 即可用来认识这些社会现象和其规律, 进而解释各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回答社会提出的现实问题, 预见社会的未来和发展。
为更好地实现社会科学的咨询与预见功能, 首先要提高人的科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构成国民的整体素质, 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和促进社会先进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从近百年的中国社会发展历程来看, 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对社会创新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首先是人的行为和发展取向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完善和现代化, 人的生活方式的变革带动了社会消费需求的更新以及文化、物质消费内涵、消费方式的拓展, 民主意识的加强削弱了传统社会等级体制, 强化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促进了现代化社会的法制化;其次, 人的因素的不断丰富成熟加快了社会创新和现代化的速度。在这一过程中, 社会科学作为人类对社会和自身存在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为民众理解、把握和运用的能力, 构成国民素质的深层次要素, 对于人们科学地认识和理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各种现象及发展规律, 学会科学地看待外部世界和自身发展, 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五) 思想文化功能
社会科学作为一种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是高于社会心理的观念形态, 它本身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就是思想文化发展的不可分割的内容。这就规定了科学的理论价值与思想文化价值的直接统一。社会科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领域, 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到提高整个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问题, 因此经济建设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科学研究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思想、道德、情操、思维方式等水准问题, 为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提供充实的材料和依据。显然, 社会科学对于社会的思想文化建设, 对于人们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具有特有的功效与作用;对于传播先进的思想和观念, 批判错误思想,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科学思想文化的功能是社会科学价值的升华。因此, 社会科学思想文化功能的实现, 一般是实现社会科学总体效应的具体途径。社会科学把思想文化的作用提高到自觉的水平, 给予科学的理论根据。它主要通过造成良好的社会思想、文化环境、塑造人物, 给人们指引方向, 更新观念, 转变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六) 参与解决复杂重大课题功能
社会科学作为研究各种社会复杂现象及其规律的具有数百种学科的庞大理论体系, 其性质又决定了它具有参与解决复杂重大课题的功能。随着科技进步, 人类面临一系列如水土流失、生态破坏、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等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威胁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全球问题。宇宙只有一个地球, 人类将如何约束、控制、管理自己, 其问题极其复杂。这不仅是个自然科学问题, 而且也是个社会科学问题, 它需要各有关学科的通力合作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就是说它既需要自然科学知识, 又需要社会、人口、经济、法律、管理等社会科学知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解决当代全球问题、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问题, 必须加强对社会科学的研究, 发展社会科学, 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家转过来研究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表明了战争、暴力越来越不能有效解决当代人类社会的矛盾, 逐渐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人类一旦打起核大战, 其后果只能是人类的毁灭, 也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应该通过和平对话的方式来解决国际社会中各种政治的、经济的、种族民族的矛盾, 人类必须用新的方式解决自己内部的矛盾。同时, 社会主义建设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社会发展战略、五个文明建设、改革等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 也不是一类科学更不是一门科学所能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只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共同参与, 才能使社会主义在发展进程中明确方向, 呈现出和谐有序的发展状态, 才能综合地、全方位地解决这些问题。
(七) 人类争取自由和获得解放的武器
能够从人对人的束缚中获得解放与自由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科学, 即认识社会、认识人的科学。
1848年,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在《资本论》里, 马克思简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称为“自由人联合体”, 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是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自由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是实现人的彻底解放, 使人成为“完整的人”“真正的人”“自由的人”。
考察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活动可以看出:自由——是他们终生理论探索和在实践上为之奋斗的主题。在马克思看来, 人的本质特征便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争取自由的过程, 自由化过程, 就是争取人的本质的复归过程, 也是人的解放的过程。共产主义的目标就是人的解放, 实现自由。
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写成《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 他们用形象的语言, 生动地描述了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情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 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 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 社会调节整个生产, 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 明天干那事, 上午打猎, 下午捕鱼, 傍晚从事畜牧, 晚饭后从事批判, 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由于消除了那种强制性的、固定性的分工, 每个人作为个人参加共同体, 个人的存在摆脱了对人与对物的依赖, 成为独立的、有个性的个人, 成为全面发展的自觉自由的个人。
可以看到, 《共产党宣言》关于“每个人自由发展”的命题, 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产物, 而是马克思一脉相承的思想。自由是马克思主义最核心的价值观, 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内涵。因此, 我们相信自由是人间最大的幸福, 我们理解自由人联合体是由所有心智成熟、独立思考、希望全面发展自己和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人组成的广泛、和谐、自由合作共享的集体。而这将会是人间最理想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 我们愿意在有限的有生之年积极地探索和实践人性的善良和博大, 怀抱最大的真诚, 结识有相同志向的人, 彼此坦诚相见、团结协作、共享资源、共享自由生活得成功与幸福。
社会科学一方面在直接作用着人类从人的束缚中的解放, 另一方面则由于人的解放就是生产力的解放, 而人又是生产力另一要素——科学技术——的推动者, 所以人从人的束缚中的解放在这一意义上又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也可以说社会科学也同样在解放从自然和事务的束缚中发挥着作用。社会科学倡导的思想自由就包括科学思想的自由, 科学思想的自由又是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先导;社会科学中关于“自然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和人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研究, 会促使政治家们将自然科学技术发展作为国家的决策, 无疑会对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一种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则为自然科学家们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方式。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拓展,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正在也必将相互结合、共同作用于人的解放。
综上可见, 社会科学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加速器, 地位举足轻重。无论在经济发展还是在社会发展中, 社会科学总是通过自身的主体性的辐射功能多渠道、多层面地发挥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三、如何发展社会科学
(一) 确立社科强国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制定了大量激励政策, 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快速发展。2016年5月, ***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深刻阐述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2017年3月, 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提出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任务和举措。但我国至今还没有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如果没有决策的科学化和公众社科素质的提高, 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因此, 为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 我国应确立“社科强国”战略。正如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为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坚持教育为本, 就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 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加以推进;为了体现人才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国家确立了“人才强国”战略;为了实现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国家确立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国家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了解决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问题, 国家又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 确立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此, 为了大力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应尽快确立“社科强国”战略, 通过顶层设计, 实现强有力的推进。
(二) 打造高质量社科研究机构平台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平台是开展社科研究的重要载体。多年来, 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得到的重视远远落后于自然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平台的建设也远远落后于自然科学研究平台的构建。各研究平台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研究内容多有重复, 对其管理的力度也不够, 支撑科研的组织形式也不完备。加之各研究机构分开独立开展研究导致研究的力量相当分散, 这种情况已不能满足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科交叉的需要, 也不能适应大规模组织重大课题攻关的需要。因此, 只有搭建门类齐全的科研平台, 才能更有利于研究的开展, 从而提高社科研究水平, 争取实现重大课题的成功攻关, 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 加快建立健全各类社科研究机构平台。
推进各省、市、县建立健全社会科学院 (所、中心) 和社会科学学会 (研究会、协会等) 各类社科研究机构平台。充分发挥机构平台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法学等事关国家发展大计的重要学科上的优势, 以应用对策研究为重点, 积极开展社科研究, 为国家的治理现代化提供决策参考。同时, 不断加强改大力度, 激发内部活力, 深入研究回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在服务重大决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充分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高校等, 建立各类新型社科研究机构平台, 并以基础研究为重点, 加强社科理论创新, 为社会发展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依托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改善高校科研条件和科研环境, 在不同的科研机构内搭建不同的科研平台, 根据不同的准入条件采取不同的资助和管理方式, 积极推行“竞争激励、优胜劣汰”的运作模式, 大力提高高校科研平台的建设水平。
2. 着力做大做强各类社科研究机构平台。
以加快创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和当好政府“思想库”为己任, 不断加大各类社科研究平台改革开放的力度, 以服务实践为着眼点, 着力推进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 从而促进科研转型。加大各类社科研究平台研究内容调整步伐, 逐步建立以应用对策研究为主体、以特色理论研究为支撑、以重点和优势学科为依托的科研体系。围绕出大力、出大作、出大家, 各级政府从政策、资金到基础建设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着力打造高水平的社科研究平台, 提高各类社科研究平台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3. 加强社科研究机构平台的分类管理。
要根据不同科研平台建设的特点, 对不同类型的科研平台进行分类管理, 不搞简单化的“一刀切”。管理部门在制定科研平台管理规定时, 要根据各科研平台工作的实际, 加强对其科研特点的分析, 按照“注重质量、统一标准、重点发展、分工协作”的原则, 充分发挥各社科平台的优势, 以提高社科平台研究的效率, 扩大社科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转化应用。
(三) 加强社科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社科人才队伍。从整体来看,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思想还不够解放, 创新精神和动力不足, 理论创新成果很少, 原创性研究成果基本没有, 理论创新的速度和成果远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实践需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哲学社会科学界中青年学者较少, 领军人才缺乏。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力度, 为中青年学者的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造就一批社会科学界各学科的中青年理论家、学科带头人、学术研究骨干, 切实提高社科工作者的整体水平。
1. 更加注重培养社科领军人才。
人才易得, 大师难求。要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引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跨越发展的学术带头人, 产生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和世界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物, 必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 加强社会科学院、教育部、外交部、“双一流”大学及海外常春藤高校、着名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通过互换交流、联合培养等方式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社科研究领军人才。
2. 更加注重培育青年社科人才。
青年人才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后备力量。要积极出台相关政策, 在课题、经费、国内外研修等方面加大向青年人才倾斜的力度, 努力做到使他们成长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要集中优势力量重点扶持, 有针对性地制定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培养方案, 采取相应的培养措施和办法, 提高培养青年社科人才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培养效率。加强青年人才培养的思想引导, 使青年人才深刻地认识到“学如弓弩, 才如箭镞”, 只有不断地学习, 才能不断激发个人生命潜能, 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 才能具备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和创新才能, 进而实现人生的价值追求。领导和专家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最大限度地发掘青年社科人员的潜能, 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 培养他们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 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宽松的环境。
3. 更加注重培养社科专门人才。
以专业发展为导向, 通过确立个人“愿景”、保持创造性张力、看清结构性冲突等方法帮助专门社科人员认清自己真正的愿望, 进行审视自我、总结自我、修正自我、超越自我, 树立勇于进取的意识, 有意识地在逆境中锻炼, 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不断加强专业学习和开拓创新, 增强自身的内动力, 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职业规划的引导, 帮助专业社科研究人员制定科学的专业发展规划, 使专业科研人员明确职业发展前景, 让他们在最擅长的科研领域发光发热。
4. 更加注重培养社科复合人才。
未来的世界是个复杂的世界, 发展的环境也日益复杂多样, 这就更加需要社科人才具有多方面的知识, 以应对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环境。要确立全面的人才观, 强调人才整体开发, 着力培养既懂得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又懂得政治法制设定规则, 还具有审美情趣和文学艺术创作能力的全面型社科人才。要继续推进国家“千人计划”、“奖励计划”等人才项目, 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 加大对青年复合型社科人才的发现、评价、使用和资助力度, 培养一批优秀的社科复合人才。
(四) 提高社科创新能力
创新作为一种创造性破坏, 是一个“破立”的发展过程。因此创新首先需要伟大的创新精神。何为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属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范畴, 是进行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一些心理特征, 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创新决心, 以及相关的思维活动。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例如:不满足已有认识, 不断追求新知;不满足现有的生活生产方式、方法、工具、材料、物品, 根据实际需要或新的情况, 不断进行改革和革新;不墨守成规 (规则、方法、理论、说法、习惯) , 敢于打破原有框框, 探索新的规律、新的方法;不迷信书本、权威, 敢于根据事实和自己的思考, 同书本和权威质疑;不盲目效仿别人想法、说法、做法, 不人云亦云、唯书唯上, 坚持独立思考, 说自己的话, 走自己的路;不喜欢一般化, 追求新颖、独特、异想天开、与众不同;不僵化、呆板, 灵活地应用已有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等都是创新精神的具体表现。为了提高社科创新能力, 应极力做到如下几点:
1. 要坚持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中的“是”, 是指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即规律性。事物及其规律都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谓“求是”, 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过程。“求是”的过程, 就是解放思想、冲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过程;就是开动脑筋,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结论的过程;就是发现规律, 认识规律的过程。概言之, 求是的过程, 就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多次反复、循环曲折的过程。实事求是的关键是创新。因为, “求是”的目的就是引出正确的结论, 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也就是说, 要用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 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理论指导实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需要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 才能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如, 理论观点—政策决策—工作思路—操作方法。其中, 每个环节的转换都需要创新, 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各环节之间的转换, 也不可能有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我们只有把它转化为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 然后再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 形成具体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才能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真正有效地指导实际工作。在理论指导实践过程中, 如果没有转化, 没有结合, 而只是从本本出发, 照本宣科, 照抄照搬, 理论就不可能有效地去指导实践。同样, 如果我们只消极被动地适应客观实际, 不进行大胆探索,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也无法发挥。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 就一刻离不开创新。因为, 我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庸、听话、感性大于理性, 不利于创新;而且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 在实践中摸索。一个国家、一个政党, 要坚持实事求是, 就必须把理论与本国实际、时代特征紧密结合, 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同样, 一个地区、一个部门要坚持实事求是, 也必须把理论同实际相结合, 创造性地制订政策、计划、方案,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 实事求是的本质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2. 要勇于质疑。
创新思维是一种求异思维, 要发现客观事物之间的差异, 找到不同点。对于司空见惯, 习以为常的事物, 要敢于怀疑, 不要随大流, 没有积极的求异性这一构成要素, 很难称得上是创造性思维。同时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要善于发现事物, 不断地将观察到的事物与已知的事物联系起来, 联系其相似性、特异性, 发现其内在联系和本质现象, 这就是洞察力。除了洞察力, 还要有创造性想象。创新思维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想象, 创造主体有超人的科学预见、丰富的想象、大胆的科学假说, 其中想象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想象是发明、发现以及其他各种创新活动的泉源。保暖杯是因为人们希望在冬天能保暖, 不要冷得太快, 在夏天能隔热, 所以保暖杯就诞生了。最后还有活跃的灵感。凭直觉获取灵感的能力, 是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既神奇又重要的构成。灵感是需要长期实践, 不断累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出现的富有创造力的思路。创新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 平时多多积累素材, 看待事物懂得去怀疑,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找到创新点、发光点。
3. 要敢想敢创。
创新, 首要的是理论创新。没有理论创新, 其他创新则无从谈起, 即使有所前进, 也难以持久。所谓理论创新, 是用一种新的理论替代旧的理论, 用一种新的理念取代旧的理念, 用一种新的学说取代旧的学说, 是观念的变革, 知识的飞跃。说到底, 理论创新是一种思想革命, 是灵魂深处的一种革命, 是认识和理念的脱胎换骨, 因此, 必须有一种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 让思想冲破各种内在的和外在的牢笼, 让人们的思想从僵化的、过时的、陈旧的、错误的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当前, 我国正处在社会大变革时代, 正处于改革攻坚的社会转型期。改革, 说到底是制度和体制创新, 就是要扬弃旧体制, 创造新体制, 需要有一种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创造精神, 否则, 改革就无从谈起。
4. 要持之以恒。
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 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 是一个不断探索、遭受挫折、继续探索并取得成功的过程, 是循序渐进, 潜移默化的, 不能期望一夜之间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不会一帆风顺。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 要有勇气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讲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耐得住寂寞, 经得起诱惑, 守得住底线;坚守社会责任, 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 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 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从管理者来说, 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创造宽容、宽松的制度环境, 提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 鼓励探索, 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坚持和发扬学术民主, 尊重差异, 包容多样, 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学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 不要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 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多些宽容, 多些引导, 多些支持, 多些帮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有其自身的规律, 不可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在基础研究领域, 科学成果不是管理出来的。在部分应用研究领域, 创新成果也不都是计划出来的。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应久久为功。
5. 要面向未来。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要有前瞻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不是针对现实具体问题的简单的意见表达, 向上级、领导或委托单位撰写的情况反映 (综述) 、调研报告和完成政府部门招标的为现实服务的课题。这些“应时应景”的现实向度与真正的科学探索创新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和本质区别, 真正的科学探索创新则是要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指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预示事物发展的前景。对当前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固然很重要, 但更重要、更有价值的是前瞻性研究。科学的重要功能就是预测。虽然有些预测不一定成为现实, 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警示的作用, 对未来产生重大影响。例如, 20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危机的预测——增长的极限, 尽管没有成为现实, 但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等的改善产生了巨大影响, 深刻变革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 其价值不可估量。当前, 中国也面临诸多变化、问题和挑战, 更需要前瞻性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能够以当今中国的诸多问题为中心, 产生一大批具有创新性、预测性研究成果来指导中国未来的发展, 这既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无疑也是更具价值的研究和创新。因此, 在创新哲学社会科学过程中, 要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运用,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力求关注前沿、注重前瞻、走在前列, 在应用对策研究方面力求提出对策、进入决策、形成政策, 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实效性更强。
6. 顺应社会发展需要。
社会发展是社会自身的运动、变化, 是依据一定条件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向上状态。这一状态包括社会转型、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等方面, 而社会转型、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问题又必然通过哲学社会科学来反映。因此,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实质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创新性认识, 创新的动力就来自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 社会转型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社会转型是社会发展的突出方面。所谓社会转型, 指的是社会在其内在结构上、发展体制上发生深刻转变, 这一转变引起社会生活、社会生产、社会交往等方面发生重大转向。正是这种转向, 使社会发展的种种问题暴露出来, 从而向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急迫、重大的普世性研究课题。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 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面对并解决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例如社会失序、道德失范、精神失衡问题, 身份认同、民族认同问题, 失业问题、女权问题、腐败问题等, 成为这一时代的最实际的呼声, 也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源泉。如何认识科学、科学技术发明以及这些成果对人类发展的进步作用、进步意义, 正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所遇到的重大挑战。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都是人类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 但两者要区别来看。科学对自然界的研究以获得真理性认识、把握自然规律, 进而为人类改造、开发自然提供认识工具、发展手段, 并非是人们主观、任意、单独的行为, 而是客观、理性、合作的行为。而哲学社会科学侧重于对人文社会界, 特别是对人的生活界、思想界、伦理界的研究来把握、实现人的向上性、理想性的追求, 即对人自身的生命、生存和生活的价值和意义的追求和把握。就是说, 哲学社会科学既要研究人们在当下追求什么、发展什么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还要回答、反思这些有价值、有意义的生命、生存和生活在什么条件下、以什么方式才能变得更加有价值、有意义。正是在这种追问下, 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才能体现为人们对新生活的热望、对合理制度的追求、对真正进步的统一秩序的寻求。哲学社会科学不是外在于这种追问, 追问本身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也不止于人们某种愿望和寻求的实现, 而是要使这些愿望和实现的努力提高到新的更高境界。
7. 要与个人价值追求相统一。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反映和回应人民的期望;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 积极为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这也是创新最原始的动力。同时要坚持把发扬良好的学术精神作为创新的动力源。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需要有潜心治学、勇于担当的学术精神。社科工作者要秉持“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 弘扬“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那样矢志不渝的精神, 保持“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样领悟真谛的境界, 自觉担负起“耕耘思想”的重要使命, 努力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更多有思想含量、有理论深度、有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
(五) 建立完善社科创新体制机制
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是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 要让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必须加大社科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力度, 建立社科管理新体制。
1. 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社科管理体制。
转变科研管理部门工作职能, 强化分管部门的管理职能, 推进落实分管部门自主管理。加快建立重大项目预研机制, 由学术委员会和科研管理部门牵头, 研究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发展战略与社科政策, 凝练重大社科问题, 明确社科创新主导方向和重点领域。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 加强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节点目标考核和预警管理;加强科研项目资金动态监管, 规范直接费用支出, 完善间接费用管理, 加强项目结转结余资金使用管理, 切实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加快社科管理信息化建设, 建立科研项目及经费、人才团队、科研平台、社科成果及转化等社科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平台, 加强社科资源数据库与国家社科政策、计划和资源的统筹衔接, 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撑。加强社科管理队伍建设, 通过技能培训和自主学习, 提高科研管理队伍在战略研究、项目策划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 增强科研管理队伍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 创新管理方法, 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和水平。
2. 创新社科人才开发机制。
首先, 制定引进社科人才的优惠政策。根据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 积极做好引进人才的待遇、住房等保障工作, 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 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第二, 创新社科人才的培养方式。选择那些年富力强、政治和专业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 通过举办进修班、研讨班、专题调研等和组织外出考察, 开阔视野, 增长知识, 以及通过上挂下派的方式鼓励和支持社科专家和社团管理骨干到实践部门锻炼和工作, 进行培养和提高。第三, 优化社科人才的使用环境。领导干部要主动同专家学者打交道、交朋友, 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坚决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传统人才观念, 以更广阔的视野选拔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 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于有重大贡献的杰出社科人才, 政府要给予崇高荣誉并实行重奖。
3. 建立科学合理的社科评价机制。
按照“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总体要求, 建立同行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社科评价体系, 发挥学术委员会在社科评价导向和社科诚信评价中的作用, 加强社科评价与监督管理职能, 提升社科管理部门统筹协调能力。加强开放、多元的国内外社科专家数据库建设和共享, 重视国际同行专家在学术影响评价中的作用, 建立定量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的科研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社科分类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完善社科评价内容, 统筹兼顾科研诚信、成果质量、学术影响力、成果转化、服务决策, 同时对不同科研活动实行分类评价, 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协调发展。建立公平、开放的社科评价机制, 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导向, 鼓励社科人员开展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的学科领域核心问题研究;完善社科管理信息系统, 提高社科评价效率, 及时公开评价信息, 确保社科评价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严格遴选同行评价专家, 减少行政和人情干预, 建立以学术专家为主体、以创新质量和服务贡献为核心的社科评价机制。
4. 建立有效的社科成果转化机制。
充分发挥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智库功能, 推动“政智”对话, 实现社科成果的转化应用。落实政府官员与智库专家的“旋转门”流动机制, 增强政策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社科成果的转化率。加快完善社科成果转化与收益分配制度, 探索建立社科人员以知识、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股权期权奖励等分配方式, 建立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
5. 创新社科激励机制。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在社科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实行人才柔性管理机制, 聚集优秀的创新人才, 改革传统的薪酬制度, 设计多样化的绩效工资形式, 加大绩效工资的比重, 拉开薪酬差距, 激发社科人才的潜能和创造力。建立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定体系, 以学术水平为衡量标准, 重视科研成果的应用, 克服学术短期行为, 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社科人才允许越级破格晋升职称, 不断激发社科人才的创新精神。
(六) 优化社科研究环境
良好的社科研究环境是培养优秀社科人才、激发社科工作者创新活力的重要基础。
1. 优化社科研究政策环境。
要把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度重视, 转化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政策, 制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奖励、转化、普及等具体政策, 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和学术环境。要切实解决实际存在着的不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问题。一是成立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并列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使全国社科类社会组织统一归口管理。二是在我国设立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院士制度并列的社会科学院士制度, 以提高社会科学家的学术地位。三是在我国设立与自然科学全国大奖同等的哲学社会科学国家级大奖, 以彰显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和作用。四是以社科成果使用处置收益权管理改革为突破口, 全面激发高校、科研院所等社科工作者的积极性。五是改革社科评价制度, 对从事基础和前沿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不同活动的人员实行分类评价, 拓宽社科社团、企业和公众参与评价的渠道, 切实避免评价过多过繁、评价指标重数量轻质量和“一刀切”的现象。六是建立哲学社会科学教育与研究投入政策。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奖励、普及等财政投入远远低于自然科学, 而在地市级投入寥寥无几, 县区和基层没有投入。七是各级政府要制定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 充分发挥国家和省市社科规划在促进学科交叉、跨界融合中的平台作用, 推动跨团队、跨机构、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创新。
2. 优化社科研究管理环境。
政府社科管理职能要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 更好发挥政府顶层设计和公共政策保障功能, 尊重社科工作者科研创新的主体地位, 不以行政决策代替学术决策。要优化科研管理流程, 避免让社科工作者陷入各类不必要的检查、论证、评估等事务中, 确保社科工作者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科研上。要改革科研院所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运行机制, 消除科研院所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和“官本位”弊端, 实行有利于开放、协同、高效创新的扁平化管理结构, 建立健全有利于激励创新、人尽其才、繁荣学术的现代科研管理制度。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研立项、人财物管理、科研方向和国际社科交流等方面的自主权, 逐步推广以项目负责人制为核心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 赋予创新型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打破社科工作者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 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采用更加开放的用人制度, 自主决定聘用流动人员。搭建学术交流和合作平台, 推动科研团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交流活动。放宽对学术性会议规模、数量等方面的限制, 为社科工作者参加更多的国际学术交流提供政策保障和往返便利。
3. 优化社科研究社会环境。
长期以来, 全社会没有把哲学社会科学放在与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同等重要的位置, 人们以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来指导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意识比较淡薄。特别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若干失误以及付出的代价, 与此密切相关。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公平公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评价和社会舆论环境, 让公众从思想上树立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的观念。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政治和社会地位, 增加社会科学专家在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中的数量, 在政协不仅设立社科界别组, 还要设立社联组, 并增加委员数量。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必须创造一个民主求实、和谐自由的学术环境, 真正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只要遵守宪法和国家法律, 学术观点都有存在的空间。鼓励学术探索, 探索就会有成功的探索和失败的探索, 成功的探索将有助于我们得出接近于真理的认识, 但失败的探索往往也是我们为了接近真理做的一种努力, 是追求真理的一个过程。对成功的探索, 我们应表彰、奖励, 对失败的探索, 我们也应当容忍、善待, 不要打棍子、扣帽子。通过网络、报刊、新闻媒体、板报等传播媒介, 加大对社科工作和社科专家的宣传力度, 在全社会营造尊崇创新、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多元包容的良好的社科研究氛围和环境。
4. 优化社科研究文化环境。
社会科学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而社科工作者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然而, 由于社会科学普及不够等原因, 社会上缺乏科学精神和道德诚信的问题, 也影响了社科工作者。广泛开展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工作, 引导社科工作者弘扬严谨治学、诚实做人、乐于奉献和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良好风尚中率先垂范。大力支持社科工作者参加学术争鸣, 尊重同行发现的优先权, 客观公正评价他人的学术成果, 尊重他人理性怀疑的权利, 不干扰和破坏他人的学术自由, 自觉杜绝并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坚持道德自律和制度规范并举, 建设集教育、防范、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完善科研机构学术道德和学风监督机制, 实行严格的科研信用制度, 建立学术诚信档案, 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 推进学术文化环境不断优化。
2014年9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共同举办的第25届全国社会科学哲学大会暨中国精神的哲学阐释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尹汉宁认为,围绕中国精神的哲...
当代社会科学哲学是连接社会、科学与哲学的桥梁,其研究方法在不断地探索和更新,以寻求该学科的持续、健康发展。从社会科学哲学的研究进路上看,逻辑经验分析、历史分析、实践分析逐渐淡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主流,在经历语言转向和解释学转向后,社会科学...
近几年中,笔者曾数次赴美国作学术访问,顺便对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情况作了一些考察.下面笔者把自己的印象和认识写出来,或许有一点借鉴作用.一、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地位.社会科学在美国不算是热门行当,其规模和影响很难与自然科学相比.但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
一、社会科学创新与信息资源.社会科学知识创新是对客观世界的探索,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是一种独立的思考和知识创造的过程.社会科学研究创新的本质特征和丰富的内涵使社会科学研究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科资源的充分占有是社会科学...
我国对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的评价从建国起就有,但由于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都与自然科学研究更直接相关,政府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相对较少,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比较缓慢。因此,对于项目是否按照预计的时间完成,项目完成的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的...
评价是一种观念性活动,是一种在观念中建构价值世界的活动。〔1〕这使得评价本身一直处于争议和诘难之中,社会科学评价也不例化。而所谓科学上合理,主要在于尽我们所能做的一切,使科学的研究传统获得最大的进步,同样,这一思路表明,合理性即在于接受研...
对现代大学而言,无论是对大学教师的科研成果评价,还是其学术组织或学术共同体的绩效考核,都是大学有效实施学术管理不可或缺的且无法替代的关键环节。...
一、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历史前提20世纪中叶以来,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日益兴起,并导致传统社会科学研究产生显着的变化,这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让我们回到历史的原点来看,1945年前后出现的四个新的发展动向,即战后地区研究的兴起,人类活动范围的拓展,大学系...
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马克思早就指出: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的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钱学森1980年代也强调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里科学技术包括社会科学,而且在我国目前,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
一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程度和水平直接反映了这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程度。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六十多年,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社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