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雕塑论文 >

伏羲公园雕塑的环境效应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4-05 共715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伏羲公园雕塑的主题营造探究
  【第一章】伏羲公园雕塑与周围建筑的融合分析绪论
  【第二章】新乐市伏羲公园雕塑的主题及内容形态
  【第三章】伏羲公园雕塑的艺术创作思想
  【第四章】伏羲公园雕塑的形式美风格与创作方法
  【第五章】伏羲公园雕塑的环境效应
  【第六章】新乐市伏羲公园雕塑的互动性
  【结语/参考文献】伏羲公园雕塑的公共空间营造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5 章 伏羲公园雕塑的环境效应

  新乐市是个很有历史文化的县级城市,一个主题公园的建设,对市民的影响是很大的,在以前没有这样一个大型的游玩场所,主题的选定也影响着市民。伏羲公园的确定对应了新乐的历史文化,新乐最值得追述的文化就是伏羲文化,是这里家喻户晓的历史文化,在这里有伏羲的很多典故,也有历史文化遗迹。

  历史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的,如果在一个公共场所您在游玩中就学习了这的历史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应当是启发一代又一代的新乐人民,一定会带来很深远的影响。不光是做的雕塑影响参观它的人,周边的环境也影响着雕塑。不仅表现在内在思想和精神审美上影响着人们,而且在外在的形式和风格上也影响着大众。在这个公园,它的公共性也影响着雕塑,雕塑的文化思想和艺术表现也影响公共性的内在因素。雕塑和公共空间的联系是相互影响着的。对空间形式的影响、形式美的影响、创作观念的影响、技术及材料的影响、对市民的影响都是相互的。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本身和社会生活就是相互影响的,艺术是生活的提炼、加工和再创造。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家对生活的实践进行理解,只有提取生活中的精华,提升并运用到艺术中去,做出的雕塑作品才会更能充实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精神的享受,学习了这的历史文化。艺术影响着生活,生活中提取了艺术,不是生搬硬套生活,而是有取舍地提取生活中的精华。

  5.1 空间形式的影响

  现在公园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很多雕塑都运用了空间的形式规律,表现出一种建造性的持续。雕塑本身就是一门立体的空间艺术,在雕塑里面分为意念空间和实际空间,意念空间是指雕塑体积之外的部分,只是体现雕塑影像关系的一面,实际空间好理解一些,也就是雕塑本身的形体尺寸,是有型的东西。现在雕塑的发展提供了很多与自然环境和空间之间的关系,在空间中的主题雕塑,是意念空间相生的,利用虚实做出的雕塑本身,在雕塑创作中,思维里的空间才是雕塑的灵魂。空间的正确表达是有思想的,是有灵魂的影响身边的人。伏羲公园雕塑是可摸可触的实际空间,它影响着环境,影响着观者。意念空间是雕塑作品、观者、雕塑家三者之间碰撞的意念,是雕塑本身之外的空间。一件雕塑是雕塑家用自己的审美创作出来的,这件作品被赋予内涵和精神,通过形体的展现表达出雕塑的灵魂,通过观者的体会构成了一个贯穿的意念空间。意念空间的形成主要是在于观者的体会,源于雕塑创作者对作品的理解。

  空间的表现方式出现了悬挑、断续、漂浮、下沉、填充、覆盖、植入、多意、模糊等更多的变化。在伏羲公园,有独特的空间展示,浮雕采取的是高浮雕的制作方式,实际空间和意念空间相结合。一座座浮雕墙在公园东西中轴线上,在这个空间中形式感很强,提升了公园的文化品味。

  实际雕塑空间可以分为占有空间、环境空间、围合空间、外拓性空间 、内聚性空间、整体空间 、局部空间等。意念空间可分为感性空间、理性空间、非理性空间等。

  在雕塑空间的探索里,经历了长期的探索,漫长而艰辛。雕塑是丰富人们视觉的三维物体,给人们精神注入了艺术情感,雕塑的块面、机理、体量增加了想象力,熏陶了观者。伏羲公园的雕塑有规律的组织空间,使空间产生有持续、有规范的的形式,具有很强的形式感,使作品很有生命力,情感丰富。这里的雕塑分为 24 块,12 道浮雕墙,排列在一条直线上,使得空间层次变得更加鲜明,这个空间更加立体化。这的雕塑是以线为大的方向,这些面都在这条直线上组成的空间,每一个面里由具体的浮雕故事给予意义。雕塑是静态的,可以随着观者的意念空间表达雕塑的变化,浮雕的透视空间是空灵的,空明的觉心,容纳着雕塑的场景,让里面的景色进入到我们得的生命中去,这种感觉就如周济说的:"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跟着观赏的意念空间提升雕塑的空间,这是雕塑创作者的一个高度、更是一个难度。

  5.2 形式美的影响

  在雕塑的创作中,运用新颖的材料、独特的手法、创新的表达形式吸引了很多艺术家的关注,在雕塑创作中出现了精致的工业构件、空气中的漂浮物、虚拟的物体等。

  雕塑的形式美不是指雕塑的种类,而是美的表达,一是艺术的美,二是自然的美,主要在这里说的是雕塑艺术的美。在寻找雕塑的形式美时,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力求真实的将美具体的表现出来。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对美的追求欲望越来越强烈,形式美的出现就是人类创造美的一种形式,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抽象的理解成了形式美。所以形式美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雕塑创作者的形式美影响了每一个观者。

  形式美的内容可以分为对称均衡美、单纯齐一美、调和对比美、比例协调美、节奏韵律美和多样统一美。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运用形式美能培养人的视觉敏感度,将生活中的点滴做的更加有艺术味道,这样的话,您很自然地将形式美运用到生活中去,达到形式美与创作内容的完美结合。这说明了形式美是很广泛的,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形式美在伏羲公园运用了对称与平衡、比例与尺度、黄金分割律、主从与重点、过渡与照应、稳定与轻巧、节奏与韵律、渗透与层次、质感与肌理、调和与对比、多样与统一等。美的形式主要表达的是符合规律、符合创作目的内容的形式,是创作者的感性认识,美的形式体现的内容是雕塑本身,是局部的个体,美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离的。形式美是有规律的、独立性很强的一种审美情趣,在对形式美的不断认识理解过程中,把形式美的因素相互运用、组合运用总结起来,熟悉地掌握各种材质的特性,会达到一种想象不到的效果。形式美是雕塑艺术中常见的构成规律,雕塑与其他的艺术门类是一样的,也是一门视觉艺术,从感官上去理解雕塑艺术之美,在雕塑的创作中,我们能看见很多的配景方法,如雕塑的排列组合、材料搭配、颜色的搭配都给我们的视觉带来大餐,不同的创作都对视觉带来冲击力。

  5.3 创作观念的影响

  创作观念是一种思想,在现代的雕塑中对环境的关注也影响了主题雕塑的创作观念,在不断的雕塑创作中出现了生态、绿色、智能等新的形式。在我国上个世纪,雕塑的观念艺术还不是很强,没有上升到关注环境和生态的问题。伏羲雕塑主要考虑的是永恒性,用天然的石材作为材料,强调视觉的重心。"观念造型"这个词语是在爱德华·凯恩霍兹(Edward Kienholz)在 1963 年就已经开始设计"观念造型"后才开始提出,从此这门艺术被广为关注,并被用来形容这样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创作的观念化是设计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涉足面很广泛,包含的范围也很广泛。创作观念长期运用在了雕塑、摄影、音乐、建筑、绘画、行为艺术等行业,有了创作观念提高了审美意识。

  创作观念是创新价值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具有很强的机动性,不按常规套路出牌,打破一惯的模式,重新清楚的创作和解决新的问题。国际雕塑大师亨利。摩尔的作品创作观念很好,他在现代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世界范围影响很大,接受他的人也很多,他的雕塑作品能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感觉,真正的将艺术思想投入到感情中去,艺术创作的观念可通过作品的人性与情感来表达,透过心灵的震感来带给人感染。如果创作观念的新颖用新旧来表述的话,"旧"理解为传统、常规的,"新"理解为反传统的东西,那么破旧才能够立新,所以创作观念更加注重的是一种新的思维。

  创作观念的成熟是和一个人的眼界有关系的,从一个基础的眼光上升到独特的眼光的内化过程,创作的独特性、前瞻性是创作观念的品质。一个好的想法是在平时的积累之上的,是经得起推敲的。当今社会的生活品质越来越好,对艺术的追求也是不一样的。创作观念的好坏是评价审美的基本要素,它追求独特性、前瞻性、跨越性等特性。

  受到西方雕塑艺术的影响,伏羲公园的创作观念的产生来源于我对伏羲文化的研究,将伏羲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对话,理性地认识现在人们对美的要求,用一个大众所接受的表达形式,而又有自己独到的一面。艺术创作追求的是具有胸中之竹。所以,在创作一个雕塑之前,学习考察是不可少的,只有学习了这些知识,观念也就迎刃而生了。

  创作观念是一件艺术作品的形式表现,是艺术作品的独特性体现。它是否具有风格的独特性,表达出艺术家自己独特气质的一面。中国的雕塑历史悠久,有很多传统艺术都有其独特性,比如霍去病墓的一些石造像的雕塑,具有朴拙和意向的效果,抓住了动物形体之大势,去繁就简,可见雕刻者的胸襟是何等的宽广。但在现实社会中,已经是一个世界性大文化接轨的时代,我们在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应该吸取世界上一些别的优秀的文化。总之,创作观念的创新点来源于独特的艺术语言的唯一性,不同的文化呈现不同的主体面貌,各方面的总结是当代艺术语言的真正推动力,探索一些传统资源,结合到自己的艺术语言里面去,应该可以为我们的艺术创作观念指一条航向,明确自生的道路。

  5.4 技术及材料的影响

  现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很多新的技术及材料得以开发,一件雕塑作品的产生是和材料分不开的,材料是体验雕塑的一种载体。雕塑新材料的发展,给雕塑家们提供了方便,解决了很多特殊结构的问题,对材料的加工工艺的不断掌握,给雕塑家实现了很多想象力极其丰富的创作,创作观念得到了具体实现。雕塑材料的探索使用,对雕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雕塑的造型艺术中的三维艺术,与材料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材料的内涵直接影响到雕塑的本身,制作材料的技术也很重要。在前面我已经探索了伏羲公园雕塑的材质的种类,我在这个章节主要谈谈从伏羲公园雕塑的材料引发出来的雕塑艺术这个面的材料和技术。

  雕塑都是以材料为载体产生的,在雕塑创作的评判中,材料与创作思维的完美结合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没有材料就不可能体现雕塑创作,体现不出雕塑创作的具体的形体,没有观赏的可能。有很多材料本身是很有优势的,材料本身就具有质感的审美,比如说石材当中的汉白玉、金属中的铜、中国传统的泥塑等,这些材料本身的质感和特有的机理效果能给雕塑创作添分添彩。但这个也不是说每一件作品都用好的材料就是好,这要看创作者的意图来决定,这两者不是随意搭配就可以成正比的。在创作中,一件铸金的雕塑可能也会失败,但一件泥塑作品也可以无价。当然,特殊的雕塑材料运用适当了也会给雕塑本身增色不少。在一般的创作中,大部分人是在运用铸铜、石材这两种形式,铸铜是在泥塑造型的基础之上深加工的,一般的铸铜都会运用泥塑上的机理效果;用汉白玉的材质多运用细腻的表现手法,花岗岩的材质多运用块面和机理的手法,手法的不同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雕塑家波丘尼对材料就有一种思想,未来的思想,雕塑可以采用各种材料,比如玻璃、木料、纸板、铁、水泥、马尾、皮革、布、镜子、电灯等等。但这些材料确实也用在了现实的雕塑中,他是雕塑的工业革命先驱,主张的思想是用新材料、新形象、新功能,现在材料和技术的结合促进了雕塑艺术的全面发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雕塑人。在雕塑的发展中,一些适合哪位雕塑家的风格追求的材料,确实是需要努力去思考配合,在实践中去理解。在技术方面突破也比较大,比如说一些普通工艺品的制作,大部分都是成批的制作,加工起来比较系统了。

  对写实技术的长期探讨,难免有一些疲劳,导致一部分青年艺术家发散思维,用一些金属材料为题,创作一些有金属感、质量感的雕塑,比如用铜板做锻铜的、用不锈钢锻造的、用废旧金属焊接的、也有用金属焊接的、还有用铁丝钢丝制作的,作品特色鲜明,利于保存下去。

  在雕塑的创作中,以三种材质最受大家欢迎,第一种是青铜铸造,对于学院派的老师可能都很喜欢铸铜,因为平时创作的习作的原始味道保留得最好,青铜也利于保存。在我国商周时期,就留存了很多的青铜器,有很多的青铜器保存完好,图案精美;第二种是石材雕塑,石材资源丰富,我国常做雕塑的石材有汉白玉、花岗岩等,石材雕刻的雕塑有永久性;第三种是木雕,木雕的机理丰富,木雕雕刻以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银杏、沉香材料为主。

  在古代的中国,雕塑也有着自身的审美标准,大部分是为陵墓和宗教服务的,在秦汉时期的雕塑最为典型,有秦始皇的兵马俑、唐太宗的昭陵六骏、霍去病墓的马踏匈奴、洛阳的龙门石窟、大同的云岗石窟等,由于这些题材的限定,导致艺术的发散思维受到了局限。尽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但在陵墓和宗教这两大题材上,雕塑工匠们还是将这个题材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市面上也出现了很多的工艺品。在欧洲的手工工艺时代,加工雕塑也是很困难,对雕塑精致的一面解决得还不够,从现在的眼光来看,雕塑的材料和好的加工工艺是不可分的,一件好的作品是需要高超的加工工艺的。工业革命后,很多的机械加工出现了,对雕塑的精美追求也越来越到位,美感的程度也提高了,提高了雕塑的审美层次,影响了雕塑加工工艺的要求。后来的未来、构成、超现实主义和立体派等都相约的对雕塑的材料进行了探索,对自己的探索方向形成了有特色的流派。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的作品可以说是对现代主义美学的核心课题--造形与材质,对普遍的和谐及材料的真实性进行了探讨,在选用材料方面,喜欢大理石、铸铜、木材、金属等,表现材质的形式用光滑精致的处理技巧,透出材质精美的一面、纯粹的一面、原始的一面,他的作品被誉为抽象的单纯美。

  还有一位世界雕塑大师亨利·斯宾赛·摩尔 Henry Spencer Moore,摩尔的雕塑创作味道很浓,喜欢简化的设计,摩尔的雕塑温和而且简明,研究空间关系、虚实关系,雕塑喜欢选用铸造青铜和大理石,在雕塑的过程中他喜欢去发现,发现材料的真实性,去了解每一种材质的特质,只有直接的去理解每一种材料,才能用好每一种材料。现在雕塑艺术对很多材料作为雕塑材质的可能性还在继续探索,艺术与人的感官结合起来对材料的理解,理解其空间、时间、虚实等特征。

  5.5 对市民的影响

  伏羲公园雕塑的建设对当地市民来讲,是受益颇多的。总体上讲,雕塑增加了公园文化氛围、艺术氛围、历史氛围,新乐的历史要追溯到人文始祖伏羲时期,可以说是几千年历史了,在这样悠久的文化背景下,应当加深市民们对这座县城的认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这座城市里有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对公园雕塑作品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有的喜欢古朴一点,有的喜欢简洁一点,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雕塑放置的位置,考虑到游玩的人群,放置具有一定规模的雕塑,同时有文化内涵的雕塑才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在雕塑形象整体的把握上,做到虚实结合,整体感要强,细节的地方不宜到处都是,应当有一定自己符合这个题材的风格。在观看伏羲像的时候,最细节的地方放在了面部,其次是头手,在衣着这方面采取了块面的形式,将雕塑整体统一、虚实结合,有点金的地方也有概括的地方。在公园比较安静的地方,以新乐非物质文化为题做一系列雕塑,做铸铜的雕塑,写实的风格表达出精致的一面,可以慢慢的欣赏。在雕塑的设计过程中,注意观者的感知,在细节的地方雕塑一定要凝神精致,在大的场面上雕塑一定要恢宏大气,带给整个环境一个突出的氛围,做到不同的角度欣赏出不同的感觉,不同的时间欣赏不同的画面,不同的地方欣赏不同的雕塑,这是伏羲公园项目的设计理念。

  要注重其一个优秀的雕塑设计的影响,必须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最优才能做出好的设计,内在是指设计的内容、构图、形式等因素,外在是指环境、人群、时期等因素,是做成以后和观者的互动。在公园的雕塑设计里,我们应当用一个动态的思路来设计雕塑,多角度的观看,多方位的思考,把受众的目标做到更大、更深、更广泛,用一个整体的眼光来看待雕塑与观者的互动。

  雕塑的设计有时候也受着环境的制约,文化区域的划分对雕塑的设计思路影响着,比如说天安门英雄纪念碑的雕塑,当时就是为了新中国而建设的,建设了一种纪念性雕塑,它的设计是受着环境制约的,设计别的雕塑风格是不符合这个环境的。各式各样的区域环境制约着雕塑的题材选定,符合这样的区域环境才是设计应当考虑的,主要是在这个地方雕塑和观者之间的互动,只有观者的满意才能体现雕塑的设计效果。

  经过对区域环境文化的分析,才能将环境与文化相结合。在设计的过程中,要重视古老的传统文化,又要有新的突破,摈弃封闭的枷锁。设计伏羲公园这种主题雕塑的时候,要注意环境中历史文化的沉淀和现代学院派雕塑所可能产生的碰撞,因为社会的进步和以前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脱节,必须将两个有差别的一面互动起来,产生共性的一面。

  其实,在后来我观看雕塑的时候,我明白了自己设计的雕塑要给人充满活力的印象,要感受到雕塑艺术的存在,这是我设计的初衷,浮雕里的艺术气息要浓厚,圆雕的整体性要独特。有时候并不是雕塑的形式和内容是由环境所完全决定的,而是雕塑环境和雕塑本身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而两者之间的整体与协调才是主要的。环境影响着市民,雕塑影响着环境,雕塑和环境的关系要考虑雕塑本身的技术处理,雕塑的颜色和周边颜色的协调统一,形体和周边环境风格的关系。

  通过这样的考虑来确定雕塑的影响及其适合性,这个公园是历史性主题公园,那么就应当和这个主题相符合,如果是现代感比较强的现代广场,应当设计成现代超前意识的雕塑作品,比如黄振的《五月的风》、温阳的《信息时代》、亚历山大。考金尔德的《高速度》等等都是设计味道很前卫的雕塑。在伏羲公园的雕塑设计出来我感触良多,就好像自己在和观者交流,看着创作的作品和观者默默无声的交流,将创作的本意和艺术效果表现在观者面前,增加了雕塑迷人的色彩,这应当就是我给伏羲公园做雕塑的理由。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雕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