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证券交易异常情况的引致原因
证券交易异常情况有着多种表现形态,其引致原因更加复杂多样。来自于证券市场外部或者内部的干扰,都可能导致证券交易异常情况的发生。以法律视角对证券交易异常情况的不同引致原因进行分析和归纳,有助于揭示这一风险的本质特征,也是设计应对措施、分析法律责任的基础。如果将证券交易视为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那么从外部因素来看,根据是否可归责于相关方,可以分为不可抗力以及第三方原因两种类型;从内部因素来看,根据是否存在直接的人为失误,可以分为技术故障以及人为差错两种类型。
一、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一种常见的影响社会生产正常进行的原因,证券交易当然也无法幸免。在我国合同法律制度中,不可抗力被定义为为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自然灾害,如台风、冰雹、地震、海啸、洪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等;(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等行为;(3)社会异常事件,如战争、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等。对于证券交易而言,以自然灾害和社会异常事件导致的证券交易异常情况居多。
(一)自然灾害
和其他形式的生产经营活动一样,证券交易活动离不开完全稳定的外部环境。如果发生自然灾害,其破坏力是势不可挡的,证券市场也不例外。随着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洪水、台风、地震、暴雪等等自然灾害频繁眷顾着地球的各个角落,影响社会正常生产经营,也当然妨碍证券交易的正常秩序。通常而言,证券市场的服务提供者都需要有较强的抗灾能力,同时也会针对常见灾害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与处置措施。例如日本是个地震多发国,《大阪证券交易所业务规程》和《东京证券交易所业务规程》就都规定了如果因为天灾地震等原因使得交易所系统中的交易记录丢失,并且交易所确认要恢复所有丢失的数据十分困难,则视具体情况可以取消相关交易。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异常情况应急处置预案》中的第 007 号应急处置预案,针对上海地区发生或可能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可能影响交易及通信系统正常运行,包括但不限于高温、停电、台风、暴雨、SARS、地震、火灾等情形,作出的相应预防与处置预案安排。
因自然灾害导致证券交易无法正常进行的事例不胜枚举。2008 年 5 月 12 日夜间,由于受汶川大地震影响,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由于上证所无法与在本所上市的四川、重庆 43 家上市公司取得联系,根据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决定自 2008 年 5 月 13 日起,对以上公司的股票实施停牌,直至公司刊登公告后复牌。2004 年 12 月 26 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 7.9 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波及印度洋沿岸十几个国家,造成 20 多万人死亡或失踪。灾害期间,受影响地区的证券交易所均停止交易。亚洲股市在随后几个交易日内普遍下跌,12 月 29 日泰国 SET 股指下跌 1.5%,领跌亚洲股市。新加坡海峡指数跌0.22%,收于 2051 点。尽管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并没有受到海啸影响,但投资者同样担心它影响本地经济。日经指数下跌了 0.03%,收于 11362.35 点。韩国、台湾地区、印尼股市分别下跌了 0.3%、0.6%和 0.5%。
(二)社会事件
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是证券市场赖以正常运作的基础条件之一。如果发生社会事件,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证券市场难免受到影响,需要采取临时停时等措施。社会事件主要是指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直接妨碍证券交易正常开展的,多为社会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还包括民族宗教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典型者如 2001 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导致众多金融机构及人员受损,事件发生后美、欧等多地交易所宣布休市。
二、第三方原因
除不可抗力之外,证券交易还容易受到可归责于相对方的外部因素影响,典型的如来自外部的恶意攻击(如黑客攻击、蓄意破坏等),另一种常见的原因则是配套服务的中断(如银行、通讯以及电力网络的中断等),从而导致证券交易无法正常进行。
(一)外部攻击
证券交易系统是覆盖全市场的庞大网络,而证券市场涉及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其技术系统常常会受到恶意攻击或者侵入。相比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外部攻击的一个首要特征是行为人的主观恶意,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而证券交易所等服务提供主体往往成为被动的受害者。此外,外部攻击的发生频率更高、表现形式更为复杂。证券交易中最为常见的外部干扰是黑客攻击,即黑客利用系统漏洞、通过渗透、破坏等手段危及系统正常运行。新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信息的共享,改变着社会的运行方式,另一方面,所带来的信息安全漏洞也大幅增加,病毒感染情况较为严重。仅 2012 年上半年,我国证券市场已发现并及时处置了 45 起病毒木马和系统漏洞等风险隐患,网络安全形势较为严峻。黑客攻击新手段层出不穷,在传统的散布病毒、恶意代码攻击、网页篡改、拒绝服务式攻击等方式,创造出许多破坏力更大、防范难度更大的攻击方式。一定程度上,外部攻击表现为技术与技术的战争,因此对外部攻击的防范措施并无恒定的标准,而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需要不断提升。
2011 年 8 月 10 日、11 日,港交所指定信息披露网站——“披露易”网站连续受到黑客攻击,导致投资者无法从网站上查阅上市公司公告。为此,共有 7只股票及 1 只债券被迫停牌,相应的相关衍生工具亦全部停牌(涉及 15 只牛熊证及 404 只权证),市场影响巨大。港交所上市公司主要通过“披露易”网站对外进行信息披露,“披露易”是港交所上市发行人按监管规定进行信息披露的指定网站,也是投资者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港交所部署了一定的安全防护软硬件产品,但因本次黑客攻击手法的多样性,再加上一些硬件过滤服务没有及时升级更新,所以导致网站受到攻击后对外服务受到影响。由于“披露易”系统被黑客入侵而无法正常工作,上市公司不能再通过此指定途径提交和发布需披露的信息,投资者也不能从这一熟知的指定途径获取上市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披露的信息。由于港交所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模式为盘中实时发布,事后进行审查,因此留给披露应急处置的时间窗口较小。而在信息披露不充分的情况下,将会直接影响交易的公平性。因此,披露易网站被攻击后,港交所采取了停牌措施以保证交易公平,并与此后发布了《有关“披露易“网站服务或发布讯息的系统运作受阻时上市公司发布讯息及相关交易安排》,明确了在遭遇此类事件下的备用安排,以确保能有效应对此类异常事件、降低其不利影响。
我国证券市场同样遭受过外部攻击,如 2007 年上交所租用其信道的“亚洲四号”卫星曾遭到“法轮功”势力的侵袭和干扰,影响了此卫星传播通道的正常运行,如果当时地面备份通信设施同时发生故障,则会造成上交所通讯系统中断的严重后果。
(二)外部服务中断
证券交易的进行离不开证券交易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作,而这些设施的正常运作离不开机房、电力、网络、通讯、银行等第三方提供的关联系统。由于行业外机构的原因,造成行业机构信息系统故障引起的信息安全事件也层出不穷。如银行系统故障、电信运营商通信故障、卫星通信故障、电网电力供应中断、托管机房设施故障等。据统计,证券期货行业因技术系统外围服务与支持引起的异常情况,2009 年全年共发生电力、空调、通信线路故障 30 起,2010 年上半年共发生电力、空调、通信线路故障 6 起。2012 年上半年共发生电信运营商通信线路中断了 3 起、银证存管银行系统故障 4 起、供电系统故障 2 起,外部风险不容忽视。为此,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异常情况应急处置预案》中的第 027 号应急处置预案,就针对可能影响交易系统正常运行的配电、空调、水患、火警和保卫等异常情形,作出了相应预防与处置预案安排。
1999 年台湾地区的一次停电事故,导致当地证券公司和台湾证券交易所交割作业未如期顺利完成。1999 年 7 月 29 日深夜 23 时 30 分起,台湾除高雄、屏东地区外发生大规模停电事件,全岛一片黑暗,7 月 30 日早晨电压仍旧不稳, 部分地区更一度断电,台湾财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各银行之间连线的电脑主机也受到波及,导致各银行之间无法连线,跨行转账及汇款业务一度全部瘫痪,台湾财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被迫在早上将电脑主机关掉重开,直到接近中午时整个跨行转账及汇款业务才陆续恢复正常。
台湾财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跨行转账及汇款业务的一度中断,使得部分证券公司无法和台湾证券交易所顺利完成交割作业。正常情况下,证券公司需要在上午 10 点钟之前将交割款项汇入台湾证券交易所交割专户,然而台湾财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的跨行转账及汇款业务 因为停电出了问题,使得证券公司交割款未能按时转入台湾证券交易所专户。不过,在台湾财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电脑主机10 点 30 分恢复正常后,证券公司交割款开始陆续汇入,截至当日 11 点半,累计 170 家证券公司中有 158 家已经将交割款项汇入台湾证券交易所交割专户,虽然仍有部分证券公司资金并未汇入,但大体上整个交割作业还算顺利。
三、技术故障
证券交易基础设施,是由众多软、硬件设备集成的系统,由于物理设备、软件程序以及相关的信息通讯设施的可靠性限制,技术故障作为概率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始终存在。我国证券业协会制定的《证券交易委托代理业务指引》中就明确提示了证券交易中的“技术风险”,指出由于交易撮合、清算交收、行情揭示及银证转账是通过电子通讯技术和电脑技术来实现的,这些技术存在着被网络黑客和计算机病毒攻击的可能,同时通讯技术、电脑技术和相关软件具有存在缺陷的可能。从全球视野来看,各国证券交易所的技术故障事件时有发生,近年来更是屡见不鲜,不断挑动着人们的神经。这些故障,以交易所交易系统内在的突发故障为主,也包括因操作错误等导致的技术故障。总体而言,技术故障体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软件故障
软件出错主要表现为新系统或新功能上线运行后发生故障、交易系统性能和容量不足,以及其他软件缺陷被触发导致的故障。从实践情况来看,交易系统新上线或重大变更后往往是软件缺陷暴露的频发期。例如,东京证券交易所新系统由于存在价格计算错误问题,导致暂停交易半个交易日;马来西亚交易所新系统上线后出现报单错误,导致经纪人无法正常下单;圣保罗交易所新补丁上线后,行情模块计算存在错误,导致市场指数和部分股票收盘价格计算出错,收盘后结算时间被迫延迟 2 小时;东京证券交易所衍生品交易系统由于软件补丁存在错误,在进行系统行情变更操作后,系统无法正常交易近六个小时。
2012 年 3 月 23 日,美国 BATS 交易所首次开展上市公司的新股 IPO 业务,第一支进行 IPO 的股票就是 BATS 公司自己的股票,以每股 16 美元的招股价进行 630 万股的首轮募股交易,但是当日的交易出现了异常情况,包括 BATS 交易所自己的股票也在 IPO 定价开盘转连续竞价后立刻遭遇了“闪电崩盘”,在短短几百毫秒内股价从 IPO 开盘定价的 15.25 美元瞬间跌至 4 美分,该股的交易随之被迫中断。随后,BATS 宣布其新股公开发行被取消。调查结果显示,BATS 的技术故障主要是因为其新上线的处理开盘竞价的软件存在缺陷。在当日的 IPO中,交易量急剧上升导致交易软件的缺陷被处罚,并影响到与 BATS 股票在同一个交易主机运行的其他股票的正常交易。尽管在上线前,BATS 交易所已经对其全新的 IPO 竞价处理软件进行了反复测试,但在上线时还是出现了问题。近年来,为了迎合市场,BATS 交易所不惜血本升级交易系统,追求交易系统的低延迟。但交易系统由于其风险控制、监控等的需求,往往涉及复杂的交易前预处理,在追求高速处理时,软硬件极可能出现故障问题。BATS 的创始人事后说到,“从实验室走出的新软件在现实中总会遇到难题。新系统出错是发生在最尴尬时刻的偶然事件。软件漏洞可能会在一周内轻易地修复,而在修复之后,公司会花费数周反复检测这些代码”。
随着证券市场规模与容量的扩大,交易系统软件性能和容量不足的问题也日益暴露。起因一般是由于政策调整导致业务量突然被放大,超过系统性容量或处理能力,使得交易软件超出设计负荷,最终导致系统无法正常交易。例如,乌克兰第一证券交易所在美联储宣布降息后的当天市场便发生交易信息阻塞,导致连续两个交易曰无法正常交易;东京工业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合约在全球经济危机以及降息预期的大背景下,市场成交量放大,突破了每日最大限额,被迫停止交易2 小时;圣保罗交易所在巴西期货交易所股票首日上市交易当天,由于该股票的成交量“惊人”,导致推迟交易 3 小时。
(二)硬件故障
包括主机故障、网络设备故障、其他硬件故障(如电源故障)等。据统计,证券期货行业 2009 年全年共发生计算机硬件故障 7 起,2010 年上半年共发生计算机硬件故障 5 起。硬件故障主要表现为交易系统主机故障,例如 2008 年 7 月3 曰,马来西亚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多个硬件出现问题,导致全天停盘。其次是网络通讯和设备故障。网络通讯故障主要发生在交易所与会员相连的链路或者设备。比如伦敦交易所交易系统由于链路故障导致暂停交易 7 个小时;马来西亚交易所由于会员通讯 链路故障,交易暂停半个交易日;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及加拿大创业板由于硬件设备故障导致数据无法传输到服务终端等事故。
2008 年 9 月 8 日,伦敦证券交易所发生网络连接中断的技术故障,部分交易商无法获得股票价格,进而无法买卖股票,导致盘中交易被迫停止交易,总暂停时间长达 7 小时。伦敦证券交易所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声明表示,本次事故是由于交易所和会员端线路连接故障导致其被迫暂停交易。作为世界三大证券交易所之一的伦敦证券交易所,两年内发生两次规模较大的事故,对于投资者的信心造成了打击。在事故发生的前一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住房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与房地美,欧洲股市当天普遍大幅反弹,同时交易量大幅上升。在其交易系统于 9 点崩溃之前,伦敦证交所成交量高达 3.52 亿手,为前一周同期交易量的两倍还要多。
(三)设计缺陷
由于交易机制的不同配置,证券交易系统同时面临多个任务时,也容易导致异常情况。如深圳证券交易所近年较大的风险事件是由证券交易机制的设计及交易系统关于交易指令的具体执行未能有效衔接而引起的。深交所于2009年6月5日发布了《关于加强恢复上市和股改方案实施复牌首日股票交易风险控制的通知》,明确恢复上市首日的股票出现相关情形时,将予以停牌。2009年6月5日,停牌重组三年多的顺发恒业(股票代码:000631)恢复上市,开盘后0.61秒的盘中涨幅与开盘涨幅之差已达到200%,触发了上述通知所规定的停牌标准。深交所发布公告称,其自当日09时30分00秒起对该股实施临时停牌,于14时57分复牌。
深交所的交易系统自动产生临时停牌指令写入委托分库,但由于系统需要处理完9:25至9:30期间的新进委托才能处理到该临时停牌指令,因此产生了2秒多的时滞(此时时间为9点30分2.88秒),待进入临时停牌时成交价格已经升至14.88元,比交易规则规定的停牌值高出了6.52元,后续引发投资者投诉。为了能够吸取教训,深交所将该风险事件日设为交易规则日(6月5日),每年召集海内外专家对交易规则及其技术实现进行总结讨论,以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四、人为差错
(一)系统操作错误
虽然交易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或多或少总会保留人工操作和维护的环节,例如最基本的开关机操作等,也可能会出现人工操作差错,从而导致证券交易异常情况。主要包括:人工操作和维护的环节出现错误;交易所的交易、通信系统被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通过删除、修改、增加操作指令而对交易所交易、通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破坏;破坏证券交易系统的硬件设备和实施,影响交易所交易、通讯系统正常运行等等。
2000 年 2 月 9 日下午 3 点 05 分,香港港岛区出现电力故障,影响到香港港交所交易广场的电力供应。此时香港港交所的后备供电系统自动启动,自动对盘及成交系统继续正常运作。该系统同时启动警钟,显示电力供应出现干扰。而当工作人员听到警报匆忙赶进机房按停警钟时,意外地同时启动了后备供电系统的“紧急停止功能”,从而切断了主机电脑、交易大厅所有出市代表的电脑以及场外交易终端机设备的电力供应,后备供电系统第二、第三终端机电源同样被中断,交易被迫终止。直至 3 点 30 分,后备供电系统第一终端机完成电脑主机自动接入,交易系统才恢复运作。由于自动计时系统未能及时终止运作,部分交易一直执行至 4 点 05 分。香港港交所宣布不承认 4 点以后的交易数据统计,在最后的五分钟内,系统共进行了 1099 笔交易,成交额 1 亿 76 万港元,占总成交的0.58%。人工操作失误常有发生,我国市场也不例外,据统计,我国证券期货行业 2011 年发生操作失误或运维不善的技术故 障 9 起,2012 年发生操作失误或运维不善的技术故障 5 起。
(二)交易指令错误
与设备操作失误不同,交易操作失误主要是指投资者或者证券公司交易员在下达交易指令时,出现人为差错,将交易指令中的部分或者全部要素填写错误,最常见的就是各种“乌龙指”事件。交易指令失误包括交易的品种、数量、价格等方面的错误,其在法律上呈现出的是一种意思表示错误的形态。以 DMG &Partners “乌龙指”事件为例。2007 年 5 月 25 日,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开盘后第 1 分钟即大跌 400 点,起因是券商 DMG & PartnersSecurities Pte 的交易员误将权证卖单填写为现股卖单。DMG & Partners 原计划卖出 40 万个单位的 DBS权证,但交易员却输入为以 0.27 新元卖出 40 万股 DBS 现股,远低于 DBS 周四收盘价 24.50 新元。根据新加坡证交所资料,这 40 万股中,有 18.7 万股立即与买单撮合。
返回本篇博士论文目录查看全文 上一章:证券交易异常情况的多维透视 下一章:证券交易异常情况的市场危害
第五章证券交易异常情况法律规制的完善:以《证券法》修改为中心我国证券法律制度虽然对证券交易异常情况及其处置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但其面临的最大缺陷就是与市场实践的脱节。无论是层出不穷、样态多元的证券交易异常情况,还是对于这些异常情...
第二节证券交易异常情况行政监管的基本内容一、证券交易异常情况行政监管的总体目标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证券监管的目标与原则》就确立了保护投资者利益、保持证券市场的公平、效率和透明,减少系统风险的三大证券...
第三节证券交易异常情况的市场危害作为证券交易的非正常状态,证券交易异常情况具有很强的市场危害性。认清和准确把握这些危害,是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管理等方式予以防控的基础,也是后文讨论其法律规制的前提。一、影响证券交易功能证券交易的...
目录摘要导言一、选题背景与意义二、研究文献综述三、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一章证券交易异常情况的多维透视一、证券交易所市场的简要描述二、证券交易异常情况的内生性三、证券交易异常情况的表现形式第二节证...
导言一、选题背景与意义证券交易所市场作为证券集中交易场所,承载着创造富有流动性的证券交易市...
第一章证券交易异常情况的多维透视在学术领域,证券交易异常情况并不是一个传统的法律名词。它来自于实践,指代的是证券市场中实实在在发生的影响证券交易正常秩序的现象,具体涵盖市场全部或者部分交易不能正常进行的各种情形。在我国现行证券...
第三节证券交易异常情况法律规制配套机制的完善思路证券交易异常情况的防范与应对处置,涉及到宏观层面的利益平衡,更涉及市场微观机制的设计与运用,无法仅靠法律层面的原则性规定来完成在证券市场,尤其需要体现不同制度供给形式的分工,从行...
第三章证券交易异常情况的行政监管证券市场存在广泛的公共利益。证券交易活动的高度外部性使得证券交易异常情况的应对处置中,无论是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公平,还是化解市场风险、促进交易安全,都带有浓厚的公共利益色彩,这就决定了行政监...
参考文献一、著作及译著类1.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2.丁枚:《罗马法契约责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3.赵锡军:《论证券监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于绪刚:《交易所非互助化及其对自律...
第三节他山之石:证券交易异常情况行政监管的境外实践一、对交易技术革新保持开放与务实的监管态度交易技术创新所带来的风险不可小觑,尤其是在金融创新品种不断扩充,程序化交易占比日益增长的现代证券市场,监管部门与机构投资者对风险的管控...