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语或祝祷辞,作为古代巫术祭祀祈祷的一种语言,在人类的足迹由洪荒跨入文明时代之后便已经产生。它是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欲超越自然与现实生存困境与束缚,希望达到某种理想状态而幻化和喷射出的一道思想火花,成为人类表达强烈意念、愿望、祈愿或理想的一种特殊语言。中国道教有符咒,大乘佛教有真言密咒,而中外文学作品特别是印度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大量咒语的使用。这种现象是现实生活和文化土壤中咒语语言力量的映射,而被屡屡嵌入成为一种文学的写作手段,从而使作品更富于变化,更加生动,更加意味深长。
一
时至今日,作为一种有祈愿、祝祷或诅咒等特色的文字集合,咒语所蕴含的语言力量和文化意义,对现实世界的人们仍有着广泛而不可忽略的影响和作用,特别是在生产活动、家庭生活、工作学习和商业经营等等方面仍适时地应用着。如每逢节庆吉日、会议华诞庆典、子女就学入职、亲朋离别远行之时,甚至灾难来临之后,人们的内心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特别真挚的情感,怀着极其殷切的希望,带着一股极为自信的力量,送出自己平白朴实的祝福与祈愿的话语,以表达良好愿望或衷心致贺,以此祈愿对方平安顺利、吉祥安宁如意、健康长寿或会议圆满、增产增收、广开财源、趋利避害、吉星高照等等。我认为,这是一些过去在特殊语境下使用的祈愿祝语或咒语由复杂符号和特殊文字演变为简单的、运用更为实际和方便的词语。此外,人们在购得的由金银、珠宝、玉石、木骨等材料制成的器物、首饰、环佩等物件后,亦愿意请僧人或道行修为高深的人用咒语或真言加持开光、赋予特殊的灵性,希望这些珍贵的大的摆件和小的随身佩戴饰物,能够在冥冥中起到护佑自己身体健康、平安顺利、内心清净、智慧开启、趋吉避害等作用。
从咒语的产生、演变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和认识到源远流长的古代思想文化是我们语言的乳汁、精神的摇篮和行为的出发点。在中国古代,咒、祝二字的字义是相通的,如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注解到:“祝者,咒也。”祝词或祝辞是古代祭祀时祷告的话。
如祭祀天地,以求赐福。咒语最早是由古代巫师或祭司在举行祭祀仪式时,以某种特别的顺序或特殊的音节念诵出来,以促成或祈愿某些神秘力量或特殊效果出现的语句。又有在顺从神的吩咐时可以领受祝福,也有在悖逆神意时人们所要承受的被诅咒之义。我认为“诅咒”也有因果报应方面的内涵,此不赘述。
因此,咒语发展到今日,与人类社会历史上原初的思想或意识的需要,如祭祀天地、敬拜神灵等的活动是割舍不开的,亦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所处时代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文化发展的高度与成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我们不能把咒语简单地归结为是人类精神活动中的迷信之类的思想或想法,它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在认识自然、极力战胜厄运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一种能力或愿力的局限性,应该认识到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带有祝咒、祭祀的思想烙印以及人们现实生活的需要所表现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因此,使用由来已久的咒语,其生命力持久不衰并继续在现实生活中有声有色地发挥作用,成为人们在现实的、有限的智识与行动能力和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或愿望之间的一种沟通的桥梁或满足心理主观需要的一个平衡点。
“咒语”一词在印度的古典语言---梵语中用“Mantra”一词表示,其汉字音译是曼怛罗,该词有“颂诗”、“咒语”和“秘密”之义。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古代咒语文化是随着印度的佛教文化,特别是印度佛教密宗文化传入中国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曼怛罗在中国佛教中称为真言或陀罗尼。在佛教文化中,认为咒语是佛的密而不宣之语,有神妙不测之力,虽不可解,但修行者如能一心虔诚持诵,久而久之自能生发灵感,获得神秘效力而成就一切不可思议的功德。真言咒语在大乘佛教典籍中被广泛运用。如玄奘大师翻译的、浓缩了佛法般若学说的精华、在民间又比较广泛流行的《心经》( 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其最后一句咒语是: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 罗 僧 揭 谛,菩 提 萨 婆 诃 ( 梵 语 是: gategatepāragatepārasamgetebodhisvāhā) .在《心经》经文中是如此说明、肯定和强调其作用的: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上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再比如,源于梵文的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六字真言: “唵( ǎn) 、嘛( ma) 、呢( ní) 、叭( bā) 、咪( mī) 、吽( hòng) ”,被认为是观音菩萨的心咒,它代表了一切诸菩萨的慈悲与加持。六字真言的内涵被认为是异常丰富、奥妙无穷和至高无上的,也被认为是蕴藏了宇宙中的大能量、大智慧和大慈悲的结晶体现。
二
咒语或祈祷偈颂,也是印度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
印度古代梵语文学作品中大量出现咒语的使用,从而引发我对咒语的思考。有关印度咒语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以圣典吠陀着称的吠陀时代,即公元前1800~ 前 600 年间所经历的吠陀文化时期,这也是印度古典文化的起源时期。四吠陀圣典是印度古代婆罗门教和其后来发展成为印度教的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也是判定和衡量印度正统哲学与外道哲学的重要标准。有《梨俱吠陀》( Gveda,歌咏明论) 、《娑摩吠陀》( Sāmaveda,赞颂明论) 、《夜柔吠陀》( Yajurveda,祭祀明论) 和《阿闼婆吠陀》( Atharvaveda,禳灾明论) .我 们 知 道,印 度 书 写 文 字 出 现 以 前,经 典( sāstra) 是靠印度古人世代严格的口耳相传而并不发生错漏、经年积累结集而成的。即在书写文字未被使用或使用未成熟或未广泛流行以前,印度所谓流传的知识经典都是听闻而来。所以,他们认为吠陀中的声音( 文字) 是永恒的; 这些声音( 文字) 所传达的道理也是永恒的。因此,印度古人对“语言魔力”的崇拜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位,这从咒语的运用可见一斑。这里仅就与本文有关的《梨俱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做一简单介绍。
在吠陀经中,《梨俱吠陀》是一部颂神诗集,共 10卷。收录了不同时期的作者创作的颂祷、祝咒诗歌或神曲达 1028 首,其内容绝大部分是神话和对神的赞歌,反映了印度历史初期雅利安人与自然界进行斗争,对异族进行征服,并为后人呈现出印度古代社会生活、思想形态和风貌,成为一道精美的、真实的历史艺术画卷; 同时《梨俱吠陀》中还包含了相当丰富的人类早期的“思维萌芽”,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直观观察和主观猜测。
[1]( P28)如第二卷第 39 首颂诗中的第 2 节和第 6 节是这样赞美双马童( A'svinau) ①的:像一对清晨登车的勇士,像一对羽毛美丽的鸟儿,像一对自愿结合的山羊,像一对遵守礼仪的伉俪。
……像一对嘴唇说出甜蜜言词,像一对乳房哺育我们成长,像一对鼻孔维持我们生命,像一对耳朵听清一切音声。
[2]( P30)再比如,第三卷中第 4 首的第 7 节中这样写道:我恳求上苍恩赐两道符咒,七匹极速骏马享受着习惯的方式。
这些真实的言语颂扬着真实永久,思考着秩序如同护卫着秩序。
[3]( P50)《阿闼婆吠陀》,大约成书于公元前 1200 年,是古代印度婆罗门祭司在举行祭祀仪式时吟诵的,它是赞美诗、祈祷文和咒语的汇编,共有 731 首,是目前印度祝咒语言最古老的文献来源。《梨俱吠陀》“试图以抚慰和祈求的方式控制难以驾驭的自然界和社会力量,而《阿闼婆吠陀》主要采用下达指令的方式”,使冥冥中的人们所期盼的那种自然神力发挥作用而显现出祈祷者所需要的效果。在这部有关咒语的巫术诗集中,既有求吉避邪、求福祛病、驱邪降妖等咒语,也有长寿、增益、家庭祥和、赎罪等吉祥咒语。
而至于它对文学的意义和启发,正如黄宝生先生所指出的: “《阿达婆吠陀》中的巫术诗歌,富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而这正是诗歌的要素之一。它配上形象的比喻和铿锵的诗律,形成了某些巫术诗歌的艺术魅力。”
[4]( P22)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只试举几例不同时期的咒语偈颂,以便直观感受和认识祈愿者、祝咒者强大的心理气势、宏大的理想企盼与字里行间所透露的诗情画意。
比如,乞求雨水充沛,让逃荒在外的家主返回故里的咒语:
咆哮吧,雷电,让大海翻腾!
雨云啊,降下乳水,滋润大地!
请你倾泻,送来充足的雨水,让逃荒的瘦牛主人返回故里! ( IV,15,6)再比如,祈愿饲养的牛群安全的咒语:
牧草甜嫩,池水清洁,这些繁殖牛犊的母牛,愿你们不被盗贼侵占,愿你们不受楼陀罗①打击。( IV,21,7)[2]( P23)又如,婆罗门为了强调出自口舌之语言威力而把其比喻成利箭和飞弹,对自家跑失的牛所发出的咒语是:
婆罗门有利箭飞弹,弹不虚掷,箭不虚发,满怀愤怒紧追逐,再远也能命中它。( V. 18. 9)[2]( P33)下面是一首祈祷偈颂,取自迦梨陀娑的《罗怙世系》②中的第一章第 1 颂,是作者对湿婆大神及其妻子波哩婆提的敬拜与祈愿,希望自己创作的诗歌词义与音韵二者的结合与贯通有一个完美的和谐的体现。
为掌握音和义,我敬拜波哩婆提和大自在天③,他俩是世界的父母,紧密结合如同音和义。
另外,我们知道早已享誉世界的瑜伽,是印度古代一种修炼身心的方法,也是 2014 年执掌印度政府的莫迪总理向世界推出的一份印度文化精品。下面一例是阿斯汤伽( Ashtanga) 瑜伽开始练习时唱诵的1者---伟大的波颠阇利( Patanjali) 的颂词:嗡我愿匍匐在至尊上师的莲足下,他教授我知识,唤醒我自性显现的大乐,他是性情迷乱中护佑我的医王,他驱散习以为常的毒物的迷惑,启示宁静,我的自性臣服在波颠阇利的智慧前,他戴着散发白光的千蛇王冠,④左手持着海螺,①右手持着圆光,②双手握着错觉中明辨的宝剑。
三
来源于原始巫术祭祀中的咒语或诅咒,它表达了古代先民企图以幻想手段和愿望征服自然的极大希求。把诅咒或咒语作为一种文化元素或艺术手段,楔入到文学作品中,借助咒语的力量产生特殊的奇幻妙力,使作品情节更富有变化,更加生动和更有深意。
在印度古代梵语文学作品中,印度古代文人吸收了丰富的上古文化土壤中的养料,在梵语文学作品中完美地、炉火纯青地运用各种咒语,无论是在史诗、诗歌,还是戏剧、小说中,在作品的叙述过程中,如开头、中间或结尾处等都不乏有咒语或诅咒的运用,从而为世人奉献出享誉世界的光辉灿烂的梵语文学作品。下面是本文以《摩诃婆罗多》、《云使》、《沙恭达罗》、《仙赐传》为例浅析咒语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 一) 咒语在大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使用在印度古代,印度人喜欢用充满想象成分和浪漫色彩的诗歌代替写实的记载,以神话与历史的交织、幻想与史实的杂陈形式来记录和反映社会发展历程。
如史诗中一些重要人物遭受诅咒而从天界降临人世,或因诅咒要人神交媾而得后代子嗣等。在古典梵语文学作品中,特别是有与天地同在的大史诗之一的18 卷本 10 万颂的《摩诃婆罗多》中,咒语或诅咒的运用更是屡见不鲜,我们从中也可领略到印度民族思维中大跨度的幻想与耐人寻味的人生以及思想挣脱三界束缚的浪漫情怀。
如“摩诃毗奢遭到梵天的诅咒,下凡转生为福身王; 般度遭到紧陀摩仙人的诅咒,无法生育子嗣; 五位天女遭到婆罗门仙人的诅咒,下凡转生为五条鳄鱼”等。作品中由于设置或镶嵌了一句威力四射的诅咒或咒语,便导致和决定了人物命运的改变或遭遇艰难曲折,故事情节发展离奇或走向高潮,剧情显得更加跌荡起伏、耐人寻味。有了诅咒的嵌入,角色不再只局限于人物,还要牵涉到天神、阿修罗甚至动植物等各种有生或无生命力量的介入和争斗,活动的范围达到天、地、空三界,场面更加宏阔壮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极其丰富的想象力。
在史诗的描写中,这些诅咒和赐予的恩惠是能获得实现的。古代印度人认为,发出诅咒和赐予恩惠的超级神奇能力主要表现在婆罗门仙人身上。因为修炼苦行、修习瑜伽和恪守戒律,这些婆罗门仙人所付出的超常努力和艰辛是能够积聚非凡的精神力量。
如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峤尸迦仙人眼中发出的愤怒目光能使一只雌鹤坠地而亡; 健陀罗国的公主、持国之妻甘陀利发出的愤怒目光能使般度族的统帅坚战的脚指甲变形”.[5]( P89)在《摩诃婆罗多》的插话中,有一篇“蛇祭缘起”的故事,讲婆罗门仙人铁牙的门徒韦陀,在他的人生四阶段的学习期专心服侍敬师,像一头永远背负重担的牛任劳任怨,忍受饥渴与冷热,跟随铁牙仙人学习和修行,博得仙人的欢心又得到幸福和一切智慧的他,回到家中过自己的生活期并收徒授业。由于自己的经历,韦陀从不要求学生侍候或百般折磨学生,其门徒优腾加为获取一对耳环( 这对耳环也是蛇王向宝沙王要的) 作为谢师礼而送给师母。优腾加从宝沙王的王后处得到了这对耳环,国王好意相留,优腾加就说饿了想吃现成的食物,宝沙王就用现成的食物招待了他。婆罗门优腾加看到冷饭中有头发,认为不洁,便对宝沙王下了诅咒说: “你给了我不洁的食物,那么你将瞎掉眼睛”.而刹帝利宝沙王并不知情,也对优腾加下了诅咒: “你把不脏的食物当成脏的,那么你将没有后代。”这两个诅咒最后因双方认为条件不成立而得到破解。
( 二) “咒语”在梵语抒情诗或叙事长篇诗歌作品中的楔入印度人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人通晓正法、利益、爱 欲、解 脱 和 技 艺,也 使 人 获 得 快 乐 和 名声。”[6]( P113)在印度和世界上享有盛誉的迦梨陀娑( Kālidāsa) ,是约生活于公元4 世纪下半叶至5 世纪上半叶的印度诗人、剧作家和梵语古典文学最杰出的代表,其所作的抒情长诗《云使》( The Meghaduuta) ,用词工丽高尚,意蕴深长,这部作品其内容与形式活灵活现地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与交融。虽然描写的是一位药叉( Yaksha) 与爱妻被迫分居两地而饱受相思之苦的事,但作品读来典雅优美、哀而不伤,诗歌在抒情和景物的描写方面其情真意切、其荡气回肠的气势、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是难以企及的,其所体现的人文思想极具关怀旨趣。《云使》在人类文学宝库中,其词丽、其文思如黄金宝石般闪烁其光。
《云使》全诗共 115 颂,在开篇的第一颂,作者就直截了当地一语道出财神俱毗罗对他的药叉侍从发出的诅咒: 即药叉被贬谪到南方罗摩山苦行林,失去神力一年,被诅咒饱受与爱妻分离之苦。而药叉因何故被惩罚,作者全诗中并未有只字交待。①紧接着在第 2 颂,万般无奈的小神仙药叉异想天开,在雨季,看到一片由南向北飘动的雨云②,赶忙向它虔诚献礼致意,衷心恳请云朵作为使者,去问候他远在阿罗迦城的妻子。他说: “云啊! 你是焦灼者的救星,请为我带信,带给我那由俱毗罗发怒而分离的爱人。”
从第 3 颂开始,作者神来之笔在奇绝的想象力的驱动下挥洒运作开来,抒发了浓郁动人的情思:变化多端自由奔走的云啊,它飘过雄伟秀丽的山川、华丽的宫殿和楼阁( 水晶建成的宫顶平台,台上星光交映成花朵) ,观览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它适时播洒雨水,给人( 妇女歇息在林中用藤萝搭建的凉亭中) 、物( 各种林木、鸟儿) 以恩惠,它抚慰滋润伤痛者之心( 由于干旱) ,扑灭山林之火( 风起时由松枝摩擦而生的森林大火) ,为由于命定而分居二地不得相见的人儿传送情爱( 喝着如愿树所生的美酒“行乐果”) .而作者在一路抒发情怀的同时,也明确指出,在“上者的财富( 高高在上的云) 原只为减轻( 布施)受难者的苦痛。”
药叉向雨云诉说与自己无奈分离的爱妻相思病态,惟妙惟肖,哀婉动人。“因为苦恋者天然不能分别有生与无生”.他向雨云描述北漂的路径,而每一处山川城池的美丽风光都渲染上药叉浓郁的相思色彩,成了他朝思暮想的爱妻的化身,如“文底耶河以随波喧闹的一行鸟为腰带,露出了肚脐的旋涡,妖媚地扭扭摆摆”; “信度河缺水瘦成发辫,岸上树木枯叶飘零,衬托出她苍白的形影”.还有“我在藤蔓中看出你的腰身,在惊鹿的眼中看出你的秋波,在明月中我见到你的面容,孔雀翎中见你头发,河水涟漪中你秀眉挑动。”
[7]( P206)因此,高明的迦梨陀娑用一句如一道明亮眼光的咒语做了这部美丽诗篇的引子。
( 三) 诅咒也是梵语戏剧创作中艺术规范的要求“在剧场里,必须按照戏剧规则进行祭供,必须伴随咒语……”诅咒也影响着戏剧的情味: “悲悯味产生于诅咒的折磨、灾厄、与心爱之人分离、失去财富、杀害和囚禁,具有绝望的性质”.[8]
取材于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沙恭达罗传》,是迦梨陀娑的一部最杰出的戏剧作品,代表了印度古典梵语戏剧的最高成就。诅咒情节的设置也是迦梨陀娑表现其作品主题的一个重要艺术手段。该剧名全译为《凭表记认出沙恭达罗》,共分 7 幕。
[4]( P117)剧情是国王豆扇陀与净修林美貌绝伦的少女沙恭达罗相遇而钟情相爱,并以乾达婆方式结婚③。不久国王回京,二人离别。临行前国王交给沙恭达罗一枚刻有自己名字的戒指,作为日后相认的信物。在第 4 幕中,沙恭达罗由于终日思念夫君而心神不宁,怠慢了一位脾气暴躁的大仙,他对沙恭达罗发出诅咒说: “你那个人决不会再想起你来。”第 5 幕中,在这个咒语的作用下,戏剧发展变得离奇曲折,女主人公饱尝分离、遗弃的苦果,人物形象、性格和语言在此刻画得更加丰满和完整,故事情节也推向了一个高潮: 沙恭达罗丢失了作为信物的戒指,逗扇陀国王对沙恭达罗完全失忆,男女主人公虽再次相逢但不得相识,处境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国王,一个净修林来的女子。此种咒语,就像是人的命运中的一个羁绊,使作品中的人物身陷磨难,失去了调控自己思想、语言和行动能力,从而非要借助于外部力量的帮助才能得以破解①.从这部戏剧的表面情节看,沙恭达罗的爱情波折的根源来自仙人的诅咒,具有很大的虚幻性。然而,仙人的诅咒恰好为作者提供了一个艺术契机,作者能够通过人物的语言和故事情节的发展,高度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最后,豆扇陀重新获得沙恭达罗遗失的戒指,诅咒的魔力随之解除,破镜终获重圆。
( 四) 咒语在古典梵语小说中的运用《仙赐传》( Vaasavadatta) 讲述了一位叫爱魁的王子,历经几番辛苦与周折,寻找到了梦中所遇的仙赐公主,后两人又因故而再次失散。作者苏般度( Sub-andhu) 在小说的最后部分也使用了一个咒语。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 仙赐遭遇劫难,有两派土匪为争夺她而相互厮杀,最后恶斗的双方同归于尽。一位路过的采花仙人,不知前因的在看到了两派土匪惨死的场景后心升怜悯而对仙赐公主产生憎恨误解,他立即诅咒仙赐变成了石头。后来赶到这里的爱魁王子用手碰触了公主,咒语的魔力便消失了。由此可见,咒语在作品中的楔入,使故事的叙事发展欲收又放,再起波澜,也更有回味,从而也增加了故事情节的曲折性和离奇性。这个咒语为世间的人们揭示了一个常理:
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多舛是相互交替的,而对此无惧的人就是最后的胜者。
参考文献:
[1]巫白慧。 吠陀经探义和奥义书解析[M]. 北京: 东方出版社,2000.
[2]季羡林。 印度古代文学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林太。 梨俱吠陀精读[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黄宝生。 印度古代文学[M]. 北京: 知识出版社,1988.
[5]黄宝生。 摩诃婆罗多导读[Z].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黄宝生。 梵语诗学论着汇编[M]. 北京: 昆仑出版社,2008.
[7]金克木。 印度古代诗词选[M].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8]刘建树。 诅咒情节在戏剧中的魅力[DB/OL].
一、引言在二十世纪下半叶的英国文坛上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即获得本国文坛最高成绩甚至是世界文坛最高成就的往往是印裔英籍作家,诸如V.S.奈保尔、阿克纳拉扬、拉伽拉奥,以及萨尔曼拉什迪等。奈保尔获得过英国文坛的布克奖,并凭借《河湾》荣获2001年的...
种姓(Caste)制度是印度社会的一大特色,是人类历史上最完善、最持久的社会等级制度、)一、印度贱民的由来以及地位印度种姓制度的起源要追溯到公元前1500-前1000年,它源于印度教经典中最重要的赞美诗《梨俱吠陀》、在四大种姓之外,还有一个阶层-贱民阶...
在中国古代文学三大时间悲情模式中,悲秋是其中一个历史悠久的主题,从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开始,秋天到来,季节变迁引发了中国的诗人们对于人生的无限感触、联想,激发了诗人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怀又影响了我们的邻国朝鲜。古代朝鲜的...
印度戒日王有三部梵剧传世,分别是宫廷喜剧(nā?ikā)《妙容传》(Priyadar?ikā)、《璎珞传》(Ratnāvalī)和传说剧(nā?aka)《龙喜记》(Nāgānanda)。《龙喜记》是戒日王的代表作之一,被众多学者认为属于佛教戏剧。本文旨在探讨《龙喜记》杂...
马克思曾对艺术发生学作过精辟论述,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即以希腊史诗为例阐述艺术与社会生产的关系: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
《东方杂志》刊载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不仅体现了其启导国民的办刊宗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新旧文学之争,见证了中国新文学的发端与成长。1904-1924正是中国社会重要转型期,也是中国新文学诞生、成长的开始。通过对《东方杂志》在这一时...
当今对于“逻辑”两字的定义已经发生了转变,不再是将其当成某一个具体的逻辑类型,如经典形式逻辑、数理逻辑、非形式逻辑等。相反,往往任何一种已知的类型逻辑都不具有一般性,即能涵盖且代表所有类型逻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中国古代诗歌(汉诗)曾在周边的朝鲜、日本、琉球、安南(现越南)等国(地区)盛行达千年以上。东亚汉诗属于中国文学的一种诗歌形式,同时也属于诗人所在国的一种文学形式,而且在较长历史时期内还是占据主流地位的文学形式,象征着高雅修养及尊贵地位。用非母语进行...
印度纯文学思潮流派的出现是西方文学影响的结果。但印度是宗教盛行的国家,在宗教思潮派别影响下,与宗教思想运动相结合的文学思潮流派古代就有。公元前几百年反对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兴起,与之相应有佛教、耆那教文学。中世纪印度教的虔诚运动,相应有虔诚派...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被誉为千岛之国.岛屿分散,各岛的自然条件不尽相同,这使得其文化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正是这迥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造就了印尼丰富的民族文化。数量惊人的民间文学,则是印尼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