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成本管理论文 >

建筑企业工程施工中成本管理存在的缺陷及完善办法

来源:改革与战略 作者:王宏
发布于:2013-12-12 共5461字
  原标题:我国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弊端及强化措施分析

论文摘要

    一、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项目成本管理认识的误区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包括工程项目管理和成本管理,因此,它是一个全过程全员参与的管理过程。目标成本要通过施工生产组织在施工过程中来实现,因此,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参与者不仅仅是会计人员,直接相关的生产人员的加人也是必不可少的。长久以来,由于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工程成本管理人认识的不足,认为这就是财务人员的工作,跟自己的相关性不大或者自己对成本管理没有直接的责任,导致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验收、采购和发放工作,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工程进度和施工生产,而企业技术人员只负责工程质量和技术。从表面看来,好像是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但是却把最重要的成本管理忽略了。其实,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各个部门的成员是有机结合、统一协作的关系。如果材料管理人员没有跟堆存人员事先沟通导致材料堆存不合理,必然会引起材料二次搬运,这样势必会增加搬运成本费用;如果技术人员仅仅注重自身工作的工程质量,采用的技术措施不科学不经济,后期肯定会带来质量成本的增加;如果生产组织人员为了赶工期盲目增加设备和人员,后期肯定会由于窝工或者机械浪费增加生产成本。
    
    (二)经营思想落后,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有些建筑工程企业成本管理意识不够强烈。或者没有从陈旧的成本管理中走出来,缺乏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现有的项目管理部门没有很好地将利、权、责有机结合起来,不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导致各个部门没有形成相互支持与配合,这样必然会增大成本。由于缺乏成本管理意识,材料浪费、管理不善,责任没有落实到个人,致使项目人员不断产生消极怠工情绪,从而对成本管理的更加忽视,形成恶性循环。建筑工程项目多是现场性项目,现场管理是最重要的,现场管理人员缺乏成本意识、责任意识、对材料管理不严格,认为工程材料和自身利益关系不大,造成浪费严重。在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到整个工程总价的60%,材料浪费严重会直接导致成本的上升,对整个工程的盈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企业没有形成系统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管理松散
    
    成本管理是企业中需要各个部门协作的一个环节,绩效考核、经济核算、活动分析、方案优化、过程控制、计划制订、成本预测等环节都需要各个部门的人统一构建和完成。任何个人对自己所负责环节的放松都有可能导致整个成本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某些施工建筑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常常是某个环节无人问,却在某个环节众人抓。大家把精力都放在某个或者某些次要的部分,某些重要的环节却被忽视了。这样既造成了人员的浪费,同时也会使好的做法不能一贯坚持,落后的做法不能及时改进,导致成本浪费严重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成本管理是一项符合性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劳资、财务、材料、工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以出现问题,否则都会造成项目成本不必要的损失。
    
    (四)成本管理中核算不科学、指标无量化、没有形成合理的制度
    
    项目工程前期的成本预核算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进行的工作,一些企业由于没有分部门、分项目、分阶段进行成本控制,中期没有有效的控制手段,最后项目完成后结算时才能算出项目是亏损的。有的企业在工程前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定量指标,事先对项目最终该增收多少、节约多少、完成多少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项目盈亏也没有量化标准,考核指标依据不充分或者根本就没有依据。一些施工企业当前的财务管理主要靠人工来完成,没有一套系统科学的指标体系,造成管理的混乱,产生浪费现象。
    
    二、成本管理的新趋势-风险成本管理会计核算
    
    (一)风险成本管理会计的定义
    
    新形势下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结合的新领域就是成本管理会计,其领域中的一个研究难点就是风险成本管理会计。金融业是由精算师对保费的现值计算发展而来,并逐步扩展到其他风险行业,特别是银行系统对风险的管理,而风险的概念源于保险业。目前对风险进行分类比较成熟的就是商业银行,其将风险分为非市场风险和市场风险两大类,共九种,即利率风险、信用风险、价格风险、声誉风险、相关书籍、汇率风险、战略风险、流动性风险、交易风险、法规风险。最科学全面、最具权威的是由美联储、美国联邦政府财政部货币管理局这两个机构对风险的分类。其中,美联储将金融风险分为六种,即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法规风险、操作风险。
    
    (二)风险成本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问题
    
    风险成本管理会计的提出是对现有的成本管理会计体系的一种新的尝试,对现有的成本管理会计有很大的影响。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对现有成本会计体系的一个冲击。
    
    首先,风险成本是对企业成本含义的一个扩展。成本主要是与收人相配合的产品成本,企业一般采用这个狭义的定义。管理会计对成本进行了另外的分类,如按经济用途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按可盘存性分为期间成本和产品成本等等。但是这两种定义下都要求成本是实际发生,并可以清楚计量、确认的,即成本是能够被量化的。风险成本是因为风险的存在所导致的公司损失,而风险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它是由客观实际和人的主观判断形成的,所以风险成本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的预期的心理成本而并不一定实际发生。这和实际可以用具体数据表达的成本有很大的区别。
    
    其次,风险成本管理会计从以下四个方面包括成本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都提出了新的思路,它对现有的会计核算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原来的成本管理会计主要是为向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管理当局计划提供信息,它是一种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对企业进行成本方面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目前的成本管理会计对于成本信息的确认,坚持的思想就是:判断哪些成本应该何时进入何种会计科目的会计系统。风险成本是通过主观的判断和客观事实认为该经济活动可能对企业造成某种损失而发生的潜在成本。从现在的成本计量的角度来看,是对具体成本货币化的过程,它把成本量化成可以进行会计处理的数据,实际就是对实物性质的成本所作的性质上的转换。但是风险不可能像确定的成本一样,通过各种物理特征来衡量,是无法通过实物量化的东西,也不可能以实际业务中所发生的货币交易来记录。从风险的性质上可以看出,与现在的会计计量方法相比,对风险成本的计量方法要求不同。从成本的会计记录方面思考,成本要想进人薄记系统,必须经过确认和计量两个程序,经过薄记系统的加工、转换分类和整理,会计信息最终在会计报表系统输出端得到,实现为企业管理当局决策服务的目的。对于风险成本,我们无法用现有的处理加工模式来解决其记录问题,但是传统的成本数据较容易被记录,因为它是真实经济业务发生的。从成本的披露、报告方面看,为管理当局提供管理有用的信息就是管理会计的最终目的。
    
    最后,风险成本管理会计为企业会计部门和管理当局提供了新的管理思路。在研究企业成本过程中,企业管理层要考虑风险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潜在影响,并让会计部门在企业的成本处理过程中融人风险意识。这就要求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企业各相关人员都必须考虑风险可能带来的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考虑。(1)分散风险。可以采取分散风险的手段,解决无法回避的风险,这种方法把风险成本降低到比较低的水平。企业可以通过合并、联营等多元化、多方位的经营方式扩大规模,通过这种规模经济的特点来降低企业风险。(2)回避风险。企业风险具有客观性,所以不可能只依靠决策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使风险消除,必须通过回避风险来使企业的损失减少,要尽可能回避那些超过企业风险承受能力的财务活动。(3)风险的保险和补偿。要将风险意识融人管理中,可以相应地建立一个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四个过程的职能体系。
    
    在进行风险衡量时,可充分利用会计的评价技术、评价方法,以增强风险识别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在企业进行风险识别时,管理会计提供信息支持;在进行风险防范与控制过程中,管理会计通过自身的控制手段和防范体系,降低风险损失程度;在进行风险成本控制与管理时,可利用会计管理和参与风险决策的职能,为有效地控制风险成本发挥重要作用;在风险管理实施过程中,强化风险的业绩评价体系。
    
    三、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主要措施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企业来说,成本控制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增加收人、降低成本等都是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径。对于企业来说应该注重坚持利、权、责的有效结合,这样才能确保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一)加强建筑工程企业的组织制度建设,形成利、权、则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企业中,施工项目管理一般都是以项目经理为主要责任主体的一种责任制度。通常情况下,项目经理根据自身的特点,按照项目的要求来组织和实施成本管理,制定针对性的项目成本管理办法。同时,项目经理还需负责项目工程中管理人员和各业务部门的利益分配、权利和责任以及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设立的原则以激励为主,约束为辅。一般情况下,项目经理在保证工期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前期需设立一整套完整的成本控制目标,并把目标分散到各个部门,甚至有时候按照工程需要还得责任到个人。目标设立后,小组管理人员或者高层管理者一方面要完成自己的成本目标,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各成员划分的目标成本进行比较分析,监督其完成,并最终计算出成本费用的偏差,找出成本偏差产生的责任归属和原因,深刻分析出产生成本偏差对此次项目的整体影响,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对实际成本进行考核,通过奖惩等方法最终完成工程初期制定的目标成本计划。
    
    (二)全员参与的成本管理
    
    管理者、技术人员、工人的合理配合是成本控制的关键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管理者往往会忽视这一问题,最终导致配合不够,产生问题。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技术人员主要负责编制质量和安全技术措施、编写作业指导书、制定施工方案。除此之外,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劳动力的计划也由公司技术人员制定,如施工机械及机具的选择、工程量的统计、各种辅材的消耗、各种材料的计划等。技术人员对项目工程是最熟悉的,所以这些人、机、料的制定由技术人员来承担是最合理的。也就是说,技术人员控制着项目工程中间接费用的计划和核算。而人、机、料的费用成本是工程项目中的重中之重,因此,企业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项目成本管理以及技术管理人员制度,从制度上确保技术管理人员主动采取各种先进施工技术方案来控制项目成本,制定出合理、先进的施工方案,最终使成本投人最少。最终来说,从准确的材料估算、合理的施工顺序、机具的选择、施工方法的确定等方面,技术人员都采用合理的手段尽可能降低成本。既然是成本管理,财务人员的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施工过程中,财务人员必须和项目施工管理紧密配合。财务人员除应积极地参与工程项目的建设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生产经营知识,尤其是经济合同签订时重点把握好相关财务、税收方面的条款,避免由于业务不熟练带来的财务税务风险。财务人员应充分为项目提供使用可靠的参考信息和经济数据,除了配合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外,还要指导其经济活动,让项目经理充分认识到财务核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财务人员还要尽可能掌握工程中的资金结算、合同制定和审核等工作,要对工程的整体过程实行有效的财务管理,通过加强监管保证资金的合理运用并最终实现经济化经营。
    
    (三)全过程的合同控制
    
    合同生命期的关键时刻是合同谈判,施工企业在这个阶段会进行报价。一方面,必须综合考虑自己的经营总战略、合同的风险程度和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等因素,以调整不可预见的利润水平和风险费用;另一方面,应选择合适的主谈人进行合同谈判,他们应该是具有合同管理和合同谈判方面经验、知识和能力的人。项目经理部在合同执行期间要做好工程施工记录,保存各种文件图纸,注意积累素材,特别是注意有施工变更的图纸,以便为正确处理可能发生的索赔事件提供依据。
    
    (四)加强施工过程中对人、材、机等费用的控制,降低施工项目成本
    
    通过改善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费用的消耗;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培训工作和技术教育;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工程项目施工的技术水平,提高劳动者的操作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严格执行劳动定额,加强劳动纪律,充分调动积极性,落实经济承包责任制,达到降低工程施工成本、节约人工消耗的目的。
    
    在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采购人员改进材料的保管、收发、运输和采购等工作,采购时坚持货比三家,对于大宗货物要尽可能采用招投标形式,不断地优化进货渠道,对通用的材料执行内部中准价制。工厂内部人员要严格管理材料,降低材料的消耗,要制定严格的限额领料制度,任何工作人员申购材料的数量和规格都必须严格按照图纸的计划来进行,不能超量申领。随着机械化程度、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技术的进步,在未来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材料的消耗将会占到越来越大的比重,因此,通过节省材料的消耗对降低项目的成本费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项目工程管理中,材料消耗的减少必须从从材料的采购、运输、使用以及竣工后回收等环节采取必要的措施。除此之外,还必须不断地广泛搜集采购信息,分析材料价格的变化趋势,进而通过确定合理的采购时间来避免价格的波动带来的材料成本的上升。对于运输环节,应该尽量避免由于远距离运输带来的成本压力,可以选择就地取材,选择经济合理的运输工具和供应方式。在运输前应充分了解建筑工程现场的平面图,避免二次运输造成的重复成本。使用材料也要积极管理,对于材料的用料、领料及核算工作都要积极进行协调处理,根据工程进度严格核算材料用量,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材料费用支出。

参考文献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成本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