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培尔·金特的自我是文学伦理的自我
培尔·金特自我洋葱的第二层少不了伦理道德的概念,因为培尔·金特这个自我在追求浪漫化的同时,把"只为自己就够了"作为人生信条,不顾他人,只希望自己的理想成真,难免会和他人、社会产生巨大的矛盾与分歧,难免会僭越社会公认的道德伦理秩序,因为这里主要讨论有关培尔自我的文学话题,所以就应用我国学者聂珍钊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来解读培尔自我的伦理因素。这里要说明的是,"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体系和术语使用中,伦理的基本涵义同伦理学中伦理的涵义有所不同,它主要指社会体系以及人与社会和人之间客观存在的伦理关系和伦理秩序。"[1]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主要用于从伦理的立场解读、分析和阐释文学作品、研究作家以及与文学有关的问题。文学伦理学批评同传统的道德批评不同,它不是从今天的道德立场简单地对历史的文学进行好与坏的道德价值判断,而是强调回到历史的伦理现场,站在当时的伦理立场上解读和阐释文学作品,寻找文学产生的客观伦理原因并解释其何以成立,分析作品中导致社会事件和影响人物命运的伦理因素,用伦理的观点对事件、人物、文学问题等给以解释,并从历史的角度作出道德评价。"[2]
可以看出,文学伦理学批评注重从文学作品中描写的当时的伦理现场出发,将批评者置入当场,讲求客观的按照当时的伦理意识评价文学人物的行为是否符合当时的伦理秩序,以及从伦理角度解释影响人物命运的因素、文学事件发生发展的问题。"文学伦理学批评就从本质上阐释文学的伦理特性,从伦理的视角解释文学中描写的不同生活现象及其存在的道德原因,并对其作出价值判断,因此,伦理、乱伦、伦理禁忌、伦理蒙昧、伦理意识、伦理环境、伦理身份、伦理选择等等,都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术语。"[3]
在文学伦理学批评中,"斯芬克斯因子是理解文学作品的核心,"[4]是理解文学人物、文学事件、伦理行为的核心观念,而"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分析作品,寻找和解构文学作品中的伦理线与伦理结是十分重要的。伦理线和伦理结是文学的伦理结构的基本成分。"[5]
伦理线和伦理结的提炼阐释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本方法。所以本文将主要分析斯芬克斯因子在培尔自我上的具体体现,以及用文本中伦理线和伦理结的形成结构来解读培尔对自我的探寻,通过解构伦理结来理解培尔伦理的自我。
第一节 培尔的自我是斯芬克斯因子的具体展现"斯芬克斯的特点是人头和兽身结合在一起,这种特点一是说明人在形式上最重要的特点是头脑,实际上这是人类经过长期进化而出现的最初的理性的象征。二是说明人是从兽进化而来的,人的身上在当时还保留着兽的本性。我们可以把这一特点称为斯芬克斯因子。"[1]
"斯芬克斯因子"由人性因子( humanfactor) 与兽性因子( animal factor) 两部分组成。人性因子指的是人的伦理意识,能辨善恶是它的基本属性,正是因为它的出现,才将人与兽区别开来,具体表现为人的理性意志;兽性因子则只指人的动物性本能,不受理性控制的原欲是它的动力源泉,具体表现为人的自由意志。文学伦理学批评用"斯芬克斯因子"来形容人对自我的认识,形象地解释人的伦理本质。培尔对人生的困惑最明显的表现有:培尔自我信服的"山妖--为你自己就够了"[2]是其兽性因子张扬的代表;而"人--要保持自己的真正面目"是其人性因子回归的表现;培尔幻想的小妖勃格和考古中考查的狮身人面像则代表着培尔对自我人生兼具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的复杂认识。
一 兽性因子的恣肆张扬:"山妖--为你自己就够了".
"兽性因子是人在进化过程中的动物本能的残留,是人身上存在的非理性因素。"[3]
它的意志表现是自由意志,又叫自然意志(natural will),"自由意志主要产生于人的动物性本能,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人的不同欲望,如性欲、食欲等人的基本生理要求和心理动态。"[4]"体现兽性因子的人体感官能够产生强大的欲望和情感,即自由意志,因此在强大的肉欲面前,人的理性意志往往也显得无能为力。"[5]
兽性因子于培尔身上得到了明显地展现,动物性本能欲望主导了他的行动,超过了体现理性意志的人性因子,首先表现在他喜欢酗酒,痴迷于酒精麻醉后的快感,每一次在年轻人中吹牛出洋相,张扬自己狂妄的野心,都是在喝醉酒之后,酒醉之后往往打群架,将动物的嗜斗性显露无疑,赢得了十里八乡的臭名声,以至于索尔维格一听他的名字就禁不住恐惧吓跑了。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培尔在英格丽德的婚礼上将她拐带上山,"山下的村庄是人类群居的社区,是人类文明的孕育之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尔是从山下向山上逃去,折射出他既然不爱英格利德却又玩弄她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不符合人类正常的伦理范式,在她行婚礼的当天将她带走,与兽类采取的行为没有两样。"[1]
他又与三个牧牛女鬼混,并在幻想中追求山中的绿衣女妖。绿衣女妖说:"我们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一切。"[2]
实际上指的就是放弃人的眼光,改用兽的标准,也表示培尔完全被兽性因子主导,作为伦理意识的人性因子渐渐丧失。培尔跟随绿衣女妖进入了幻想中的兽的世界--多沃瑞王国,在王国里,国王说出了作为兽的真谛"山妖--为你自己就够了"[3]
,让培尔吃兽类的食物,戴上尾巴,连麻木的培尔都惊呼:"你把人变成兽啦。"[4]
多沃瑞妖王让培尔用兽的标准看待一切,试图让他完全摒弃人性,让他歪曲地看事物,差一点让培尔在幻想中成为一头真正的山妖。幸亏培尔在最后护住了返归人性的后路,坚决地拒绝了多沃瑞王的要求。培尔坚持要像一个正派人那样善终,要保留回家的权利,可见在自我的内心深处培尔的伦理意识依然存在,他表面上可以接受妖王的要求,但内心的伦理意识仍然明白地告诉他:眼前的一切都是不合人性的,是兽性的,是违背人的伦理规范的,自己作为一个人应该拒绝这一切。
二"狮身人面像"和小妖勃格对人本质的叩问。
在第四幕第十二场,立志做伟大学者的培尔·金特在埃及考察古金字塔,仔细端详狮身人面像时,总感觉非常熟悉,再努力回忆时终于想起了"他的少年时代的老朋友"--小妖勃格,小妖勃格的面容竟然与狮身人面像的面容是一模一样的,于是,他再次询问了和以前问勃格同样的问题:你是谁?让我们回到培尔初次在幻想中遇到勃格时的情景,那时他刚刚从多沃瑞妖王的宫殿中逃出来,小妖勃格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一样横在路上,当培尔问他是谁时?它的答案却像是谜语,"是我自己,你能这么说吗?"小妖勃格的形象是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的样子,这是巧合吗?为什么培尔被这个"和平的"小妖缠得差点在幻想中死去?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似乎都能在斯芬克斯之谜中得到解答。
首先,易卜生安排类似斯芬克斯的勃格提问当然不是巧合,斯芬克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形象,据说天后赫拉派遣斯芬克斯坐在前往忒拜城的路上,向过往的行人问他们一个谜语:"什么动物早晨时用四条腿走路,中午时用两条腿走路,晚上时改用三条腿走路?腿最多的时候,也是他走路最慢,体力最为微弱的时候。"有很多人答不上来被斯芬克斯给吃掉了,最终是俄狄浦斯给出了答案,谜底是人,斯芬克斯羞愧不已,转身跳崖自杀了。这个难解的谜语表面上问的是人一生中的形态,也就是什么是人?反过来问人是什么?从而引发了人们关于人的本质的思考,大多数人都解答不了这个问题。文学伦理学批评家聂珍钊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从斯芬克斯的人头兽身的形象入手分析,他指出"斯芬克斯关于人的谜语实际上是一个怎样将人和兽区别开来的问题。"斯芬克斯有着人的头脑,却有兽的身体与尾巴,她想知道自己究竟是人还是兽?于是她询问人是什么?这体现了古人对人自身的思考,人类拥有与兽类不同的外形和头脑,但却仍保有与兽相同的生存、繁殖的本能,那么人凭什么与兽有区别,人的本质是什么?文学伦理学批评就把斯芬克斯比作古人对自身认识的一个化身,这就回到开头关于斯芬克斯特点的描述,结果是人类身上既有代表理性的人性因子--斯芬克斯的人头,又有代表动物性本能的兽性因子--斯芬克斯的兽身,但人的人性因子能控制兽性因子,从而使人成为具有伦理意识的人。并且"斯芬克斯因子的不同组合和变化,将导致文学作品中人物的不同行为特征和性格表现。"再回到问题初始,易卜生安排与斯芬克斯类似的小妖勃格在培尔的幻想中阻挠培尔前行,小妖在我是谁的问题上毫不犹豫的说出我是自己,而培尔是否能回答出答案呢?这也是培尔在头脑中对自我产生怀疑的梦幻化展现。他回想过去,拐带新娘,与牧羊女鬼混,与妖兽为伍,经历了一连串的堕落、放荡,他还是那个快活轻松、拥有至高自我梦想的培尔吗?还是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只为自己的山妖?此时的他思想混乱,神志不清,说他是人的培尔,是因为他在触及底线时坚定地守住了自己身为人的尊严,守住了自己辨别善恶的伦理意识,让代表人性因子的理性控制住自己狂放不羁的兽性因子,毅然离开了野兽的队伍;说他是山妖,是因为他为让自己的兽性因子和动物本能恣肆张扬,摆脱了理性的束缚,像一只野兽一样破坏当时社会环境下的伦理规范,他知道自己将不容于山下的文明社会。他就像勃格一样同时具有人和兽的特点,实际上勃格就像是他的幻影,他因看不清自己而怀疑和恐惧,想回归山下的文明社会而不可,想做一只山妖又不符合自己的伦理意识,他因此痛不欲生,而他的呐喊"需要爪子和利齿,好把我自己的肉撕裂!我要看到自己的血,尝到自己的血!"表现了他对自己现下这种不人不兽状态的迷惑痛恨,而这种痛恨又与斯芬克斯的痛恨是相似的。
三 人性因子的伦理回归--"人--要保持自己的真正面目".
人性因子就是伦理意识,伦理意识具有分辨善恶的基本特性。"人同兽的区别,就在于人具有分辨善恶的能力,因为人身上的人性因子能够控制兽性因子,从而使人成为有理性的人。"所以说人性因子的作用在于分辨善恶,能够制约兽性因子,它的意志表现为理性意志,使人符合其所在历史阶段的伦理秩序,成为有理性的人。在《培尔·金特》第五幕第九场,铸纽扣的人说:"'保持自己的真正面目'就是把你自己身上最坏的东西去掉,把最好的东西发挥出来。"这里的好坏指是否符合当时具体的伦理秩序,分辨好坏的是人的伦理意识,这里"最好的东西"是指人的理性意志,"最坏的东西"指人的自由意志和非理性意志。也就是说要按照人的伦理意识,发扬人的理性意志,将自由意志和非理性意志约束住,成为有道德的人。培尔·金特的自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让理性意志完全约束自由意志的呢?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理性的人呢?
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文学作品中描写兽性因子强过人性因子的人,目的都是为了让人以之为负面典型,从而起到道德教训的目的。笔者认为是在培尔·金特意识到自己并没有保持自己的真正面目的时候,才是他理性意识完全约束自由意志的时候,这个时刻准确来说是在第五幕第十场,培尔·金特在听了铸纽扣的人的话后,到处去寻找一个牧师,好用一份忏悔清单躲避被熔成纽扣的命运,然而不曾想却见到了魔鬼,魔鬼指出培尔的"保持自己的真正面目"实际上是错误地保持了自己的面目。逃避无用的培尔坐在星空下,面对一闪而逝的流星,想象到自己也像这流星一样,不由得畏惧起来,先是大声喊叫而又渐渐沉寂下来:"可爱的地球,不要因为我白白在你上面踩了这么一辈子没有留下什么痕迹而生我的气吧。可爱的太阳,你浪费了你的光辉,你那灿烂的光辉突然照耀在一间空屋子上。"培尔先是喊叫又是平静的举动表明他对自己的一生既是不甘又是无奈,"培尔不得不承认--尽管是勉强的--自己在人生和道德上的破产。残念余生的他终于看清,自己的一生一事无成走了邪路,而且他自己内心中指责的呼声越来越高,逼得他深深地陷入了虚度年华、枉空一世的痛苦内疚中。"这时,培尔内心中的指责越强烈,就表明他心中的人性因子所代表的伦理意识越强烈,让他感叹自己放任自由意志的错误。当他可惜地球太阳白白浪费的时候,他就认识到他的一生所坚持的都是错的,这时理性意志完全约束了自由意志,培尔也做出了正确的伦理选择,他成了一个理性的人,而证明就是他对自己的一生做出了正确的评价,并以之为自己的教训,这是必须依靠明辨善恶的伦理意识才能做到的。
第二节《培尔·金特》中的伦理线与伦理结"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观点看,几乎所有的文学文本都是对人的道德经验的记述,几乎在所有的文学文本的伦理结构中,都存在一条或数条伦理线( ethical line) ,一个或数个伦理结( ethical knot or ethical complex) ."伦理线是竖向的结构,顺着文本时间和事件发展蔓延,而伦理结是横向的结构,被伦理线连接起来,一个文本可以看成是由一条或多条伦理线勾连起来的一个或多个伦理结的集合。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任务就是通过对文学文本的解读发现伦理线上伦理结的形成过程,或者是对已经形成的伦理结进行解构。"即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过程就是对伦理结的生成和解构的分析阐释过程,对伦理结生成过程和解构过程的分析,对伦理结解构结果的批评,就是文学伦理学阐释文本、批评文本的内容。
笔者认为《培尔·金特》中的主要伦理线就是培尔·金特矢志不渝,苦苦寻找真实自我的人生历程,而伦理结则散布在其丰富的人生故事中,青年培尔对自我的三次伦理选择是三个伦理结的生成过程,中年培尔自我的三次被伦理抛弃是对三个伦理结的相应解构过程,伦理结的生成和解构过程就是我们理解培尔、深入分析培尔自我伦理结构的过程。
一 培尔自我对谎言欺骗的选择和被欺骗者所抛弃。
在《培尔·金特》中,伦理结的形成都是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伦理结本身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伦理活动过程。培尔本是一个挪威乡下的自耕农,家中有自己的土地,奥丝妈妈哭泣着说:"你是个棒小伙子。你妈如今老了,你本应该像根拐棍儿似的伺候我,你本应该把心思统统放在咱们这庄稼上,好好儿地守住你爸爸留给你的这点儿家业。"可见他如果勤勤恳恳、踏实努力地耕作,是能够让自己和母亲过上满足、幸福的日子的,也会得到乡间邻里的尊重的。但培尔却选择了好逸恶劳、谎话连篇的处事方式,他逃避自己的家庭责任和社会义务,用谎言掩盖自己逃避农活的行为,在黑格镇的婚宴上用编故事哗众取宠,成天酗酒、打架斗殴,他的伦理身份发生了变化,从一个勤恳的农民变成了一个擅长说谎话的流浪汉。
"在文学作品中,伦理身份的变化往往直接导致伦理混乱。"培尔爱说谎的缺点是由于其理性的缺失,对伦理意识的淡薄造成的,他的爱说谎、爱骗人的行为违背了当时挪威社会要求诚恳待人、不虚妄幻想的道德秩序,培尔生活在这个伦理秩序里,违背了秩序,必然遭到惩罚。他的母亲因为他丢人现眼,被人称作是个"懒女人",培尔在婚宴上也受到人们的排斥,因为编造故事、自我吹嘘而被大家嘲笑、鄙夷。
培尔中年成为富豪之后,他用游艇载着黄金和路上遇见的几个朋友一起到摩洛哥的海滩乘凉,期间作为商业成功人士的培尔又一次表达了他金特式自我的空虚理想。他仍旧改不了他喜欢说谎的毛病,虚假地用冠冕堂皇的理由解释自己罪恶的贩奴贸易,弱化自己的罪恶感,自我欺骗寻求良心上的安慰,几个朋友渴求他的金钱,都违心地用谎言来大肆吹捧他。但最后培尔因为和他们对希腊战争的判断相左而不欢而散。这些狐朋狗友见不能借助培尔取得财富,又不甘心放弃希腊战争这一赚钱的好机会,索性联合水手将培尔载满黄金的船给开走了,彻底将他骗了一个底朝天。说谎的人被更高明的说谎者所欺骗,说明在欺骗者的道路上,遇到的只有互相欺骗,最终的结果只有被骗。在此,培尔的伦理身份再一次变化,从骗人者变成了受骗者,从犯罪者变成了受害者,让培尔自己感受到了被人骗的痛苦,让他真正认识到了说谎话、编故事的自我的伦理罪恶,从此培尔也不再用谎言来追求自己的真正面目。培尔不再施骗,原来由于说谎话、编故事导致的伦理混乱最后也归于秩序,培尔在这一点上开始遵守伦理秩序,宣告了他说谎话的伦理结的解开和解构。
二 培尔自我对功利爱情的选择和被功利爱情所抛弃。
培尔·金特第二个伦理结是在第一幕和第二幕出现,培尔·金特的功利爱情不是因为爱情对象的个人本身原因产生,而主要是因为爱情对象的附带背景产生,比如丰厚的地产、高贵的地位和王国的继承权等,培尔因为这些因素追求功利的爱情和婚姻,试图借助功利爱情缔结的婚姻建立自己的金特帝国。
培尔第一次对功利爱情的选择是对英格丽德的追求,培尔是不爱英格丽德的,"英格丽德要嫁给谁,随她的便。这碍不着我的事。我才不在乎呢!"他为了英格丽德能够继承的田产庄园,为了能够当个仪表堂堂的姑爷而拐骗英格丽德逃婚。他第二次对功利爱情的选择是对绿衣女妖的追求,当多沃瑞王问培尔·金特是否在追求他的女儿时,培尔直接回答:"对,追求她,连同你这个王国,作为陪嫁。"直截了当地提出功利爱情的目的。
当培尔·金特面对爱情时,他放弃用自我内心的真正爱恋标准来选择婚姻对象,而是选择用外在的功利标准来确定婚姻对象,此时他的伦理身份发生了变化,他从一个追求真爱的单纯青年转变成一个只注重婚姻附带的财产和地位、而不注重婚恋对象的势利求婚者。
他的伦理身份的变化必然导致伦理混乱,他在爱情伦理意识上的错误直接导致了他大半生爱情婚姻的悲剧,让他与真爱索尔维格在大半生中分隔两地、虚度光阴。他把英格丽德从婚礼现场拐走又将其抛弃,违背了当时的伦理道德与社会法律,被政府通缉,东躲西逃,让他丧失了在社会上公开追求索尔维格的权利,也直接阻断了他与索尔维格的爱情通过社会公认、父母赞同的道路。
所幸索尔维格也爱上了培尔,她甚至冲破了社会和家庭的阻挠,到深山老林中去寻找培尔,要将自己嫁给他,却不为培尔的任何财物,只为了培尔这个人,将培尔所在的地方当成自己的家,这是多么可贵的爱情啊!就在培尔感到欣喜若狂时,一盆凉水当头浇下,违背爱情伦理秩序的后果显现出来,他功利爱情的罪孽找他来了,绿衣女妖带着他的跛腿儿子要求和培尔一起生活,培尔畏惧了,他心中的罪孽让他无法与纯洁的索尔维格一起生活,而他又不愿忏悔和悔改,他害怕这样会让他的人生变得空虚,会把纯洁和美丽都毁灭掉。于是他选择了绕道而行,远离了他的真正爱情。可见培尔因为爱情理性的丧失,选择了功利爱情的势利求婚者的伦理身份,造成了他爱情伦理的混乱,破坏了当时历史人文背景下爱情伦理的规范,最终导致了他放弃自己真爱的苦果,使他大半生的爱情成为悲剧。
多年之后,培尔阴差阳错成为了撒哈拉沙漠绿洲上的一个先知,他受到部落民众的敬畏和崇拜,年老的培尔喜欢上了富有青春活力的阿拉伯少女安妮特拉,这种爱情也是功利的,他喜欢的是安妮特拉的年少美貌,想通过征服看似天真无知的安妮特拉,在她心中建立自己培尔王国。安妮特拉自称没有灵魂,相比培尔的精神蛊惑和爱情表白,她更喜欢的是宝石,她说:"灵魂嘛,我倒不怎么希罕。我宁愿您给我……那可爱的蛋白石"她所有的只是对宝石金子的欲望,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一旦人身上失去了人性因子,自由意志没有了引导和约束,就会造成灵肉背离。肉体一旦失去灵魂,就会失去人的本质,只留下没有灵魂的人的空壳。没有灵魂的人完全依靠本能生存,没有伦理,不辨善恶,与野兽无异。"安妮特拉没有灵魂的控制,只有对宝石的贪欲,在这样一个人身上建立爱情的信仰,显然是空想。但培尔自身便是一个功利爱情主义者,他便用宝石吸引,企图获得她的爱情,没想到培尔的宝石一旦用尽,安妮特拉便将他抛弃,安妮特拉爱的正是他的宝石。
这里培尔的伦理身份再次发生变化,从功利爱情的势利求婚者变成了一个功利爱情的牺牲品,一直追求功利爱情的培尔,最终却被功利主义的爱情所抛弃。这让培尔明白了功利主义爱情的着眼点是功利,而不是真正的爱情,陷入功利爱情陷阱的人让情欲、财宝和地位等外物的欲望支配,迷失了爱情伦理意识,从本质上讲是打着爱情的幌子追逐功利的自由意志在作祟,没有理性意志的指引控制,功利爱情最终会因功利的消失而消失。培尔经历了功利爱情的惩罚和失败后,他不再在功利爱情的目标上寻找真正的自我,因为他知道功利爱情中不会产生真正的爱情自我,有的只有各种欲望,至此,功利爱情的伦理结也宣告解构。
三 培尔自我对兽性、非理性的选择和被理性所抛弃。
培尔·金特第三个伦理结在第二幕第三场和第六场,第二幕第三场培尔抛弃了拐带的新娘英格丽德,自己在山林中穿行,他能听到人们在追捕他,他能听到新娘的父亲愤怒的嚎叫,面对这危急的局势,培尔反而精神振奋起来,他挥动自己有力的双臂,跳到了半空。他对自己说:"这关系到性命!我的力气可以赛过一头熊。我可以到激流里去游泳,我可以把杉木连根拔起来。哼,我可以叫整个世界翻个过儿。那才是生命!它使你精神振奋,全身紧绷,坚硬起来。
让我撒的那些无足轻重的谎言见鬼去吧!"犯了重罪,到处逃命的通缉犯培尔反而表现出如此的激昂精神,这让人非常奇怪,接着培尔又见到了三个堕落的牧牛女,培尔跳到他们中间,自称是三个脑袋的山妖,与她们鬼混。但在培尔的最后一句话中却表现出了不同的意味,"不祥的预兆,狂诞不羁的念头,笑在眼里,泪水在喉咙里!"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培尔在犯罪后表现出了生命振奋的激情,又接着和牧牛女鬼混,他在明白了自己的罪恶,知道这是不详的预兆之后,为什么还是继续走向堕落,又振奋又笑呢?
笔者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一种疯狂的、不道德的意志表现,文学伦理学批评把这种意志叫做非理性意志,非理性意志的产生是来自于错误的判断或犯罪的欲望,聂珍钊教授用道林·格雷的事例讲述了非理性意志的具体表现,道林·格雷将自身和画像的身份做了一个调转,他犯的罪恶都在画像上显现,而自己却一直年轻俊美,画家霍尔华德发现了画像的秘密,道林不仅不向霍尔华德忏悔,反而举刀杀死了画家,为的是不受良知干扰地继续作恶。这种非理性意识将灵魂和肉体完全分开,人就会完全受自由意志控制,任凭欲望指使,让人与兽无异。
在第二幕第六场培尔受绿衣女妖的诱惑,进入了多沃瑞妖王的宫殿,培尔为了获得漂亮的新娘和王国甘愿做一只山妖,他同意把"山妖--为你自己就够了。"作为自己的准则,从这时起他的伦理身份发生了变化,他不再是一个保持自己真正面目的人了,而是成了只为自己的山妖。
培尔轻而易举地答应了妖王的条件,认为人和山妖没有多少区别,这里体现了他伦理意识的淡薄,人和兽的区别就在于人有能辨善恶的伦理意识,有伦理意识的代表人性因子制约着兽性因子,从而有理性的遵守伦理秩序。而培尔看不出人与兽的区别,选择了山妖的身份,凡事只顾自己的利益,对当时业已形成的伦理规范和伦理秩序表现出淡漠和破坏的态度,逐渐丧失了自己的人性,或者说使人性因子处于静默状态,让以自由意志为代表的兽性因子成为他的主导因子,造成了伦理混乱,从而形成了兽性和非理性的伦理结。
在第四幕第十二场,培尔到埃及金字塔考古,巧遇已经发疯的开罗精神病院主任贝葛利芬费尔特博士,培尔凭借对狮身人面像身份的回答"他就是他自己"和自己的格言--我总想保持自己的真正面目,这两句话让精神不正常的贝葛利芬费尔特错认为培尔是《启示录》里以自我为依据的皇帝。于是他带培尔回到精神病院,将看守们锁起来,把病人们放出来,封培尔为精神病人的皇帝,培尔对他们的疯狂异常震惊,更因为看清了自己将来执着于自我的疯人结局而无比恐惧,在恐惧与绝望中昏死过去。
贝葛利芬费尔特告诉培尔说:"绝对理性在昨天晚上十一点寿终正寝啦。"培尔虽然信奉"只为自己就够了"的山妖主义,但他还有正常的精神状态,博士这一句话便让他明白了这位博士已经发了疯。培尔认为精神病人都是失去了自己的真正面目的人,但博士却说他们和培尔一样都是保持了自己的真正面目的人,并且是最纯粹地保持自我的人。培尔被博士的话驳斥得无言以对,但如果真像博士所说的那样,培尔不就是和精神病人一样保持了自我吗?
下面是博士对保持自我的描述:"我们的船满张着'自我'的帆,每个人都把自己关在'自我'的木桶里,木桶用'自我'的塞子堵住,又在'自我'的井里泡制。没有人会为别人的痛苦掉一滴眼泪,没有人会在乎旁人怎么想。无论思想还是声音,我们都只有自己,并且把自己扩展到极限。"只在乎自我,不管别人的眼泪和想法,只为了把自己扩展到极限,这不就是"只为自己就够了"的山妖主义的具体阐释吗?由此看来,培尔所谓的保持真正的自我和真正面目,这个"自我"与"真正面目"实际上就是山妖。在此认识下,培尔的伦理身份发生了变化,他由原先的山妖转变成了精神病院里的正常人。
精神病人的和正常人的区别是他们没有理性,由于心理活动障碍,致使精神病人不能正常地反映客观现实,他们不能适应社会,最终伤害自身或者扰乱社会秩序,他们能辨善恶的伦理意识已经消失,只剩下非理性意志在头脑中支配行动。培儿成了正常人,也就获得了理性,其分辨善恶的伦理意识开始觉醒,人性因子开始制约兽性因子,山妖的伦理结也就此解构。
伦理身份的转变,使培尔·金特看清了自己所一直坚持的"金特式自我",不过是"只为自己就够了"的山妖主义的遮羞布,而这个山妖主义的最终结局就是成为精神病院的病人,像提倡森林语言的胡胡、背着木乃伊的农民、把自己想象成毛笔的大臣霍显,他们都沉迷在自我中不能自拔。培尔回顾自己的大半生,始终在寻找自己的真正面目,实质上却是只为了自己的山妖的代表,只是非理性的意志主导下的对欲望的追逐,而这场追逐最终是没有意义的疯狂,自己的真正面目却不知所终。为此他返回家乡,决定从起点重新寻找自己的真正面目。
笔者认为,张扬《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至今仍在藏族和蒙古族民间传唱的活形态史诗是应该的、必要的,但须以夯实其为世界史诗经典作基础和前提,为此,需进一步从情节、人物、艺术三个维度做好《格萨尔王传》是东方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这篇大文...
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写作及成书时间学界尚未定论,其名篇《促织》写于何时还难于确定。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FranzKafka,1883-1924),生活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其小说《变形记》写于1912年,发表于1915年。尽管中奥两国作家生活的时代及地域都有...
《第六病室》和《狂人日记》分别塑造了“被虐狂”和“迫害狂”患者的形象。采用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方法,通过疯话与真理、癫狂和清醒,刻画了典型的精神病患者。...
主题学(Thematics/Thematology)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研究范围广阔,涵盖了比较文学、民俗学、民间故事学、国别文学观念史等诸多跨文化领域,这种跨学科的特点和兼容并包的特质使主题学在国际比较文学研究中独树一帜。同时,主...
一、引言被冠以美国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头衔的威廉卡斯伯特福克纳(WilliamCuthbertFaulkner)是蜚声美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作家之一.国外针对福克纳及其作品的探索可称得上全面且深入.不仅有专门研究福克纳的期刊(TheFaulknerJournal),专门以福克纳为中...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WillamWordsworth,1770-1850)最引人注目的方面就是他对于情感的强调,他在序言中提出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1]6,突出了诗歌创作中诗人自身情感的重要性,把诗和诗人的地位、使命和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
摘要赛珍珠是第一位因写中国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女作家,在中国生活了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在东西方双重文化背景中成长的赛珍珠,是一位文化混血儿,在她身上,既有东方传统又有西方精神。而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始终在赛珍珠的内心世界碰撞、交流并寻求最...
傅惟慈先生的译文通顺流畅、文字典雅、用词精准、忠实于原着,具有浓厚的异化色彩和浓郁的异国情调,虽存在“洋味”十足的地方,但并不违背准确而完整地再现原作这一翻译准则,并展现了以“异化为主”的翻译思想。...
一、越南的研究情况因意识到青心才人《金云翘传》与阮攸《翘传》的关系以及对比两者的重要性,越南学者很早就对其进行了比较。19世纪,越南学者的研究主要是发表自己对《翘传》的读后感,不注重探讨两个作品的异同。从20世纪以来,两个作品的比较研究成...
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塑造的独特的中国形象。这部作品是在和西方文化互相比较的基础上产生的, 所以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去分析这种异国形象能更好地促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