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哲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东方哲学论文 >

完善科学技术发展的舆论控制对策

来源:未知 作者:陈赛楠
发布于:2017-02-10 共7541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四、完善科学技术发展的舆论控制对策
  
  (一) 提高公众媒介素养水平,规避舆论失真和恐慌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众科学素质水平的普遍提高,现代公众基本上都具备了媒介的使用素养,具备阅读媒介信息和应用新媒介的操作能力。而随着社会对于知识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知识产权、着作权和隐私权等公民权利的保护也越来越高,公众也更加尊重他人的这些合法权利,社会交往素养也在不断加强。
  
  相较于大众传媒时代下要求公众具有基本的对信息的选择、分析和判断能力而言,新媒介时代下,更加强调公众对于信息的真实性的辨析、负责任的进行信息的再生产和再传播的能力。这就对公众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首先,公众不仅要能够运用新媒介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还要能够在海量信息中分辨哪些是真实的信息,哪些是虚假的信息,并且对已选择的信息以一种理性的思维和批判的眼光进行解读。其次,在信息的处理上,要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和精神,充分考虑到信息传播的价值和影响,确保经过自己再传播的信息是真实客观的,不会危害他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具备高水准的媒介素养,是发挥和实现公众舆论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负面效应的约束和导向作用的重要前提。
  
  提高公众对于信息的选择、识别和再生产能力,必不可少的路径就是教育。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媒介的性质和作用。尤其是在经济落后地区,不但要认识、了解媒介,还要培养媒介的运用能力,对经由媒介获取的信息保持理性的态度和批判的眼光。加大对专业性的、门户性的科技媒介的介绍和宣传,使公众能够获得准确、详实的科技信息和知识。
  
  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媒体环境。政府要加强政策制度建设,加大对科技传播产业的支持力度。首先,要巩固和强化“把关人”的作用。在传统媒介环境中,因为有编辑、主编等一系列“把关人”的存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科学技术信息的质量度。新媒介形式的不断丰富化和多元化,形成一种更加外向和开放的文化环境,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更是文化多元化和开放性的一种典型表现。这种文化环境在形式上逐渐隐去了“把关人”的存在,同时由于技术操作的难度比较大,造成了新媒介“把关人”实质作用的微弱。科学技术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不再经过“把关人”的严格审查和斟酌,也就很难保证其质量度。政府应加强对传播媒介的管理,通过行政手段和技术手段强化“把关人”的角色作用。目前虽然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制度,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但其及时性、针对性和系统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其次,加强媒介传播行业的业内管理,制定从业人员的管理规范,加强其职业道德培养,鼓励和支持专业科技人才更多的参与到科学技术事业的传播中来,鼓励相关科技媒介丰富传播形式和内容。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净化媒介传播内容和环境。
  
  其次,在社会范围内进行舆论倡导。树立道德规范,使公众将“负责任的信息生产和再传播”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和理念,从而以约定俗成的社会准则约束公众信息生产和再传播行为。
  
  关于雾霾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充分显示了新媒介环境下公众舆论利用新媒介对科学技术发展究竟该何去何从进行的一次深入探讨。2015 年 2 月 28 日,《穹顶之下》在各大视频网站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它的热度不仅超过了很多热门电视剧,甚至在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上更是引发了“刷屏”效应。使得“雾霾”这个人们一直身处其中、深受其苦,却并未走向舆论的风口浪尖的环境问题瞬间以及其突兀的姿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雾霾”迅速成为公众舆论热点,并激起了广泛的讨论,公众舆论既有对于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的反思,也有对雾霾的成因和影响程度的质疑,还有对其中提出的雾霾治理措施的批判。“不要等问题出来后再去挽回。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雾霾已经成为每个人必须应对并亟需解决的问题。远离雾霾,呼吸同一片纯净天空”“说实话我不是多怕死,我是不想这么活”等成为公众舆论热点。该舆论热潮持续发酵,推动环保问题在“两会”前成为热门话题,进而引发市场对“两会”是否将推出环保相关政策的关注。在这次公众舆论对科学技术事业的反馈中,公众舆论与媒体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媒体报道基本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度,公众舆论表现比较理智,没有出现过激的言论和行为,能够以批判性的眼光来和社会其他群体进行交流和沟通。可以说,这是公众媒介素养提高的一个良好征兆。
  
  (二)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水平,提升舆论关注热情
  
  科学素养水平反映了公众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的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程度和水平,是公众积极参与社会科学技术事务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只有公众具备了比较高的科学素养水平,才能面对科学技术发展和其社会应用中出现的一系列现象和问题有的放矢的进行交流和沟通,理性的表达公众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度和建议,才能真正实现公众舆论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积极监督作用。
  
  公民对科学技术新闻的感兴趣程度较高,对环境污染与治理高度关注,但是往往是“有温度,没热度”,公众对于科学技术新闻或者环境问题的关注并没有转化为实际的约束力和规范作用,公众舆论的作用往往显现在公共危机和科学技术应用问题出现之后,没有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公众科学素养水平不够,对科学技术事务和问题的关注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往往停留在问题所涉及的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层面,不能对其背后的科学精神做深入的思考和批判。
  
  因此,要发挥公众舆论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约束的“提前量”作用,就要尽最大努力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
  
  1. 抓好基础教育工作
  
  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水平根本上还是要做好基础教育工作,在教育工作中,不仅仅要传播科学技术基础知识,更要注重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培养、注重科学技术与人类和社会的共生关系的探讨。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英国等国家就已经把科学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内,并制定了具体的执行标准,“2061 计划”
  
  “科学素养基准”“美国科学教育标准”“美国技术教育标准”等等。目前,我国各院校的科学教育工作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成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因此,亟待推动各院校的科学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丰富教学形式,更新教学内容,以保持院校科学素质教育能够跟得上时代、跟的上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迭。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高等院校教育系统内的重要科学理论。而这一伟大理论在100 多年前就预言了的引力波终于在本世纪被发现,这不得不说是人类科学发展史上又一个壮举。针对这一新的科学信息,在高等院校的教育中是否应该及时更新和拓展我们的理论储备,以更丰富的视角来重新审视那些经典科学理论,探究新科学发现背后的过程和方法似乎已经不言而喻。
  
  2. 有效开展科普工作
  
  科普是我国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目前推广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建设各种科普场馆,成立了全国科普日,开展了各种科学技术培训、咨询、讲座、展览、宣传车等形式的活动,同时还发起了一系列的专题活动,如“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等等,全国各个省份也均建设了示范性的科普社区。
  
  但是从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的情况来看,在过去的一年中,公民参观过科学技术馆等科学技术类场馆的比例和参观过自然博物馆的比例分别是 22.7%和22.1%.参观身边的科普场所,譬如图书阅览室、科普画廊或宣传栏的比例依次为34.3%和 20.7%.这一数据比率与《美国科工指标(2014 年)》非正规科学教育场所参观率的数据对比,我国公民对科普设施的利用情况与 2012 年美国的水平大致相当。2012 年美国公民参观科学技术馆等科学技术类场馆的比例为 25%,参观自然博物馆的为 28%.全国范围内,参加过科学技术周、科普日等大型群众性科普活动的比例为 23.8%,而对于各类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如科普培训、咨询、讲座、展览、宣传车等,表示“听说过但没有参加过”的比例均高于 45%.可以说,各种科普活动的推进并没有在实践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处于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状态。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我国公民整体科学素养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东中西部、城乡差异明显,对于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都不相同,造成科学技术知识传播效果差强人意;另一方面,现有的科普活动形式比较固定,单一,科学技术知识本身又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和系统性,在充斥着各种新型传播媒介的文化环境中,仅仅依靠公众的主观能动性来自觉投入到科学技术传播中来显然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遵循“城乡分开走,科普要落地”的原则,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受众采取有针对性的科普方式。第一,目前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呈现从东部向西部降低,而区域中城市公民明显比乡镇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高,从性别比例上来看,男性公民明显高于女性公民,从年龄分布上来看,中青年群体的科学素质水平较高。因此,在开展科普活动前,要对科普活动的主要受众进行群体分析,在明确群体的文化程度、个性需求、理解能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安排和部署科普的知识层次、传播内容、方式方法。譬如在偏远山区、牧区、农村等地区,宣传耕作技术显然比阐述宇宙结构更能吸引受众的关注,田间地头的操作演讲显然比上课讲解更有说服力,并且得到更好的普及效果。第二,避免形式化,科普要落地。建设科普社区是推动基层科普活动的创新举措,基本上我国东部城市的科普社区都在 30 个左右,最多的譬如山东省,截止 2013 年有 66 个科普社区,但是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却并未排在全国水平的前列,另外,从活动的频率分布上来看,每年会有一个比较集中的月份开展科普活动,例如 2012 年是在 7 月份,2013 年是在 12 月份;从科普内容来看,更侧重于应用,忽视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交流。这种在情况在其他省份的科普社区表现的也较为明显。这也暴露了基层科普活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没有形成常态化、系统化的活动,每个科普月也没有统一的主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知识的多元化,但科学技术知识毕竟是一套系统的、完整的、严谨的知识体系,过于分散的知识传播不能对公众科学技术素养形成一定的积累效应,也不利于形成公众舆论热点,不能发挥公众舆论对于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和再传播作用。
  
  因此,要形成系统化、常态化的科学技术知识传播和普及,“以点带面”在社区开展科普活动。明确主题,根据主题确定科普活动要包含的知识量,并进行分解,在实际活动开展中要保持知识的连续性和累积性,并积极关注公众舆论反馈。
  
  3. 多元化建设科学技术传播介质
  
  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的丰富了科学技术传播媒介,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等虽然还是公众获取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但各种新型媒介的出现已经呈现后起之秀的优势,在公众获取科学技术信息的途径中成为仅次于电视的第二大方式。各种新媒介和自媒体等传播介质在促进科学技术的传播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譬如曾引起公众对环境保护和科学技术异化的舆论热潮的《穹顶之下》就是通过在线媒体进行传播,体现公众舆论更加理性和客观的“PX”词条保卫战也是在网络上开始了正面交锋,果壳网、松鼠科学家协会等等科学技术自媒体更是给公众带来了科学技术传播的全新体验。要正视、并且充分利用各种新传播媒介在公众舆论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鼓励和支持新型传播媒介的建设,推动科学技术知识的理性传播和公众的热情度。
  
  风格上,要注重公众在信息时代的的“软、趣、平”的阅读倾向。科学技术的传播不仅仅包含基本的学科知识,同时还会涉及到诸多科学现象、技术手段、科学技术问题等等背后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与人和整个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知识性。信息时代的传播环境使得公众已经不会再用大量的时间集中在一起进行大量的阅读,因此,在发展和建设科学技术传播媒介的过程中,就要发挥采编等信息生产人员的技能,将这些知识转化为科普文本,把高度概括的科学理论形象化,采用多种媒体技术,譬如视频、动画、动态 PPT 等形式将其立体化和形象化,从而更容易为公众所接受。内容上,要充分考虑不同受众群体之间的需求差异和关注点的不同,满足不层次的科学技术知识需求。形式上,要摆脱传统的一板一眼的长篇大论,注重受众与信息生产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尤其要保证受众之间在空间内的相互沟通,只有经过充分的思想交流和沟通才能发现科学技术知识在传播中的实际效果和问题,才能在受众之间引起舆论热点。
  
  (三) 建立舆论监测引导机制,提高公众舆论实际影响力
  
  1. 主动设置议程,引导公众舆论氛围
  
  民主化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提高,为舆论力量的逐渐显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机遇。随着公众言论自由不断得到保障,加之各种新媒体为其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公众舆论的声音逐渐显现出来,形成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格局。二者的主体不同,声音自然也不一样。官方舆论场从大局着眼,立足于维护社会稳定,其舆论倾向和内容的作用也主要是团结社会成员,推动社会进步。而作为主体成员阶层各异、现实利益更有所需的民间舆论场来说,大家关心的更多的是社会中正在发生和刚刚发生事情,是切实联系到公众生活的事情,科学技术作为社会事务中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公众的生活,尤其是在各种社会公共事件频发的今天,公众舆论场显然对官方舆论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作为舆论传播载体的传播媒介,虽然不能决定公众对于科学技术问题或事件的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转移人们对某些事实和意40见的关注点,或者推迟和减少人们对这些事物的关注时间。实质上,在公众舆论参与科学技术事务的过程中,媒介起到了潜在的引导公众舆论的议程的作用。针对科学技术事件的发生,一般会先经由媒体报道,然后公众在了解到事件信息后会做出不同的态度反馈,从而生成多种一致或相对立的舆论倾向,当一种公众舆论获得大多数支持后会迅速在社会范围内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进而引起政府或相关人员的重视和警觉。广东茂名“PX”事件中,在公众获悉项目可能存在污染危险的信息下,公众舆论的焦点就集中在了其“可能性”上,公众舆论迅速反应,要求取消项目引进和建设,这种舆论情绪在社会范围内扩散,由言语申诉转化成了大规模的游行和抗议行为,并发生了小范围的不理性行为。随后出现了百度词条上的“PX”词条保卫战。
  
  在此事件中,如果公众舆论先获悉的是关于 PX 毒性的大论战,那么在当地政府引进项目时,公众舆论情绪会更加理智和客观,也很有可能避免掉这一舆论恐慌对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虽然我们说在这个新媒体倍出、自媒体盛行,全民发声的时代,传统的议程设置似乎已经悄然消失,但是从公众舆论应对科学技术事件的情况来看,我们不但不应该忽略,反而应该个更加重视议程设置。针对一些大的科学技术项目或者技术应用问题,要在实施之前针对可能存在的隐患及时向公众公布真实情况,对其中涉及的科学技术知识做好宣传和普及工作,在多媒介平台给予公众互动参与的机会和便利,使公众提前做好心理和思想准备,并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和沟通,在这样的一个舆论引导过程中,公众舆论会逐渐弱化对于科学技术事件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的恐惧,以相对理性和客观的心态看待科学技术事件或问题。并且,一旦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纰漏,由于公众舆论的前期酝酿和准备,就可以避免“舆论断层”,规范而有序的应对措施。这无形中既实现了科学技术传播的需要,也培养了公众舆论在科学技术信息传播和再生产中的积极、理性和负责的角色定位,对于规避由于舆论恐慌造成的科学技术公共事件、推动科学技术传播和经济的稳定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发挥意见领袖作用,避免群体非理性
  
  在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发展中,意见领袖的作用不容小觑,他们往往能通过人际关系和传播媒介的作用,发挥改变受众态度和行为的效果。卡茨和拉扎斯菲尔德在“二级传播”理论中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舆论领袖”,认为舆论领袖是这样的人:他们特别擅长某些领域,或者对某些问题认识独到深刻,受到信任和依赖,人们能够从他们那里获得有效的建议和解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受众的行为和意见倾向。他们虽然不一定从事传媒行业,但是实际上往往能发挥比传媒更多的力量。
  
  尽管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每个人都被赋予了发声的权利,但并不是每个独立主体所发布的言论都能拥有足够的听众。只有当其贴近现实、接近民众、敢说善言、个性独立,才能称为意见领袖,赢得舆论主体的信任和追随,取得话语权。随着民间舆论场阵地向网络空间的转移,意见领袖的作用也更加凸显出来,网络具有开放性,使得参与其中的人不会受地域、社会方式、地位北京等因素的限制,具有了很大的差异性,这决定了他们及他们所传播的信息的异质性。这从根本上导致了网络意见领袖影响力范围的扩大,“蝶化效应”一触即发。
  
  一类意见领袖以个人为单位,主要是那些具有专业性知识和素养,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的专家或者学者等科学工作者,另一类则是以组织形式存在,如果壳网、科学松鼠会等等非盈利的科普组织。意见领袖的存在一方面可以传播科学技术信息,推动舆论升温,从而对现实科学技术问题形成倒逼之势,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信息的发布、评论等形式,形成舆论独特的对话结构,唤醒沉默的大多数,同时还可以帮助公众在冗杂、碎片化的信息中筛选有质量的信息,做出理性的判读。公众舆论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规范和约束都有一个形成、爆发、缓解和平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意见领袖可以设置新的议题,引导民众对事态的关注和思考,也可以在舆论演变的过程中改变议题,引领公众舆论关注重点的迁移,改变舆论走向。
  
  3. 建立舆论保障措施,保障舆论畅通
  
  公众舆论作用力的实现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是平稳模式,在群体范围内或者社会范围内展开普遍的交流和沟通,也可以以比较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譬如集会、游行、示威等形式。一旦公众舆论以比较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对于社会稳定发展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要建立公众舆论平台,一方面是日常的科学技术事务的公众舆论反馈,并使之常态化。另一方面,针对重大的科技事件或问题要为公众舆论提供绿色通道,使得公众舆论能随时反馈群体意见和态度。
  
  在这个舆论平台上,要特别注意和公众舆论的互动与交流,针对公众舆论中的质疑和问题给以及时的解释和回复,在第一时间消除舆论失真和舆论恐慌的潜在风险,使公众舆论质疑可以得到专业的、科学的解释和信息,从而保证公众舆论的理性和客观性。同时,针对公众舆论的表现形式,出台相应的规则和制度。规范公众舆论的表达途径和方式,允许公众舆论在一定范围内的表现自由,对于极端表现形式的程度予以规范化和明确化。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东方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