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科学论文 >

从社会时空的维度来考察社会发展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8-20 共8700字
论文摘要

  时空问题不仅仅是自然科学问题,而且是社会学、哲学的重要课题.为我们所熟知的时空观是从传统哲学教科书中得来的,"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或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1],"由于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而且其运动是无限的,因此,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和空间也是客观存在的、无限的."[2]

  这种时空观对于克服传统的"绝对时空观"、"主观时空观",说明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时空的理解和研究如果仅停留在自然辩证法的层面上,就很难从更深的程度上解释社会运动和社会发展,因为社会运动比自然界单纯的物质运动要错综复杂得多.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我国一些学者开始探索马克思的社会时空观,但没有引起应有的回应和足够的重视.社会发展作为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也有自己特有的时空结构,即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社会发展不但要以自然时空为基础,而且要在社会时空关系中得以实现.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在本质上是社会发展的存在形式,它必然折射出社会的发展状况.同时,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变的、矛盾的过程,从社会时空的维度来考察社会发展,可以较为深入地剖析人类社会的生存结构和发展状态,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和规律的理解.

  一、从自然时空到社会时空

  对时间和空间的探讨由来已久,自古至今,自然科学、哲学、社会学等领域建立起了形形色色的时空观.如: 贝克莱认为时空是人心中的观念; 黑格尔指出,绝对观念外化为自然后出现空间,在外化为社会后才会出现时间; 康德认为时间和空间是先天的直观形式;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点认为,时空是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这些观点或者从唯心主义立场或者从机械唯物主义角度解释时空,既没有正确地理解物质与时空的关系,更没有将时空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完成这个革命性变革的首先是恩格斯.针对上述两种错误时空观,特别是针对杜林的"原则在先"的先验主义和脱离开物质和运动的绝对时空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中,首先把时空定义为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的顺序性、持续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伸张性、广延性,强调时空的客观性,批判了唯心主义时空观.其次,他认为时空和物质运动不可分离.一方面,没有离开物质的时空,"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只是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3]( P579)另方面,也没有离开时空的物质,"时间以外的存在像空间以外的存在一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3]( P56)这样又批判了脱离开物质谈时空的机械唯物主义.同时,他还论述了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认为时空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批判了杜林关于时间是有开端的,空间是有界限的形而上学观点.这样,恩格斯在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时空的本质,为以后时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他的这些观点,也成为我国传统哲学教科书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蓝本.应该说,恩格斯关于时空的理解是正确的,革命性的,但怎样理解这种观点却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一个从自然时空观到社会时空观的过程.

  一直以来,人们对时空的理解都局限在自然的领域,局限在自然辩证法的框架内,是一种自然时空观.认为,时空就是客观物质的属性,是客观物质的存在形式,与社会无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其一是源于对恩格斯时间空间理论的片面理解.我们知道恩格斯的论述主要是针对杜林以及以前其他关于时空问题的错误观点并结合当时自然科学的成果而展开的,必然带有特定的理论背景和时代背景.我们不能要求他的理论包含所有的内容和所有的可能性.恩格斯虽然没有提及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但他关于时间和空间的理论与社会时间和空间并不矛盾,或者说,恩格斯的时间空间理论涵盖了包括社会时空在内的所有时空理论( 笔者认为,除了自然时空和社会时空以外,必然还会有精神时空) .其二是源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还停留在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而不是实践唯物主义,缺少对唯物主义的实践理解和人学关注.同时,人类实践特别是中国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和深广,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问题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一个重要论题摆在人们面前.所有这些都表明,理论的发展是与实践的发展相伴的,理论的正确与否与人们的理解也是相关的.因此,在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当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问题日益影响我们的时候,正确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时空观,加强对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的研究就尤为必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界重新开始对恩格斯时空观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马克思的时空理论进行深度探讨.

  马克思没有专门探讨过时空问题,也没有直接使用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概念,人们最初对马克思时空观的理解也仅局限在经济学的范畴内,但在他零散的论述中可以发现,马克思不仅深刻理解并赞同恩格斯关于时空的根本观点,而且,基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建立,马克思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时空理论.在《博士论文》、《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着作中,均蕴含着丰富的时空思想,特别是社会时空思想.

  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将时空与社会生产活动结合起来,引申出社会时空的观点.总的来说,马克思的社会时空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产劳动是时空的现实基础.马克思超越了旧唯物主义脱离社会实践抽象地谈论时空的缺陷,他从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出发,以生产实践为核心,指出"劳动时间本身只是作为主体存在着,只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着"[4].时间和空间并不是抽象地存在着的,只有在人的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时间和空间才获得其现实性.

  2. 时间和空间存在相互转化性.马克思指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5]( P532)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实现时空的相互转化.一方面,时间随着人的实践活动以"积淀"的形式内化到物质产品和生产关系中,而"积淀"形式的产品和关系则构成了社会空间.另一方面,社会空间的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活动的时间.

  3. 时间关系到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通过"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概念,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认为资本家获取巨额财富的基础是盗窃他人的劳动时间.并指出,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才能消除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对抗,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那时,财富的尺度决不再是劳动时间,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6]( P222).

  马克思把时空问题放在资本主义特定的社会实践中进行考察,将时空同社会活动、生产劳动、交往关系、自由等问题结合在一起研究社会历史领域的时空范畴,这对我们研究社会时空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时空与社会发展

  时空从属性上可分为自然时空和社会时空.在自然领域内,唯物辩证法认为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那么,在社会历史领域内,作为物质运动最高形式的社会发展,也有自己特有的时空结构,即社会时空.社会时空在本质上是社会发展的存在形式,它必然折射出社会的发展状况.

  ( 一) 社会发展顺序性、持续性---社会时间

  社会时间赋予社会发展顺序性、持续性、不可逆性.社会本身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结合体,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因素相互矛盾、冲突的过程,其存在和演化方式不能简单地用自然科学意义上的时间来界定,只有将其放置于社会历史中,才能揭示其内在本质.社会时间作为人类进化、发展的特有标杆,是社会发展综合坐标中重要的一部分.

  从社会历史的角度,透过社会的时间维度,可以纵观社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人类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记录社会历史的发展,其中社会历史时期的划分就是最重要的一种形式.从原始的采集文明、传统的农业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人类社会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社会时间使人的活动得以延续,通过对社会时期的划分,我们可以了解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在一定意义上,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活动在时间上的展开过程.

  从现实性上讲,社会发展是指当下,但是,只有当它与过去和未来相联系的时候才有意义.着名社会学家亨利·休伯特曾指出,社会时间同自然时间是不同的,它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符号、事件等展现社会历史的发展历程.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社会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规范和安排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哲学家普罗诺沃斯特曾说过: "人类有历史,因为人类必须创造自己的生活.他们切断了自己对于自然的直接依赖关系,同时也就摆脱了自然时间对他们的直接制约,而愈来愈受到社会时间的影响."[7]

  对于个人来说,社会时间可以分为自由时间、劳动时间,社会时间的结构直接决定着个人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取决于自由时间的节省.一般来说,可以用自由时间的长短来衡量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自由时间越多,人们越有更多的机会发展自身,从而实现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就越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 "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5]( P216)同时,社会时间的结构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一般来说,社会越发展,自由时间在社会时间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多.

  ( 二) 社会发展伸张性、广延性---社会空间

  社会空间赋予社会发展伸张性、向外扩张性、向内积累性.社会空间是指人类实践活动生成的生存、发展区域.其中,社会空间可以分为实体的地理环境、人们的交往空间两个部分.社会空间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

  首先,社会空间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展现的舞台,是人的活动得以展开的现实基础.社会空间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横向的角度来讲,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是人类在空间上的横向运动与扩展.古猿以地面居住取代树上居住,实现了生存空间的转移; 氏族社会人们活动的空间仅仅局限于一个部落、一个种族中,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部落之间、种族之间的往来;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并开始了对其他大陆的远征,开始了"世界历史"的时期.反过来,在人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可以透过社会空间认识当下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关系等,而生存空间的分配、交往空间的大小等又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其次,社会空间结构及其合理性成为衡量社会发展潜力的重要尺度.社会空间不仅具有尺度的大小,而且具有自身内在的结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心、网络、边缘等都被纳入空间的范畴.人类的社会空间结构正随着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断发生新的改变,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着社会空间的重组、更新,每一次新的需要的产生,都意味着新的活动领域的开辟,新的空间的拓展.在此过程中,人类社会空间的分布、结构及其运动方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幸福.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空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推动着社会实践的变革.

  ( 三) 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统一于社会实践

  时间和空间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才能得到现实性.传统的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自然时空在没有人和人类社会之前就存在着,作为社会发展存在形式的社会时空是与人的社会实践这种社会运动形式分不开的,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相互影响,实现二者的统一.

  一方面,社会实践强有力地改变着社会时空.与自然时空不同,社会时空不是自在的存在形式,它形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变化.但是,人类并不能随意创造社会时空,人的活动受自然时空的限制,如果没有自然时空作为衡量标准,社会时空便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人在认识和利用自然时空基础上,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摆脱自然时空的限制与束缚,创造出人类社会自身特有的时空特性.随着人类实践活动和主体能力的不断发展,人们活动的空间也在大大扩展,由原来的陆地向太空和海洋等领域扩展,同时也由原来的实体空间向网络和信息等虚拟空间发展.科技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也在大大缩短着人类活动的必要劳动时间,使个人的自由时间大大延长.

  另一方面,在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的相互转化中,实践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的转化源于实践的需要.有时候,我们需要用时间换空间,比如用辛勤的劳动和漫长的等待赢得在社会上一展宏图.有时候,我们需要用空间换时间,比如减少消耗换得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方面实践的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时空转化的方式和水平.生产力水平越低,人们时间和空间转化的程度就越小,反之亦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争取自由时间,也就是为自己开辟更多的发展空间.

  自由时间越多,个人自由发展的空间就越大.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之所以被剥夺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就是因为资本家窃取了工人更多的自由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人们的自由发展时间不断增加,意味着,人们为了促进个人才能和个性的发展,其参与的活动领域也变得更加宽广.同时,社会时间也可以以人类的实践活动在空间上的变化来度量.当人类踏上太空的时候,我们迎来了太空时代,当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日益全球化的时候,我们又迎来了经济全球化时代.

  三、当前社会时空下的社会发展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在时空上的运动构成的,从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的角度分析社会发展,给唯物史观研究人类社会历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社会时空是社会发展的存在形式,它必然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呈现出新的特点.

  当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时空产生了虚拟化、全球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变化也反过来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伴随着时空的这种转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 一) 虚拟时空与社会发展

  21 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广泛应用,虚拟世界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虚拟时空( Virtual time and space) 又可以称为数字时空、信息时空、网络时空等,是指人们进行虚拟活动的存在形式.在虚拟时空中,人们可以进行购物、交流、学习、游戏等活动,甚至可以穿越时空走进过去或未来的世界中.

  虚拟时空具有以下新的特点: 第一,去中心化.与传统的社会时空不同,在虚拟时空中,人的社会活动不需要聚集在一起,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必非要面对面不可,而是超越了具体"场所"与"地点"的限制.个体也不再需要一个鲜明的主体身份,性别、职业、种族、国籍等身份的区别被模糊化,人们之间的等级和贵贱差别显得不那么突出.第二,非独占性.在现实的时空活动中,人们活动的时空范围是固定的,一个人必然是在某一时间、地点与一定的人发生联系.而在虚拟时空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变成了"机"与"机"之间的信息传递,一个人可以同时处在多个虚拟的空间中,以多种身份与不同的人进行联系.第三,非封闭性.在虚拟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空前频繁,整个世界是一个开放互动的体系.与此同时,人的实践活动发生了由"体能型"向"智能型"的转化,人类的发展不仅仅只依靠当下的生产水平、单一的物质生产工具,而是通过网络信息的获取,融合了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智慧.虚拟时空这些新的特点也对当代社会发展产生新的影响.

  首先,虚拟时空拓宽了人类活动的范围.虚拟时空突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超出了地域和民族的范围.在虚拟时空中,人们交往活动的广度和深度都是现实世界无法比拟的.虚拟时空也促使了很多新领域的产生,如虚拟社区、虚拟市场、虚拟学校、虚拟商务等等.其次,虚拟时空减少了社会发展的代价.生产活动由"体能型"向"智能型"的转变,大大提高了人们生产活动的效率.

  虚拟时空中信息传递具有高速化、即时性特点,运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人们可以充分利用他人已经获取的信息资源,减少在探索未知世界过程中付出的代价,知识创新的速度更快.再次,虚拟时空促进了人类自身的发展.在虚拟时空中,时间和空间都具有弹性化的特点,增加了工作、学习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性,人的自由时间、自由空间也相对延长和扩展,人活动的自由度大大提高,从而为主体的个性自由发挥提供了更多的条件.

  ( 二) 时空压缩与社会发展

  时空压缩( compression of time and space) 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着名社会学家 R·D·麦肯齐提出的,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着名的现代化研究代表人物戴维·哈维将其应用于全球化的研究中.

  他指出,资本主义的现代性改变了时间与空间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时间压缩",随着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际交往所需要的时间大大缩短.其二,"空间压缩",人们越来越感到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在缩短,全球收缩成了一个"地球村".并且,随着后现代的发展,时空压缩的程度会进一步加强,其影响会波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方面,时空压缩使人类进入全球性的世界历史新阶段.时空压缩使全球性的交往成为可能,各国经济联系更为密切,技术与信息交流更为畅通,国家之间可以借鉴彼此的发展经验,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思想文化交流也空前频繁,打破了传统地域上的孤立性和人们观念上的狭隘性,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同时,时空压缩不仅将世界各地的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眼界,打破了过去狭隘的民族观念,人们开始从着眼自身的利益逐渐向重视全球利益、生态整体利益的方向拓展.

  另一方面,时空压缩也使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集中显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同时也使各种各样的问题凸显出来,以前单个地区或民族面临的问题逐渐变成全人类的问题,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应对,如: 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短缺等等.这些问题的集中显现使整个人类的生存空间和自由发展遭受到严重损害.以我国为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加速了发展步伐,用三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近三百年间的四次技术革命,实现了时空压缩式的发展.但是,也把西方发达国家近三百年间面临的问题集中显现在同一时空中,使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空前的挑战.

  四、立足于社会时空坐标

  促进我国社会发展每个时期,人们都会根据实践活动的需要,发展新的社会时空.每个新的社会时空,也注定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面对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所引起的时空变化,我们应该运用马克思社会时空观,把社会时空纳入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体系,立足于社会时空坐标,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找到中国自己的发展模式.

  从时间的角度,首先,处理好传统、现代、后现代之间的关系.物理时间具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个要素,同样,社会时间也具有这三大要素,但是,传统、现代和后现代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过去、现在和未来.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从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来看,"后现代"的一些特征也在显现,我国在同一时空中面临着传统性、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大汇集、大碰撞.在我国的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必须合理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创造性地吸收传统的经验教训,重视当下的发展现状,并着眼于后现代的前进趋势.其次,提高生产效率,争取更多的发展时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提出了"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的口号.随着全球交往的普遍化,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国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就要充分利用现在化的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用有限的时间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再次,充分利用现实条件,创造更多的自由时间,努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阶级对立状态的消失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人们的时间依然更多地被限制在从事一定的生产劳动上,个人自由时间所占比例还比较小.因此,我们应努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们实现自身的价值,享受人生的幸福创造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缩减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6]( P219)从空间的角度,首先,合理利用全球化的社会交往.经济全球化打破了各个国家地域上的界限,使各个国家社会发展的空间空前扩展.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要积极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先进的资源和技术加快发展.同时,也要认识到全球交往的本质是发达国家"资本"的扩张,在全球交往中坚持我国的发展特色,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不受侵犯.其次,充分认识当前国际竞争的局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经发展到多维空间,不再是单纯的局限在争夺水、陆、空的实体空间,而是扩展到网络信息空间、文化空间等虚拟领域.因此,我国应努力促进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创新,同时要促进文化创新,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再次,合理规划社会主义建设布局,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全面发展.人类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人类的活动也就必然是全方位的,合理规划和统筹兼顾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直是社会发展的主题和问题所在.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拓展,人们对自然的掠夺也越来越严重,近些年来,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不合理的发展使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空间遭到摧残而日益恶化.为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为人类争取更好的生存环境,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之,社会时空的研究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现实问题,通过对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状态.

  社会时空是社会实践的产物,随着人们社会活动的发展,社会时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应学会运用马克思社会时空观分析我国社会发展现状,并依据世界社会时空变化的特性,立足现有的社会时空条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秀林,王于,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

  [2]贾英健. 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的实践维度与虚拟转向[J]. 理论学刊,2013,( 4) :6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0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30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12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7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 卷( 下)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0.

  [7][加拿大]普罗诺沃斯特. 导论: 从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角度看时间[J]. 国际社会科学,1987,( 6) .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社会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