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固定资产折旧论文(最新推荐范文)

来源:未知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21-09-14 共719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固定资产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而固定资产折旧是对固定资产在企业生产中价值减少的一种弥补。因此,固定资产折旧问题越来越受到经营者的重视。文中是固定资产折旧论文6篇,以供借鉴。

  固定资产折旧论文第一篇:论民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常见问题及管理措施

  摘要:在当前我国企业的内部管理活动中,固定资产管理是非常关键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管理的最终成效。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充分重视固定资产管理的细节内容,并立足于多个层面做好固定资产管理活动。本文先阐述了民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现状,认为我国很多民营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最后从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管理水平、明确管理主体的权责划分、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价值、做好固定资产的预算与监督、提高固定资产维护保养水平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固定资产;资产管理;权责划分;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专业的活动,需要企业内部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其中,并做好不同管理主体的配合,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这也使得民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活动变得非常复杂,同时管理的难度也比较高,对于大部分民营企业来说都是一项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很多民营企业虽然已经开始优化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但是在具体进行资产管理的时候,仍然存在粗放化态势,没有全面融入精细化理念。这也使得固定资产管理活动很难取得较好成效,应该在后续时间里引起充分重视。

  一、民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固定资产主要是指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持有时间超过一年的非货币性资产,具体有生产设备、房屋建筑等。大部分固定资产都具有价值高、使用年限时间长等特点,同时多数固定资产也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较为显着的支撑作用。在当前我国民营企业中,固定资产管理已经开始受到重视,并且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结合当前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在这方面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企业都没有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管理的价值与作用,具体管理活动存在较大欠缺,导致企业固定资产表现得比较繁冗,占用了较多企业资金,使得发展规模本身就比较有效的民营企业,更难在社会行业环境中取得较好的竞争力水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也是因为我国民营企业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活动的时候,对于固定资产的现代化管理理解与认知水平还比较有限,导致针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活动无法取得预计的成效。这里也结合我国民营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实际情况,展开深入全面的探索与分析[1]。

  二、民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常见问题

  (一)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不到位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智能化技术已经开始得到全面应用,使得我国市场环境中的新设备与新产品出现了显着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民营企业固定资产的更迭速度也显着增加。对于民营企业来说,高科技含量的固定资产能够显着提高内部业务运作的效率,因此民营企业处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也会购置新型的固定资产。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民营企业在固定资产折旧管理方面存在较为显着的欠缺与不足,导致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的时候,很容易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给企业的运营发展带来更多压力。

  (二)资产管理的权责划分不清晰

  我国民营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并没有制定完善全面的制度体系。特别是很多企业目前还在执行家族式管理模式,并没有全面融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导致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变得非常粗糙,并没有划分权责界限。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来看,固定资产管理活动涉及了多个部门,需要这些部门通力合作,同时还要明确不同人员的权责,才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活动的规范性。但目前我国很多民营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活动的时候,并没有明确不同部门之间的权责,导致管理工作的开展容易遭遇多种困境,在固定资产出现问题的时候也容易相互推诿责任。

  (三)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价值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已经全面融入到了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但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民营企业都已经在财务管理等活动中融入信息技术,但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结合我国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企业都仅仅通过计算机等设备记录固定资产的信息,将信息平台当成储存固定资产数据的工具,并没有针对这些数据进行动态更新和深入剖析。这也使得基于信息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很难深层次开展,应该在后续时间里进行针对性的革新与调整。

  (四)固定资产管理的计划性不强

  企业固定资产一般都比较昂贵,采购和更新活动都需要企业投入较高的资金。因此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时候,也应该制定相对完善的管理计划,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但当前我国很多民营企业在这方面都还存在较为显着的不足,特别是在固定资产采购的时候,部分企业出现了盲目采购的情况,导致企业资金出现了严重的浪费。与此同时,部分企业针对于固定资产管理计划执行效果的监督力量也存在不足,导致企业很难保证固定资产管理活动的综合成效[2]。

  (五)固定资产的损坏率还比较高

  结合我国民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现状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固定资产损坏率还比较高。以生产设备为例,通常新购置的生产设备在前两年使用的时候很少发生的损坏。但我国多数民营企业新购置的生产设备在使用了一年以后,就开始发生设备损坏情况,甚至部分损坏问题还比较严重,需要进行设备大修。这也说明了民营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还存在较多不足,无法充分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性,不利于固定资产在民营企业内部发挥较好的作用。

1.png

  三、民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改善对策

  (一)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管理水平

  民营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时候,应该强化资产折旧管理水平,提高资产的管理效益。一方面,民营企业应该逐步摒弃直线计算固定资产价值的方法,避免单纯使用年限平均法进行折旧,而应该结合固定资产的使用效果,考量多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折旧。这也要求民营企业积极引入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多种方法,使得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变得更加灵活。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管理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多个方面的内容。比如不同折旧方式对于企业税收的影响也有较大不同,使用合理的计提折旧时点可以使得企业在固定资产折旧方面取得更多的收益[3]。

  (二)明确管理主体的权责划分

  民营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也应该充分明确各个管理主体的权责。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该先理清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使得各个管理主体可以充分明确自身的管理任务,最终还要落实到具体的管理岗位上。在这个过程中,民营企业一定要全面贯彻多部门共同参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识与理念,保证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可以跟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密切互动与交流,同时也使得其他部门可以承担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责。特别是财务部门应该充分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活动中,同时还要提取固定资产的关键信息,纳入到财务体系中,避免固定资产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三)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价值

  在固定资产管理活动中,如果能够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价值,那么就可以较好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结合我国民营企业来看,多数企业都已经构建了财务信息化系统,同时部分企业也建立了ERP业务系统。因此民营企业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活动可以依托于这些现有的信息平台开展,完成企业内部信息的对接。通过财务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固定资产价值、折旧等方面的信息对接与深度处理。通过ERP业务系统,可以实现固定资产在企业业务体系中的信息互通。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时候,民营企业可以考虑引入二维码等技术进行实时管理。即在每一个固定资产上粘贴二维码,展示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在固定资产信息出现变更的时候,直接改变二维码中承载的信息,就可以直接更新平台中的信息,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

  (四)做好固定资产的预算与监督

  民营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时候,也应该做好资产的预算与监督。一方面,企业在采购固定资产时需要结合公司的生产情况,以及对固定资产的需求现状和固定资产本身的技术含量等信息,谨慎规划固定资产的采购方案,使得固定资产采购活动可以变得更加合理。另一方面,企业在平时也应该做好固定资产管理活动的监督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监督人员不仅仅要对采购预算活动进行监督,同时还要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等各个环节展开全方位的监督活动,保证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合理性与规范性[4]。

  (五)提高固定资产维护保养水平

  民营企业在后续时间里还要切实提高固定资产维护保养水平,避免固定资产在使用的时候出现不必要的损伤。这也要求企业可以结合固定资产的特点和运作内容,制定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策略。在具体进行维护保养的时候,还要记录固定资产的信息,最终通过这些信息考察固定资产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与质量问题,在后续时间里进行针对性的处理。通过这种方式,固定资产的安全就可以得到充分的保证。

  四、结语

  对于我国各个民营企业来说,做好固定资产管理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在后续时间里引起充分重视。这也要求我国民营企业在平时发展的时候,也要对内部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探索企业更迭固定资产的必要性,同时还要制定固定资产的完备折旧计划。与此同时,民营企业还要结合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现状,优化权责划分体系,并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改变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体格局,全面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这样以后,民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活动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成效,支撑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卫,汪雨婷,先财务视角下民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提升策略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7).

  [2]郜子萍.民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讯, 2019(16).

  [3]薄敏,黎芳彤,尚阳,李雪梅广西制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分析--以四家糖 业公司为例[J]中外企业家, 2019(31).

  [4]王淑娟论民营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J].全国流通经济, 2018(17).

  固定资产折旧论文第二篇:浅谈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创新

  摘要:本文结合当下的政策环境,重点论述在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运行状况,继而探究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工作存在的基本问题,提出多层面的解决方案,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

  一、政府会计制度的创新性概述

  1. 拓宽固定资产涵盖范围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条款内容,重点关注固定资产相关部分,特别是其基本定义进行了创新性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固定资产涵盖范围。固定资产不再依据价值作为评判的标准,更多的是根据资产的核心本质为划分的原则。政府会计制度的调整充分贴合当前经济环境的实际状况,有助于提升政府单位会计人员专业能力,增强会计核算过程的判断力,凸显出更加专业的会计核算素养。新会计准则中,将固定资产定义为由政府作为会计主体进行控制,不仅标注了控制标准,还进一步将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以及信息披露过程予以规范,明确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要求,凸显政府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

  2. 优化固定资产确认方式

  新准则将固定资产确认过程划分为两项内容,即初始确认和再确认。具体而言,初始确认就是将固定资产采买环节中获得的实际市场价值作为基准,登记录入财务报表的固定资产初始价值。再确认则是具有一定的时间价值,通过将固定资产价值进行再一次评估,综合考量成本支出和折损后,获得的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信息。再确认更能够表现出固定资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的价值,同时是更贴合固定资产核心本质的价值核算过程,这是容纳了固定资产所涵盖的全部支出费用的财务报表填报信息。原会计准则只是单纯将最初的固定资产投入作为评估其价值的标准,但是在政府会计制度指引下,存在公允价值的部分,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资产负债表填写,不存在公允价值的则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财务报表填报。

  3. 完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原会计准则要求,固定资产无须进行计提折旧,这种会计核算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政府部门难以全面了解单位实际的财务状况,同时,对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开展产生消极影响,难以发挥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基本效用。新会计准则就是依据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要求,采用实际计提固定资产的基本原则核算固定资产折旧金额,从而逐步拓展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数值范围,确保固定资产折旧标准相一致,更好的细化资产计提折旧的判定标准。对固定资产来说,本身具有说明书所标注的使用年限,对此进行更加细化的区分,从而有助于事业单位资产计提折旧工作开展的规范性,逐步提升固定资产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

  4. 协同预算支出管理内容

  政府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要求,相关价值标准确立以及资产价值确认核心,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原则性,更好地满足以各项指引为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依据的要求。按照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内容,更好的发挥政府会计的管理控制职能,将传统单一的核算体系进行变革,将会计记录逐步转化为双基础核算体系。当然,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优先做好预算会计核算工作,不能单纯只关注资产去向,还需要注重预算支出与资金划转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既相互隔离又处于和谐的钩稽关系中,全面发挥平行记账方式的功能效用。事业单位还涉及很多非现金的财务内容,其会计核算就更为简单,而关乎固定资产现金收支的部分就需要注重会计核算的协同性,以便最终形成不同用途的数据报表,增强事业单位对自身财务状况的了解程度。

1.png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 缺乏管理观念指引

  在政府会计制度的提出并全面实施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各项制度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改革完善,在很大程度上行益于政府部门的管理观念提升。尽管事业单位已经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有所增强,但是,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并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得到彻底解决。很多事业单位由于自身实际情况的限制,人员编制制约以及错误的管理目标指引等多种因素,限制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事业单位职工在资产采买过程中,忽视成本价值,没有能充分考虑是否需要。后续也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核查,使得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差较多,管理工作运行缺乏规范性,存在一定财务隐患。

  2. 实际运行效率较差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环节,在资产的计量方式选择方面,未能结合当前事业单位实际的财务状况,资产计量的数据缺乏直观清晰的特点。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编制人员未能从细节角度分析评估事业单位的资产状况,了解的资产状态以及表现。当然,事业单位的资产采买环节都是需要提交申请的,从而才能更好地结合既定的预算情况,予以决定是否审批通过。但是由于预算申请过程缺乏监督控制,很多都是未曾经过审查核验就予以批准了,严重制约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运转,流程不够清晰明了,还存在很多隐含问题。除此之外,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尚未制定统筹管理的资产计划,不能实现事业单位内部资源共享的资产管理目标,很多固定资产重复购买,浪费现象严重,最终制约了事业单位的成本控制,流动资金相对紧缺。

  三、强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核算工作

  1. 注重资产管理控制意识

  在政府会计制度制度持续改革应用的背景下,事业单位开展相关资产管理核算时,必须注重明确资产管理工作落实情况,专注于资产管理工作本身以及事业单位建设发展两方面内容。事业单位依据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应用需要,设置相应期限完成固定资产核算,并非单独将资产购置设为重点管理内容,也需要关注固定资产核算过程。因此,进一步增强资产管理意识,加强员工培训教育,注重资产管理核算业务积累,强化事业单位管理层的责任意识,最终实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以及财务数据会计核算工作统筹兼顾。宣传科学的资产管理工作理念,应用责任制管理原则,着重落实财务部门管理人员的岗位分配,实现全过程周期的资产管理。

  2. 完成资产清查和新旧制度衔接

  新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在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数据报表的编制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政府会计制度制度实施应用时,事业单位必须按照相关制度准则规定完成资产清查工作,从而确保新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之间的良性衔接。事业单位需要依据资产的原始价值作为计量基础,增强固定资产价值计量的客观性,有利于提升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工作效率。选取一部分事业单位作为试点,开展固定资产管理核算工作,从而为事业单位更好的应用政府会计制度提供重要的运行基础和积累经验,以便于未来各项财务数据会计核算工作的平稳运行。根据事业单位的资产总量,凸显加速折旧法效用,保证正常资金运转的同时,进一步规避资产状况账实不符的现象。

  3. 全面建立事业单位内控结构体系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采购环节,相关部门需要了解实际情况,结合当前需求采买置办;固定资产购买投入使用后,需要在财务报表上有所体现,资产明细的科目设置注重合理性,数据账目及时更新,保障能够从资产负债表中直观、真实地了解到事业单位当前的固定资产状况。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内部在规划组织架构上,确保权利和义务相匹配,资产不能被随意丢弃、处理,需要按照监督管理要求进行报备,防止资产管理混乱。事业单位根据现有的资产管理信息,选择性应用科学合理的资产折旧年限,将事业单位运营状况纳入考虑范围,从根本上防范资产折旧管理工作疏漏。

  随着政府会计制度逐步实施落地,政府部门在选择会计核算方式、应用相关管理模式等方面有所变革,呈现出创新性的导向特点。事业单位各部门应予以重点关注,不仅需要学习相关财务会计核算,细化、了解相关创新内容,还应当注重政策学习,选择适宜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式,逐步构建适宜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内部监督管理控制体系,实现更高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 .邢伟红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变化管理学家,2018(12).

  [2].单祥森.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及其核算研究财经界(学术版) , 2020(03).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