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新生力量,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我国经济主要推动力和增长点。但不可忽视的是在这种超常规发展的背后所隐含的高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全国不少的民营企业寿命比较短,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在各个方面面临的财务风险得不到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关于民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就迫在眉睫。
本文首先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理论综述,为全文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详细分析了关于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及产生的原因。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从民营企业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四个方面提出了个人观点,并对民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规避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财务风险问题。
关键词:民营企业 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控制管理
Analysis of the financial risk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privateenterprise
Abstract
Private enterprise is a new force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 and developingrapidly. It has become the main driving force and growth point of China's economy. However, the high-risk implied behind this extraordinary development can not beignored, especially financial risk. Many private enterprises have relatively short life,poor ability to resist risks, can not give effective solutions to the financial risks in allaspects. This problem has become a major obstacle restricting the sustainable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 Thus, the research on the financial risk control ofprivate enterprises is imminent.
This paper gives theoretical discourse of the study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management at first, lai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full paper. It gives detailedanalysis on the reasons of private 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and generate. Combined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enterprises themselves,it gives personal view fromthe financing risk, the investment risk and the recovery of funds risk of privateenterprises. Also,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of private enterprise financialrisk control and management is proposed. Hope that through this study can avoid thefinancial risks encountered by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in business.
Key Words: Private 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Financial risk control
目 录
1. 引言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总结
2. 民营企业概念界定、特征及地位
2.1 民营企业的定义
2.2 民营企业的特征
2.2.1 数量多,分布范围广
2.2.2 企业规模小,财务状况差
2.2.3 竞争能力弱,寿命短,停业破产率高
2.2.4 经营方式灵活多样
2.3 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2.3.1 形成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2.3.2 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3.3 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2.3.4 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3.5 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3. 企业的财务风险
3.1 财务风险的概念
3.2 财务风险的分类
3.2.1 筹资风险
3.2.2 投资风险
3.2.3 资金回收风险
3.2.4 收益分配风险
4.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4.1 企业的外部原因
4.1.1 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4.1.2 融资困难
4.2 企业的内部原因
4.2.1 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
4.2.2 对资金管理控制薄弱
4.2.3 企业内部管理缺失
5.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对策
5.1 筹资风险控制对策
5.1.1 解决企业融资问题
5.1.2 理性筹资,优化资本结构
5.2 投资风险控制对策
5.2.1 提升主业的核心竞争
5.2.2 相关产业中扩展优势
5.2.3 拥有科学的管理机制
5.3 资金回收风险控制对策
5.3.1 针对不同客户选择不同的销售方式和结算方式
5.3.2 积极追讨拖欠账款
5.3.3 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
5.4 收益分配风险控制对策
5.4.1 统筹企业的资金安排
5.4.2 注意收益分配过程中的信号传递作用
5.4.3 加强与相关利益者的协调沟通
5.5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 谢
1. 引言
1.1 选题意义
我国民营企业在近30年里异军突起、迅猛发展,统计显示,截止2008年底,我国的民营企业数量约为1000万家,占全国法人企业总数的85.1%左右。然而现今的民营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又是那样地高出生高死亡。据相关资料表明,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许多明星企业从创立到辉煌、到衰落只有10年左右时间,像巨人、三株、德隆等一些着名企业都是威风一时就一蹶不振或销声匿迹。这些企业失败的真正背后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缺乏风险意识、风险管理薄弱,在企业创立成长发展过程中,忽视理财能力的培育、财务运作缺乏科学有序的管理所导致的财务缺乏弹性、企业缺乏应变能力是危及企业生存的重要原因[1]。故对民营企业来说,清楚企业财务环境,充分认识引发财务风险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管理,对企业的生存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风险管理起源于美国。1929年的经济危机促使人们开始思索如何减少或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所罗门·许布纳(1930)博士,在美国管理协会(AMA)发起的第一次关于保险问题的会议上指出:“防患于未然就是最大的保险”,这表达了现代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
20世纪50年代早期和中期,美国的大公司发生的重大损失使高层决策者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自此风险管理开始在美国蓬勃发展。最早的文献之一是1956年拉塞尔·格拉尔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的《风险管理——成本控制的新时期》(RiskManagement-New phase of cost control)。作者在文章中指出“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概述风险经理在工作中最重要的原则,应该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将风险交给专门人员处理,在大公司里这样的人被称为全职风险经理。”此后风险管理的概念开始传播蔓延,学术界开始关注风险管理。
1962年美国管理协会出版了第一本关于风险管理的专着《风险管理之崛起》,进一步推动了风险管理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初出版的两本大学教科书更促使风险管理理念得以广泛传播。
20世纪70年代以后,风险管理从传统的以保险为核心的风险管理逐渐向现代全方位风险管理发展。1983年,风险与保险管理协会(RIMS)在年会上通过了“101条风险管理准则”,标志着风险管理开始了规范化进程。
2001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的推出标志着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转向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由以上对风险管理历程的梳理不难发现,国外的许多大公司对如何控制和管理风险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由最初的认识风险、重视风险到现在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已经颁布了风险管理体系框架或国家风险管理标准。
2004年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正式发布意味着风险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体系化风险防范机制是在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全面风险管理代表着风险管理最前沿的理论和最佳实务[2]。
1.2.2 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始于80年代后期。清华大学郭仲伟(1987)教授在《风险分析与决策》一书中,全面系统的研究了风险分析与决策的方法,借鉴国外风险理论,指导人们如何对风险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
北大商学院的刘思录、汤谷良(1989)发表《论财务风险管理》,第一次全面论述了财务风险的定义、特性及财务风险管理的步骤与方法。
财政部向德伟(1994)博士发表《论财务风险》,全面细致的分析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基础,认为“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他运用广义财务风险概念,将财务风险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项。”文章明确指出了财务风险的重要性,为财务风险理论向更深一层推进奠定了基础。
怯来法(1995)认为财务风险是“由公司的负债直接引起的,并由负债公司的股东承受的风险”,“公司资本结构中的借入资本比例愈大,则公司没有剩余现金支付股息的可能性也愈大。普通股东承受的这种股息减少或没有股息的风险称为财务风险”。
纪连贵(1998)也采用广义财务风险概念,将财务风险分为筹融资风险、使用资金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资金分配风险,并认为筹融资风险表现为:筹资数量不当风险、筹资时机不当风险和资本结构恶化风险。
张延波,彭淑雄(2002)在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方面,提出通过建立一系列财务报表监控指标来达到财务风险监测的目的。黄锦亮、白帆(2004)认为应紧紧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理财目标,针对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的风险建立起由。识别——评估——防范和控制”三个环节组成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对其中狭义财务风险的控制主要还是通过指标分析法和财务杠杆系数法来进行。
李媛(2006)在第六期的工业审计与会计中发表了《加强财务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她指出资产状况不佳、融资困难、投资能力差,财务管理能力薄弱都是目前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非常重要。她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内控制度的落实,加强资金管理,加强成本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等几方面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于新花(2009)在《会计之友》第二期中发表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她分析了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和控制原则,进而提出了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她认为风险的产生是由于资本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债务水平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弱,及财务决策失误和财务环境复杂多变并提出了通过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进行多元化经营,制定合理的风险决策,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等方式防范财务风险。
1.3 总结
从国外财务风险管理有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来看,主要以金融领域为主。在西方国家的工商企业中,一般都建立财务风险管理机构,配备有风险管理主管和有关风险管理的专职人员,专门从事企业风险的分析、预测、评估、风险信息的传递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风险控制效果的反馈及改进等。国外一部分大型企业中,建立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RMIS),并借助于风险预测、风险决策、风险控制等先进手段进行较为系统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相比较而言,我国关于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应用都较为落后,而且企业层次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刚刚起步,有关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都缺乏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
国外对财务风险管理的有关理论研究,对我国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虽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由于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等客观因素的不同,决定了我国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将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和民营企业的实际,吸取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把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并重点突出对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分析研究及现实应用。
2. 民营企业概念界定、特征及地位
2.1 民营企业的定义
目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践领域,对于“民营企业”一词的内涵和定义都十分的含糊,但具有代表性的认识有以下三个类型:
第一种观点是广义的民营企业,广义的民营企业是指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第二种观点是中义的民营企业,中义的民营企业不包含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第三种观点是狭义的民营企业,狭义的民营企业则仅指工商注册的各类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3]。
虽然民营企业的定义含糊不清,但是民营企业有着它的特点,即产权明晰、机智灵活,而本文采用的是第三种观点来进行论述的。
民营企业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但这并不等同于民营企业就是中小企业。因此这里需要阐述下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政策和社会环境都较为困难,大都处于“国退民进”的充分竞争行业。
区别:中小企业是按照企业经营规模分类,民营企业是按照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分类,两者可以交叉,即中小企业也可能是民营企业,也可能是其它所有制的企业;而民营企业也可能是中小企业,也可能是大型企业、特大型企业。
据数据显示,中小企业中 90%是民营经济,而民营企业中 99%是中小企业。
2.2 民营企业的特征
我国的民营企业是经过曲折的 30 多年而发展起来的,与国有企业相比,我国的民营企业具有以下四种特点:
2.2.1 数量多,分布范围广
民营企业的数量很大,在所有企业数量中占据着绝对优势。不光如此,民营企业的经营范围也是相当的广泛,除了技术和资金密集度极其高的特殊行业外,民营企业广泛的分布于第一、二、三大产业的各个行业,几乎涉及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各方面,在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农业、批发零售业等竞争性行业和领域无所不在。在我国,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地域的分布上,我国的东西部和中部都存在着大量的民营企业,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民营企业的比例更高。
2.2.2 企业规模小,财务状况差
民营企业在成立初期,由于受到资金、技术、政策等各方面的限制,企业规模一般都很小。在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因此企业规模小、资金缺乏的问题就显得格外突出。截至 2011 年第三季度,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已超过 900 万家,注册资金总额近 25 万亿元,个体工商户超过 3600 万户,注册资金总额超过 1.5 万亿元,这些数据表明了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每家注册资金为 58.89 万,和大型国有企业差距甚大。
民营企业的规模小且资金缺乏以及其他因素,导致其在财务上的表现也比较差,对民营企业的一些财务指标与大型企业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民营企业的财务状况远远差于大型企业,(见表 1-1)具体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1)民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偏高
2009 年我国的民营企业资产负债率高于 60%,也高于大型企业的 57%。但是民营企业的长期负债比率却低于大型企业,这使得民营企业不能通过长期负债来填补企业固定资产上的缺口,只能依靠短期借款来弥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
(2)民营企业的经营业绩远远低于大型企业
民营企业的各种获利能力均比大型企业要差,营业利润率和资本报酬率都远远低于大型企业。2009 年我国民营企业的营业利润率低于 3.6%,与大型企业 7.1%相比,利润率极其低下;而民营企业的资本报酬率在 9.2%至 10.5%,也远远地低于大型企业的 16.1%。
近两年民营企业的获利能力依旧较弱,而且呈现出下滑的趋势。去年前七个月我国民营企业利润率竟然不足 3%,60%至 70%的民营企业都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困境[4]。
表 1-1 2009 我国中、大、小型企业的财务状况 (单位:%)
2.2.3 竞争能力弱,寿命短,停业破产率高
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的寿命极其短,平均寿命只有 2.9 年,许多民营企业的寿命在加速缩短的同时,存活率也非常的低,不到 10%。民营企业在生产规模小以及资金缺乏的影响下,其生产效率低,不能形成规模效应,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从而使其在市场上缺乏相应的竞争力。由于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规模又小,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风险很大。
2.2.4 经营方式灵活多样
相对大型企业来说,民营企业有着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其经营范围广、经营项目丰富以及经营体制灵活。当经济波动时,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快速的改变生产方向,调整产品结构,很快的去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比管理层次多、组织结构复杂的大型企业更具快速反应的优势。
2.3 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民营经济的快速增长及规模的迅速扩大,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在解决人员就业,增加全国财政收入,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3.1 形成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尽管国有和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是国民经济和行业发展的支柱,并且代表着国家的技术、经济实力,但民营经济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目前中小企业已经超过一亿户,占中国企业数的99%,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自1980年以来,非国有部门产值以平均每年30%左右的速度增长,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3.2 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就业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个体、私营企业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中小企业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岗位。据资料表明,近年国企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在国有和集体企业从业人员减少的同时,民营和外资企业却年均增加300万个工作岗位,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为稳定社会做出了贡献。
2.3.3 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从1986至1998年的这段时间里,我国个体私营经济上缴的税收总额增长了14倍,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占工商税收的比重在2002年已经达到了50%。2010年全国个体私营企业完成税收总额超过1.1万亿元,从2005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达22.2%,比国有企业的增长速度8.1%高出很多。同时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已经成为地方各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成为振兴地方经济和改善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
2.3.4 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以计算机、通讯、生物工程和微电子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一些民营企业不甘示弱,积极参与。民营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比较大,创新求变的动力更强,创新求变的机制更快,以市场竞争的制度直接用于生产,创新求变的成果更多。
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通过小创新、小创造、小发明来进行技术改造,民营企业是促进科技的重要力量。
2.3.5 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从1998年起,我国个体、私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已达到了12195亿元,超过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集体经济消费品零售额的11853亿元,成为了零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提供的产品服务满足了丰富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3. 企业的财务风险
3.1 财务风险的概念
关于财务风险的含义,理论界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就是通常所说的筹资风险,是指企业由于负债而产生的到期无法归还本金和偿付利息的可能性,一般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只与企业负债经营有关,这是狭义的财务风险。
第二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资金运动的四个环节中,即资金的筹集、资金的投入、资金的运营、资金的分配,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因素,使企业实际的财务收益和预期的财务收益发生偏离,因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该观点是广义的财务风险。
第三种观点认为企业所有的经营风险都是财务风险,因为经营风险能够清楚地以财务数据来反映,财务风险是经营风险的货币化表现,这是一个更广泛的视野下对财务风险的研究。
尽管经营风险能够以财务数据来反映,但两者还是有一个逻辑上的顺序,经营决策的失误或营销策略的失败,可以说是企业应对经营风险不力,从而导致企业的财务危机,并不会说没有防范和控制好企业财务风险。因此,基于本文探讨的目的,就以第二种观点为主线从广义的角度来研究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以及管理控制[5]。
3.2 财务风险的分类
根据资本运动的过程可划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
3.2.1 筹资风险
筹资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如果企业决策正确、管理有效,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但由于市场行情瞬息万变,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容易发生决策失误,从而使得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了筹资风险。企业融资渠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所有者投资,另一类是借入资金。对于借入资金,放贷方一般严格规定了借款人的还款方式、还款期限和还款金额,如果借入资金不能产生效益,企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就会使企业付出更多的经济代价,严重的将会面临破产倒闭。因此,借款筹资风险表现为企业能否及时地还本付息[6]。
3.2.2 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在投资过程中或投资完成以后,投资者发生经济损失和不能收回投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从而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投资风险是企业投资决策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企业投资的目的在于获取收益,而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是相伴的,通常投资收益的期望越高,所面临的投资风险将会越大。如今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从而给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7]。
3.2.3 资金回收风险
资金是企业生命的源泉,是企业经营之本,只有充足的资金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资金回收一般包括两个过程,一是从成品资金转化为结算资金,二是从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在整个转化的过程中,由于时间及金额的不确定性,形成了企业资金的回收风险。企业资金运营风险可表现为:一是产成品的库存积压,造成资金无法回收,从而导致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二是企业应收账款无法按照发生数额和规定期限收回,形成坏账而造成损失。如果应收账款迟迟不能收回,就会增加企业的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造成资金周转困难,严重的导致生产停滞。
一旦应收账款成为坏账、死账,就会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8]。
3.2.4 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是企业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指企业实现的财务成果对投资者的分配。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不利影响。
在一定的时期、一定的环境下,合理的收益分配会调动投资者积极性,提高企业声誉,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是利润分配也有风险,不合理的收益分配会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例如:企业正处于资金紧缺时期,以货币资金的形式对外分派,且金额过大,就必然会大大减低企业的偿债能力,影响企业在生产的规模。但若企业投资者得不到一定的投资分红,或单纯以股票股利的形式进行分配,则会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降低企业信誉,这些都会对企业今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企业无论是否进行收益分配,也不论是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进行,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9]。
4.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我国民营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这些财务风险的产生既有来自于企业外部的,也有来自企业自身的。
4.1 企业的外部原因
4.1.1 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主要来自于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它并不是简单的经济环境,它还包括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以及市场环境,它们共同存在于民营企业之中。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外部宏观环境是多变且不能准确预测的,它给企业带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而民营企业的生存必须要依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发展的同时也受到这些环境的制约。比如: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程度和该行业的市场景气度、信贷政策的调整、银行利率的变动等,都能引发一系列的风险,包括支付利息过多引起的风险,投资后市场不景气引起的风险,民营企业因其自身的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缺乏市场观念和应对外部市场变化的能力,因此财务风险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10]。
4.1.2 融资困难
在民营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中,融资困难也是一个问题。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投入资金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就比较多。据2009年调查报告显示,超过40%的民营企业都资金紧张。民营企业外源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但由于银行的相关规定导致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根据有关数据表明,近70%民营企业认为贷款难。由于相关制度性缺陷,民营企业也难以通过股票市场募集资金。融资困难使得民营企业产生一定的财务风险。
4.2 企业的内部原因
4.2.1 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
我国的民营企业业主大多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者,其管理素质直接影响企业决策,影响企业发展或成败。而如今有些民营企业业主有着任人唯亲的观念,认为自己人才信得过,但是这些财会人员对财务知识欠缺,企业财务决策往往缺乏科学性,容易导致失误产生财务风险,甚至加剧企业风险[11]。
我国民营企业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有一部分是体现在投资盲目上的。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不切实际地盲目扩大规模,只看重多元化经营所带来的利益而忽视了企业自身的资金实力和内部管理能力等等。企业在多元化发展得同时,资金耗用量过大,使得企业资金短缺,企业向银行借款增多,外账又收不回,欠款又还不上,在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下,企业负债比例不断加大,财务风险也就随之增加。很多小规模的民营企业一旦投资失误就会面临着倒闭的危险。曾经的明星企业巨人集团就由于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所涉足的电脑、房地产、保健品等行业跨度太大,有限的资源过于分散,最后由巨人大厦引发危机,导致整个集团的失败[12]。
4.2.2 对资金管理控制薄弱
民营企业资金使用缺少计划,经营急需的资金捉襟见肘,容易陷入财务困境。我国民营企业对资金管理控制的薄弱主要体现在应收账款收不回。
如今,民营企业生产的产品所处的市场绝大部分是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滞销现象。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销售量,但大大增加的应收账款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损失。据调查,目前就大部分民营企业而言,应收账款余额约占全部流动资产的 1/3。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4.2.3 企业内部管理缺失
由于民营企业自身抗风险的能力有限,生产的正常运行就必须通过财务风险管理规划进行强化。但目前,大部分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健全。企业与其内部各财务关系不明,从资金筹集、投入、回收到收益的分配等方面上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使得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对职责分工、授权批准、会计记录、资产保护、预算管理和报告制度等环节都没有明确的规范,这样会导致会计报告的不实。
企业信息披露的不科学和不规范会加剧企业信用的恶化,严重的导致银行不敢贷款给民营企业。这样就很有可能导致企业资金紧张甚至资不抵债,从而引发企业的财务风险[13]。
5.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对策
5.1 筹资风险控制对策
5.1.1 解决企业融资问题
(1)改善外部的融资环境
尽管国家在法律上已经确立了民营企业的合法地位,但是现有的一些政策和行业管理等方面还是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首先,银行应该消除对民营企业的歧视,实行宽松的市场准入和扶持政策使得更多的资金流向民营企业,而不是一味的只支持那些优质的大中型企业。银行应该在保证自身资金安全的情况下,要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投入,使得民营企业处于公平的资金竞争地位。此外,还可参照国外的做法设立专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这将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14]。
其次,民营企业的外部融资还可以从股票市场获得,但是这需要完善资本市场结构。
股票市场应该使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平等的市场主体身份进入国内资本市场,消除对民营企业的偏见,同时也要鼓励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到国外上市。这样可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
(2)民营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
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不仅因为外部的融资渠道狭窄,企业自身的素质低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民营企业要强化信用观念,提高企业经营的透明度,建立起以信誉为基础、以利益为纽带、以利率为杠杆、互促互利、密切协作、共同发展的新型银企关系。
不仅如此,民营企业要发挥经营灵活的优势,适时调整资产结构和产品结构,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争取具有竞争优势的项目在股票市场上上市[15]。
5.1.2 理性筹资,优化资本结构
企业的资金除自有资金外就是借入资金。一个企业只有自有资金而没有借入资金,虽然没有筹资风险,但总成本较高,收益不能最大化;如果债务成本过高,企业的总资金成本虽然可以降低,收益可以提高,但筹资风险却会加大。因此民营企业在追求企业最大化的过程中,在筹资之前要对企业资金需求量进行合理的预测,合理确定资金的需求量,并使筹资的数量与需求量相匹配,并保持合理的负债比例来规避筹资活动中的财务风险。除此之外,民营企业要正确测算偿还债务时间间隔与企业偿债能力,不拖延不必要的债务,节约资金使用费用,建立维护企业筹资与再筹资能力,提升企业抵御财务风险能力[16]。
5.2 投资风险控制对策
要避免投资风险的不利影响,可以从预防和分散两个角度来考虑。
首先,民营企业应该科学地确定投资对象和投资规模。在投资之前,要深入实际搜集相关资料,掌握准确的投资信息,并重点对项目实施的必要性、技术的可行性、经济的合理性进行严密的科学论证,并对未来收益情况进行合理预测,将风险高而收益低的方案排除在外,只将资金投向那些切实可行的方案,这对防范投资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今一部分民营企业在搞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当然,多元化是可以分散企业的投资风险的,但是必须认识到不是随意的投资多元化都可以分散企业的投资风险。因此,民营企业在经营从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业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5.2.1 提升主业的核心竞争
企业的多元化竞争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企业有没有核心竞争力。稳定而具有相当竞争优势的主营业务,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源泉和企业生存的基础,企业应当通过保持和扩大企业自身所熟悉和擅长的主营业务,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作为第一目标发展多元化。
5.2.2 相关产业中扩展优势
投资企业与主营业务相关联的领域和产品,可以使得新进入的产业领域与企业现有的产业领域在技术上、市场上都具有相似度。这样可以保证企业进入新产业之后,在技术上、营销上、经济实力等方面都建立了竞争优势。
5.2.3 拥有科学的管理机制
很多民营企业的管理机制都不健全,如果选择了多元化经营,那么管理将会成为其制约因素。因此企业要重视管理机制,培养管理人才给企业的投资多元化做投资意见。
通过投资决策的预防和分散来降低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从而提高企业投资项目的收益[17]。
5.3 资金回收风险控制对策
对民营企业的资金回收环节上的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因此民营企业可采取以下的措施:
5.3.1 针对不同客户选择不同的销售方式和结算方式
对于财务状况和资信状况好的客户,采用赊销的方式,并将累计赊销金额控制在信用额度以内;对于信用状况不好、偿债能力差的客户尽可能采取现销方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坏账损失。
5.3.2 积极追讨拖欠账款
对已发生的应收账款,企业应该明确规定销售员既要负责产品销售,又要负责货款回笼,明确落实催讨责任。对于在经营中由于质量、重量等牵涉到自身原因而客户拖欠货款的,应主动采取措施,给予折让或其他补偿形式,以尽快收回资金。对于确实由于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应采取订立还款计划,限期清欠,也可采取对其进行新的业务交易,并要求其除付清每一笔新款外,每次交易后归还一部分陈账,逐步还清欠款。
5.3.3 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
定期对应收账款账面金额进行分析和管理,加强催收工作。企业应依据谨慎性原则,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还应采用账龄分析等方法,及时调整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和金额,以避免长期呆、坏账造成的流动性风险,减少企业利润的虚增[18]。
5.4 收益分配风险控制对策
民营企业的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利两方面。留存收益是增加企业资金的来源,分配股利是股东获取企业利润的要求,必须注意两者之间的平衡,加强财务风险检测。收益分配风险控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5.4.1 统筹企业的资金安排
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有计划地建立价格变动补偿基金,保证收益分配不影响企业的简单再生产,坚决制止短期行为。同时也要考虑企业下一年生产情况和资金使用来源,满足企业扩大再生产需要,防止企业由于不合理的收益分配而产生财务风险。
5.4.2 注意收益分配过程中的信号传递作用
在资本市场环境中,收益分配的方式、时间和稳定性往往向投资者传递着某种信息,影响企业未来的筹资。因此,企业在决定收益分配政策时,除要考虑影响收益分配因素外,还要考虑到收益分配向资本市场所传递的信号及资本市场可能做出的反应,考虑到企业未来筹资的影响。
5.4.3 加强与相关利益者的协调沟通
收益分配中的一个重要风险是来自于不能正确处理财务关系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当不能有效处理这种关系时可能会造成企业未来向股东筹资困难,员工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因此,在收益分配的风险控制上应积极的与其进行沟通,既要考虑到短期利益,也要考虑到长期利益,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促进企业未来发展。
5.5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民营企业往往在成立初期结构十分简单,一般没有财务风险预警管理。相关职能的缺失往往造成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从管理学上讲,结构是治理的基础所在,因此民营企业应为自己构建一套完整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首先,要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加强现金管理,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现金流量预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现金流量的准确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合理调度资金,加快资金周转,避免发生现金入不敷出的违纪现象。其次,确定财务预警标准,为判断财务风险提供数据。构建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基本结构如下:
表 1-2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在日常采取风险管理中,民营企业应定期或动态地将预警指标与临界值进行比较,若预警指标临近或突破临界值,则根据具体情况发出警报,通过改变财务系统的控制参数和变量,及时调控企业的财务资源分配,使企业财务状况的异常变动状况得到改善和控制。第三,要以指标体系为参数,全程预报财务风险。要综合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根据总资产报酬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净现率等指标体系,检查民营企业的财务情况,从而全程预报财务风险,有效地控制和降低财务风险[19]。
结束语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形成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为了企业更好的生存下去,这些问题就必须解决。本文只是探索并确定了这些问题的存在,仅对解决对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我将继续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使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规避财务风险,辅助我国民营企业更加蓬勃快速地发展而努力,通过不断的改善和发展,形成适合我国民营企业使用的财务风险控制管理。最终期待着财务风险控制管理的日益完善,为我国民营企业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雷洁.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议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1).
[2] 欧阳华.我国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系统研究[D].西南大学,2006.
[3] 侯立军.江苏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4] 王喜.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2010.
[5] 贾素伟.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河北大学,2009.
[6] 项忠良.民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管理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8.
[7] 刘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申请同济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8] 隋小军.民营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
[9] 任永生.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10] 海素敏.试论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现代企业文化,2009(29).
[11] 任小燕.中小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改进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1.
[12] 张务学.浅谈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问题及防范措施[J].财税管理,2010(7).
[13] 蔡中.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经济师,2011(8).
[14] 朱浪钦.加强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0).
[15] 林松池、高燕.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及其管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 第 23 卷.
[16] 张英.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6).
[17] 周立群、谢思全.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M].民营经济卷,2008.
[18] 谢恒.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
[19] 李皎旻.关于防范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思考[J].资治文摘.
致 谢
本论文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在学习和生活中,我都得到了×老师无私的关切和帮助。论文的顺利完成,得益于×老师的谆谆教诲,从论文的选题、角度的选择、思路的论证,到论文框架的确定、论文结构的调整和修改,无不得到了×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此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
同时,我要感谢管理学院的各位老师,他们不但教给我丰富的专业知识,也教给我做学问的方法,更教给我为人处世的道理。他们渊博的知识和专业的素养深深打动了我。
我衷心的感谢您们!
引言民营企业的发展应顺应市场需求,加强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保证基本财务的管理.民营企业大都是以家族企业为主,这种依照家族资本经济为基础,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建设,拓展社会经济市场发展需要良好的管理标准,民营企业需要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标准.加强民...
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19世纪末,美国在其工业发展的初期首次出现了企业并购行为。到现在为止,全球已涌现了五次有影响力的并购浪潮,其中第五次是波及范围最为广泛的。并购的发展促使人们对其有了新的认识。与此同时,并购的...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展望6.1研究结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全球市场的重要性,海外并购成为各国公司实现全球化战略的重要途径。海外并购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规模,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有力...
工程总承包项目简称为EPC项目,其财务风险贯穿于项目的全流程中:在招投标阶段,由于对业主的资信水平、财务状况和履约能力评估不足,造成违约风险、垫资风险和亏损风险...
第3章圣阳股份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案例分析资金投入、技术研发、政策扶持是圣阳股份公司这类新能源企业发展的三驾马车,但同样也可能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风险点,要想做好企业财务风险防控与控制,对其财务风险的界定与识别尤为重要。只有深入研究圣阳股份公司...
第2章相关理论基础研究2.1财务风险理论概述2.1.1财务风险概念风险的概念在决策理论学中被定义为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它的出现源自于经营主体、资金的运动、市场的规律等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财务风险表现为不确定的财务事故,导致经济利益的减少或者...
摘要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严重波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环境。受全球化金融危机的影响,某些经营良好的企业价值迅速贬值。然而我国经济情况与发达国家不同,近二十年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经济实力取得了巨大进步,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全面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专业化发展,大数据时代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建筑企业容易受经济、金融和政策的影响,从而出现财务风险问题。...
绪论0.1研究背景。商业银行因其担任着对货币资金和信贷业务进行运营和管理这样的角色,其需要担负的风险也相应地增加。商业银行身为金融大市场的重要一员,其资产的安全稳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于是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就...
第2章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相关理论2.1海外并购相关理论着眼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通过海外并购增强自身实力是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占领全球市场的重要途径。下面就什么是海外并购,海外并购动因及所面临的风险做简要介绍。2.1.1海外并购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