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语出《道德经》第九章,意为"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正所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老子想要表达的正是"适可而止"的思想。对企业而言,不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理性追逐利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同时,企业也要有长远的眼光,不涸泽而渔,不透支自然资源,才能真正实现长久发展的目标。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语出《道德经》第九章,是老子对抱朴守拙思想的进一步阐释,意为"尖利锋芒,难保久常".当今社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一招鲜,吃遍天"已不再适用,决策者决不能抱着此种心态,以为一种产品的大获成功便可以占领市场,而应该急流勇退,适时开发新产品,以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来巩固市场地位。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语出《道德经》第十七章 ,是老子对为君之道的形象阐释。意为"最好的君主,百姓只是知道他存在;次一等的君主,百姓亲近他、赞誉他;再次一等的君主,百姓害怕他;末等的君主,百姓则蔑视他。"为君之道运用到企业上便是对管理者的要求。让员工畏之如虎或时时歌功颂德的管理者,其实处于相对低层次的管理境界,并不值得提倡。现代管理理念的"去领导化"无疑受到了老子此种思想的影响。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语出《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意为"自以为有见识的人反而是不辨是非,自以为是的人反而无法获得好名声,自我吹嘘的人不可能建立功业,自高自大的人不能进步。"此种思想对企业的选才用人具有借鉴意义。企业选拔人才时,要避免选择这四种夸夸其谈、徒有其表,实际却刚愎自用、是非混淆、不堪大任的人。与此四种人相反的是,"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而这显然才是企业选贤任能的标准之一。
道法自然
语出《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意为"大道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道"在此指的就是自然规律,万事万物都要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发生、发展,企业也不例外。企业只有找到这种规律,并顺应此种规律而发展,才能如鱼得水,绕过不必要的弯路,省去不必要的麻烦。
不失其所者久
语出老子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意为"一个人有精神上的依托才能长久".这是老子的长生观,但他并不主张肉体不死,而是更为看重精神的永存;精神永存便可使一个人实现真正的长生。人生一世,要关注心灵;建立企业,同样要关注企业的灵魂。若将企业视为有机体,那么企业的生命力不仅体现在外在的规模、发展、市场竞争力等,也体现在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优劣上。一个企业能够屹立百年不倒,企业文化的不断传承是重要原因,我国那么多老字号在当代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与其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必然联系。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语出《道德经》第三十六章,是老子对辩证法的阐释,意为"想要夺取,必须暂且给予".
在商业促销活动中,这种策略运用得最为广泛。很多商家为了打出品牌,往往选择免费赠送样品、试用、试吃、打折促销、捆绑销售等方式,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培养消费者的习惯,等消费者在心理上对商品有了依赖性、无法割舍时,也就成了该商品的忠实粉丝,商家由此建立起广泛的客户群体,最终获利。促销活动的暂时让利正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语出《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意为"上等人听说"道",努力勤奋、脚踏实地地去做;次等人听说"道",偶一为之,并不践行;一般人听说"道",心想,这是什么道理,我早就知道了,于是大笑之,行之若素。"对于企业而言,"道"可以指制度、文化或每一个需要实现的目标,那么,企业管理者要时刻提醒自己:企业制度是在不断完善还是弊端丛生?企业文化是在加紧建设还是成了口号?每一个目标是踏踏实实地在完成还是马马虎虎敷衍?只有具备强大行动力和持之以恒毅力的企业,才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成为企业界的"上士".
其未兆也,易谋也。……治之乎其未乱……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语出《道德经》第四十五章,意为"没有先兆的时候容易进行筹谋;要在事情还没有出现动乱迹象时就进行治理;如果做事始终如一地谨慎,就不会坏事".
这既是老子对决策者的建议和忠告,也是他对决策者提出的高要求。一个企业的决策者,应该具备"未雨绸缪"的能力,通过对市场和商业活动规律的研究和把握,及时发现阻碍企业发展的路障并清理干净,在危机萌芽之时就速战速决,变危机为生机,实现企业的安全着陆。
治大国若烹小鲜
语出《道德经》第六十章,《毛诗故训传》引申为:"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治理国家不能朝令夕改,否则会导致民心涣散".
管理大型企业,与"治大国"异曲同工。企业制度朝令夕改,各部门分工混乱,员工无法一心一意投入工作,最终会选择离开,企业就会面临人才流失的危机。企业管理是一门科学,为保持企业的正常、健康运行,管理者既不能干预太多,也不能全面放手、不管不问,而如何掌握这个度就需要管理者自己去体悟了。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语出《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意为"做大事必须从小事开始,困难的事情必须首先从容易的做起".注重过程、注重细节是现代企业的一大趋势,因为现代企业无时无刻都处于激烈的竞争中,所以无一处不需注重细节。在大部分企业提供的服务或商品质量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注重细节、贴近心灵的企业必然可以脱颖而出,赢得更多消费者的信赖。
1老子的特殊主体性毫无疑问,老子是先秦诸子百家中最具争议、备受误解的一位,而老子所着《道德经》则被公认是一部神秘难解的经书,其版本问题尤为复杂。楼宇烈指出:《老子道德经》一书,在其流传过程中,不断有后人增删、意改,而在其传抄、刊印过程中...
一、《道德经》和谐观的内涵和谐在中国古代思想中被简称为和,和就是指万物的自然状态,也是《道德经》的核心理念,在《道德经》中,老子关于和谐的论述很多,其中最核心的一句毫无疑问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这句话完...
人之生存是人类社会伊始之初的课题,探究人之生命的本源、意义、价值与目的是人类永恒的人文关怀。老子哲学包含着深厚的关于人之生存的思想内容与精神意蕴,因此以人的生存问题为主线来审视老子的思想是符合老子思想本身的品性与特质的.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
老子的治国思想深刻体现在【道德经】一书中,【老子】一书中的许多文章都可以看出老子的治国策略,我将从政治和军事方面描述老子的治国策略,让人们重新认识一下老子,把一个关心国计民生的老子呈现在人们的面前。1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理解老子的治国思...
婚姻观是指人们关于婚姻本质、婚姻中涉及道德问题的基本看法。它对人们择偶态度、家庭生活观念以及在婚姻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具有导向作用。[1]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的婚姻观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误区。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贵柔守...
就一些诗人而言,他们的栖居之地便是其作品的主要内容,创作内容和背景的完美结合构成了他们的诗歌地理世界。如威廉华兹华斯的诗歌之于风景如画的大湖区;罗伯特弗洛斯特的诗歌之于淳朴清新的新英格兰乡村;艾米莉勃朗特的诗歌之于粗粝广袤的霍沃斯荒原,这...
一、对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发展的启迪青年教师通过研习《老子》,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把民族传统文化的精萃整理好、宣传好,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因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便没有发展前途。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智...
老子即李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汉族,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市太清宫镇)人,周守藏之史也,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故里苦县亦因老子先后更名为真...
一、庄子思想的个人背景本文基于包括外篇、杂篇在内的《庄子》三十三篇而谈其内篇,以说明如何充实地阐述这三十三篇间彼此的历史关系与思想关系。从郭象到王安石、苏轼,至于胡应麟、方以智和王夫之,再到姚鼐、廖平,乃至梁启超、钱基博、胡适和顾颉刚,对...
观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在很多古文献中多有提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有许慎的《说文解字》,其中解释观为:觀,諦視也。从見雚聲。[1]根据古文字学的研究,甲骨文中雚是觀的本字,古代雈、雚、觀通用。从甲骨文的字形上看,雈或雚有相似之处,段玉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